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锦绣-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琼山县是琼州府的附郭,澄迈县离着府城太近,只有二十里,所以这次也来了。

    佟养甲一一见过各位官员。接着是海南卫的指挥使陶大勇,因为佟养甲有两广总督的关防节制海南卫,所以卫所也算是佟养甲的属官,这次也过来迎接新任知府大人。

    都引荐完毕后,通知陆士元陪着佟养甲回府城。

    琼州府城就建在南渡江边上,陆士元边走边介绍琼州府城的情况。府城地基始建于宋太祖开宝五年,当时筑城周长三里。

    明洪武二年八月,兵部侍郎孙安奏请朝廷允许开拓城围。洪武五年卫指挥张荣从西北隅向东南隅增筑,城池周长六百丈,深三丈二尺。开设有三座城门东门“朝阳”,西门“顺化”,南门“靖南”,各门之上都门楼。北边没门,但建有城楼,叫“望海楼”。

    洪武七年,在东城外增筑城池三百四十丈,改东门“朝阳”为“永泰”。洪武十年基本完工。城池周长一千二百五十三丈,高二丈七尺,宽二丈八,雉堞一千八百四十三个,铺舍五十七间,护城河周长一千二百八十七丈,深三丈二尺,宽四丈八尺丈。

    洪武十七年,海南卫指挥桑昭在城西门外增筑土城三百八十丈,作为子城,并开设了西、南,北三个城门。成化九年,副使涂棐重新命名了三座城门的名称,东门叫体仁,西门叫归义,南门叫定海。

    成化十三年,佥事陈昭再次坚筑土城,又在大城外环筑栏马墙。嘉靖三十七年,知府李慎将子城改用石筑,但是没多久就被台风吹塌了。

    嘉靖四十四年参议曹天佑、琼山县知县曾仕隆再次修筑子城。修后的子城周围三百一十二丈,高一丈四尺多,比原来宽了一丈一尺,雉堞六百四十二个。

    崇祯十四年知府蒋一鸣创建东门外月城,周围宽八丈,高一丈四尺,雉堞四十二个。南门外月城周围宽四丈,高一丈四尺,雉堞三十个。

    进入城内,府衙设置在城池的北中部。从唐朝贞观年间设立琼州开始,宋朝的琼管安抚司署,元朝的琼州军民安抚司署,明清的琼州府都设在这里。城内还有琼山县的县署,县衙在府衙的西南。

    海南岛从隋唐开始就是中央文官大臣流放之地,有记录历代流放到海南岛的丞相一级的官吏就有七位之多,所以府城内文风极盛。

    琼州府城内寺、观、庵、塔鳞次栉比,祠堂,庙宇随处可见。社稷坛,开元寺、天宁寺,玉皇庙,城隍庙、雷庙、玄坛庙、灶君庙、黎母庙,马王庙,泰华庙,孚惠伯庙,仁孝祠,孝义庙,东昌庙,三贤祠,苏公祠,五公祠,等等。

    陆士元在此地当官也有了很多年了,各处风景典故信口道来。很是让佟养甲叔侄见识了一把。

    琼州府城很大,城内人口大概十万人。一天时间根本走不完整个府城。所以到处看完后陆士元问道:“佟大人,现在已经中午,列位同僚在望海楼上预备了薄酒淡菜,为知府大人接风。”

    佟养甲也是人老成精,那能拒绝同僚的好意,笑道:“既然如此,佟某就不客气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佟知府的野望

    

佟养甲和佟图昌在望海楼吃到很晚才会府,来到琼州二人都没带家人,所以佟图昌也没什么顾忌,直接和佟养甲来到后宅。

    府中还有几个仆人,看到新老爷来了,忙张喽着迎接新老爷。

    佟养甲和佟图昌来到后宅的书房中,等到仆人上茶出去。佟图昌说道:“二叔,我看那个同知好像对你有点意见。”

    佟养甲在江湖上流浪二十多年,那能看不出来陆士元的不满意。佟养甲说道:“可能是咱们来顶了他的位置。”

    佟图昌问道:“那怎么办没有地方官吏的帮忙,楚王的任务很难按时完成。”

    佟养甲说道:“昌儿,楚王的任务一定要按时完成,这是咱们爷俩的近身之资。咱们人单势孤,如果在没有什么功劳怎么和马家斗”

    佟图昌被训了后低头不说话。

    佟养甲接着说道:“两个月,时间很紧,昌儿你明天就去城外组织工匠做好准备。”

    佟图昌点点头,问道:“二叔,那船呢巡海道的船可是都回去接军队了。”

    佟养甲说道:“这个事你不要管,你要去组织工匠,在三日后就出发。”

    佟养甲心中想的很多,在楚王四个谋士中自己是最弱小的。马家的势力太也强大,这次来琼州是个好机会。琼州本地的官员远离大陆,根本和马家不认识,自己正好可以把他们收为己用。

    佟养甲已经打算好了,明天就和那个同知陆士元摊牌,所有政务全都交给他,反正自己在琼州府的主要任务是铁矿。只要铁矿完成,楚王高兴,升官分分钟的事。

    第二天佟养甲打发仆人去前面找来同知陆士元。

    陆士元进屋拱手,说道:“不知道佟大人找下官何事。”

    佟养甲笑道:“这是在后宅,佟某痴长几岁,元嘉称我为兄就好。”

    陆士元听到佟养甲这么说,感到很意外。在他心中觉着新来的知府应该先立威的。

    陆士元拱手说道:“既然子义兄有命,那在下檀越了。”

    佟养甲连说不妨,让仆人送上茶水,和这个陆士元先要谈谈心。

    原来这个陆士元是正经进士出身,比佟养甲可是强多了。但是陆士元只是三甲进士,再加上和魏忠贤是河北肃宁老乡。所以在崇祯三年考上进士后被发配到天涯海角当知县。

    这个陆士元个人能力也是很强,从感恩县令,到文昌县令,在做到崖州知州,最后升到琼州同知。这也算一个小强的奋斗史了。

    佟养甲听到陆同知的奋斗史,不禁感叹。看来还是朝中有人好为官啊。自己只是个秀才,一天官没做过,就能做到四品知府。对面的这陆士元进士出身,奋斗了快二十年了,才做到五品同知。

    听完陆士元的奋斗史。佟养甲说道:“贤弟还真是仕途坎坷啊。”

    这还要你说。陆士元咧嘴苦笑一下。

    佟养甲知道现在要和他说一下主要事情了。佟养甲说道:“贤弟,实话跟你说。愚兄能坐上这个知府的位置是走了门路的。”

    陆士元心中想道:“那还用说,早知道了。但是你今天说出来是什么意思”

    佟养甲说道:“贤弟想不想知道我走的谁的门路”

    陆士元一愣,按理说这种很的事情佟养甲不应该和自己说。

    佟养甲也没管愣住的陆士元,接着说道:“贤弟可能不知道,愚兄原来是辽东人,在湖广时被一个宗室收留,做了他的西席先生。后来和他一起来到了广东,这个宗室被封为楚王。”

    原来如此。广州新来一个楚王这件大事陆士元知道。还听说这个楚王在当今皇帝朱由崧逃难时出了大力,后来朱由崧当了皇帝,才封他当的楚王。

    这是陆士元心中深深的鄙视,这个佟养甲一个读书人竟然依附权贵,实在不齿。

    佟养甲接着说道:“陆大人应该知道广东这一年生铁价格涨了三倍吧”

    这件事陆士元当然知道,他说道:“下官知道这件事,就连咱们琼州府都受到了牵连,现在府城中已经半月没有商人运来生铁了。”

    佟养甲点点头,说道:“楚王不知道从那里得来的消息,琼州府有一个大铁矿。所以找到两广总督冯制台,让愚兄来琼州当官,也就是要开采这个大铁矿。”

    陆士元问道:“佟大哥,恕小弟无礼,知府是四品黄堂,冯制台也没有权利任免吧”

    佟养甲知道是时候露点底给这个陆士元看看了,让不镇不住他。

    佟养甲笑了笑,说道:“陆大人你这就不知道了,楚王的王妃是湖广马家的嫡女。”

    这句话真是晴天霹雳一样。湖广马家一门四进士那个不知道,没想到他们竟然把嫡出的女儿嫁给了宗室。没想到佟养甲下边的话更是让陆士元震惊。

    “皇帝陛下亲自下旨,把钱部堂的嫡女嫁给楚王当侧王妃。”

    陆士元实在想不透,钱谦益可是大学问家,东林党党魁,江南大才子,怎么能把女儿嫁给楚王

    陆士元也有一种无力感,佟养甲昨天来的时候他本来想打着给佟养甲撂挑子的心思。这回听到佟养甲说他的后台这么强,陆士元有点无处使力的感觉。

    这是当然,马家虽然过气了,但是在朝中的名望还在,再加上冯制台还是马家的舅姥爷。还有钱谦益,老钱现在可是吏部尚书,别说一个琼州知府了,就是弄个广州知府也不是不可能。

    陆士元低头想了半天,叹了口气,站起来说道:“大人没什么事下官出去了。”

    佟养甲看到陆士元被自己震得够呛,有点心灰意冷。

    佟养甲说道:“元嘉贤弟,先坐下,本官还有话说。”

    等到陆士元坐下,佟养甲接着说道:“贤弟,不要这样。愚兄还要靠你才能把楚王的差事办好。本地的政事愚兄是不懂得,所以以后全府的政事都交给贤弟。我只管楚王的铁矿差事。”

    佟养甲的真情告白让陆士元已死的心又活了过来,他说道:“可是大人才是知府啊。”

    佟养甲笑了笑,说道:“不瞒贤弟,愚兄来的时候楚王都说了,只要把铁矿的事弄好,以后布政使都有可能当得。还有贤弟没发现你为何蹉跎将近二十年还在这琼州府转圈”

    陆士元心说:“还用问吗上边没人呗。”

    佟养甲说道:“哥哥把铁矿办好,贤弟帮哥哥处理好政事,到时候楚王还能发现不了贤弟的大才吗”

    陆士元被佟养甲说的心中一激灵,是啊,他可以依附楚王,我干好了也可以进入楚王的法眼。

    但是陆士元现在心中还有点文人的矜持,觉着依附权贵不太好听。

    佟养甲现在四十八岁,流落江湖二十多年,哪里还不知道陆士元想些什么,感觉再给他加把火。佟养甲说道:“贤弟饱读诗书,听没听过宋人邓绾说的,“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这句话”

    陆士元一愣,对啊,自己就是没人后台,才在这小岛上待了将近二十年,今年自己四十五了,在不抓住这个机会以后也许在没有机会了。

    陆士元打定主意,站起身来鞠躬道:“大人一翻话如醍醐灌顶,下官一切都听大人安排。”

    看到收服了琼州府最大的本地官员,佟养甲心中高兴。说道:“贤弟想开就好。我已经带来工匠一千余人,三日后就要去开矿。贤弟熟悉琼州府地理,正好请贤弟介绍一下琼州府的情况。”:



    第一百八十七章 琼州海家

    

既然话已经谈开,佟养甲也就不客气了。

    陆士元想了想说道:“大铁矿没听说过。请问楚王说没说详细地址”

    佟养甲说道:“楚王只说了一个地名,说是叫石碌山,说是在崖州。”

    陆士元低头想了想说道:“崖州周围实在没有叫石碌的地方。不过在昌化倒是有一个山叫石碌山。我在感恩当县令的时候听说那边有人盗挖铜矿,但不是铁矿。”

    佟养甲说道:“可能就是这里,楚王说了他也不确定就在崖州,很有可能再别的地方。”

    陆士元说道:“这个好办,我一会儿就行文昌化县,问问他们情况。”

    佟养甲摇头,说道:“时间来不及,我来的时候在楚王面前立下得军令状,必须在两个月内运出第一批铁矿石。”

    陆士元大吃一惊,说道:“大人,这根本不可能。昌化县还可以,但是石碌山远离县城将近百里,那地方都是生黎的地界,汉人根本进不去。再加上也没有道路,运出来也需要时间啊。”

    佟养甲当然知道情况严峻,但是没办法。佟养甲说道:“我带来一千多工匠,但是人手还是不够。贤弟知道海南有什么大家族吗不行和让他们入股怎么样”

    佟养甲以前在东莞管过工业,亲眼看到朱宏三如何操办的开发区事宜。佟养甲对这种空手套的办法很是推从,准备在琼州这也用一下。

    陆士元听到佟养甲这么说:“大人,民间是不许开矿的,这样是不是。。。”

    佟养甲说道:“贤弟,现在事情紧急,其他的以后再想。”

    陆士元说道:“琼州府的大家族有几个,但是首屈一指的就是海家。也就是嘉靖年间那个海刚峰。”

    这位明朝大清官海瑞的祖先在宋朝的时候居住在福建,海氏族谱记载:海南海姓始祖海俅,南宋理宗时由福建迁往广东,定居在番禺。海俅生二世祖海钰,海钰生三世祖海甫震,海甫震生四世祖海逊之,海逊之在明太祖朱元璋开国之初任广东卫指挥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