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8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让他生气的不是借钱,而是朝廷的抵押品,那些土地、房宅和店铺,里面有三成的房宅店铺之前都已经被借钱商人抵押给了自己,结果再次被朝廷抵押,还制作了新地契。
  这就意味着他手中厚厚一叠地契都成了废纸,他借出去的两百万贯钱全部打了水漂,加上他从平江府和越州借来的六十万贯钱,他损失了两百六十万贯。
  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让他欲哭无泪,也让他深深见识到了朝廷的卑鄙。
  石广平失眠了一夜,次日上午便赶到柜坊,他要算一算,各地柜坊属于自己的钱财加起来,还有多少?
  大管事禀报道:“东主,一共二十家分店,江南地区有四家,广南东路两家,其他十六家都在雍王国控制区域内,每家店铺地皮价值加起来有三十五万贯左右,属于自己的钱财大概在四十万贯,这些都是除了总店以外的其他地区。”
  石广平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道:“如果我把宝记柜坊打包卖给雍王,能卖到一百万贯吗?”
  大管事摇摇头,“最多卖二三十万贯!”
  “为什么?”石广平愕然。
  “东主忘了吗?平江府和越州还欠了六十万贯呢!”
  “啊!”
  石广平狠狠揪住了头发,半晌道:“我上午让你查的事情,查到了吗?”
  “卑职查到了两家,十七号库是粮商罗桂生,二十一号库是海商梁琦,都是中号库,他们两个家族都不在临安,没有来得及把钱财提走。”
  “里面有多少钱财?”
  大管事摇摇头,“我们不可能知道,东主也知道有三道门,最里面一道门的钥匙在客人手中,我们从未进去过,但两家都有五十个大箱子,搬进去的时候清点过。”
  迟疑一下,大管事又道:“动了他们的财富,他们过来声讨,会严重影响我们的信誉!”
  石广平冷笑一声道:“就说是被天子没收了,难道他们还能去找天子对质?就让这个昏庸皇帝来背这个黑锅。”
  就在这时,只听外面传来嘈杂的脚步声,有管事大喊:“这是内房重地,你们不能乱闯!”
  石广平一怔,“出了什么事?”
  门帘一挑,走进来十几名梅花卫军士,为首是一名统制,他冷冷道:“石东主,有人举证是你刺杀了万俟相国,请你随我们去梅花卫接受调查质询。”
  石广平大怒,“我是堂堂的卫国公,没有天子的旨意,谁无权带走我!”
  统制举起一面金牌,“这是天子金牌,凭此金牌,我们可以拘押所有王爵以下大臣!”
  石广平做梦也没有想到天子会下旨抓自己,他顿时如坠冰窟,这时才忽然意识到,天子对自己下手了,他有点恐慌起来,“这是误会,我没有刺杀万俟相国,不是我干的,天大的误会!”
  统制冷冷道:“请你随我们走,只要你配合调查,我们就以礼相待,如果确实不是东主所为,自然会释放,请吧!”
  石广平万般无奈,只得起身给大管事拼命使眼色,让他立刻去通知自己的家人。
  但石广平并不知道,他的府宅已经被都统制颜辛亲自率领一千梅花卫士兵团团包围,石家的男丁一个都没有逃掉。
  紧接着,梅花卫士兵查封了石家所有店铺、房宅和仓库,包括宝记柜坊和丰乐楼,军队又下乡去查封石家分布在江南各地的十二庄园,还有分布在平江府、越州和建康府的三座宝记柜坊也一并被查封。
  就在石广平被抓的同时,一封鸽信被特使吕纲紧急送往京兆城,向雍王陈庆汇报石家被清洗事件。


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杀鸡
  赵构收拾石家没有通过政事堂,几个相国都不知情,秦桧是下午才得知石广皮被抓,石家被抄的消息,秦桧大惊失色,他急忙求见天子,在石家的问题上,秦桧可一点也不糊涂,大宋的权贵目前是天子最后的支持者,如果连权贵也不放过,那绝对是自掘坟墓,必将会众叛亲离。
  此时赵构已得到最新消息,从石家的地库和宝记柜坊的一号库,已抄到白银约百万两,黄金二十万两,宝记柜坊一号库,就是石家的私家仓库,这些财富都是石家百年的积累。
  为什么北宋灭亡后,南宋还能苟延残喘近百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北宋的大量财富转移,金兵先后两次围攻汴梁,中间间隔一年,也给了宋朝一年的喘息期,当年宋徽宗把皇位匆忙交给儿子后,便南巡扬州、建康,实际上就是有迁都建康的想法了。
  大量权贵跟随他南巡,权贵们都不是傻子,第一次金兵撤退后,便开始向南方转移财富,除了不动产外,大量金银钱财都向南方转移,石家也不例外,汴河上全部是遮天蔽日的运输船队。
  石家千辛万苦把百年积累的财富转移到江南,没想到最后却便宜了天子赵构。
  得到消息的赵构高兴得嘴都合不拢,前一天他还在为军俸焦头烂额,今天抄没一个石家,他就能得到千万贯的财富,足以让扩军到三十万,早就传闻石家富可敌国,现在看来,此话果然不虚。
  这时,宦官在门口禀报:“陛下,秦相公和朱相公求见!”
  赵构脸上有些不悦,他知道这两人来做什么?
  “宣他们觐见!”
  不多时,秦桧和朱胜非匆匆走进御书房,秦桧急问道:“陛下为何突然对石家下手?”
  赵构的脸拉得更长了,冷冷道:“万俟相国被刺杀,就是石广平的车夫去通知刺客,石广平本人也承认参与了策划刺杀案,人证物证确凿,如果朕还要睁只眼闭只眼,恐怕下次被刺杀的就是你秦相国了!”
  秦桧劝道:“陛下,他们刺杀万俟卨事出有因,如果万俟相国之死能让他们息怒,这件事就算过去了,现在陛下再把事情闹大,恐怕……”
  “恐怕什么?恐怕他们会举兵造反?”
  赵构终于克制不住怒火道:“本来朕已经忍了,可他们呢?依旧得寸进尺,没有朕的虎符,温州军队竟然敢擅自调动,他们想干什么?准备用军队来威胁朕了,秦相国你知道吗?”
  秦桧张口结舌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微臣竟然不知!”
  “你当然不知道,你只知道来逼朕,有本事你去劝他们,你去补偿他们!”
  ……
  秦桧和朱胜非狼狈退出御书房,台阶上,秦桧叹口气道:“应该是陛下已经尝到石家的甜头了,不肯再罢手,朱相公赶紧去通知太后,把自己的根基挖了,一旦大宋社稷坍塌,你我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朱胜非犹豫道:“这两天太后的心情很不好,我担心她会和陛下大吵一场。”
  “为什么?”秦桧不解问道。
  “听说太后想把北地的亲人接来,但去辽东的陆路和水路都被封锁,她派去的人进不了辽东,无功而返,她在宫里大发雷霆,杀了不少宦官和宫女。”
  秦桧无语了,这对母子不把大宋折腾完,就誓不罢休,真把北地的孽子接来,天子的颜面还要不要了?
  “那些事情暂且不管,你赶紧去通知她,无论如何要官家赶紧停止对付石家。”
  朱胜非点点头,转身匆匆走了,韦太后在宫外设了一个联络点,有她的一名心腹宦官坐镇,可以通过这个联络点通知到太后。
  这段时间韦太后确实有些情绪失控,完颜宗贤病死了,她便想把北地的两个儿子接来大宋享受荣华富贵,不料她派去的人根本进不了辽东,在平州呆了半个月,无计可施,只得打道回府。
  这个消息把韦太后气疯了,大骂陈庆凶残霸道,又骂天子懦弱无用,骂他言而无信,骗了她的钱,却不肯替她完成心愿。
  但没有人理睬她,她便拿宫里人出气,看见谁不顺眼,就喝令拖出去重打百杖,已经打死了三名宫女和五名宦官,吓得皇宫里的宫女宦官们战战兢兢,度日如年。
  此时,韦太后接到了朱胜非派人送来的急信,听说石家老小下狱,石家被抄家,韦太后也吓一跳,当年太祖杯酒释兵权后,可是给了石家免死铁券,现在官家要对石家下手,怎么向祖宗交代?
  她急忙下令摆驾,风风火火赶往御书房。
  天子赵构也没有想到母后会来求情,他心中暗恨,不用说,一定是秦桧指使朱胜非去通风报信。
  虽然心中不满,他也只得硬着头皮接见太后。
  韦太后一阵风似冲进御书房,宦官们谁都不敢阻拦,赵构上前陪笑道:“母后怎么会来这里,母后吩咐一声,孩儿自然会去拜见!”
  韦太后坐下便质问道:“官家下令抓捕石家满门老小?”
  赵构脸色很不自然,讪讪道:“孩儿没有抓捕他们,只是把他们软禁起来!”
  “哼!你软禁的只是妇孺,石家的男子呢?你全部都送进梅花卫监狱了。”
  “母后——”
  赵构拖长声音道:“石广平策划刺杀了当朝相国,证据确凿,国法可不是摆设?”
  “别拿国法来糊弄哀家!”
  韦太后冷笑道:“石广平犯事,你抓石广平就行了,你却要对整个石家下手,你分明是看上石家的财富,刺杀案只是借口罢了。”
  母后毫不给自己面子,赵构心中怒火冲起,再也忍无可忍,恶狠狠道:“不错!朕不是为了什么刺杀案,而是要杀鸡骇猴,母后可知道他们已经调动温州军,准备突袭临安,置朕于死地,生死存亡之际,难道还要朕继续心慈手软,如果母后也和他们站在一起,让孩儿去死,孩儿也无话可说。”
  韦太后愣住了,半晌道:“你说他们要发动政变,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否则没有孩儿的虎符,驻扎在处州、台州和温州的三万军队,怎么敢擅自向永嘉县集结?”
  韦太后也无法再劝了,事关儿子的皇位和性命,她不能再站到权贵那一边,她沉思片刻道:“如果皇儿迫不得已,那也要给太祖一个面子,太祖可是给了石家免死铁券。”
  “朕不杀他们!”
  赵构冷冷道:“朕已经下旨,送石家满门老小去广州番禺县居住,石家在广州还有两家柜坊和店铺,够他们生活了。”
  ……
  颜辛跑了《京报》,把刺杀案的详细经过交给报馆,请他们刊登出来,王牧一口答应,会在头版头条刊登。
  颜辛又找到了吕纲,向他借一艘万石海船,把石家满门送去广州,吕纲也一口答应,立刻从明州调来一艘万石海船,借给了梅花卫。
  两天后,包括石广平在内的石家满门老小一百三十余人被押上了海船,每人只能携带一个随身包裹,在梅花卫的押送下迁往广州番禺。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新宫
  杀鸡大部分时候会把猴吓坏,但凡事都有例外。
  在临安城东北有一座占地二十亩的大宅,这里便是外戚向家的大宅,目前向家的当家人是向得胜。
  向家自然是向太后的娘家,因为向太后对宋徽宗的登基有扶立之恩,因此在政和与宣和年间,向家混得风生水起。
  但南迁后的十几年,向家却十分低调,一方面是很大一部分族人被北掳,给向家造成沉重的打击,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向家和康王赵构的关系不好。
  向家的低调更多是一种策略,一种自我保护,但绝不代表向家的实力弱,相反,向家的财富底蕴依然雄厚,向家只是低调,但对朝廷和军方的影响力方面,向家依然不容轻视,它的影响力甚至比石家大得多。
  向得胜听完了一名武士的汇报,他冷冷哼一声道:“这个吃相还真是好看。”
  他的侄子向奎道:“听说官家派梅花卫士兵把宝记柜坊的一号库搬空了,我们是不是要尽快把向家的财富转移出来?”
  向得胜摇摇头,“一号库是石家的财富,在消耗完石家财富之前,我谅他也不敢动其他家的钱财,但以后就难说了,放心吧!我会尽快安排,直接把钱财运往扬州。”
  “但宝记柜坊也有我们向家的一成份子,官家会不会把宝记柜坊一口吞了?”
  向得胜沉思良久道:“不要再想宝记柜坊了,柜坊和丰乐楼都已经存在不了多久,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尽快要找到后路。”
  说完,向得胜站起身道:“我现在要去拜访一下高家和王家,你立刻派人赶去温州,告诉那几位统制,暂时不要轻举妄动。”
  “侄儿会立刻安排!”
  ……
  陈庆同样在盯着临安局势的变化,他同时也借助徐先图推动临安局向纵深发展。
  太极宫内最近也开了一家茶馆,叫做太极茶馆,这家茶馆不对外营业,只对官员们开放,它有点像后世的机关内部食堂,茶馆提供各种好茶和美味珍馐,也有几名美貌的茶姬点茶、煎茶,深受官员们欢迎,虽然价廉物美,但并不免费,还是要官员们自掏腰包付帐。
  这其实就是陈庆被刺事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