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7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卑职一定照办!”
  王牧随即起身告辞离去了。
  ……
  休息了两天,陈庆的船队再度出发,继续北上,从楚州走新黄河出海,再北上东海岛。
  东海岛最初的作用是从海路攻打山东半岛的跳板,现在山东路半岛已经拿下,东海岛的作用也就变了,它目前的作用是一个中转补给站,从泉州、广州北上的海船无法在明州和临安府得到补给,他们只能继续北上,在东海岛进行补给,很多海船会把货物卸在东海岛进行分流,然后由其他船只进行分别运送到山东路、从新黄河运往中原、或者走长江运去腹地。
  陈庆在东海岛只呆了半天,巡视完东海岛后,又继续北上,五天后,船队抵达了此行的终点—登州蓬莱县。
  登州蓬莱县在唐宋时代都是极为重要的对外港口,无论是遣隋使和遣唐使都在蓬莱县登陆,前往关中长安,商业发达的宋朝海商也是从蓬莱出发,前往高丽和日本做生意。
  就在上个月,郑统全和琉球使晁昆率领三十艘万石海船满载着生铁、兵甲前往日本国进行白银贸易,也是从蓬莱港出发。
  现在,蓬莱港又成了水军基地,数百艘战船和三万水军聚集在此,准备对河间府发动攻势。
  陈庆此行就是来视察水军战备情况,然后再前往济南府历城县,这次攻打河北的王帐就设在济南府,陈庆将率领二十万大军在此牵制大名府的八万女真军。


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壮志
  目前三万水军的主将是副都统汤怀,副将为张公裕,杨元清出任淮西兵马使,不再担任水军主将,而汤怀接任水军主将却是刘琼的推荐,这次夺取东海岛和山东半岛,刘琼发现汤怀很有水军天赋,无论船队还是水军操练,都做得井井有条,非常有章法。
  事后陈庆询问了岳云后才知道,岳家军曾经组建过淮河水军,主将正是汤怀,只是这支水军后来被朝廷调拨给了张俊,汤怀才不再出任水军主将。
  既然汤怀有水军才能,陈庆欣然加封汤怀为长江水军都督,升为副都统,同时升为副都统的大将还有王铎、李复兴、呼延雷、岳云、张宪、徐庆等一班武将。
  副将张公裕原本是韩世忠的水军副将,他是一员老将,长期在明州为水军将领,可以说一直郁郁不得志,他投降了刘琼后,随即被刘琼推荐为水军副将,也被陈庆接受了。
  数十名统领以上将领在蓬莱县码头上迎接雍王殿下到来,当陈庆从大船上走上岸,众人一起单膝跪下行军礼,“参见殿下!”
  “各位将军请起!”
  陈庆连忙请众将起身,又对众人笑道:“我从京兆不远万里坐船来登州,现在闭上眼都是船只和大海,我感觉自己也是水军一员了。”
  汤怀笑道:“殿下当然是水军一员,殿下是我们水军的最高统帅!”
  “这话说得不错,我确实是水军最高统帅,我希望大家这次攻打河北能够再立新功,不仅如此,将来我们攻打辽东金国老巢,水军也是绝对主力,那才是你们大展神威之时。”
  雍王殿下的一席话让众人热血沸腾,恨不得明天就开战。
  陈庆让姚梅继续在船上休息,县城内也没有合适的住处,还不如住在船上舒适。
  陈庆在众将簇拥下来到水军大营,水军大营占地八百亩,搭建了两千顶大帐,三万水军将士驻扎在这里。
  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中间是一座沙盘,是河北路东部的沙盘,还包括渤海和山东半岛。
  陈庆走到沙盘前,细细查看目前的形势,将领们都各自回帐,大帐只剩下汤怀、张公裕和行军司马薄云。
  汤怀给陈庆讲解目前他们所知的河北驻军情况,“我们从探子那边得到消息,目前靠海的沧州没有驻军,但有两万签军驻扎在河间府,一旦大战爆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被调走,他们做最坏的考虑,他们不会调走,那么我们攻打河间府,和两万签军必有一战。”
  陈庆点点头问道:“你们在沧州登陆,准备把根基之地放在哪里?”
  “有两个重要之地,一个是清州的会川县,一个是沧州的清池县,我们准备先以沧州清池县为根基,浮水经过清池县流入渤海,我们船队就能沿着浮水进入沧州腹地,直达清池县,等击败河间府的签军后,我们会将一部分军队驻扎在清州的会川县,这里就能切断燕山府南下的运河。”
  陈庆沉吟片刻道:“其实我比较担心的是,驻扎在燕山府的五万女真援军,一旦战争爆发,他们肯定会南下,他们就会沿着运河走,各种后勤补给也会由皮筏子运输南下,我担心你们出兵过早,一定会遭遇到五万女真骑兵,所以我建议你们要耐心等待情报,一定要掌握这五万骑兵的动向,要等五万大军南下后,你们才能登陆,否则水军和战船都会全军覆灭。”
  旁边张公裕道:“殿下说得对,我们确实无法和女真骑兵对抗,所以收集这支军队的情报就是重中之重了,薄司马,我们是否可以派出斥候前往燕山府?”
  薄云微微笑道:“你们没有明白殿下的意思,殿下并不是让我们去收集这支军队的情报。”
  汤怀和张公裕都向陈庆望去,陈庆淡淡道:“薄司马说得没错,我早已经派斥候去监视这支骑兵,我会掌握这支骑兵的动向,所以你要等我的命令,接到我的命令后,你们的船队才能出发。”
  汤怀和张公裕一起行礼,“遵令!”
  陈庆点点头,走出帅帐,望着远处的大海,他沉声道:“张将军!”
  张公裕连忙上前,躬身道:“卑职在!”
  陈庆淡淡道:“老将军今年多少岁了?”
  “卑职今年五十有二。”
  陈庆又缓缓道:“在高丽国南面有一座大岛,叫做耽罗岛,原本有一个耽罗国,四十年前被高丽灭国,现在叫耽罗郡,我一直在考虑,当年隋炀帝征讨高句丽,以举国之力运送粮食到辽东,后来还是因为后勤跟不上,导致数十万大军全军覆灭,如果当时隋炀帝先派来护儿的水军占据耽罗岛,在耽罗岛上建立后勤重地,再把二十万大军投送到耽罗岛,以耽罗岛为根基,从南向北进攻,先灭百济和新罗,以战养战,隋炀帝最后是不是可以彻底征服高句丽?”
  薄云是文官,知道这段历史,他接口道:“当年来护儿就是从我们脚下出发,率领水军征讨高句丽,但可惜当时都不知道南面还有一座耽罗大岛!”
  陈庆又道:“灭国之战不可能一蹴而就,短则数年,长则数十年,战略上双方互消国力,以国力强盛者胜之,而战术上要熟悉地形,要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
  可当年隋军急功近利,仓促冒进,总想用战术来替代战略,完全丢掉了长期战略,又不熟悉地形,以自己之短来战敌军之长,最后怎么能不败?
  当年隋朝优势是装备和战船,他们没有充分利用战船的优势,却在崇山峻岭中和敌军鏖战,如果隋军能拿下耽罗大岛,经营三五年,有了根基,无论百济新罗,还是高句丽,何愁不灭?”
  张公裕明白了,他立刻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哪怕卑职已经七十岁,也会率军水军为殿下夺取耽罗大岛。”
  陈庆微微笑道:“用不了七十岁,我相信在你六十岁之前就能实现这个愿望!”
  “卑职期待那一天!”
  汤怀急了,连忙道:“殿下,卑职也能率水军出征!”
  陈庆笑道:“汤将军不用担心,你的征程在南方,南方还有很多渺无人烟的大岛和陆地,资源丰富,沃野千里,只要我们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和一支无比庞大的运输船队,这些土地都会属于我们的子孙。”
  ……
  陈庆在蓬莱县呆了五天,又再度率领船队出发,船队来到滨州,北清河便是从这里流入渤海,船队驶入北清河河口,雇佣数百人拉纤,三十艘大船浩浩荡荡沿着北清河向济南府驶去。


第一千三百章 战起
  河北路大名府,完颜昌也在紧张的战备之中,虽然他得不到京兆和太原的情报,但他知道汴梁和济南府的动静,西军在进行大规模调兵遣将,运输粮草物资,在汴口附近集结了十万大军,在济南府一带集结二十万大军,更不用在河东兵力集结。
  大战将至,黑云压城,着实让完颜昌紧张,他急派人赶往辽东送信,要求朝廷重视河北路,重视西军,陈庆已经不是当年的军阀,他已经是一国君主,以举国之力来攻打河北路,如果金国不能举国应对,那么河北路不一定保得住。
  完颜昌必须让天子明白这个道理,必须再派十万女真大军支援河北。
  “都元帅觉得天子会派援军吗?”幕僚崔九问道。
  完颜昌摇摇头,“我不知道,兀术和粘罕在军方势力很大,如果他们不同意,就算天子有心也无力!”
  “他们反对的可能性比较大,尤其是兀术,他和都元帅的关系十分恶劣,他肯定不会答应。”
  完颜昌叹口气道:“这个时候,其实个人恩怨已经不重要了,说到底还是因为政见不同,兀术和粘罕不止一次劝过天子,放弃河北,集中兵力保燕山府,但天子不想放弃,这个时候如果天子再想投入更多资源保河北,他们肯定不会同意,就看天子能不能用皇权压过他们,如果压不过,那最后就只有燕山府的五万援军南下了。”
  “但援军到现在还没有动!”
  “他们要等天子的旨意,不会听我的安排,我只能催促天子。”
  “但天子或许已经被他们说服了。”
  “并没有!”
  完颜昌冷冷道:“只要谈判使者不来,天子就不想放弃河北!”
  崔九心中无奈,又道:“都元帅,不管朝廷要不要派援军,我们自己得把兵力部署到位,卑职建议把十万签军全部部署在相州,既可以应对河东西军滏口陉进入河北,又可以防御河内的西军突进河北,可谓一举两得,甚至一举三得。”
  完颜昌摇摇头道:“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虽然部署在相州能多头防御,但同时也会遭遇三面夹攻,最后顾此失彼,一头都无法成功,还是分开比较好。”
  “可是……分开很容易被各个击破,都元帅,十万签军驻守安阳,对方也同样无法分兵啊!”
  完颜昌还是摇头,“十万签军都驻守安阳,那怎么去堵滏口陉,怎么去防河内,怎么去防御西军渡黄河?要么就不作为,可如果分兵去了,不是一样会被各个击破?”
  崔九还想再劝,完颜昌摆手止住他,“先生不用再劝了,有些事情你也不清楚,这些签军良莠不齐,有的军纪森严,战斗力强大,有的却军纪散漫,实力拉垮,如果强凑在一起,烂的会更烂,好的也会被拖垮,还是各自为阵比较好,为自己负责,我意已决,就这样吧!”
  “那大名府的八万军队呢?王爷怎么安排?”
  完颜昌沉默半晌道:“这八万军队是我的根基,根基不可轻动。”
  崔九默默望着完颜昌,半晌说不出一句话。
  ……
  陈庆的船队已经抵达了济南府,二十万大军也在高定、刘璀和刘琼的率领抵达了济南府,加上之前的两万驻军,一共二十二万大军。
  大军在历城县城外构筑了占地数千亩的板式大营,大营占地之广,俨如一座县城,此时虽然还没有进入战时状态,但陈庆还是把姚梅送去历城县内暂住,好在李清照目前也在历城县,她新把祖居修葺一新,给父母守墓,要到明年才会返回京兆,姚梅便正好住在她的府中。
  大帐内,八名都统以上将领围在沙盘前,陈庆对众人微微笑道:“首先我要给你们交个底,我在济南府集结兵力二十余万,并不是装装样子,二十万大军我肯定会投入到河北战场,实际上你们才是攻打大名府的主力,所以大家不要急,一定会给大家机会。”
  众将集结济南府,听说自己是后备军队,顿时都急眼了,听到了殿下的承诺,众将急躁的内心才渐渐平复下来。
  刘琼问道:“请问殿下,什么时候发动对河北路的进攻?”
  陈庆淡淡道:“实际上已经开始了,牛皋的五万大军已经杀入滏口陉,一旦突破滏口关,必然会吸引敌军主力,怀州的两万军队就开始东进,然后是杨再兴的十万大军渡河北上,等河北路西部的作战爆发后,我再观察敌军的进帐,再决定我们二十万大军的投入时间,过早把筹码全部抛出去,不是好事!”
  “殿下,金国朝廷会再派援军吗?”高定问道。
  陈庆摇摇头,“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据说金国朝廷现在是军方得势,完颜兀术和完颜粘罕掌控了朝廷,金国天子也不得不屈从二人的意见。”
  刘璀沉吟一下道:“殿下,如果是他们二人掌权,那么他们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