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6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以及京兆协调,雍王那边我会汇报,就找送尸店,所有耗费都由我们出,然后董安这边需要派几名手下跟随。”
  王牧忽然一拍脑门笑道:“这件事不用找送尸店,找郑统全,我记得他有冰船,专门长途运送冰冻羊肉,我们也不用去巴蜀,而是直接送到商州,再商州转道京兆,就可以用大车拉冰棺了,否则走蜀道的话,冰棺无法运输,那就会对死者不敬了。”
  胡云点点头,“这样最好,我去找老郑,但董安这里还是要找几个人跟随。”
  董安拍拍胸脯道:“没问题,我手下有一百多人,人手充足。”
  胡云看了他一眼,淡淡道:“我再说第二件事,你就会喊人手不足了。”
  “什么事?”
  胡云叹了口气道:“殿下交给我们一桩非常棘手的任务,他要求我们阻止朝廷获得大海船。”
  王牧和董安面面相觑,‘阻止朝廷获得海船’,这算是什么任务?
  “这……殿下的意思是,不准朝廷成立水军吗?”董安忍不住问道。
  “应该是这个意思,只是让我有点无从着手啊!”
  胡云叹息一声,又望向王牧,笑道:“你是军师,你来说吧!”
  “我?”
  王牧苦笑一声,“我一无所知,让我说什么?”
  “那你来提问题,问题中,说不定我们就能想到应对之策。”
  “好吧!”
  王牧提问题也同样是高手,很多事情他都能问到关键点上。
  王牧想了想问道:“朝廷已经着手到哪一步了?”
  胡云迟疑一下,“你是说……征用船舶?”
  王牧有些不满道:“当然,那我问什么?”
  胡云摇摇头:“朝廷还没有征用船舶,甚至连计划都没有……”
  “等等!等一等!”
  王牧连忙打断他的话,笑道:“说了半天,只是雍王殿下的一个提前预判吗?朝廷还没有想到水军的问题?”
  “或许已经想到了,但还没有形成共识,或者说,还没有开始讨论,但说快也快,一旦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他们就会加快推进,甚至天子动用帝王权力,直接颁旨执行,所以我们不能因此放松。”
  王牧沉吟一下道:“既然朝廷还没有执行,事情就好办了,我们可以派人去各个港口宣传,未雨绸缪,这样,各个港口的船东都会想办法把船藏起来,或者把船开到泉州躲避。”
  董安摇摇头,“我估计效果不会太好!”
  “为什么这样说?”胡云问道。
  董安淡淡道:“商人重利,光是我们去喊,朝廷要收船了,估计很多人都不会相信,因为一旦相信了,就会停止做生意,把船藏起来,他们就会有损失,所以他们会权衡利弊,一定要等到朝廷真的动手,他们才会真的藏船,这只是第一个理由。”
  胡云眉头一皱,又问道:“第二个理由呢?”
  “第二个理由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你把船藏起来,没问题,把你和儿孙都抓起来,‘咔嚓!’砍掉一颗人头,是性命重要,还是船重要?最后肯定会乖乖把船只交出来。”
  王牧点点头,“董总管说得对,是我考虑太简单了,除非海商携带家小和船只逃到泉州,否则一定会被抓住,不过我们还是要去宣传,告诉他们一条路,带着家人和大船逃去泉州,就能躲过一劫。”
  “这点我赞成!”
  胡云点点头,“说总比不说好,告诉他们一条路,如果他们买通了地方官府,或许真能逃去泉州。”
  王牧又继续道:“这只是预防环节,等朝廷收集到一定数量的海船后,我们该怎么摧毁它们,这才是我们要做的重中之重,到了这个环节,光凭我们还不行,当涂的王青也必须率军加入。”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上书
  陈庆之所以意识到朝廷一定会组建水军,是因为他看到了朝廷没有水军的被动,因为没有水军,朝廷不仅丢了荆湖南路,同时也会保不住荆湖北路。
  这一点陈庆算是提前看到了,但他相信,朝廷也迟早会意识到。
  朝廷文官们可能一时想不到,但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想不到。
  这天上午,天子赵构同时接到了枢密院转来的三份上书,一份是镇江知府刘子羽的上书,强烈要求朝廷大量造船,一是造海船去南洋和大食经商,以获取巨额利润,解决朝廷收支不平,他在报告中指出,连远在西北的陈庆都知道进行海外贸易谋利,控制大半沿海港口的朝廷却迟迟没有动静,让人着实不解。
  第二是造船建立水军,若再不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整个长江都将是西军的天下。
  刘子羽深有感触,在镇江长江码头停靠三千石以上大船,几乎都是西军的商船,太让人震惊了。
  第二份上书是韩世忠的上书,他虽然赋闲在家,但他始终关注着时局,他比所有人都看得透,他们在战马上先天不足,在陆地上的战斗力远不是金兵和西军的对手。
  事实上,他们几次战胜金兵都是靠水战优势,但朝廷自从夺回淮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后,就渐渐放弃了长江防御,放弃了水军,现在连一艘三千石以上的战船都没有了,现在长江上只剩下一堆百石哨船。
  当然,韩世忠也理解朝廷的难处,财政困难,拿不出钱造新船,但就算造不了新船,那把旧船翻新一下也可以用。
  可韩世忠却发现,几乎所有的封存旧战船都没有了,被偷偷卖了,说是卖给了商人,但商人要战船做什么,让韩世忠不得不怀疑,所有旧战船都被陈庆以商人的名义买走了,送去四川路翻新,所以西军才会有大量的战船。
  现在不是追责的时候,韩世忠只是再次呼吁朝廷重视水军,尽快打造出一支强大的水军。
  第三份上书最有份量,是张俊的上书,他首先告诉天子一个不幸的消息,镇守襄阳的大将汤怀举兵造反,直接投降了西军,三万西军已经接管了襄阳城,另一员大将张显率领一部分军队虽然逃过了汉水,但他们搭建的简易浮桥却立刻被西军水军摧毁。
  张俊在上书中痛斥朝廷没有水军,他率领十万大军第一时间赶到襄阳,却过不了汉水,西军的水军完全封锁的汉水,一次又一次摧毁他搭建的浮桥,以至于他眼睁睁地看着西军进驻襄阳城,却无能为力。
  张俊的上书让天子赵构异常震惊,他不是震惊张俊过不了汉水,张俊十万大军过不了汉水其实也是他心中所盼,赵构一时气昏了头,决定要发动军事打击,夺回江陵城。
  可当他旨意下达后,他又有有点后悔了,一旦朝廷军队和西军翻脸大战,那可不仅仅是江陵得失那么简单,陈庆很可能会自立称帝,然后将不再忌讳地夺取朝廷大片土地,荆湖北路、江南西路、淮西路、淮南路等等。
  现在让他震惊和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襄阳城落入陈庆手中。
  整整一个时辰,赵构的大脑都在想一件事,陈庆占领襄阳,会不会借口开战而趁机席卷整个荆湖北路?
  这时,宦官的禀报打断了赵构的沉寂,“陛下,徐相国求见!”
  赵构点点头,“宣他觐见!”
  不多时,徐先图快步走进御书房,躬身道:“参见陛下!”
  赵构叹口气道:“徐爱卿,现在朕的头很痛啊!”
  “陛下可是因为为襄州之事烦恼?”
  赵构无奈地点点头,“朕有点后悔不该让张俊大军前去攻打江陵,让陈庆找到了借口,夺取了襄州,襄州丢了,下一步他的目标会是哪里?房州、随州、复州、郢州、荆门军、光化军和汉阳府吗?”
  赵构说的就是荆湖北路,徐先图心里也明白,一旦西军夺取襄州,同时失去的肯定还有房州、光化军和荆门军,这三地已经被襄州隔开了,只剩下随州、郢州、复州和汉阳府等三州一府,就算西军没有直接占领,但也一定会被控制,四地的官员肯定会和朝廷貌合神离了。
  虽然心里明白,但徐先图也不能坦率说实话,他要稳住天子,不能让天子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时候更需要善意的谎言。
  “陛下,卑职要禀报的事情,其实和陛下所担心的事情有一定关系,卑职原本想说,襄阳制置使王贵已经抵达临安。”
  赵构一怔,这倒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他以为王贵直接会投降陈庆。
  “他是什么意思?”
  “陛下,他是进京述职,这说明他并没有和陈庆勾结,和陈庆勾结是他的手下汤怀,当他一离开,汤怀随即投降了西军,献出了襄阳。”
  赵构叹口气,“千头万绪的事情一起来,先不管他,让他在枢密院先挂一个职,等朕处理完麻烦之事再考虑他。”
  “其实微臣就是想告诉陛下,情况没有那么糟糕,虽然张俊大军兵压江陵,但他还是比较冷静,并没有趁机夺取荆湖北路,襄州并非陈庆出兵夺取,而是守将汤怀献了襄阳城,在这一点上,微臣考虑能否通过谈判把襄阳城要回来。”
  “徐爱卿认为襄阳城还能要回来?”赵构都这种谈判建议不置可否,咽下去的肥肉怎么可能再吐出来?
  “陛下,出兵占领和接受献城的性质还是有所不同,我们可以试着谈一谈,如果实在要不回来,但至少能保住随州、郢州、复州和汉阳府不被西军占领,微臣觉得,只要他还肯谈判,那么荆湖北路的局势就能稳住了。”
  赵构负手走到窗前,良久,他长长叹了口气,痛心疾首道:“这一次朕是被秦相公害惨了,真不该听他的建议想着夺回江陵府,最后偷鸡不着,倒亏了一大把米,荆湖南路算是彻底丢了,现在居然变成了谈判荆湖北路的归属,秦桧误朕啊!”
  赵构随即下令道:“传朕旨意,后天在紫微殿召开军政议事,讨论成立水军事宜,通知韩太傅一并列席!”
  ……
  吴阶的住处只是一座占地仅一亩的破旧院子,这是租的房子,在寸土寸金的临安,这样的一座院子每月的租金就要十贯钱,租金还是他兄弟吴嶙帮助支付。
  吴阶不是京官,本来就不够分的官宅轮不到他,他回临安时已被革职,只是被特赦,作为平民的身份回京养病,朝廷更不会给他安排宅子。
  有了胡云的资助,院子里搭起了灵棚,吴家又请了几个僧人念经超度。
  胡云和郑统全一起来吊唁吴阶,顺便和吴家商议把遗体运回老家的事情,郑统全很仗义,一口答应此事由他全程负责,所有开支都由他承担。
  两人来到了吴家院子,距离院门还有十几步远,就听见院子里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廷议(上)
  “这是我的房子,你父亲死在我的房子里,让我房子怎么出租?现在还在我的院子里搭灵棚办丧事,你们经过我同意了吗?不行!立刻给我搬出去,统统给我搬走!”
  这人语气很愤怒,应该是房东,听到消息赶来了。
  “我父亲是寿终正寝,不是出意外,有什么关系?你不让在院子里办丧事,我们可以放在外面去,但必须天黑才能搬,这是规矩。”
  吴阶的两个儿子吴小平和吴小凡在据理力争,却无法说服房东,房东愈加愤怒。
  房东恶狠狠道:“我要你们赔偿,你们要么把房子买下来,要么赔钱。”
  “你这房子值多少钱,我买了!”郑统全财大气粗,一进门便接过了风波。
  吴氏兄弟见胡云来了,连忙上前行礼,胡云给他们介绍了郑统全,并告诉他们,郑统全有冰船,可以送他们父亲的遗体回家乡安葬。
  兄弟二人顿时喜出望外,若不是迫不得已,他们当然希望父亲入土为安,没办法才打算把父亲遗体火化,两人心中感激万分,连忙上前行礼。
  房东却比他们更急,抢身上前道:“可是你自己说的,所有人都听到了,你要买这座院子。”
  郑统全向兄弟二人行一礼,又对房东冷冷道:“没错!是我说的,你报个价吧!”
  “我这是一亩宅,地段又好,至少值一万贯!”
  “胡说!”
  吴小平忍不住怒斥道:“亩价一万那是五亩以上宅子才有的价格,你这个院子只有一亩地,地段也不好,最多最多一千贯,你有什么脸皮要一万贯?”
  房东冷笑一声道:“卖多少钱是我说了算,和你何干?”
  这时,胡云上前合掌问僧人,“请问法师从哪个寺院过来?”
  “我们是慈云寺僧人。”
  “能否移灵到贵寺内做法事?”
  “阿弥陀佛,当然可以,只是敝寺没有冰块。”
  “冰块我们准备,你们沿途护灵就行了。”
  胡云有经验,他参加了不少丧礼,很多都是在寺庙内停灵,既然房东嫌厌,那就迁去寺庙内停灵。
  回头对郑统全道:“不用买他的宅子,我们安排一下,送去慈云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