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8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惊呼道:“这……这就是千里眼啊!”
  陈庆笑眯眯道:“也可以叫它千里眼,怎么样,很实用吧!”
  刘大江舍不得放下,一看再看,他最后小心翼翼收好,再三感谢道:“这真是航海的宝贝,卑职要做一个链子,挂在脖子上,但卑职想给眺望员使用,殿下允许吗?”
  陈庆暗暗竖起大拇指,这个刘大江还真是一位拿得起放得下之人,他欣然道:“物尽其用才是好东西,以后我再送你一支。”
  “多谢殿下成全!”
  陈庆喝了口茶,又问道:“那些海盗都没有老巢,是什么缘故?”
  刘大江想了想道:“卑职觉得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海盗自身的原因,他们很多并不是真正的海盗,而是南洋各国的渔民,抢到财物后都跑去大吃大喝,花天酒地,剩下的钱给家里。
  第二个原因就是不信任,尤其海盗头子,他们得到的财富都是金银珠宝,藏在岛上他们害怕被同伙出卖,财宝还是放在自己手上可靠点,所以每艘海盗船都会有一间秘舱,专门放置海盗头子的财宝,我们每次俘获海盗船后,首先就是寻找秘舱,不过也好找,入口几乎都在海盗头子船舱里。”
  “南洋还有多少海盗?”陈庆又问道。
  “卑职也不太清楚,听说最多的时候有上百支海盗,这几年宋朝去南洋的商船少了很多,海盗也少了,如果以后海上贸易繁荣,海盗一定还会不断出现,正如卑职之前所言,他们其实大多是南洋各国的渔民,有利可图时就会变身为海盗。”
  陈庆点点头道:“打击海盗就暂告一个段落,接下来你要带领船队做两件大事,第一,详细探查吕宋大岛,了解它的资源、淡水、土地以及当地的土人情况,寻找到一个最佳的移民落脚点,最好在河口附近,这就是你们的第一个任务。”


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线索
  刘大江点点头,“卑职记住了,实际上我们去过吕宋岛,倒是没有遇到土人,不过也没有仔细探查,我们接下来就去吕宋岛。”
  “然后是第二个任务!”
  陈庆铺开一张晁昆绘制的南洋地图,虽然不像后世那么准确,但依旧能大致分辨出来。
  “探查完吕宋岛后,你们去三佛齐王朝,你扮做商人向他们国王购买一片土地,我告诉你是哪个位置。”
  陈庆指着一条长长海峡道:“这条海峡是通往天竺、大食的必经之道,北面这个半岛你把它买下来,就算买不了全部,也要买下一半,关键是要有淡水,我要在这里建立南洋贸易署。”
  在南洋获得一片土地作为海外贸易的根基,这一直就是宋明两朝的心愿,历史上真正实现这个心愿的,是明成祖朱棣,他以旧港为中心建立了旧港宣慰司,虽然和三佛齐的华人政权有关,但它确实是明朝官方机构。
  陈庆要刘大江买下的半岛,自然就是后来的马来半岛,此时它属于三佛齐王朝的地盘。
  刘大江想了想道:“其实以我们的实力,完全可以占领南洋的任何岛屿,何必花那个钱去购买?”
  陈庆笑了笑道:“我当然知道可以直接占领,但上兵伐谋,做事要讲究策略,要眼光长远,尤其土地疆域的扩张更要讲究合法性,你把土地买下来,然后再转卖给雍国,那么这片土地就是雍王国的合法土地了。”
  刘大江点点头,“卑职的向导官张九公也说过,三佛齐王朝的疆域太广阔,并没有疆域意识,对三佛齐统治者而言,卖一块土地给商人,换取巨额财富当然可以,反正需要的时刻还可以再重新夺回来。”
  “对!就是利用他们占便宜这个想法!”
  陈庆赞许道:“如果官府出面去买,他们肯定会有顾虑,害怕身边出现一个强大的邻国,不一定会卖,但如果是商人购买,他们就会有喝血吃肉再啃骨头的想法,他们就会出售土地,我要就是他们这份出售契约。”
  刘大江恨不得立刻就出发,他当即道:“卑职一定替殿下拿下这片土地!”
  ……
  临安进入了盛夏时节,酷暑难当,大街上仿佛流火浮动,空气都要燃烧起来,走一步都汗流浃背,除了最底层的百姓还忍着酷暑在为生活奔波外,其他民众都处于一种静止状态,没钱的蹲在家里避暑,家里条件不错,就挤在各个茶馆里喝冰饮乘凉。
  除了最底层的百姓外,唯一还在大街上出现的人,便是梅花卫军士,梅花卫最近日子不好过,他们接到一个沉重的任务,要求他们清剿私盐。
  从去年开始,江南地区的私盐便渐渐冒头,到现在已经愈演愈烈,朝廷高官或许感受不到,但盐税却做不了假,去年的盐税比前年锐减一半,到了今年前几个月,盐税更是下降了七成。
  宋朝从建国之初就不抑制土地兼并,宋朝统一天下非常顺畅,根本原因就是不碰各地豪强割据势力的利益,赢得了各地豪强地主的支持,从五代到两宋,土地一直就掌握在权贵豪强的手中,导致各地官府很难对土地征税,也使得田税收入一直就不是宋王朝财税收入的大头。
  这也就逼得宋朝统治不得不大力发展商业,从而获得商税作为财政收入,这便是宋朝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重要原因。
  盐税和酒税从来都是朝廷税收大头,当然还有官办的采矿业和海外贸易等等,所以私盐泛滥无疑给财政收入日渐困窘的朝廷狠狠补了一刀,十五万大军要养活,一睁眼就是天量的军俸要支付,简直要把天子赵构逼疯了。
  赵构给梅花卫下了严令,一个月内要将江南地区的私盐清剿干净,否则就解散梅花卫。
  这简直也要了梅花卫的老命,从上到下都动员起来,大家都忙着清剿私盐,敲诈勒索也暂时顾不上了。
  雍王特使官署内,梅花卫都统制颜辛拜访了特使吕纲,颜辛当然有充分的理由怀疑私盐和雍王国有关,私盐兴起的时间正好和福建路被西军占领的时间吻合,如果不是雍王国在暗中卖盐,江南的私盐怎么会泛滥得如此迅猛?
  吕纲听懂了颜辛委婉含蓄的表达,他笑了笑道:“颜都统何不直说,要求我们不要在江南地区卖盐?”
  颜辛苦笑道:“有的话不能说得太直白,只要吕特使明白我的意思就可以了。”
  “但颜都统并没有任何证据,只是想当然地认为是我们在江南卖盐。”
  “这个……我也被天子逼得没有办法,如果有得罪之处,请吕特使见谅!”
  吕纲冷冷道:“我理解颜都统的难处,但我可以坦率告诉颜都统,我从未听说过雍国或者西军在江南地区卖盐,我也可以负责任的告诉颜都统,我们并没有这个想法,江南的私盐泛滥和我们没有半点关系,当然,如果颜都统愿意听,我倒是可以提供一点线索。”
  颜辛连忙起身行礼,“如果吕特使能提供线索,在下感激不尽!”
  吕纲微微一笑道:“从前年开始,我们就在江南西路清剿私盐贩子,十三个私盐贩子被我们杀掉十人,但还有三个私盐贩子是江南东路人,他们逃回了江南东路,我们无法越境抓捕,被他们逃脱了,但我们给贵方的盐铁监进行了通报,宣州的李增平,宁国府的罗志,还有就是健康府的陆光,这三名盐枭至今逍遥法外。”
  颜辛倒吸一口冷气道:“难道私盐泛滥就是他们三人所为?”
  吕纲摇了摇头,“事情可没有这么简单,就算他们在江南地区兴风作浪,但又是谁给他们提供私盐来源?还有,谁又替他们在各地分销?这些盐枭只是中间贩运环节而已,还有源头和最后如网一样的贩卖枝节。”
  “恳请吕特使进一步指教!”
  吕纲淡淡道:“指教谈不上,只是一点常识而已,凭三名盐枭的本事最多在几个州比较活跃,可短短半年时间便蔓延到整个江南,颜都统想想看,谁才具有这么大的本事?”
  饶是颜辛比较愚钝,他也明白过来了,“特使的意思是说,官商勾结?”
  “我只是猜测而已,但没有任何证据,这件事也和我们没有关系,其实抓私盐也容易,颜都统不妨回去拷问一下自己府中的管家,他是从哪里买的盐?抓到第一个点,再追溯是从哪里进的货,又查到第二个点,再进一步追溯第三个点,就这样一环接一环追溯上去,相信几天之内就能查到临安府的私盐头子是谁?”
  颜辛挠挠头道:“我查过我们家的帐,我们家盐的价格是官盐,没有买私盐。”
  吕纲笑了起来,“花私盐的钱,报官盐的帐,为什么私盐泛滥,就是这个原因,有利可图!”
  颜辛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难道管家连自己的钱也敢贪?


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家丑
  吕纲又笑道:“颜都统不要误会,我并没有调查你的府上,只是我们了解过,很多官宦大户人家都是这样,所以猜测你的府上也是如此,只是猜测而已,并没有证据,猜错了请勿怪罪!”
  颜辛起身抱拳道:“无论如何,我要感谢吕特使提供的线索,我向吕特使保证,梅花卫不会去骚扰报馆和茶馆!”
  他行一礼,转身要告辞,走到门口他迟疑一下又问道:“肯定和西军无关?”
  吕纲淡淡道:“我们根本没必要做这种下作的事情,坏自己名声。”
  颜辛尴尬笑了笑,抱拳行一礼,快步走了。
  吕纲望着他的背影走远,摇了摇头,吩咐左右道:“备车,去长丰茶馆!”
  不多时,吕纲乘坐马车来到了长丰茶馆,此时已近中午,大街上热得像起了火,茶馆们却坐满了茶客,长丰茶馆的夹墙内放置了冰块,整个茶馆内都很凉快,从早到晚都高朋满坐。
  朝廷也知道长丰茶馆是西军情报站,双方签署了协议,情报站存在只限于收集公开情报,不涉及机密以及刺杀、放火等恶性事件,同样,临安的情报站在京兆也相安无事。
  情报站开这家长丰茶馆也是为了收集公开情报,了解民意,掌握宋朝的社会动态,赚钱并不重要,所以你只点一盏茶,哪怕坐一天,茶馆也不会赶人。
  茶馆里茶客爆满,所有的位子都有人坐,几名伙计忙得跑前跑后,当然除了白玉轩,这间雅室是当初胡云包下的,客人再爆满,这间雅室也上锁不开放。
  吕纲来到白玉轩,发现王牧已经先到了,吕纲坐下笑道:“这么热的天,我以为少府兄不来了。”
  相处时间久了,吕纲和王牧渐渐熟络起来,没有最初那样相处僵硬了。
  王牧微微笑道:“我也要吃午饭啊!不来就得挨饿了。”
  吕纲呵呵一笑,“我也一样,每天习惯来这里吃午饭,不来就会觉得什么事情没有做。”
  伙计来给他们上了饭食,两人吃了饭,又点了茶,吕纲喝了口茶道:“今天上午颜辛来找我了。”
  王牧微微笑道:“可是为了私盐之事?”
  “少府兄怎么知道?”
  王牧摇摇头,“整个梅花卫都在查私盐,焦头烂额,除此之外,我想不到颜辛还有其他什么事?”
  吕纲冷笑一声道:“他确实是为了私盐泛滥之事,不过他竟然是要求我们停止在江南地区卖盐。”
  “他怀疑是我们干的?”王牧惊讶道。
  吕纲一摊手,“你以为他们来做什么?”
  王牧想了想道:“不过他们怀疑也很正常,给朝廷制造财政危机,我们确实是最大受益人。”
  吕纲淡淡道:“不是我们做的,就要把话说清楚,没必要给别人背锅。”
  “说得对,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做这种事了,听说殿下现在在福建路巡视?”
  吕纲惊讶道:“你怎么会知道?”
  “刚才有商人在议论!”
  掌柜董安笑着走了进来,“这种消息往往是商人最先知道,他们的消息最灵通。”
  吕纲点点头,“殿下确实在福建路视察,不过现在应该结束了,之所以封锁消息,就是担心朝廷狗急跳墙,毕竟不在京兆,很多事情防不胜防。”
  董安坐下又道:“邹栓今天上午来过,说宫里发生了一件事。”
  邹栓就是那个刚当上梅花卫虞侯的无赖,颜辛小妾的兄长,他被董安威逼利诱收买,成了情报站的耳目,前些日子,情报站出钱替他打点,又在颜辛的安排下,他进宫做了内宫梅花卫虞侯,暗中监视宫女宦官以及皇宫侍卫。
  “什么消息?”吕纲问道。
  “天子和太后闹翻了。”
  “为什么?”
  “听说金国的完颜宗贤死了,太后想把完颜宗贤的两个儿子接到临安,要封他们为王,天子当然不肯答应,两人就闹翻了。”
  吕纲眉头一皱,“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吧!”
  王牧笑道:“我也听到一个消息,应该是这件事的另一半,还是因为朝廷财政拮据,朝廷就希望天子从内库拿一部分钱出来,天子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