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庆又问刘老汉和其他老人道:“现在都种植什么农作物?”
刘老汉道:“我们家主要种小麦,还种了五十亩的棉花,种棉花比小麦赚钱,准备今年再多种五十亩棉花。”
“有没有种玉米?”
“听说了,但还没有考虑,主要是没有种过,有点担心。”
另一个老者道:“我们家种了两亩,不敢多种!”
“我们家也种了一亩!”另一名老人也道。
陈庆是希望在灵州大规模推广棉花和玉米的种植,但他也知道这种事情强迫不来,必须让农民感觉到有利可图,他们才会种植。
关键是要利益引导,将玉米的收购价格要和小麦一致,产量上去了,收入就会翻两倍,消息一传开,大家都会种植玉米了。
陈庆又和众人嘘寒问暖几句,便起身告辞了。
百姓将陈庆送出村子,众人才依依惜别,这时,刺史张敖低声道:“卑职发现这个刘涌两头占,卑职会立刻收回他家的百亩土地。”
陈庆淡淡道:“土地就不用收了,我刚视察完就收回人家土地,会被戳断脊梁骨骂的!”
张敖满头大汗道:“卑职考虑不周,卑职会把刘涌的住房改为官宅,或者按照市价让他买下,他的户籍也会转回乡下。”
陈庆冷冷道:“怎么做我不管,我是来征战,不是来巡视政务,回头你们给监察司解释吧!”
他翻身上马,扬鞭打马而去。
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准备
灵武县城内的变化很大,宏伟的西夏王宫已经被改建为仓库,华丽的装饰都被去除,各种装饰的穹顶也被夷平,面目全非,完全忍不住这里曾经是一个王朝的皇宫。
从前满街都是党项人,现在是满街都是汉人,各种招牌、旗帜都换成了汉字,商铺前叫卖的伙计也是汉语。
各种党项的痕迹消除很快,走到大街上,基本上看不见党项人,看起来和内地县城完全没有区别。
但并不是说没有党项人,城内二十余万人口,至少有三成还是党项人,但只看外表的话,看不出他们是党项人,每个人都穿上汉人服饰,女人也穿上汉人的长裙,说着汉语,孩子也去学堂读书学习《论语》、《孟子》。
每个党项人都千方百计把自己变成汉人,官府也顺应他们的要求,把他们籍贯上的党项人改为汉人。
这是必然的,如果不改变自己,就会世世代代遭受歧视,甚至汉人的报复,当年党项人残酷奴役汉人,必然是要付出代价,这个道理他们不可能不懂,所有的党项士子在短短数年内死光了,怎么死的,没有人知道,这些党项人算是领教到了汉人官府只做不说的可怕,为了活下去,他们必须改变。
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异常,陈庆坐在马车内默默注视着街头巷尾的变化,他不需要下车去询问,从很多细节他就能了解到自己想知道的情况。
比如看百姓的衣服穿着、脸上气色、走路气质,就能知道城内百姓是否丰衣足食,看常平店的分布和排队人数,就能知道底层百姓是否生活有保障。
从店铺内货物是否充盈,伙计叫卖是否热情有力,就能看出商业是否繁荣,从酒楼、茶馆是否兴隆就能看出百姓的收入是否宽裕。
从城内训练士兵的步伐整齐程度,就能看出军纪是否严明,甚至看商人的随身包裹怎么携带,就能看出城内的治安状况。
只要善于观察,就能知微见著,收获自己想要的情报。
陈庆的马车在城内走了一圈,又从南城门出去,直接去了军营。
刚进中军大帐,李慕清便赶来汇报,收到了斥候从丰州发来的鹰信。
“鹰信怎么说,你直接汇报!”陈庆笑道。
“回禀殿下,鹰信中说冰面非常不稳定,很容易掉入冰河,然后斥候遭遇了敌军巡哨骑兵,发现对方已经骑马在雪中奔跑,到月底左右,积雪就完全不影响骑兵了,黄河也会在月底开始解冻。”
陈庆又问道:“他们遭遇敌军巡哨骑兵,是怎么应对的?我记得他们只有三十人,都是骑骆驼,对吧!”
“他们确实是骑骆驼,但怎么应对敌军巡哨骑兵,鹰信上没有说,但估计有一番激战。”
陈庆点点头,“还有什么?”
“还有就是敌军装备,单层皮甲、皮帽,没有盾牌,弓箭射程在七十步左右,使用长矛和战刀,制式和金兵一样。”
停一下,李慕清又道:“再有就是对方作战能力,骑射比较厉害。”
陈庆走到沙盘前,凝视沙盘片刻问道:“从这里到丰州需要多少时间?”
“如果是平时,大概三天就够了,但现在还有积雪,路况不好,卑职估计要走五天。”
陈庆算了算时间,现在出兵还是仓促了一点,士兵不一定能适应,他轻轻叹口气,“再等几天吧!本月二十日出兵北上。”
陈庆随即又对李慕清道:“还有城外的百姓,你和地方官府联合,尽量提前做好准备,等我们出兵后,就把老弱妇孺先转移到城里来,青壮要留下继续春耕,但要保持高度警惕,一旦有烽燧报警,就要立刻撤进城内!”
李慕清躬身道:“卑职立刻去处理!”
……
灵州守军用一年的时间打造了一套完整的烽燧体系,在沿途山峦高处建立二十座烽燧,每座烽燧有十名士兵,昼夜监视,一旦敌军大规模南下,烽燧就会报警,民众就会立刻撤进城内,去年全民演练过三次。
为了能及时撤退,灵州乡村的家家户户都有骡车,粮食和财物平时都装好,一旦有情况就会立刻搬上车走人。
但并不是村民逃进城就完事了,官府还要有序安置,要准备帐篷,准备场地,准备粮食、医药等各种物。
陈庆并不是要百姓立刻进城,他的要求是分成三步走,第一步是官府开始着手准备,第二步是大军北征后,老弱妇孺先一步入城,第三步才是青壮入城。
这样做更加条理分明,井然有序。
次日,灵州各县官府便行动起来,开始搭建帐篷,因为已演练了三次,官府都有经验了,也有了各种准备,比如各个县城都安排了专门搭建帐篷的空旷地,每个县一般都有五到六个营地,营地内有专门的茅厕和水井,茅厕都是旱厕,下面铺了厚厚的生石灰,水井也是在另一边开凿,至少保证每个营地有三座水井。
帐篷都是子母帐,所谓子母帐就是一顶大帐带两顶小附帐,相当于两室一厅,一大家子人晚上就可以分开了,这种子母帐深受百姓欢迎,它像猫的两个耳朵,索性大家都叫它猫耳帐。
灵武县是最大的百姓收容地,一共有十三座营地,可以容纳二十万人。
这也得益于从前的皇宫占地极大,除了皇宫被用作仓库外,其他官署、侍卫军营、校场、园林等空旷地都被用作营地。
陈庆也在巡视收容营地,看得出官府对乡民避难付出了大量心血,光是子母帐就让陈庆很赞赏,难得官府还能考虑百姓家庭聚居一帐的不便,这确实是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了。
“这连环帐是谁发明的?”陈庆笑问道。
张敖有些不好意思道:“是卑职第二次演练时,听到很多百姓都抱怨住在一帐不方便,卑职就参考游牧人的套帐,设计了这种子母帐,百姓都叫它猫耳帐。”
“不错,做得很好,考虑得周全。”
陈庆参观了茅厕和水井后,都赞不绝口,他放缓了态度,对张敖道:“那个刘涌就把他的住房视为官房吧!只要他兢兢业业做满二十年,官房就可以直接赏给他,算是我特批了。”
张敖和王博都长长松了口气,雍王这个表态就意味着监察司不会来了。
这时,李慕清骑马赶来,禀报道:“殿下,斥候回来了,带来了更详细的情报!”
“人在哪里?”
“在中军大帐外!”
陈庆点点头,“我们这就过去。”
陈庆又鼓励张敖和王博一番,这才跟随李慕清返回了军营,来到中军大帐,李慕清招招手,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将领上前向陈庆单膝跪下行礼。
“卑职刘洪烈,斥候营副指挥使,参见雍王殿下!”
陈庆见他口齿清晰,颇为精干,也十分欣赏,点点头道:“进帐说话吧!”
大帐内,几名参军从事正在根据刘洪烈最新的情报修改沙盘上的一些变动之处,主要是敌军营地会变动,游牧民族不可能一直呆在同一个地方不动。
陈庆笑问道:“你们的情报说,遇到了敌军巡哨,对方有多少人?”
“回禀殿下,对方有三百人。”
“你们干掉他们多少人?”陈庆又问道。
“干掉了大概两百三十人左右,或许再多一点。”
“不错!”
陈庆赞许一声,又问道:“你们伤亡多少人?”
“回禀殿下,我们士兵无一伤亡,只损失十几头骆驼。”
陈庆着实有些惊讶,连忙问道:“是怎么做到的?”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出兵
斥候周洪烈的优秀表现获得了破格提拔,连升三级,从指挥副使升为副统领,赏钱五百贯,周洪烈随即将赏钱分给了手下,更让陈庆欣赏,这是一个优秀将领所具备的品质。
周洪烈提拔得赏的消息传遍了全军,也激励着三军将士,陈庆在战前树立这个榜样,就是要告诉大家,不管你是什么出身,只要勇猛杀敌,表现优秀就能立功受赏。
士气振奋,时机成熟,二月十八日,春耕种子都已播撒下去,一场春雨及时到来,滋润着大地,陈庆进行了全部部署,所有老弱妇孺都撤到各自邻近县城。
其次,三万民团士兵全部集结,分布各个县城进行防御,李慕清的五万军队镇守灵武县。
将一切部署完成,已经到了二月二十日,陈庆率领十五万大军以及七万头骆驼北上,刘琼率三万人为先锋,先一步前往丰州。
此时,八万草原各部骑兵也在丰州集结,这是金国整合了草原各部落后,最大规模的一次集结,来自塔塔部、克烈部以及蒙兀部的八万大军从四面八方赶到丰州。
游牧骑兵实行部落首领联席制,一共由十三名各部落首领组成,其中塔塔部的尔罕、克烈部的离木合,以及蒙兀部的贵山,三名部落大酋长为大首领,拥有最后的决策权,还有一名更重要的人物,金国代表斛沙虎,他是金太宗完颜晟的儿子,被封为虞王,这次就是由他负责联络各部出兵,他也代表金国拥有决策权。
他也统率了一万女真骑兵参与这次集结,加上一万女真骑兵,这次集结丰州的游牧骑兵一共有九万大军。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来临,原本分散在丰州三个地方的游牧骑兵开始向主大营处集结。
主大营是女真骑兵的驻扎地,是从前的五原县,县城早已经坍塌,原来的农田重新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草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附近有几条大河,水源充足,放牧条件极好,金兵便将这里作为驻营地。
无边无际的草原上插满了旗帜,大帐一顶接着一顶,方圆数十里,到处是骑兵营地,一队队骑兵从四面八方跟来,举着各种各样的旗帜,旗帜上都以狼头旗为主,以各种颜色和配饰区分。
在一顶占据三亩地的大帐内,十几名大将围坐一圈,个个身材彪悍,声如洪钟,坐在上首的是金国代表斛沙虎,他身材瘦高,双眼细长,长得一个标志性的鹰勾鼻,配上一张长脸,显得格外奸诈。
但斛沙虎长什么样子并不重要,他代表的是金国,他是召集人,众人都必须尊重他的意见。
“我觉得不用讨论谁先出兵、谁后出兵,大家一起出兵,集结九万大军和西军决战,我们是骑兵,拥有极强的作战优势,一举击溃西军,我们要夺取灵州的财富,还要杀进关中,京兆积累的财富相信让我们几辈人的享受不完!”
说话的是塔塔部的大酋长尔罕,他年约四十岁,身高近两米,体重两百余斤,站在那里就像一座肉塔,声音十分洪亮,整个大帐都回荡着嗡嗡声。
他的先头军队早就来了,但他却是刚到丰州,又带来了两万军队,使塔塔部的兵力达到四万人,占据了总兵力的一半。
另外,克烈部的军队有三万人,而蒙兀部的军队只有一万人,原因也很简单,蒙兀部的大部分人口和土地都被其他两个部吞并了,剩下的十几个小部落拼凑出了一万军队。
尔罕虽然想得很远,但他的军事战术却很有道理,不能分散,必须集结起来,用优势兵力和西军作战,防止被西军各个击破。
下面一片嘈杂的议论声,斛沙虎瞥了一眼离木合问道:“离木合,你的意见呢?”
离木合不慌不忙道:“汉人作战很讲究策略,我们九万大军集结去迎战,很可能他们会派一支军队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