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夜晚,余守忠的手下回来禀报,“将军,那个阎校尉确实不错,讲信用,我看见上百名小乞丐在挨家挨户送传单,全城都送到了,还唱散花乐呢!”
“唱什么散花乐?”
“雍王到来不交税,天天过年把酒醉,驱逐鞑虏匡汉室,战士血洗靖康泪。”
“还有呢!天子视民为草穗,嫌弃北民为累赘,十五年来血与泪,西望雍王早日归。”
“还挺有意思呢,说明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知道朝廷不管他们死活,只有雍王才能救他们。”
“就是!这些乞丐知道大家的心思,所以编的曲子直击人心。”
说到这,手下又忧心道:“可这样一来,金兵不就知道我们要出兵了吗?”
余守忠哈哈一笑,“真真假假的事情太多了,说不定金兵会以为我们是声东击西,其实要进攻河北呢!”
……
次日天刚亮,阎校尉便一阵风似的赶来了,她几乎是用拳头捶开余守忠的房门,一双母狼般的小眼睛盯着余守忠问道:“你是不是还有个手下在乡村发传单?”
“有!他怎么了?”
“他昨晚被县尉抓住了。”
余守忠心中一沉,急问道:“县尉怎么会晚上抓他?”
“杨县尉是本地人,他昨晚回祖宅,带了十几名弓手,我听说你的手下发传单他们发现了,他们设了埋伏,在麦田里把你的手下抓住了。”
“那我手下现在在哪里?”
“在县衙大牢,可能中午就要送去洛阳,要不要我安排儿郎们把你的手下抢出来。”
余守忠走了几步道:“偃师县最有名的名望之士是哪家?”
阎校尉摇摇头,“我知道你的意思,找人当说客,但没有用,吴知县是折可求的心腹,你找天王老子来都没有用。”
余守忠心一横道:“所有的弓手都是县尉统领吗?”
“都是!”
“那就拜托阎大娘替我抢人,我一定会禀报雍王,上报阎大娘的功绩。”
“可别!我只是希望你们发的传单是真的,万一军队不来,我就没脸见偃师父老了。”
说到这,阎校尉狡黠一笑道:“将军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告诉杨校尉?”
余守忠冷冷道:“你找人替我转告他,如果我的手下被押去洛阳,西军斥候必然杀尽他全家,鸡犬不留,再替我警告他的手下,他们若不赎罪,一定会被追究!”
“我知道了,我会找人帮你转告,但将军最好出城。”
余守忠点点头,“麻烦大娘再替我找几件兵器。”
“要什么兵器?”
“要两副弓箭,两把战刀和两支长矛,最好还有三匹马,我只是借用,事后一定奉还。”
“等着,马上会有人送来!”
……
一刻钟后,阎校尉派人送了弓箭、战刀和长矛,以及三匹马,让余守忠没想到的是,她竟然还送来两副金兵的铠甲和两块金兵百夫长军牌,真不知她从哪里搞来的?
余守忠和手下换了盔甲,骑马去了县衙附近,乞丐要去大牢抢人,他们不可能袖手旁观。
两人的武艺都十分高强,尤其余守忠,箭法极其厉害,所谓艺高人胆大,如果不是手下被抓,余守忠绝对不会多事,但现在他也不得不出手了。
第九百四十七章 遇险(下)
偃师县的知县叫吴广志,但县里百姓看不到他远大的志向,只看见他攫财的爪子,才明白他姓和名是一体的,不能分开,无广志的人当然只想发财,所以都叫他吴刮财。
这位吴知县没有光鲜的履历,他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进过太学,甚至连州学都没有读过,但他却有坚实的后台,他是折可求的三名心腹幕僚之一,跟随折可求二十多年,从小文吏变成了老幕僚,终于在两年前,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偃师知县,成为一县父母官,也终于有机会施展他的刮财技能。
所以阎大娘说找本县名望劝说吴知县并没有用,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与其找名望之士劝说,还不如找孔方兄,但现在孔方兄也不行,吴知县不光好财,还忠心于折可求,抓住了西军斥候,给他再多的钱也不行,他一定要交给折可求,钱可以填满他手中的饭碗,但折可求却能砸烂他的饭碗,孰重孰轻,他心中清楚得很。
之所以拖到中午才走,是因为县里没有囚车,借也借不到,只能找木匠用马车改造成囚车,所以中午才能出发。
大堂上,吴知县负手来回踱步,他的一名心腹手下不停向他汇报囚车制作进度。
“快了!快了!木匠说,再装两根栅栏就行了。”
吴知县松了口气,连忙吩咐手下道:“去找杨县尉,让他带齐所有的弓手,准备跟我去洛阳。”
手下飞奔而去,吴知县又看了看几十张传单,这是从西军斥候身上搜出来的,有五十多张,他们居然在乡下发送传单,真是奇怪,为什么不在城内发放?
吴知县目前还不知道,昨晚上城内已经发放了一千五百张传单,只是还没有人告诉他罢了。
片刻,手下又跑回道:“王押司说杨县衙带弓手下乡去抓西军斥候同党去了,说有村民来报告,宋庄那边又发现三名西军斥候。”
“什么?又发现了三人。”
吴知县瞪大了眼睛,“那现在县衙还有多少弓手?”
“启禀县君,全部弓手都被杨县尉带走了,一个都没有留下。”
“混蛋!”
吴知县气得跺脚大骂,“我怎么交代他的,我要押解人犯去洛阳,他把弓手都带走,我怎么押解?”
“县君,说不定真能又抓几个回来,人数多一点,不是更好?”
“好个屁,他以为别人是傻瓜,会在宋庄等着他来抓?人早就跑了,还耽误我押送人犯。”
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阵骚乱,紧接着有人来报,“县君,一群乞丐在大闹牢城,说我们抓了他们的兄弟,要求立刻放人,他们人太多,牢子们挡不住了,恳请弓手来支援!”
“连乞丐也来闹事,该死的杨秀玉!”
杨秀玉就是杨县尉,他把弓手全部带去乡下抓人,现在乞丐闹事也无人镇压,让吴知县怎么能不恼火。
“跟我走!”
吴知县带着七八名衙役向县衙外走去。
弓手是捕快,有武艺有兵器,是县衙的中坚力量,而衙役只是打杂,整天混吃等死,啥都不会,只能跑跑腿,跟随县君去壮壮声势。
余守忠已经在县衙外等候多时,一支狼牙箭已搭在弓上,他们是斥候,斥候绝不能轻易出手,可一旦出手,那就快、准、狠,绝不拖泥带水,也绝不手下留情。
从县衙走出一群人,这时,一名小小乞丐跑来道:“军爷,大娘让我告诉你,戴帽子穿绿袍的就是知县,杨县尉带着所有弓手下乡去了。”
余守忠猛地拉弓如满月,弦一松,一支狼牙箭闪电般向吴知县射去,可怜吴知县一个文官,哪里练过听风辨器,他一抬头,一支狼牙箭出现他面前,不等他反应过来,“噗!”一箭射穿了吴知县的咽喉,吴知县连惨叫声都没有,仰面倒下。
余守忠长枪一摆,带着手下杀了过去,几名衙役吓得呆住了,忽然见到有两名骑马金兵冲来,还以为是金兵来了,他们大喊道:“县君中箭了!县君……”
余守忠已经杀到眼前,长矛刺穿,瞬间刺穿了一名衙役的胸膛,紧接着他和手下挥舞长矛左刺右杀,又杀死五名衙役,剩下的两名衙役飞奔逃进了县衙。
余守忠并非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救回被抓手下,他又带着另一名手下向牢狱方向奔去。
刚到牢狱门口,几百名乞丐已经打破了牢狱门,将一百多名被抓的犯人放出来,两名乞丐扶着一人,正是余守忠被抓的手下,看起来被打得不轻,但还能走。
“上马!”
余守忠大喊一声,他的手下强忍伤痛,翻身上马,三人催动马匹向城外奔去……
阎校尉听说吴知县被箭射穿脖子,已经死了,她吐了一下舌头道:“我的乖乖,一个探子都这么果断狠辣,难怪陈庆能横扫伪齐军和金兵。”
她连忙喊道:“让儿郎赶紧走,这里和我们没有关系!”
一名乞丐大喊几声,数百名四散逃窜,瞬间跑得干干净净,只留下县衙门外和牢狱门外的一片狼藉。
……
两天后,心腹吴广志被杀,西军传单在河南府各县被发现的消息传到了洛阳城,主将折可求大发雷霆,准备带兵去偃师县抓捕凶手,就在这时,洛阳城内也发现了无数传单,甚至军营内也发现了传单,折可求的愤怒变成了心慌和紧张,他刚刚得到消息,昨晚有三百多名士兵擅自离开大营,不知所踪。
他的军队出现逃兵了,对任何将领而言,出现逃兵都是极其可怕的事情,那意味着军心处于崩溃边缘。
一点先兆都没有,军心就要崩溃?折可求立刻意识到,应该就是那些传单的作用,他的士兵有四成是本地人,而传单在河南府的广泛出现,就是为了影响这四成士兵和他们的家属。
他的幕僚莫文台劝道:“卑职的意见还是和昨天一样,大帅现在首先要安抚住士兵,可以在待遇上稍微提高一点,在严加管束,不准任何外人和军队接触,他们的家人也就影响不到军队。”
折可求点点头,忧心忡忡道:“你说得这些我已经采纳,待遇通知今天开始执行,现在我担心的不是军队,而是军队混乱的源头,这些西军的斥候探子一定要抓住,若不抓住他们,不知道下次再出什么妖蛾子,必须抓住他们,不管他们藏在哪里?”
“大帅,卑职认为,藏在下面县里的可能性极小。”
“为什么?”
“很简单,下面县城唯一的价值就是士兵家眷,对方已经发过传单,达到了煽动士兵家眷的目的,他们就不会再久呆在各县,洛阳才是战略重地,他们一定会藏在洛阳城内,要找到这些人,必须搜捕全城,没有别的办法!”
“城内毕竟还有二十余万人,空房子又多,怎么搜?”
莫文台阴阴笑道:“大帅,我们不知道,不代表别人不知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第九百四十八章 搜城
上午时分,刚刚开启了两个时辰的城门又轰然关闭,数千士兵开始在城内搜捕,所有年轻力壮的男子都要接受盘问,尤其不是本地口音的年轻男子更是盘查的重中之重,稍有可疑就要立刻抓捕,带到军营继续审问。
一时间,洛阳城内鸡飞狗跳,叫声、骂声,不断有年轻男子冲到大街上,继而被士兵追上按倒,捆绑起来带走。
而与此同时,数十份悬赏线索的公告贴满了城内,凡有知西军探子线索者,告密者赏钱五贯,线索落实者,赏钱五千贯,也就是说,不管线索是真是假,只要来告密就能拿到五贯钱。
一时间,城内的无赖地痞蜂拥赶去县衙,在县衙大门左侧的两座帐篷前排满了长队,足有数百人之多,都是来告密领赏。
一名脸色枯黄,身材瘦小的男子也迟疑着来到帐篷前,还不等他靠近帐篷,后面的人便大骂起来,“排队!不准插队!”
一名维持秩序的士兵一把将他推个趔趄,险些摔倒,瘦小男子急道:“我真的有线索!”
“谁没有线索,这些都是有线索的人,少废话,赶紧排队去!”
瘦小男子无奈,只好排在队伍最后,心中也充满了期望,五千贯啊!只要有人肯给他五千贯,把他老婆孩子卖了他都愿意。
……
鸿运酒楼已经关门五天了,在鸿运酒楼背后的小巷里有一座占地一亩的院子,这里便是何掌柜的家,虽然酒楼已经关了,但何掌柜并没有搬家,此时,他在催促妻子赶紧离去。
何掌柜有一儿一女,儿子是一名西军都头,当年李成和关师古率十万大军征讨成纪县,结果全军覆灭,何掌柜的儿子就是十万投降大军中的一员,现在西军混得不错,已经积功十二转,今年就要被升为副指挥使。
而女儿也早已出嫁,目前在偃师县,这间院子只有何掌柜和老妻住在一起。
“那些东西就不要了,赶紧走吧!”
何掌柜的老妻已经收拾了细软,但又舍不得家中的财物,都想带走,“你再等等,布匹我不要了,但绸缎我要拿走,都是花不少钱买的。”
这时,一名伙计跑来道:“大掌柜,邱老六不在家,他妻子说他一早出去了,不知所踪。”
“坏了,这混蛋肯定去告密了。”
邱老六就是给何掌柜画地图的私盐贩子,军方贴出悬赏通告,何掌柜就担心起来,邱老六唯利是图,十有八九要出卖自己。
“老婆子,你再不走,金兵就上门来抓人了。”
何掌柜的老妻拎三个包裹出来了,怒怼丈夫道:“你但凡早点告诉我,也不至于这么狼狈,我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