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职军官一一登记姓名、籍贯,自然都是大名府人。
“你们听着,都元帅要招募一批民间的有用之人为军队效力,钱不会少,你们懂药材,会治病,那就是有用之人,给你们一刻钟时间,你们赶紧去收拾一下东西,然后随我去军营。”
刘真愣住了,“那外面的病人怎么办?”
文职军官不满道:“生死自有天命,现在哪里管得了他们,赶紧收拾东西,一刻钟后关店走人。”
病人纷纷鼓噪,但没有用,一刻钟后,八人都被带走,药铺也被士兵关闭,刘真再三向病人们道歉,这才跟随文职军官去了军营。
“这位将军贵姓?”
刘真悄悄将一锭十两银子塞进文职军官手中,沉甸甸的银子消泯了文职军官的火气,他立刻变了一副嘴脸,笑眯眯道:“我不是武将,我是军中的后勤参军,姓施,你们叫我施参军就是了,你们不用担心,这次征召了几千人,你们只是其中之一,以后在军医房做事,我会关照你们。”
他们来到军营的西南角,这边便是军营房,由几十顶大帐组成,军医人手严重不足,他们便临时被抓了庄丁,两名坐堂医师当了军医,四名伙计继续负责抓药,刘真和老伙计则被派去药库看管药材。
老伙计叫蒋滔,看起来五六十岁,实际上并不老,才四十岁,只是长了一副老相,他也是西军斥候,刘真的手下。
他们进了药材仓帐,蒋滔低声问道:“大掌柜,这下该怎么办?”
刘真淡淡道:“能进军营是好事,我们只管多听多看多留意就是了,一定能搞到重要情报!”
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崔家
杨再兴向陈庆汇报了偷袭遇袭之事,他满脸自责道:“卑职过于求功心切,不听王铎再三劝说,最后导致三千弟兄全部阵亡,曹清也不幸惨死,这是卑职的责任,令卑职痛心万分。”
陈庆沉默片刻缓缓道:“我们做主将的,一个决策就能决定千千万万将士的生死,所以考虑问题要慎重,要多听别人的意见,但如果一次决策失误就要追究主将的责任,以后就没有人敢做决策了,所以追究责任没有必要,没有谁敢说自己的是长胜将军,既然上了战场,每个将士都要有阵亡的觉悟,我认为失败并不可耻,关键是要吸取教训,不能一错再错,这一点我看到了,围歼五万敌军,你就做得很好,值得赞赏。”
“只是曹清将军……”
陈庆一摆手打断他的话,“我会给曹德说明情况,他的侄子是为抗金而死,死得其所,我会曹家一个交代,你不要再自责了,还是那句话,吸取教训。”
“卑职是吸取了教训,围歼韩常军队卑职确实很紧张,就怕他逃回大名城。”
陈庆微微笑道:“做一个合格的主将,最关键是要能掌控战场局势以及出战的时机,就像你说得围歼韩常军队一战,时机确实很难把握,或者说,这里面还有一些运气的成分,因为完颜昌没有出兵接应,如果他出兵的话,很可能围歼就会失败,你明白我的意思?”
杨再兴点点头,“卑职明白,时机还是没有掌握好,晚了一点,幸亏运气不错!”
“正是如此,你应该有一个出兵时机的底线,我认为底线就在相州,不管我有没有派兵前来支援,你一定要在相州地界发动进攻,进了大名府后就难说了,对方就会有援军来接应。”
“卑职记住了!”
陈庆随即把王铎找来,将他夸赞一番,官阶升一级,同时赏银一千两。
……
入夜,西军大营东北角照如白昼,数百名工匠正在忙碌装配重型投石机,这是刚刚才运到的重型投石机,一共有四十八座,是西军最新研制的投石机,可将八十斤的重物投石到三百五十步外,比旧的投石机提高了五十步。
可别小看这五十步,这是研制匠人试验了各种材料,进行了二十几项优化后才提高了五十步,而正好避开了敌军的弩箭。
这批重型投石机第二大特点便是安装比较方便,契合得非常好,只要安装到位,基本上不用调整。
陈庆也巡视投石机的安装,他指着旁边一排体型高大的投石机问道:“这边都安装了?”
“回禀殿下,已经安装好了,一共十五架!”
“很快嘛!”陈庆十分惊叹,一个下午就安装好了十五架。
“正是!这批投石机比较容易安装,我们人手也充足,明天上午可以全部安装完成。”
陈庆大喜,他还以为至少要安装三四天,没想到一夜就能安装完成,他又问道:“安装一次能用多久?”
“大概三十次左右,但卑职建议每隔二十次更新一次皮件。”
陈庆来到一架巨型投石机前,下面还有木轮,可以用牛拉拽前行。
这时,一名亲兵跑来禀报道:“殿下,崔氏家族的族长求见!”
陈庆点点头,“请他到大帐稍坐!”
崔家自然是博陵崔氏,在隋唐时期,博陵崔氏可是天下五姓七望之一,虽然到宋朝已经衰败了,但饿死的骆驼比马大,博陵崔家在河北一带依旧有很大的影响力。
连完颜昌也看重崔家,他身边的幕僚崔九便是崔家重要人物。
尽管崔家替完颜昌做事,但陈庆并没有迁怒崔家之意,他很清楚,这些家族之所以千年不倒,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识时务,懂大势,他们绝不会效忠某一个朝廷,只效忠自己的家族。
客帐内,崔原负手来回踱步,崔原是崔氏族长,也是崔九的大哥,年约五十余岁,他也曾出任北宋的博州通判,河北沦陷后,他辞官回乡。但金国却不肯放过崔家,几次请他们出来为官,甚至以灭族来威胁他们。
无奈,崔家提出了条件,只当幕僚不为官,金国也接受了,在女真人看来,幕僚和官职没有什么区别?
几名重要崔家人物协商后,最后决定让崔九出任完颜昌的幕僚,一晃过去五六年,眼看着川陕的陈庆越来越强势,不断向东扩张,到了今天这一步,傻子都看得出来,陈庆取代赵宋已是大势所趋。
崔家也有点急了,他们若不拿出点诚意,新王朝就不会有崔家的份了。
所以得知陈庆也在大名府,崔原连忙赶来拜见。
这时,有士兵提醒崔原,雍王殿下来了,只见帐帘一掀,陈庆快步走进大帐,笑眯眯道:“让崔员外久等了!”
崔原连忙上前行礼,“博陵崔原参见雍王殿下!”
陈庆笑着摆手,“不必客气,请坐!”
两人分宾主落座,亲兵进来给他们上了茶。
崔原歉然道:“消息比较闭塞,不知道殿下在大名府,昨天才得到消息,要不然我早就来拜见了。”
陈庆微微笑道:“战争时期,还是不要离战场太近,始终会有危险。”
“殿下说得对,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比如这次大名城放人,我听说七成的百姓都逃出城了,大家都害怕被战争波及啊!”
陈庆想了想道:“去年科举,我记得也录取了一名姓崔的进士,他的籍贯就是博州博陵,可是贵家族的子弟?”
崔原笑道:“殿下说的是崔涟,正是犬子,是我最小的儿子,考中第十九名。”
“不错啊!能考中前二十名,那可是出类拔萃的人才,我没记错的话,他在河南府任职吧!”
“殿下说得一点没错,他现任巩县主薄,家族都全力支持他做一个清官和能吏,能一步步向上走。”
陈庆喝了一口茶,又淡淡问道:“崔九还在大名府吗?”
说到正事了,陈庆的意思是暗示崔原,崔九还在完颜昌身边呢!崔家到底是效忠谁?
“殿下有所不知,崔九是我胞弟,六年前由家族做出决定,让他去完颜昌身边做事,也是家族为了自保而不得不采用的下策,他本人并不想去,只是为了家族安危而牺牲了自己的名节,就在前两天,他让儿子崔浩出城回到家族,还写了一封信给殿下。”
说完,崔原取出厚厚一封信,递给陈庆,陈庆接过信细看,里面除了一封信,居然还有一幅地图,陈庆先看信,信中详细讲述了完颜昌的意图和阿不速之间的矛盾。
完颜昌想带着八万女真人撤回辽东,陈庆也意识到了,但他毕竟只是猜测,而崔九的信却证实了这一点。
崔九还在信中点明了金兵目前最大的软肋,那就是战马的草料,粮食还能支撑三个月,但草料和喂马的黑豆最多只能支撑二十天,如果能一把火烧了草料场,金兵一天都呆不下去了。
陈庆打开地图,赫然就是草料场的位置图。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蜡丸
陈庆拿着崔九给的地图对照他们自己制作城池模型,发现很多地方有出入,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仓库位置,模型中的仓库位置在城墙西南,紧靠城墙,而地图中的仓库位置则在城池中央,那里应该是一片民宅。
刘琼疑惑道:“殿下,这个崔九的地图是否可靠?”
陈庆淡淡笑道:“这是他的免罪投名状,你说是否可靠?”
“但我们的情报应该也不会出错吧!”
“我们的情报当然可信,但这里面有一个时间问题,光是制作这座木城就花了半年时间,也就是说,情报最晚也是半年前的资料,半年的时间会发生很多变化,完颜昌不是不知道,仓库安排在城边很容易被火攻袭击,他们最近把仓库转移到城池中央倒是可信。”
旁边唐骞笑道:“如果仓库在城边倒简单了,我们一通火油投射,急能把仓库烧得干干净净,平时可以这样做,但战时一定会把它转移到安全地带,这份崔九的地图我觉得可信,就像当年我们在甘泉堡一样。”
陈庆沉吟一下道:“如果能把仓库里的草料一把烧掉,那就会有变局了。”
刘琼也道:“可以通知城内的情报斥候,看他们有没有办法。”
陈庆叹了口气,“问题就是进不了城!”
唐骞笑道:“如果让崔家想想办法呢?”
一句话提醒了陈庆,他急忙走到帐边问道:“崔原走了吗?”
“回禀殿下,刚刚走。”
“赶紧去把他追回阿里,就说我有事情。”
几名亲兵急忙奔去追赶,很快,刚走没多久的崔原又被追了回来。
陈庆把他请到大帐道:“崔员外能去见一见崔九吗?”
崔原反应极快,笑道:“殿下是想让我给城内送信?”
陈庆点点头,“正是!”
崔原微微笑道:“我可以试一试,但不能保证可以进城。”
……
大名城城门紧闭,城头上有签军士兵来回踱步,这时,一辆牛车慢慢靠近南城门,一名骑马男子跟随牛车,守城士兵看见,立刻射出箭矢警告。
“站住!”
牛车停住,跟随在牛车旁边的男子催马上前对城头道:“我家老爷是崔总管的兄长,有重要事情要找崔总管!”
崔总管就是崔九,城内士兵都知道,听说是崔总管的兄长,他们不敢怠慢,连忙道:“请稍等片刻,我们去禀报!”
士兵连忙跑去禀报了,这时天色很晚,快两更时分了,完颜昌已经睡下,他得到禀报,半晌道:“半夜时分,城门不宜开启,可以通知崔总管去城头说说话,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士兵又跑去通知崔九,崔九也刚刚睡下,被家仆叫起来,听说大哥来了,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连忙穿上衣服赶去南城门。
崔九来到城头,向下方望去,高声问道:“下面是大哥吗?”
“我正是,阿九,能否让我进城一叙!”
崔九问旁边守城将领道:“能否开城门让我兄长进来?”
守城将领摇摇头,“崔总管,很抱歉,我们请示过都元帅,他说现在半夜,城门不能开启。”
“这太不近人情了吧!”
“崔总管,实在抱歉,如果能帮忙,我肯定帮忙了。”
崔九想了想道:“那这样吧!开外城门,内城门不开,我去瓮城见见兄长。”
守城将领还是苦笑,崔九顿时怒道:“哪有这样刁难人的,我去找都元帅!”
守城将领连忙道:“不要再打扰都元帅了,这样吧!我们可以把总管放下城去,城门不开,但总管还是能见到兄长!”
崔九极为不满地哼了一声,“那好吧!”
城头上有一个水井一样的轱辘,下面是吊筐,都是不方便开启城门时,放人临时出去办事,崔九坐在筐子里,被绳子慢慢放下城。
守城将领注视他们,见他们在说话,说了一些话,两人拥抱一些告别了。
牛车走了,崔九坐篮子上了城,他情绪有些低落,向守城将领道了一声谢,便回自己府了。
回到府中,崔九来到自己书房,点亮了灯,他关上门,从抽屉里取出一把小刀,想了想,又打开窗看了看,确认外面无人,这才从口袋里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