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9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首将领一挥手,百名士兵兵分两路,一部分冲上城头,一部分奔向城门,只听几声惨叫,城头上便安静下来,紧接着,城门吱吱嘎嘎打开了。
  埋伏在城外的一万倭军汹涌杀进城内,两千高丽士兵无法抵挡,几乎被屠杀殆尽。
  紧接着,一万倭军开始针对城内平民进行血腥的奸淫掳掠,到处杀人放火,连很多大门贴有百济复兴标识的大户人家也难逃劫掠。
  本来各个藩国的倭军加入入侵高丽,就是为了抢掠财物,想在战争中发财,让他们军纪严明,怎么可能?
  天渐渐亮了,主将源为义下令停止抢掠,此时城内已是一片狼藉。
  两天后,十四万主力倭军抵达金城,他们随即以金城为根基之地,开始全面向高丽国进攻。
  ……
  耽罗岛,三百艘雍军战船载着一万水军,在汤怀的亲自率领下出动了。
  对马海峡这几天风平浪静,数千艘千石龟船在海面上来来往往,将对马岛上囤积的粮食运往高丽。
  这种千石龟船虽然体积小,但抗风浪还不错,不容易倾翻,可以在沿海使用。
  一艘艘龟船满载着粮食向高丽驶去,这几天风平浪静,正是他们运送粮食物资的大好时机。
  虽然可以掠夺高丽的粮食,但作为大规模的战争,倭军也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后勤保障。
  这时,海面忽然出现了大批雍军战船,几乎都是五千石以上的大船,而且速度疾快,比龟船快得多。
  而飞驰在最前面的是数十艘五千石战船,它们特殊之处就是安装了生铁撞头,专门用来对付小船。
  安装了轮桨后,这些五千石战船极为灵活,比万石大船速度更快,数十艘五千石大船劈波斩浪,向运送粮食的龟船冲去。
  突然出现的雍军战船使龟船一阵大乱,四散奔逃,很多龟船为了逃命,纷纷把船上的粮食扔进大海。
  龟船的弱项就是速度,它的团型利于稳定,却不利于航行,航行要梭子形才是最好,减少阻力。
  千石的龟船根本跑不过五千石的轮桨战船。
  “轰!”一艘龟船被雍军的五千石战船撞上,顿时四分五裂,几名士兵落海,随即被强劲的箭矢射中,沉入海底。
  另一艘龟船虽然侥幸逃过了撞击,但船上的士兵却逃不过强弓硬弩的射击,当场被密集的箭矢射杀,紧接着,一只薄皮陶罐砸在船上,陶罐碎裂,火油流满了小船,一支火箭射中小船,顿时燃烧起熊熊烈火。
  当百艘万石大船杀到现场,海面上到处是破碎的木头,还有数百团正在燃烧的烈火。
  两百多艘五千石战船正在四处追杀逃跑的龟船,龟船毫无抵抗能力,一旦被追杀,就必毁无疑。
  不到一个时辰,上千艘龟船被摧毁,但这还只是一部分,汤怀当即下令兵分两路,一路杀往对马岛,一路杀往高丽,务必要将所有倭船摧毁,切断倭军撤回本岛的退路。


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平壤
  鸭渌江最最西面江面上搭建了三座渡江浮桥,宽大结实,三路大军正列队走过浮桥。
  鸭渌江是西南向东北走向,只有最西面一点点是金国和高丽的边界,绝大部分鸭渌江都不属于高丽,渡过鸭渌江后,再向南走两百里才是边界。
  鸭渌江最西面的对岸是高丽国的保州,也就是今天的新义州。
  整个城池都被金国夷为平地,没有军队把守,甚至连普通百姓都看不到。
  这些生活在边境的普通百姓几乎都被金国掳去做了奴隶,一部分被安置在燕山路,一部分被送去山东路,他们是作为金国的臣民被安置。
  十五万雍军主力浩浩荡荡开进了高丽国内,和当年隋军征伐高丽完全不一样了,每个士兵都骑着战马,携带了干粮,作战计划十分周密。
  军队是从宣州渡过鸭渌江,他们沿着西海岸的官道疾速南行,必须在第六天抵达西高丽海湾,这里距离宣州约三百里,雍军的船队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补给点。
  官道都是沿着平原修建,两边原本都是大片大片麦田,现在也有麦田,但几乎一半都荒芜了。
  一路上都是残垣断壁,城池和关隘坍塌,这些都是金国入侵的后果,高丽也无力修建,一方面是财富被掠夺,没有重建的财力,另一方面也是金国不允许,还有一方面就是高丽没有足够的男劳力了。
  在过去数十年内,一百多万高丽青壮男子死于战争,实际上女真人口并不多,和西军十几年的兵力消耗战,大部分士兵都是广义金国人,也就是契丹、奚、高丽和渤海人。
  没有了青壮男子,妇女一旦过了生育年龄,就不会再有生育能力,加上人均寿命很短,普遍在四十余岁,人口就会呈断崖似的下降,一座几百人得村庄,几乎没有新生婴儿出生,十年后就可能只剩下几十人。
  这也是高丽国拼命想要回数万名在辽东采矿战俘的缘故,雍朝一口回绝,便导致高丽朝廷对雍朝极为仇视。
  虽然都是残垣断壁,但一些村庄还有少量人口居住,大部分都是女人,当大军路过时,这些女人吓得鸡飞狗跳,纷纷向山里逃去。
  这天下午,大军抵达了西高丽海湾,天然的海湾内停泊着两百余艘万石大船。
  大军在海湾边驻营休息,同时也得到了补给。
  十五万大军其实是两支大军,一支是刘催统领的河北军,驻扎在河北路的军队,一支是高定统领的燕山军,刚从草原撤退回燕山路。
  在一顶临时行军大帐内,十几名将领正在商议下一步的行动策略。
  刘催对众人道:“天子给我们定下战略是八个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就是高丽军,螳螂则是倭军,我们则是黄雀,目前高丽军一共还有八万大军,大部分军队都集中在他们的都城开京,其他少量军队则分布在西京平壤,南京汉城,还又就是最南面的金城,我建议我们夺取西京平壤,利用大同江运送粮食物资,在西京观察形势进展,再做决定。”
  刘催的建议得到了高定在内的众将领支持,他们要贯彻天子的战略,那么刘催的建议就是最好的方案。
  一名大将问道:“我们南路之军会北上吗?”
  南路之军便是耽罗岛刘琼的八万大军,旁边高定笑道:“南路和我们一样,也是需要耐心等候,但耽罗岛水军会截断倭军的退路,这是神来一笔,十五万倭军将无法返回本岛。”
  众将一致做出了决定,两天后,大军补充完毕,大军继续南下,向三百五十里外的西京平壤杀去。
  ……
  唐朝灭了高句丽后,设立了安东都护府,唐朝和新罗的国界便是大同江,大同江北岸的平壤城属于唐朝的边城。
  只是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唐朝无暇顾及辽东,契丹吞并了辽东,新罗国也乘机向北扩张,占据了大部分高句丽的土地。
  王建建立高丽,灭了新罗,也继承了新罗的地盘。
  此时,西京平壤有驻军五千人,由高丽王身边的宠臣僧人妙清统领,平壤城是一座大城,周长有三十里,但人口不多,城内人口不足三万人。
  城池曾被金国军队多次抢掠,多年积累的财富被抢掠一空,整个城池都变得十分凋敝,各种商铺都倒闭了,仅剩的商铺只有两种,一个是杂货铺,给城内百姓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物品。
  另一个就是妓院了,大量贫寒人家女子被生活所迫,沦为妓女,也正是因为妓院的存在,才使平壤城维持着一点点生机。
  几乎所有百姓都靠在城外种地为生,军队也靠种地养活自己,但军队士兵还有来自京城的军俸,官员也有来自京城的俸禄,军队和官员的钱流入妓院买酒买笑,妓女们又需要买粮食物资,当然,妙清这些高官很有财力,他们雇佣了大量下人服侍自己,这些下人得到一点收入后,又去买粮食蔬菜,整个城池就靠这一点点钱流转起来。
  但让所有西京人想不到的是,城外大同江上忽然来了无数巨大的船只,满城百姓都被震撼住了,纷纷扶老携幼跑到江边看船,他们从来没有这么庞大的船只。
  有人数了一下,从他们面前经过的大船超过三百艘。
  城头上,身材高大的僧人妙清注视着江面上的船只,他心中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一时领悟不透,这时,一名将领忽然指着大船上的旗帜道:“那是雍朝的旗帜,我见过!”
  旗帜是赤底黑龙旗,妙清顿时醒悟,这是雍朝的船只,只有他们才有这么庞大的船队,他立刻明白了,一定是雍朝的大军来了。
  他当即大声令道:“擂鼓,让所有人回城!”
  “咚!咚!咚!”
  城头上鼓声大作,有士兵奔跑出去,招呼百姓赶紧回城,江边的百姓也纷纷撤回城内。
  黄昏时分,十五万大军抵达了西京平壤城下,万石巨船带来了帐篷,城下开始扎下大营,很快在城外形成了一望无际的连营。
  城头上的五千士兵吓得脸都白了,他们才几千人,哪里敌得过雍朝的十余万大军。
  妙清无奈,只得派一名文官前去询问对方的来意。
  派去的文官叫做郑清,五十岁左右,是平壤城主管财政的官员,年轻时曾经在东京汴梁读过书,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郑清被士兵领到了中军大帐,接待他的是判官刘昆,两位大将军都是视察大营,没有时间接见他,便让文官刘昆来见他。
  当然,刘昆地位也不低,官任六品兵部员外郎,在大军文职军官中,仅次于长史和司马,长史是吏部侍郎胡云,他还没有到高丽。
  刘昆很客气地请郑清坐下,叹了一口气道:“我们一路南下,所见所闻着实令人震惊,没想到高丽竟会破败如斯!”
  郑清鼻子有些发酸,黯然道:“刘使君不知道金兵入侵高丽的惨状,一路烧杀奸淫掳掠,山河破碎,财富被掠夺一空。”
  刘昆又淡淡道:“如果金国是虎,那么日本就是狼,近二十万倭军已经金城一带登陆,正杀向开城,这么重大的消息,难道你们不知道?”
  郑清大吃一惊,腾地站起身,“倭军登陆高丽,是真的吗?”
  刘昆点点头,“当然是真的,否则我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破城
  郑清当然不会相信对方所言,要来拯救高丽,高丽并不是雍朝的属国,也不是南宋的属国,他们凭什么来救,估计也是和日本国一样,趁高丽虚弱,想一口吞并。
  沉默片刻,郑清问道:“雍军想让我们做什么?”
  刘昆摇摇头,“不是我们想做什么?而是你们的选择,如果你们选择抵抗,那就兵戎相见,血流满城,如果你们选择投降,雍军不会滥杀一人。”
  “那我们会是什么命运?”郑清又问道。
  “我估计你会留下来,但你们城主就是不是我们能决定,那需要天子决定他的命运。”
  “好吧!”
  郑清叹了口气,“我去回去如实禀报城主,他怎么选择,也不是我能决定,希望不要怪罪于我!”
  “你放心吧!我会替你说情!”
  郑清躬身行一礼,告辞回城了。
  郑清被坐篮吊上城头,妙清上前问道:“对方怎么说?”
  “回禀城主,对方说,日本十余万大军已从金城一带登陆,杀进了高丽。”
  众人一片哗然,日本军队已经杀进高丽了?他们竟然一无所知。
  “然后呢?”妙清现在更关心自己的命运。
  “对方说,如果我们选择投降,他们不会滥杀一人,如果选择战争,那就会血流满城。”
  “如果投降,他们打算怎么处置我?”
  “对方说,不是他们能决定,城主的命运由他们天子决定。”
  妙清顿时明白了,这是要把他送去京兆,他咬牙切齿道:“我若不活,全城都得陪葬!”
  “传令全军,准备和敌军殊死一战!”
  妙清选择了抵抗,他在赌对方没有携带攻城武器,无法攻下高大坚固的平壤城。
  ……
  高定和刘催以及一群将领骑马在城外数里外观察城池,不得不说,平壤城和中原城池修得很相似,城墙高大坚固,修建有马面墙,四周有护城河,还有吊桥。
  高定马鞭一指笑道:“估计他们以为我们没有携带攻城武器,可以守城相拒。”
  刘催冷笑道:“僧人的想法就是与众不同,我们十几万大军,区区几千人拿什么守城?难道我们就不会伐木制梯?”
  高定当即道:“让他们尝一尝铁火雷的滋味吧!”
  ……
  “咚!咚!咚!”城外鼓声敲响,都统制岳云率领三万军队开始集结。
  不多时,三万大军在城外列下了大阵,战旗飞扬,长矛如林,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骑兵。
  五千守军全部聚集在南城墙上,人人手握长矛,异常紧张。
  城主妙清和尚却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