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6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父心慌意乱道:“松儿,你赶紧逃吧!他们都有后台,会拿你抵命的。”
  姚松倔强道:“一命偿一命,孩儿不逃!”
  姚父一咬牙,从儿子手上抢过匕首,狠狠一刀插在大汉右胸上,“记住了,人是我杀的,和你无关,我去官府自首。”
  “爹爹,是我的事情,我来承担!”
  姚父一巴掌打在儿子脸上,“滚回家去,照顾好你娘和妹妹,爹爹杀了人,爹爹来承担。”
  这时,跑来十几名弓手,“哪里杀人了?”
  姚父一把推开儿子,上前道:“这人来逼债,打我太狠,我情急之下把他杀了。”
  姚松冲上前道:“人是我杀的,和我爹爹无关!”
  姚父大怒,狠狠又是一巴掌,“滚开,我不需要你代父背过,快滚回家去。”
  几名弓手不耐烦了,用铁链锁了姚父,“回县衙再说,带走!”
  姚父被带走了,尸体也被收走,姚松跪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
  ……
  大帐内,舅父刘大江一边给姚松包扎伤口,一边埋怨他道:“这么冲动做什么?那帮人只是地痞混子,真正的幕后人没有露面,你杀了人,你爹爹却惨了。”
  “爹爹不会有事,我回头去县衙说清楚,人是我杀的,那几个小混混也亲眼看见,爹爹想顶罪也顶不了。”
  刘大江给他后脑勺一巴掌,“你是姚家唯一的血脉,你死了,你爹爹还能活,别说傻话了。”
  “一人做事一人当,我虽然鲁莽,但我绝不会让父亲给我顶罪。”
  刘大江叹了口气,“我说了半天都白说了,你竟然还要去自首?你爹爹真要被你气死,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
  这时,刘大江托的人出现在大门口,“大江,有消息了。”
  刘大江连忙走出来,“怎么说?”
  “老姚进去先挨了顿板子,三十杀威棍,这是规矩,然后县令问了几句,他统统承认,人是他杀的,对方逼人太甚。”
  “对方证人怎么说?”
  “很奇怪,对方几个一起的地痞都一口指认,说就是老姚杀的,杀人的匕首也是老姚的,人证物证俱全,老姚也承认了,先收监,按照规矩,杀人案县衙要移交给府衙,就算判下来,也要明年秋天问斩,但我问的县吏说,如果能证明对方也有过错,那就不一定判死刑。”
  刘大江取了几贯钱给对方,“多谢了!”
  “没事!你若还有需要,随时可以来找我,我再去打听。”
  “好!需要麻烦你的时候,我不会客气。”
  打听消息的人走了,刘大江一头雾水,对方怎么会一口咬定是自己姐夫杀人?明明不是姐夫杀的,对方是什么意思?
  刘大江心中也燃起一线希望,只要证明对方有过错,姐夫不一定死。
  他走回帐,姚松急问道:“小舅,怎么说?”
  “很奇怪,那几个地痞一口咬定是那你父亲杀人。”
  “胡说!父亲就在他们手上,怎么杀人?”
  “就是这点奇怪,我想不通为什么?”
  就在这时,外面有人阴阴问道:“请问,这里是刘大江的帐篷吗?”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危戚
  刘大江走出帐篷,只见帐篷外站着一名中年男子,身材瘦小,目光阴鹜,留着几根焦黄的鼠须,一看面相就是一个奸诈之人。
  “我是刘大江,你找我有什么事?”
  男子阴阴道:“姚大郎是你姐夫吧!”
  “正是!”
  “姚家的事情目前是你做主?”
  “算是吧!你有什么事?”
  男子看了看两边,低声道:“我们借一步说话。”
  刘大江指指旁边帐篷,“那边帐篷没有人,去那边说。”
  中年男子走进了大帐,干笑一声道:“在下姓蒋,是杜县尉的幕僚,我就是为姚大郎的案子而来。”
  “请继续说!”刘大江不露声色道。
  “你们也知道姚大郎杀了人,人证物证俱全,他自己也招供画押,县里已经过审,即将送去府衙定罪,一旦府衙定死罪,就会送去京兆的刑律按察署审批,审批通过,明天秋天开刀问斩,其实后面都是形式,关键是县衙的初步定案,一旦县衙定为故意杀人案,那么后面的审理都是过场。”
  “蒋先生到底想说什么?”
  “是这样,我家杜县尉了解一下案情,发现姚大郎其实是为子顶罪,我家县尉很同情他的舐犊之心,也有心帮他一下,把他定为过失杀人,毕竟对方逼债在先,也有过错,这样一来,姚大郎就不会判死罪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刘大江心知肚明,他冷笑一声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那两个混混改口也是你家县尉老爷指使的吗?”
  “指使这个词用得不好,有贬义在里面,但你是粗人,我就不计较了,这次我来,是来和你们商量,怎么把姚大郎减罪,甚至无罪释放。”
  “你就直说吧!要多少钱?”
  蒋幕僚摇摇头,“不是钱的问题,我家县尉看不上你们的一点小钱,我家县尉今年三十岁,你们也知道他的后台很硬,是折都督,我家县尉看中了姚大郎的女儿,想娶她为妾,两家联姻,他当然要极力救姚大郎出来,怎么样,皆大欢喜的结果啊!”
  刘大江冷冷道:“你们县尉恐怕连我外甥女长什么样都没有见过,何谈看中?”
  “虽然没有见过,也可以慕名嘛!”
  刘大江也走南闯北见过一些世面,了解光面堂皇下的无耻龌龊,他隐隐猜到了这个杜县尉就是那些无赖的幕后人,纳妾只是说得好听,把自己外甥女玩弄几天后,转手还是卖给妓院,至于姚大郎最后还是定死罪,给手下一个交代。
  现在他只是利用这个案子来逼姚家妥协,刘大江这才明白那几个混混为什么改口,原来就是为了利用姚大郎案子来压迫姚家把女儿送去火坑。
  刘大江知道暂时不能翻脸,他含糊其辞道:“这个要商量的,不可能马上答复!”
  “那好,我家县尉就压一压案子,最多只有三天时间,三天后,人就送去府衙,我们也无能为力了。”
  说完,蒋幕僚拱拱手走了。
  刘大江忧心忡忡回到大帐,姚松问道:“小舅,外面是什么人?”
  “是县尉派来的,说有办法救你父亲,条件是县尉要纳你小妹为妾。”
  “纳我妹妹为妾,县尉见过我妹妹吗?”
  “问题就在这里,人都没有见过,就要纳妾?就怕纳妾只是借口,还是转卖去妓院。”
  姚松跳了起来,大怒道:“这个县尉肯定就是寻猎人的后台,就是幕后者,就是他要害我们全家。”
  刘大江见自己这个外甥虽然鲁莽,但头脑却很清醒,居然和自己所猜一致。
  他点点头道:“阿梅肯定不能给他们,你爹爹救他还有时间,我在想,县衙肯定肯定都是他们的人,不如我们向府衙申述。”
  “会有用吗?”姚松充满期待地望着舅父。
  “我不知道,但刚才那个人提醒我了,如果对方也有过错,那就不是故意杀人,而是过失杀人,罪责就会减轻一点,不会判死罪。”
  “那我们该怎么做?”
  刘大江想了想道:“那些人肯定不会放过小梅,你带着小梅先南下躲起来,我来向府衙申述,实在不行我们就去京兆城申述,这天下总有一个讲理的地方。”
  姚松听从的舅父的建议,当即拿了母亲给他的一点银首饰和几贯铜钱,带着妹妹姚梅连夜离开难民大营,向南面去了。
  ……
  次日上午,在难民营监视姚家的人发现姚梅已经不见了,立刻赶去县衙报信。
  大同县的县尉叫做杜顺,他妹妹杜娇娘嫁给折彦质为妾,肚子很争气,不久便怀了身孕,这让没有子嗣的折彦质喜出望外,他算了时间,确定肚子孩子是自己的,对小妾更是千般呵护,十个月后,小妾诞下一个男孩,很健康,折彦质狂喜,把母子二人当做宝一样供起。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杜家权财双收,杜家父母住进大宅,兄长杜顺更是当上大同县县尉,杜家大舅李百龄颇有头脑而被折彦质用作首席幕僚。
  杜顺年约三十岁,原本是大同城内一个泼皮无奈,厮混于市坊,他因为长得魁梧高大,在妓院当过很多年的打手,后来金兵成立民团,他又成了民团一员,现在因为妹妹的缘故,竟然当上堂堂县尉,可谓小人得志,他不光是县尉那么简单,因为有折彦质的后台背景,县令和县丞都怕他,对他言听计从,他成了事实上的县衙之主。
  这一点折彦质也知道,他也顺水推舟,利用杜顺控制了县衙。
  折彦质虽然是大同都督,河东北路兵马使,但他在大同府并不是一手遮天,大同府衙就不受他控制,而是直接隶属于内政堂。
  这也是陈庆的制衡理念,任何地方都不允许出现独裁者,折彦质掌握军队,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协助政务,但他不能干涉政务,所以大同府有知府,知府便是耶律乞颜。
  也正是耶律乞颜的告密,陈庆才知道折彦质又得了一个儿子,而且没有按照规定上报,老来得子是好事,孩子还小,当然不用送去京兆居住,要长到十岁以后才去京兆读书。
  但按照规定必须上报军部司,可折彦质就不知怎么考虑的,竟然把这件事隐瞒下来,让陈庆心中很不爽,最终派自己的心腹颜骏率两万骑兵支援大同府,成为折彦质的副将,但两万骑兵依旧握在颜骏手中。
  杜顺听说姚家之女跑了,顿时勃然大怒,立刻命令都头张沁率二十名弓手骑马去追兄妹二人。
  他虽然没有见过姚梅,但他确实听说过,这个姚梅年方十六不到,长得万里挑一,极为美貌,他不是不想纳为小妾,但家有妒妻,他不敢,他妻子就是他的表妹李氏,李百聆的女儿,嫉妒心极重,不准丈夫纳妾,她父亲李百龄是折彦质的军师兼头号幕僚,杜顺的妹妹就是李百龄安排给折彦质为妾,并给他生了一个儿子。
  杜家的财富就是李百龄给的,杜顺当然不敢招惹自己妻子,既然不能做小妾,那就可以把姚梅培养成大同城的花魁,成为杜顺的摇钱树。
  幕僚蒋青对杜顺建议道:“姚大郎的案子最好县尉给夫人先打个招呼,让夫人给都督吹吹枕边风,以免那契丹贼跑来责问都督。”
  契丹贼就是知府耶律乞颜,因为他和折彦质关系不睦,所以他们背后都称呼耶律乞颜为契丹贼。
  杜顺点点头,他明白蒋青的意思,并不仅仅是姚大郎案本身,而是怕拔出萝卜带出泥,那个契丹贼会调查寻猎人之事。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求援
  三天后,刘大江向府衙递交了申述书。
  知府耶律乞颜在百姓中的口碑很不错,关心百姓疾苦,照顾孤寡老弱,为官清廉正直。
  在很多原则性问题上,他和折彦质意见相左,比如,他反对为了防御而损害百姓的利益,而折彦质却认为防御最重要,百姓利益必须给防御让步。
  具体就在拆除沿城墙的民宅上,涉及到近万户百姓的切身利益,耶律乞颜只同意拆除百步内房子,而折彦质则认为百步内远远不够,他坚持要拆三百步。
  两人为此僵持不下,但因为折彦质控制了县衙,他最终通过县衙配合将三百步内的房屋全部拆除,架空了府衙,百姓哭声一片,耶律乞颜恨得牙痒也没有办法。
  还有这次应州难民之事,按理应该是军方和县衙配合,把难民安置好,但折彦质却当了甩手掌柜,以军务繁忙为借口推给府衙就不管了,县衙是看折彦质脸色,折彦质不管,县衙也就不尽心了,耶律乞颜只得跑前跑后,筹集粮食物资,好在牛皋及时派兵送来一批粮食帐篷,才最终解决了难民的生存问题。
  这些只是个别例子而已,实际上,耶律乞颜和折彦质的矛盾时时刻刻都存在,根本原因是折彦质想军政统管,而耶律乞颜不配合,才导致双方矛盾很深。
  耶律乞颜看了刘大江的申述书,眉头皱成一团,县尉杜顺竟然诱拐难民少女,逼良为娼,已经成功了七起,第八起是因为出了人命,所以没有成功,但为了抗争而失手杀人的父亲被判了死罪。
  他吩咐随从道:“去把这个刘大江带来,我亲自问问他。”
  随从出去了,不多时,随从将刘大江带了上来,刘大江跪下磕头,“小民拜见府君大人!”
  “你就是写这份申述书的刘大江?”
  “小民正是!”
  “我来问你,你和申述书中的姚大郎是什么关系?”
  “姚大郎是小人姐夫。”
  “我看你申述书中说,人并非姚大郎所杀,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把事情的经过详详细细给我说来。”
  刘大江便将姚喝酒中计,莫名其妙欠下三百贯钱,对方来要债时殴打姚大郎,儿子姚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