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锦绣-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王自以为不费满洲一兵一卒,而占州据县,能博得清廷的特殊封赏。不料清廷毫无作兴之意,在平定江西大部分地区之后,仅委任金声桓为镇守江西等地总兵官,王得仁屈居副将。弘光二年,金声桓请求清廷另颁敕书,授予他“节制文武”、“便宜行事”的权力。同年五月清廷发兵部议奏,结果是驳回了他的要求,只将他的官衔由镇守江西等地总兵官改为提督江西军务总兵官,并且规定“剿抚机宜事关重大者,该镇应与抚、按同心商略,并听内院洪督臣裁行”。

    朝命下达后,金声桓大失所望,内心里埋怨清朝刻薄寡恩。特别是金声桓、王得仁在收取江西郡县时凭借武力勒索了一批金银财宝,成了暴发户;清廷新任命的江西巡抚章于天、巡按董学成看得眼红,危言耸听,胁迫他们献上钱财。权力和金钱之争,使金声桓、王得仁对清廷的不满日益增长。

    弘光二年年初,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定下南下消灭南明残余政权的政策。二月在南京以征南大将军博洛为主,带领十万人马南下浙东消灭鲁王政权。而在湖广,则以贝勒勒克德浑为主,智顺王尚可喜为辅,再加上一些投降的前南明的军队,沿长江而上攻击江西和湖广。

    不过因为满清的主要攻击方向在浙东和福建,江西这边只有勒克德浑率领的三千满洲八旗和尚可喜的一万汉军八旗。作为主力作战的正是金声桓和王得仁二人的新附军。

    当年左良玉在湖广弄来的八十万大军在左良玉死后大部分分崩离析,一小部分归了南明的湖广总督何腾蛟,但是大部分的精华被金声桓接受,再加上王得仁的大顺军一部,现在金王二人手中一共有兵力十二万人。

    勒克德浑和尚可喜在占领赣州后立刻带人北上攻打湖广的何腾蛟,江西这里就归了江西总兵金声桓。

    这个时候金声桓和王得仁二人正在赣州城外大营中商量事情,因为贝勒勒克德浑临走时交代他们要拿下江西全境,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进入广东,所以二人商量一下下一步怎么办。

    “总兵大人,现在江西就剩百里以外的南安府了,咱们什么时候去攻下来”

    金声恒皱着眉头不说话,看到他这个样子王得仁也很纳闷,问道:“大人你怎么了”

    金声桓叹了口气,说道:“贤弟,你说说这打仗都是咱们打的,兄弟们死伤很多,为什么朝廷非要派下来章于天、董学成两个王八蛋管着咱们”

    王得仁看看周围没人,大帐外站的都是二人的心腹亲兵,这才说道:“那两个家伙是辽东汉人,早早的就投降了满人,听说那个章于天还是崇德年间的举人,人家在朝廷里根子硬。咱们这些新附军那里是能跟人家比”

    金声桓小声说道:“贤弟,去年十月的时候,哥哥在南昌收到南明隆武大学士黄道周的一封信,劝我反正,但是当时满人的实力太强,我没敢回信,悄悄的把信使杀了,信我也烧了。现在看来当时还不如拼一下的,就算是不行也能杀了那两个王八蛋出气。”

    听金声桓这么说,王得仁吓的头皮发凉,小声说道:“哥哥莫要这么说,你没看那满洲人多么能打,勒克德浑贝勒带的三千八旗战斗力多强,虽然现在日子难过,但还好过掉脑袋的”

    听王得仁这么说金声桓也想起了那些身穿三层重甲的满洲骑兵,不禁下意识的点点头。

    原来早在隆武二年十月,隆武朝大学士黄道周准备由福建进入江西时,就先后三次写信给金声桓,劝他改弦易辙,建不世之功。当时,金声桓还在得意之时,黄道周的兵力非常有限,招降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后来据守赣州的南明兵部尚书万元吉在崇祯后期曾任督师阁部杨嗣昌的主要谋士,同左良玉部将领有较多接触。他凭借过去的老关系,派密使带着亲笔信件规劝金声桓反清。金声桓虽然不写回信,却接待了使者,私下殷切讯问万元吉的情况,秘密放回。不久,黄道周、万元吉先后兵败身死,金声桓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但隆武朝廷大臣亲自致书劝说,许以高官显爵,对金声桓肯定具有一定诱惑力的。

    金声桓想了想,现在已经过了反正的最好机会,南明的隆武皇帝都被杀了,听说广西又立了一个新皇帝,但是广西那地方山高水远,兔子不拉屎,能有什么实力抵抗大清的铁蹄,现在虽然不受待见,但是好过掉脑袋,还是办好勒克德浑的差吧。

    想通了的金声桓对王得仁说道:“贤弟,南安府估计没什么兵马,你带上三万人去打下来算了,哥哥我在赣州这里等着你,回来后咱俩一起回南昌。”

    王得仁听金声桓这么说大喜,因为金声桓是主将,城破后好东西他要大份,自己只能屈居第二,如果自己领军去南安府,那还不是都是自己的

    “谢谢大哥给我这个机会,请大哥在赣州等待小弟的好消息”

    看着王得仁带领三万人马走后,金声桓没什么事,骑马回到赣州城里的临时府邸,这地方本来是一个富商的宅子,金声桓入城后杀了富商,把他的宅子和大小老婆占为己有。

    现在赣州城里刚被屠杀一通,不过现在满清已经启用大量汉族士人当地方官,这些人给满清朝廷上书,国家不能总这么屠杀下去,还是要治理的。所以很有远见的多尔衮也下令以后占领城池后尽量不要搞屠城。所以赣州这里没有像扬州一样满城被杀光,只是一些富户倒了霉。

    金声桓回到府中,儿子金道铭来给父亲请安,看着儿子欲言又止的样子金声桓问道:“怎么了有事吗”

    “那个没什么,爹,咱们什么时候回南昌”

    金声桓听儿子这么说就知道他怎么想的,这是儿子金道铭又想媳妇了。

    金道铭的媳妇正是马济远的庶出二女儿马如云,当年嫁给金道铭。没想到这个马如云和他姐姐不一样,马如烟性格绵软,可是马如云性格刚强如烈火,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女汉子。嫁给金道铭后第一胎就生了个男孩,孩子的出生让马如云在金声桓父子心中地位直线上升。他们父子飘零十几年,这是第一次见到金家第三代。马如云的身份地位自然水涨船高,再加上马如云手腕灵活,治家有方,所以金道铭对马如云真是敬爱有加。:



    第三百二十六章 狭路相逢

    

王得仁带着三万人马离开赣州,赶往百里外的南安府。

    王得仁,陕西米脂人。曾经在李自成起义之初就追随起义,因为“生而腮二毛”,军中又称为“王杂毛”,为“闯部裨将,骁勇善战”。后来加入王体中营,为王体中军旗牌。李自成攻占北京后,王得仁追随刘宗敏入北京,曾经参与追赃助饷。在弘光元年三月,李自成退入湖广,调集襄阳、承天、安陆、荆州四府兵马七万南下的时候,王体中,王得仁在当时也被编入白旺军先行东进。五月,李自成战败身死,王体中、王得仁随着白旺部进入了江西。而王体中则在途中趁白旺不备,偷袭刺杀白旺夺取军权。然后挟持其众投降清军,王得仁也在此时跟随王体中攻取江西,进入南昌。

    这次王得仁带出来的三万人基本都是以前自己的部下,王得仁觉着这次去南安府,那是十指拈田螺,手拿把掐。所以把自己的嫡系都带上,一起去发财。

    王得仁的部队虽然都是当年的流寇,但是骑兵已经没有多少。江西地处南方,骑兵实在不适合在水网密集的地方战斗,再加上现在一匹战马实在昂贵,所以在王得仁军中只留有三千人的马队,这些都是王得仁的亲兵,绝对的主力。

    而这个时候张家玉已经带领广东新军赶到了南康。南康县归南安府管辖,过了南康县就进入赣州的地界,这里距离赣州只有不到三十里的距离。

    在南康县张家玉已经得到赣州城失守的消息,和二马商量的结果是立刻赶到赣州,趁着清军立足未稳一举拿下赣州。张家玉看到马良信心勃勃的能拿下赣州,也不好说什么,同意明天开拔赶往赣州。

    明军和清军都不知道对方的行动,不过王得仁做过流寇,当年在中原被明军追着屁股打,所以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广派斥候。

    王得仁的斥候都是当年九边的精锐明军夜不收,每十人一个小队,在远离大队十里外侦查敌情。

    张家玉的新军大模大样的在大路上行军,再加上衣装鲜艳,很远就被清军的夜不收发现,消息很快传到王得仁处。

    “大人,前方十二里处有大股军队奔着我们这里来了”

    有敌人,难道是南安府的明军

    王得仁问道:“多少人是明军吗”

    “人数大概大概在一万人左右,他们穿着奇怪的衣服,上红下蓝,很是显眼,打的旗帜倒是明军的旗帜不过他们都拿着火枪,只有很少的人装备刀枪”

    都是火器这是那里的明军,好有钱啊王得仁和明军打了一辈子仗,知道明军的火器很是厉害,但是价格昂贵,最精锐的明军也只有三成才能装备火铳等武器。

    王得仁沉吟着,都是火器可不好对付,再加上这个地方都是山林,自己的骑兵不好冲锋,用步兵冲锋损失太大。

    这个时候边上的副将说道:“大人,这地方都是树林,很有几个地方山高林密,咱们挑个地方埋伏在树林里,等到明军经过在居高临下杀出,打他个措手不及”

    王得仁点点头说道:“主意不错,咱们刚来的时候经过一处山谷,那地方就适合设伏命令下去,全军掉头,回到那个山谷设伏”

    这边王得仁在前面准备给张家玉一个惊喜,而张家玉这边还没发现,全军成四列纵队在大路上行进。

    明军是标准的行进队形,前面是马良的一个团,中间是张家玉的中军,辎重、炮兵连、三千人的冷兵器队伍在中间,后边是马如风的团殿后。因为都是步兵,所以明军行进速度很慢,到了中午才走到王得仁设伏的山谷。

    张家玉在中间看了看远处的山谷,真是个险峻的地方。江西赣州本来就是多山的地方,前面这个山谷两侧高山足有上百米,大路在山谷中间穿过,大路边上就是原始深林。现在是中午,但是在林子里能见度也不足百米,很是幽静。

    前面的马良看到面前有个山谷,他也害怕里面中埋伏,毕竟这里距离赣州只有不到三十里的距离,很容易遇上清军。

    马良对着传令兵说道:“传令下去,变为防御阵型,还有给中军的张大人送个信,让他在山谷外面等待,等咱们走过山谷再让后队进入”传令兵领命下去通知。

    防御阵型就是火枪兵在两侧,火炮在中间,这种队形遇到袭击后很容易变为方形防御阵型。士兵接到命令四队变成两队,后队的炮车来到中间。

    森林里的王得仁看到明军转换队形,炮车跟了上来。边上的副将小声说道:“大人,没想到这队明军这么小心,还有他们的大炮好多啊,足足有十门”

    “嗯看样子应该是佛郎机炮,射程只有二百步,一会儿命令下面冲进去先把大炮抢来,这东西可是好东西”

    王得仁正说话的时候下面的明军已经整队完成,开始进入山谷。

    等到明军大部分进入山谷的时候,王得仁叫道:“开始兄弟们,动手”

    随着王得仁下令,森林立刻发出一阵阵嚎叫声,大批清军冲出树林,冲向大路中间的明军。

    马良部虽然久经训练,但是毕竟还没有经过大规模战斗的考验,在突发情况刚发生,普通士兵立刻陷入混乱中。幸亏朱宏三在南直隶战事结束后把大量有经验的士兵提拔为基层军官,充实到各个部队中,马良的团中大半基层连排级军官都有战斗经验,发现不对后立刻组织手下士兵排开战斗队形。

    由于山谷中道路狭窄,不适合摆出团级大方阵,马良命令立刻以营级为单位组成方阵。三千五百人立刻变成七八个小方阵,外面三层是火枪兵,中间是不等数量的火炮,对树林中冲出来的清军开始射击。

    由于这地方是山谷,道路两边不到十米就是森林,密集的树木遮挡了火枪兵的射击,第一批射击大部分被树木挡住,只有不到一百清军被打倒。火炮也差不多,指挥官经验不足,看到清军距离近就命令装填霰弹,没想到霰弹射出后因为距离太近,没炸开就碰到树上,没打到几个人。

    马良看到火炮威力受阻,马上命令炮兵全部换上实心弹。但是这样一耽误,有几个地段清军冲入方阵中,肉搏开始里。

    本来王得仁打的算盘是顶着火器的威力冲入敌阵,以他的经验,只要和明军短兵相接,大部分明军立刻就会崩溃。现在看到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