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次日晚上,吕绞果然又上门了,这一次王双也一起来了,只不过王双等在外面的马车内,心中既忐忑不安,但又怀着一线希望。
他完全理解吕纬不愿直接和自己打交代,而让吕绞来当中间人,如果一旦出事,他可以把罪责完全推给吕绞。
不过唯一遗憾的是,吕纬也搞不到图纸,只能退而求其次,搞一颗铁火雷。
“能搞到铁火雷也不错了!”王双轻轻叹息一声。
大约一刻钟后,吕绞独自一人出来了,他过了道路,直接来马车前,王双脸色一变,拉开车窗问道:“他知道我在这里?”
吕绞点点头,“他猜到了,然后我有事要给东主说!”
“你上车!”
吕绞上了车,对王双道:“他今天去调查了,他说唯一的漏洞,就是各军退回来残次铁火雷,需要退回火器局重造,他说漏洞就在入库之前,送铁火雷的人已经走了,但仓库还没有清点,如果少一颗也没有太大问题。”
“残次品啊!”王双有点不太愿意了。
吕绞又解释道:“吕纬说,铁火雷是西军的最高机密,泄露机密要全家抄斩,风险太大,铁火雷管理极其严格,整个西军只能他能拿到一枚残次品,而且他只做一次,如果我们不接受,那就算了,还有,他的要价不低于三万贯钱,低于这个价格他也不干。”
王双想了片刻问道:“他有没有说,残次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他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路上发生的损坏,比如不小心进水了,再比如倾翻后火药泼潵出来;第二种是士兵搬运时出问题,最多的情况就是不小心把火绳拔出来;第三种就是用铁火雷训练时,火药烧光了却没有爆炸,这种情况最多。”
王双叹口气道:“第一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我都不能接受,如果实在只有残次品,那我只能接受第二种情况,士兵不小心把火绳拔掉,至于钱不是问题,你去给他说。”
吕绞跳下马车又回去了,这一次时间更快,一盏茶后就出来了。
他坐上马车道:“吕纬答应了,他说他还要安插心腹进火器库,还要等残次品送回来,最快一个月,最迟两个月,让王东主耐心等着。”
王双点点头,现在也只能耐心等了,好在都元帅取消了完成任务的期限。
第九百二十六章 闹事
腊月二十六,陈庆几乎一夜未睡,他最小的儿子忽然发烧,浑身滚烫,生命垂危,医师刘惠带着三个女徒弟在房间里抢救了整整一夜。
天快亮时,刘医师一脸疲惫地从房间里走出来,陈庆心都揪到喉咙上了,嘴唇动了动却说不出话来。
吕绣迎上去扶住刘医师低声问道:“怎么样?”
刘医师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她对陈庆和吕绣道:“孩子活下来了,我给他按摩了一夜,他居然挺过来了。”
陈庆长松了一口气,满怀感激道:“实在辛苦刘医师了!”
刘医师轻轻叹息道:“这孩子生命力太顽强,我两次都差点放弃了,心跳微弱之极,但始终吊着一口气,到五更时期,呼吸和心跳又奇迹般的平稳下来,殿下,你的孩子从鬼门关走了一趟,又回来了。”
“没有刘医师的帮助,他回不来!”
刘医师笑道点点头,“你们都去休息吧!一夜未睡,难为你们了,我也要休息一会儿,孩子有我徒弟轮流看着呢!有事她们会叫我。”
吕绣连忙对陈庆道:“我去看看孩子,夫君去休息吧!”
“我也看看!”
陈庆走进屋子,一名女医师坐在小床前照看着孩子,另外两名女医师已不堪疲惫,去休息了,三名女医师都是刘惠的爱徒,跟随她学医五六年了,个个都能独当一面。
女医师见雍王和王妃进来,连忙起身,手指放在唇边‘嘘——’了一声,陈庆和吕绣会意,都放轻了脚步。
小家伙依旧被襁褓包裹着,睡得很香甜,小脸上有了一丝很细微的红润,他已经出生半个月了,还没有名字,事实上,陈庆已经给他准备好了名字。
小脸蛋比出生时丰润了一点,长得非常秀气,像极了他母亲,眉毛修长,眼睛细长而大气,一看就是充满了灵性的孩子,陈庆轻轻抚摸着儿子的小脸蛋,一阵阵心痛,这么好的孩子怎么能夭折?
陈庆忽然想起自己还没有去寺院许愿,今天无论如何要去一趟了。
吕绣轻轻拉了一下陈庆,陈庆会意,合掌向女医师表示感谢,这才慢慢退出房间。
“刘医师的医馆筹备得如何了?”
“土地已经置换,修建房屋的工匠也找好了,前几天他们把旧仓城拆除了,变成了一片平地,地方还蛮大的,夫君要不要去看看?”
陈庆摇摇头,“我就不去了,什么时候动工?”
“他们选了日子,正月初十,他们说这是个好日子。”
正月初十,和新的北城墙是同一天动工,看来确实是个好日子。
“让管家盯紧一点,另外,医馆的图纸要让刘医师来确定。”
“刘医师已经看过了,夫君放心吧!”
陈庆点点头,“我去书房小睡片刻,天亮后,我要去一趟慈恩寺。”
“我去璎珞那里!”
吕绣忽然想起一事,笑道:“对了,孩子叫什么名字?我们昨天还说起来,璎珞很急啊!”
陈庆缓缓道:“如果他能挺下来,就叫陈扬,扬州的扬。”
“我知道了,夫君去休息吧!”
陈庆去了书房,吕绣强打精神,去探望正在坐月子的赵璎珞。
……
慈恩寺位于城南晋昌坊,紧靠原来的南城墙,城墙已经拆除,寺院南面便是一望无际的旷野,被皑皑白雪覆盖。
晋昌坊是唐朝时的名称,现在依旧沿用,和唐朝相比,最大的变化便是坊墙没有了,一条条宽阔的道路代替了坊墙。
上午时分,吕绣陪同着丈夫来到慈恩寺,吕绣是慈恩寺最重要的香客,每年捐香油钱一千贯。
陈庆事先已派亲兵过来打过招呼,不要张扬,他们是以私人身份来佛前许愿,希望能低调。
寺院贯彻了雍王和王妃低调的要求,没有举行盛大欢迎,但还是出于安全考虑,暂时关闭了寺院大门,里面一些香客烧完香后,都从侧门离去了。
数百名亲兵护卫着宽大的马车缓缓停在寺院门,方丈慧通禅师带着两名高僧将陈庆夫妇迎入寺院。
慧通禅师合掌道:“阿弥陀佛,贫僧代表全寺上下感谢殿下赐土地之恩!”
慈恩寺是京兆第一大寺院,收纳了不少从别处逃亡来的僧人,僧众已达一千七百余人,翻了一倍,靠香客布施,吃饭没有问题,可就是僧舍拥挤不堪。
这次官府拆除南城墙,陈庆特地下令,将城墙占地和南面部分土地共计三十余亩划给寺院,使他们能修建僧舍,解决了寺院的大问题。
“这是官府对寺院的支持,也是慈恩寺在危难之时救济百姓的回报,种下善因,才能得善国。”
“阿弥陀佛,殿下说得很对,有因才有果……”
陈庆上午还有一个重要议事,没有时间和这位老和尚探讨佛学,他摆摆手笑道:“时间紧迫,我们先去许愿!”
“殿下这边请!”
陈庆带着妻子来到大雄宝殿,陈庆合掌默默祈祷,随即在佛前跪下磕了三个头,吕绣也在他身边跪下为孩子们祈祷。
两人在寺院呆的时间不长,许完愿,两人离开寺院返回雍王府,刚转道上了长安大街,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愤怒的喊叫声,陈庆开窗探头望去,只见身后三百余步外,浩浩荡荡来了一支队伍,约数千人左右,举着木棍、锄头,打着横幅,上面写着‘官府欺骗,还我土地!’他们看见前面有一支骑兵队,不由稍稍放慢脚步。
陈庆的数百亲卫骑兵如临大敌,纷纷张弓搭箭,抽出短矛,护卫着马车疾速奔驰。
“夫君,是怎么回事?”吕绣紧张问道。
“应该是城外农民,官府用双倍价钱买下他们的农田,城墙修好后,他们觉得亏了,所以开始闹事,这是第二次了。”
“亏得大吗?”
“如果是商地或者宅地的话,那就是百倍差异了。”
“亏得很大啊!”
陈庆摇摇头,“话不能这样说,那一片不一定是商地和宅地,如果我们把它修建学校、慈幼院或者官署,就谈不上价值了。”
“可这些百姓怎么处理?”
陈庆冷冷道:“如果他们和平申诉,那么可以谈判,或许能补偿一些,如果他们要打砸烧闹事,那就是军队来镇压了。”
吕绣握住陈庆的手,语气坚定道:“夫君阻止他们,不要给他们犯错的机会,千万不要杀人,要为孩子想一想!”
吕绣的话压住了陈庆心中的杀机,他打开车窗喊道:“颜骏!”
亲兵统制颜骏立刻催马上前,“卑职在!”
“你带了多少亲卫骑兵出来?”
“卑职带了五百人!”
陈庆取出调兵金牌递给他道:“你立刻派人去东大营调兵,再派人去通知雍王府和内卫,然后你率五百骑兵堵住他们,不准他们进入城区!”
“那殿下怎么办?”
“我自己回府,暂时不需要你们护卫,立刻执行命令!”陈庆厉声道。
颜骏无奈,只得躬身道:“遵令!”
他大喊一声,“所有弟兄跟我来!”
他带着五百骑兵举起长矛迎上去,陈庆的马车则加快了速度,向雍王府方向疾速而去。
第九百二十七章 处理
陈庆将妻子送回了王府,又带来十几名手下来到前面官署,正好遇到了蒋彦先和田宅矿山署的几名主要官员,他们刚得到消息,正从官衙里匆匆出来。
“蒋参事!”
陈庆远远喊了一声,蒋彦先连忙带着几名官员迎上来。
“殿下听说了吧!他们又开始闹事了。”
陈庆点点头,“我刚才从慈恩寺回来,正好在半路上遇到,我的亲卫骑兵堵住他们了,不用太担心了。”
“殿下,他们有多少人?”田宅矿山署署令李庄农问道。
“大概几千人吧!上次也是这么多吗?”
“没有这样多!”
李庄农连忙道:“一共只涉及一百九十五户,全家老小都跑来,也就千余人,这次怎么会来几千人?他们一定是想趁过年的时候,把事情闹大。”
陈庆沉吟一下对众人道:“不管他们怎么样闹事,事情总要解决,我的意见是不要出现伤人事件,可以软硬兼施,一定把组织者抓起来,各家各户谈判,适当给一点补偿,每亩地的上限不能超过百贯,然后再拿出另一个方案,如果还不满意,那就把他们迁到灵州去,每家给五倍的土地。”
“现在就去谈吗?”
“不是现在!”
陈庆摇摇头,对蒋彦先道:“先是军队控住局面,然后府衙官员稳住情绪,把无关人员遣返离开,最后才是田宅矿山署出面谈判!”
蒋彦先点头道:“卑职知道了,现在派人去通知府衙和县衙!”
“已经派人通知了,我们先去看看情况!”
陈庆也登上一辆马车,后面跟随几辆马车,向城南驶去。
马车内,蒋彦先问道:“殿下打算怎么处置此事?”
陈庆沉吟一下问道:“我想知道为什么在购买土地之前没有给他们说清楚?”
“这个没必要说,官府征用百姓的土地不是正常吗?”
“但土地是他们祖辈留下来的财产,他们最后却没有享受到扩城的红利,心中不满也可以理解。”
蒋彦先并没有附和陈庆的思路,他摇摇头道:“征用的土地不一定有红利,他们第一次闹事时,我们就商议,在那块土地上修建太学和演武堂,剩下的土地挖一座湖,四周都是草地,可以成为百姓们的游玩踏青之地,这样就能堵住他们的嘴了。”
陈庆赞许道:“修建太学、演武堂和湖泊我赞成,是个好办法!”
蒋彦先又继续道:“这些百姓如果不肯卖土地,那我们也没有办法,但事实上,我们开价两倍时,每户人家都争先恐后的把土地卖给我们,然后他们掉头又去别处买了双倍的土地,还笑官府傻,哪有这么好的事情,亏一点不能吃,便宜要占尽,土地卖掉那么久,现在又来反悔,坦率说,这些百姓就是刁民,殿下不能纵容这种行为,以后刁民会越来越多。”
“那你的处理意见呢?”
“卑职的意见,契约定了就不能变,一文钱都不增加,最多每家给一百亩免田税二十年的优惠,或许给与低级勋官,如果还要闹事就直接抓,全家流放到云南去,要么就按照殿下的第二个方案,迁徙去灵州,给五倍的土地。”
陈庆点点头,他也意识到自己过于宽容了,或许是因为他儿子的缘故,有点失去了原则。
“这件事既然蒋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