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8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办法?”
  “殿下能看到对岸的山崖吗?”
  此时太阳高照,河面雾气消散,使人格外看得远,陈庆的目力过人,他也只隐隐看见对岸山崖似乎有一些黑点,“我看见了很细小的黑点!”
  “那些细小的黑点正是工匠,他们在岩壁上凿深岩孔,安装栈道,栈道非常重要,拉纤人在栈道上行走,控制船只的方向,拉拽着船只平安通过人门。”
  “历朝历代治理三门峡,难道就是更新栈道?”陈庆又问道。
  “那当然,岩岛无法撼动,暗礁也消去不掉,只能在栈道上做文章。”
  陈庆沉吟一下道:“但我们有铁火雷,应该能做到前人做不到的事情吧!”
  吕纬点点头,“卑职就在尝试用铁火雷炸掉水底的暗礁,但怎么让铁火雷在水下爆炸,却是一个难题,火器匠一直在潜心研究,反复试验,估计这两天就会有收获。”
  这时,远处‘轰!’的一声闷响,白色水柱飞溅,吕纬道:“这就是他们在做试验了。”
  “不对!这应该是水下爆炸。”陈庆看见了白色水柱,立刻意识到这是在水下发生的爆炸。
  吕纬大喜,难道火器匠成功了?
  他急忙带着陈庆来到陕县,来到火器局设在陕西的临时试验场,见到了刚升为火器火药署署令的谢瑛。
  谢瑛没想到雍王殿下会到来,连忙上前见礼,“卑职参见殿下?”
  陈庆笑问道:“刚才我看见水下爆炸,你们试验的水下铁火雷成功了?”
  “回禀殿下,几天前就成功了,刚刚造出来,正在试验之中!”
  “怎么做到的,我是说防水?”
  “请殿下过来看,卑职稍一讲解殿下就明了。”
  谢瑛带着陈庆进了有重兵把守的仓库,在一间小仓库内,陈庆看到了他们刚刚制成的水雷,就像头上长了一支角的大南瓜。
  “实际上,我们都是点燃后再抛进水中,所以就需要一个塞子,把火绳口塞住,再抛进水中,这里面最需要延时爆炸,我在火雷肚子里本来就有一个螺丝一样装置,火绳在里面盘旋燃烧,我们把盘旋多做几道,火绳在内部燃烧的时间就久了,可以让河面上的船只从容离去。”
  陈庆点点头,在延时燃烧方面,火器匠们很有经验了,他又问道:“然后呢?火绳在铁火雷肚子里会不会熄灭?”
  “殿下说对了,这是个大问题,总是差一口气,后来一个工匠想到解决办法,在头顶上装一只木管,塞子塞在木管顶端,这样就多了一口气,可以说刚刚正好,刚才试验成功,在水底爆炸了。”
  陈庆笑道:“用竹管吧!弄一根一丈长的竹管,然后把铁火雷绑在礁石上,竹管出口在水面上,点燃火绳后离开,也不用什么塞子了,这样行不行?”
  谢瑛笑道:“这样当然也可以,有工匠也提出来过,但需要在冬天结冰的时候才方面实施,殿下也知道,水流比较急,竹管在水中支撑不了多久。”
  “可以弄结实一下,当然,我只是随口提一下,你们自己想办法,反正现在也成功了,我需要看到结果。”
  “回禀殿下,明天就开始实施爆破!”


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述职
  次日一早,人门的水面上便掀起一道道白色水柱,炸暗礁的行动开始了,但最后还是用上了陈庆的办法,用长竹管伸出水面,这时因为水下很有很多单体石柱,必须将铁火雷捆绑在石柱上才能炸断它,历时了整整一个月,几百处礁石被炸毁,涡流消失,水势变成平缓,满载货物的三千石货船也能在纤夫的引导下,平安驶过三门峡,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这便意味着从江淮、江南乃至河北的物资都可以用三千石的大船直接运到京兆,汴梁作为物资中转地又再度崛起,这样就形成了两条线,海外货物运到襄阳中转,国内货物运到汴梁中转,黄河上有十几支专门的大型运输船队,他们熟悉水文,源源不断将汴梁中转仓库的物资运往京兆。
  几万头骆驼负责陆运,只要是关中到巴蜀之间的运输,以及关中到商洛之间的运输,骆驼号称陆地之舟,每头骆驼运送的货物相当于一条小船了。
  当然,骆驼去巴蜀只运送普通货物,关中和巴蜀之间的大宗物资运输还是要通过水运,走襄阳以及水江水道,路程稍微远了一点,但胜在运量大,像粮食这样的大宗货物,一趟就能运输二十万石。
  时间转眼到了深秋时节,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陈庆也有了子女的收获,妻子吕绣和余樱给他生了一子,而赵璎珞则生了一个女儿。
  让陈庆最欣喜的是母亲们都平安无事,孩子们也个个健康。
  这天上午,吏部侍郎胡云从燕山路回到了京兆,随即赶来向陈庆述职。
  胡云之前没有直接来京兆,他在襄阳接到陈庆的任命,任命他为吏部侍郎兼燕山路安抚使,他立刻转道燕山路,接替吕青山坐镇燕山路,他之前缺乏地方官任职经验,这次去燕山路坐镇两年,对他无疑是一种极大的锻炼。
  胡云不在京兆,吏部事务暂时由尚书右仆射蒋彦先兼管,他本来就分管吏户礼三个部,兵刑工三部则由尚书左仆射吕青山分管。
  官房内,陈庆笑眯眯请胡云坐下,又让亲兵上茶。
  “什么时候到京兆的?”陈庆问道。
  “今天上午刚到,把行礼送回府就来了。”
  胡云的父母妻儿都在大兴城,但他在京兆有一座官宅,他十六岁的长子胡晟在京兆国子学读书,有时候会回府住两天。
  陈庆点点头,“好好休息两天再述职也不迟。”
  “卑职就先简单给殿下说说,过两天在正式述职。”
  “现在燕山路怎么样?”
  胡云摇摇头,“表面看起来很平静,但还是能感到一种紧张的气氛,有人在敌视我们,蓟县县令武文礼在来大兴城公干的路上被人害了,首级不知所踪,内卫还在查这个案子,卑职这次来京兆,也是希望殿下能增派内卫,尤其需要得力的干将,卑职建议让种桓去燕山路。”
  陈庆的眼中闪过一抹震怒,竟然敢残害官员,不用说,他也知道是燕山路的豪强势力所为,他心中起了杀机,缓缓点点头,“我会把种桓派往燕山路。”
  “卑职再说说好的办面,燕山路的底层百姓现在很支持我们,他们得到了实惠,免税让他们生活极大改善,很多农民准备明年开始种玉米和南瓜,这次卑职回来也是想要一些种子,也希望派一些种植能干去燕山路教大家种玉米和南瓜。”
  “没问题,回头你去找吕参政事,他会安排。”
  停一下,陈庆又问道:“金兵的情况如何?有探子向燕山府渗透吗?”
  “金国派完颜宗翰在锦州屯兵八万,打造攻城武器,探子肯定有渗透,暗中支持金国的地方豪强太多了,但卑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什么奇怪的感觉?”
  胡云想了想道:“金兵表面上在锦州积极备战,要南下攻打我们,但卑职感觉进攻是假象,他们实际上是在防御。”
  “为什么这样说?”
  “卑职得到一个消息,完颜兀术率领十万大军南下攻打高丽国了,这个时候,金国肯定是要防御我们。”
  实际上,陈庆也并不急于攻打金国,至少近几年内他不会考虑,他需要时间消化燕山路,要夺取更多的朝廷资源,要开始建立自己帝国,他已经夺回了所有属于汉人的土地,灭金国也并不那么急迫。
  但金国攻打高丽倒引起了陈庆的警惕,金国现在国力枯竭,十分虚弱,肯定是想吞并高丽来回血,但吞并高丽也不是那么容易,金国同样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行。
  说不定血没有吸到,反而陷入高丽泥潭,国力变得更加衰弱,很有可能,但自己也不能袖手旁观,夺取耽罗岛的计划明年就要开始实施。
  想到这,陈庆对胡云道:“你接下来的任务,暂时不要去管金国,集中精力治理燕山路,拉拢那些愿意归顺我们的豪门世家,然后配合内卫严厉打击那些敌视我们地方势力,用明年一年的时间,将燕山路的毒瘤彻底铲除干净,再用一年的时间,让燕山路回归正常,你的任期就结束了。”
  “卑职明白,卑职一定不会让殿下失望!”
  ……
  晚饭时,儿子陈冀夹了一块蒸南瓜放在父亲的盘子里,陈庆一怔,儿子还第一次给自己夹菜。
  吕绣笑道:“夫君先尝尝南瓜的滋味吧!”
  陈庆心念一动,笑问儿子道:“这就是你自己种的南瓜?”
  陈冀点点头,旁边冰儿和雪儿急了,举手嚷道:“爹爹,我们也帮哥哥种的,我们浇水!”
  陈冀的脸色刷地白了,爹爹告诫过他,要自己种,不能让外人帮忙,事实上,他的学业比较重,多亏两个妹妹天天帮他浇水。
  陈庆呵呵笑道:“好!你们也算,爹爹会有奖励。”
  “爹爹,我要一块玉,要有红皮的。”
  “我要黄皮的!”
  两个小家伙听说有奖励,立刻把奖品想好了,陈庆笑道:“好!回头爹爹奖励你们。”
  两个女儿欢天喜地吃饭了,陈庆又对陈冀笑道:“我说过不要外人帮忙,但自己的妹妹可不是外人,兄妹之间齐心协力把南瓜和玉米种好,爹爹更高兴!”
  陈冀松了口气,又问道:“爹爹,一分地长了四根藤,结了二十四个大南瓜,这个收获可以吗?”


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丑闻
  “这个收成还不错!玉米呢?”
  “玉米收了三百五十斤。”
  陈庆问道:“三百五十斤是带玉米芯的吧!”
  “是的,还没有剥下来!”
  陈庆点点头笑道:“那正常玉米粒就是一百多斤,一亩地就要一千多斤了,你想想,小麦一亩地能收获多少?”
  陈冀想了想道:“上田三百多斤,下田才一百多斤。”
  “这就对了,你一分地产玉米一百多斤,这就一亩下田的小麦产量了,它们都是粮食,而且玉米更耐旱,你说应不应该大力推广种玉米?”
  陈冀点点头,“要大力推广!”
  “但我们看问题要一分为二,玉米虽好,但它只能种一季,而南方的水稻都是一年两季,一年的总产量也差不多上千斤了,冬小麦也能一年两季,一季小麦,一季水稻,一年的总产量虽然只有七八百斤,但面粉和大米的口感更好,属于细粮,玉米还是粗了一点,只能算粗粮,价格也卖不上去,所以南方还是要推广水稻,北方上田种小麦,中田和下田种玉米,每年只产一季的地方,也尽量种玉米,不管怎么说,要先让百姓吃饱饭,然后才考虑其他。”
  “孩儿明白了,填饱肚子才是第一重要!”
  “对!明年你再种两分地南瓜,玉米花时间,就不种了。”
  陈冀点点头,“孩儿一定坚持!”
  两个小娘子一起举手,“我们也帮哥哥一起种!”
  “这就对了,明年好好帮哥哥种地,种好了,爹爹一定有重奖。”
  ……
  夜里,陈庆和妻子同房,吕绣已经做完了月子,身体已经恢复,今年还是第一次和丈夫房事,梅开两度才罢,两人格外尽兴。
  吕绣躺在丈夫怀中道:“今天忽然发现孩子们都长大了,尤其是冰儿和雪儿,以前只会调皮捣蛋,现在居然能主动帮哥哥做事,着实让我欣慰。”
  “是啊!孩子们都长大懂事了。”
  “可是……我却变老了。”
  女人的思路总是跳跃性的,好在陈庆身边的女人多,他已经习惯了这种跳跃思维。
  陈庆抚摸着妻子依旧细嫩白皙的肌肤笑道:“这么细嫩的皮肤还叫老吗?”
  “那我保养得好,那你说,我和阿梅,谁的皮肤更好一些?”
  又是一个没法回答的问题,吕绣见丈夫发窘,不由噗嗤一笑,“算了,不让夫君为难了,你真把去福建路推迟到明年了?”
  陈庆点点头,“今年变革比较多,需要我坐镇,不能离去,等明年稳定下来再出发。”
  吕绣紧紧抱住丈夫,浑身又热了起来,在丈夫耳边小声道:“夫君,我又想要了,怎么办?”
  “娘子有令,为夫不敢不从!”
  陈庆笑嘻嘻翻身将妻子压在身下,又开始如黄牛一般奋力耕田了。
  ……
  深秋的临安府没有阳光,多阴雨天气,城池内外一片寒冷萧瑟。
  临安皇宫内两天前发生了一件事,一名侍卫被处死了,这件事在朝廷中没有任何影响,官员们不关心这种小事。
  但这件事却被临安专门刊登花边新闻的《轶闻报》盯上了,他们凭借职业敏感,都意识到这里面一定有玄机,一定有故事。
  中瓦子的一家小酒馆内,一名皮肤白皙的中年男子坐在角落的一张小桌前,要了一壶酒和几碟小菜,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