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叶城随即起身告辞,杨石将李叶城送走,这才心事重重回到内宅,把几名使女都赶走,他这才迫不及待从怀中取出雍王的亲笔信。
以雍王身份之尊,居然给自己写来亲笔信,杨石心中既激动又得意,但压力也大,他也很清楚雍王给自己写信,必然是有重大要求。
杨石打开信看了一遍,信的内容比较简单,但也很直接坦率,就是希望自己能效忠于雍王府,并给出了条件。
一是可以为官,雍王承诺封自己或者自己的儿子为简州通判,赏钱三万贯;其次为地方豪门,封自己为资阳县公,爵位享三代,赏钱十万贯。
其实就是两个选择,让杨石二选一。
杨石是资州资阳县人,无论是当资州通判,还是封资阳县公,都是衣锦还乡,当然财富也很重要,无论三万贯或者十万贯,都算是富甲一方了。
杨石呆了半晌,又取出木盒子,打开木盒子,里面是半块玉和一张川陕柜坊的柜票,金额是一万贯,密印为四个字,‘九九归一’。
杨石叹了口气,把信和盒子都收了起来。
他负手在房间内来回踱步,心中焦虑万分,雍王竟然摸透了他的老底,知道他有一个儿子在家乡资阳县。
似乎他没有选择了,可如果他还有选择,那他会选择张俊,还是雍王陈庆?答案显而易见。
尽管张俊也很自信,陈庆能做的事情,他也能做,但杨石心里清楚,张俊名不正言不顺,得不到士族支持,也同样得不到渴望免税赋的百姓支持,只能是刘光世第二。
运气好,能成为陈庆的工具,支撑得长久一点,运气不好,分分秒秒就被西军灭了,江淮之地拱手让给西军。
想到这,杨石终于下定了决心。
……
次日上午,杨石来到了城北高升客栈,一进大堂,迎面遇到了李叶城走出来。
“李东主!”杨石笑着打个招呼。
“原来是杨先生,正好我要去喝茶,一起去!”李叶城一指斜对面的茶馆。
“那就打扰了!”
两人来到茶馆坐下,李叶城要了一壶茶,又要了几色点心,他看了看杨石,笑道:“昨晚没有休息好吗?”
杨石叹口气道:“昨晚我考虑了一夜,也辗转反侧一夜!”
李叶城微微笑道:“这有什么好考虑的,难道你觉得张俊还能成大事?”
“能不能成大事是一回事,但我毕竟跟随他十年。”
李叶城摇摇头,“杨先生可能是误会雍王的意思,雍王并不是让你出卖张俊,雍王殿下是担心张俊决策错误,而导致过早夭折,是想帮助他,所以雍王殿下希望张俊身边有一个自己的人。”
杨石笑了笑道:“我当然明白,张俊的反叛对雍王非常有利,既可以让西军名正言顺夺取江淮,又能利用张俊来消耗朝廷,时机成熟了,再打着勤王的旗帜消灭张俊,雍王就可以俯视朝廷了。”
李叶城笑着点点头,“杨先生看得很透彻!”
杨石叹口气道:“张俊目前有四个幕僚,我不明白,殿下为何单单看中我?”
李叶城给他满了一盏茶,淡淡道:“我觉得你应该想得到才对!”
“因为我是资州人,我的家人都在资阳的缘故?”
“一点没错,你川陕人,是雍王殿下的子民,让你效忠雍王殿下,难道不是理所当然?”
“除此之外呢?”
李叶城微微笑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你建议张俊占领鄱阳湖口水寨,雍王殿下认为这个策略是神来之笔,非常欣赏,其实也是雍王殿下对你的欣赏。”
杨石点点头,“雍王殿下在信中给了我两个选择,我考虑了一夜,我决定接受第一个选择,我希望事成之后,能封我为资州通判,另外,钱我不要,请退还给雍王殿下。”
杨石把木盒子放在桌上,推还给李叶城,“既然我已经是雍王的手下,那就有功则赏,无功不受禄!”
李叶城没有勉强他,和盒子装了起来,对杨石道:“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的手下,我负责替你传递消息。”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新生
十艘万石大船在茫茫的长江上列队航行,他们靠着南岸而行,数十名骡夫赶着三百多头骡子拉拽着纤绳在岸上行走,毕竟是逆水行舟,江面又刮着西北风,没有骡马拉拽,大船寸步难行。
在第一艘大船的船头,张俊坐在他的虎皮宽椅上,望着茫茫的大江,他忍不住豪气万丈,对身后数十名大将道:“昔日曹孟德鏖战赤壁,大江之上写下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千古名篇,我虽然没有曹孟德的才华,却一样有他雄心壮志,我愿和诸君一起,大江横槊,挥师万里,建立千古功业!”
众将皆单膝跪下道:“愿跟随王爷建立功业!”
张俊仰头大笑,他随即又冷然对众将道:“别以为我不知道陈庆为何会支持我,他就像把我当做一条猎狗,赵宋江山当做他的猎物,让我来撕碎赵宋江山,然后将我架上火烹食,他想得倒是很美,我当然要撕碎赵宋江山,但是撕碎的赵宋江山可不是他的,天下社稷,惟有强者可居,他想取代我,那就战场上见分晓!”
……
天刚亮,陈庆微微睁开眼,只见阿樱已经坐起身,正在床头寻找小衣,陈庆一把揽住她的腰肢,又把她拉回自己怀中。
“王爷,天亮了,不能再……”
陈庆有些粗暴将她按在自己身下,开始奋力在她玉体上驰骋,阿樱紧紧抱住丈夫,拼命迎合,慢慢迷失在云端之中。
过了好一会儿,陈庆才躺了下来,有些不悦道:“以后不要在我面前说规矩,规矩是我给别人制定,不是用来约束我自己。”
余樱感觉到丈夫的不悦,连忙跪在陈庆面前,鼓足勇气解释道:“妾身并不是因为王妃所谓的规矩,而是为了王爷身体着想,一夜三次,天亮还要再来,王爷的精力都在女人身上耗完了,天下大事怎么办?”
陈庆望着一脸诚恳的余樱,心中忽然有些感动,只有这个女人才会这样关心自己,余莲可没有她这样的心,他把怜爱地余樱搂在怀中,柔声道:“刚才我有点太粗暴了,很抱歉!”
余樱紧紧抱住丈夫,哽咽道:“你是我丈夫,我怎么会生你的气,王爷,我真的很想再给你生个孩子!”
陈庆抚摸她瀑布般的黑发,笑道:“下次你算好日子,告诉王妃,她会替你安排,相信你很快又会怀上孩子。”
就在这时,外间传来余樱贴身使女文杏焦急的禀报,“五夫人,王妃传来消息,三夫人要生了!”
“啊!”
陈庆吃了一惊,连忙起身,余樱也飞快穿上衣裙,替丈夫穿上中衣和外套,又简单收拾一下。
陈庆笑道:“你先去帮忙吧!我去书房坐一会儿。”
“那好吧!我让姚梅去书房伺候王爷,今天得给王爷换一身新衣。”
余樱快步去了,陈庆这才回到自己书房。
书房里已经收拾好了,陈庆刚坐下,姚梅抱着一套全新的内衣走了进来,这是京兆的风俗,如果得子,全家都要换一身新衣,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赵璎珞应该就是这两天生孩子,全家都准备好了。
“王爷,王妃说王爷最好沐浴后再换新衣!”
“一大早我不高兴洗澡,你去打盆热水来,用毛巾给我擦拭一下就行了。”
“好吧!”
姚梅放下衣服匆匆出去了,陈庆随手拾起昨天的京报,翻看起来。
报上一则消息引起了他的兴趣,‘万宝柜坊昨日正式开业!’
万宝柜坊就是郑统全和七个旧贵族联合开办的柜坊,有两个总店,北总店在京兆,南总店在临安,临安总店上月已经开业了,现在京兆总店也开业了。
这时,姚梅端了盆热水进来,关上门,陈庆脱去衣服,坐在木凳上,姚梅仔细给他擦拭身体。
陈庆洗澡擦背,都是姚梅的事情,她也习以为常了,作为贴身使女,这也是她份内之事,在任何一个豪门人家都是这样,不可能说男主人还自己洗澡,一般是小妾服侍,如果有贴身使女,那就是贴身使女之事,否则什么叫贴身呢?
用温热的毛巾擦了一遍身体,陈庆站起身,姚梅又替他洗净下身,这才拿着干净的细棉布内衣替他穿上。
“王爷,今天要去官房吗?”
“今天不去,不用戴官帽,戴平巾就行了。”
姚梅替他戴上平巾,又把热毛巾递给他,陈庆洗了脸,笑道:“先给我端早饭来,肚子饿坏了,再煎茶!”
“王爷稍等,我马上就来。”
姚梅刚出去没有多久,又匆匆跑回来了。
“王爷,三夫人生了!”
陈庆腾地站起身,急问道:“是男孩还是女孩?”
“是小郎!”
陈庆大喜过望,他的第四个儿子诞生了。
“母亲怎么了?”
“母子平安!”
“好!好!好!”
陈庆完全没有了食欲,连忙吩咐道:“你去看着,有什么消息随时通知我。”
“我给王爷煎了茶就去!”
“不用,我自己来,你赶紧去。”
姚梅无奈,只得匆匆去了,陈庆自己煎了一壶茶,又从柜子里取出一盒点心,胡乱地吃了早餐。
开始铺上纸,准备给儿子起名了。
他已经有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长子陈冀,王妃所生,次子陈陇,原本叫陈英,去年改了名,余莲所生,三子陈扬,赵璎珞所生,这次四子也是赵璎珞所生。
长女陈雪也是王妃所生,次女陈冰是赵巧云所生,三女陈涔是余樱所生。
算下来自己有七个孩子了,陈庆着实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他提笔写下了老四的名字,陈鲁。
这其实是他早就想好的,以纪念他夺取山东路。
……
今天并不是休日,陈庆只是为了迎接新生命的到来,特地请假一天。
下午,吕青山匆匆前来拜见陈庆。
陈庆此时正坐在摇篮前,端详自己新生的儿子,孩儿在熟睡中,眉眼很像自己,脸型也像自己,阳刚之气十足。
相比之下,老三陈扬更像母亲,身体也比较弱,若生在平民人家,这孩子早就夭折了。
“官人给孩儿起名陈鲁吗?”赵璎珞躺在一旁笑问道。
陈庆笑着点点头,“纪念夺取山东路。”
“那应该叫陈齐吧!”
“陈齐没有陈鲁顺口,而且叫陈鲁更大气一些。”
“我知道了,官人,外面好像有人找,是……姚梅!”
赵璎珞笑问道:“阿梅,什么事?”
姚梅行一礼,“温大娘传来消息,吕参事有急事求见王爷。”
陈庆点点头,“去准备马车,我马上就去。”
赵璎珞连忙道:“官人快去吧!别耽误正事了。”
“你好好休息,我回头再来看你。”
陈庆拍拍妻子的手,又俯身亲了一下儿子的小脸蛋,这才快步向前院而去。
……
前院客堂内,吕青山正负手来回踱步,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吕青山一回头,是主公陈庆来了。
他连忙上前抱拳笑道:“恭喜殿下再得麟儿!”
陈庆笑着点点头,“感谢!感谢!回头我要批准大赦,你替我把消息传给蒋参事。”
“没问题,我一定转告!”
陈庆请他坐下,又让使女上茶。
吕青山连忙道:“刚刚得到鸽信,天子已经下旨,剥夺张俊的爵位,并宣布其为逆臣,责令其立刻进京请罪,可以饶他不死。”
陈庆眉头一皱,“就这一份旨意,没有动真格的吗?”。
“动了!”
“怎么说?”陈庆急问道。
“天子任命李回为讨逆大元帅,巨师古为副将,统兵八万杀向江南西路。”
“居然是李回为主将!”
陈庆着实有些愕然,理所当然应该是韩世忠为主将啊!怎么变成李回,出了名的老好人。
“李回不是在汴梁出任留守吗?”
“天子把他紧急召回来,看样子,天子对韩世忠丢失水军战船很不满,所以启用他更信任的李回。”
陈庆摇摇头,朝廷还有不少名将可用,刘子羽、吴嶙、韩世忠、刘锜、王建、杨沂中,这些人都可以用,偏偏启用李回。
副将巨师古虽然还不错,但他的作战经验都是在北宋时代积累,南宋建立后,就一直在天子身边出任护军大将。
天子还真会用人,居然用两个北宋的将领。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捷
宋朝交通不变,各种信息太滞后,就在陈庆收到消息的同时,十万淮西军开始横扫江南西路,先后占领了江州、隆兴府、袁州、抚州、临江军、兴国军、宜州等等鄱阳湖周围的州府,缴获大量钱粮物资。
而此时,李回统帅朝廷八万大军抵达了信州上饶县,大军走的是兰溪道,也就是沿着浙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