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宏三点了点问道:“这个女子,你是谁”
雅图知道自己已经成了牺牲品,不敢在拿出公主那种蛮横无理的样子,只好楚楚可怜的一拜,说道:“妾身是先皇第十二女,和硕固伦长公主雅图”
a:
第七百七十章 古北口
朱宏三挥了挥手,让雅图走的近些,离得近了朱宏三才发现,这个雅图也就是八十五分,比普通人强些而已。
看到满清送来的女人这样朱宏三十分不满,这还有没有点诚意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
朱宏三阴沉的脸问道:“陈名夏,这真是皇太极的女儿”
陈名夏听皇帝语气不善,赶紧跪下说道:“回陛下,这女子正是皇太极的十二女雅图”
“放屁朕听说那孝庄花容月貌,怎么这个女儿这么丑陋”
“陛下请听臣说,雅图并不是孝庄所生,而是皇太极的庶妃所生孝庄的几个女儿要不已经出嫁,要不年龄还小,实在不适合啊”陈名夏说完害怕皇帝生气,赶紧用眼睛看侯恂,意思是老师你在不帮忙弟子就死在这了
侯恂看到弟子的求救信号,咳嗽一声站出来说道:“陛下圣主临朝,正是勤政爱民的时候,怎能在贪图美色更何状那满清全族只有二十多万人,能挑出这么一个女子已经不错了”
侯恂的身份地位比陈名夏强得多,朱宏三只好给侯恂面子,重新坐了下来,对身边的李承恩说道:“传旨给李元胤,让他给老子把孝庄老骚货抓回来还有皇太极的女儿一个不能放跑还有顺治有一个妃子叫董鄂妃的,也给朕抓回来”
朱宏三一连串的命令发布下去,李承恩赶紧出去安排骑士给李元胤送去。陈名夏跪在地上不知道朱宏三为何这么在乎女人的身份,同时还要顺治的什么董鄂妃,顺治现在只有一个皇后,那就是孝庄的外甥女孟古青,根本在没有其他妃子。但是陈名夏一个罪臣,也不敢说什么,只好跪在地上请罪。
朱宏三看到跪在地上的陈名夏,问道:“陈名夏,朕记得许给顺治的条件是投降,怎么他跑了还留下一个女子和亲这是为什么”
陈名夏也不敢说自己在中间和稀泥,急中生智的说道:“陛下,臣看陛下派侯大人来和谈,让满清无条件投降,知道陛下有好生之德,不想京城的百姓生灵涂炭可是当时顺治小皇帝想要对抗天兵,与我大明死硬到底,为了圆满完成陛下和平接收京城的任务,为了不让陛下丢失仁君的名号臣只好出此下策,骗顺治小皇帝说陛下答应许他辽东王的称号,让他回辽东自立”
朱宏三听陈名夏说完,心中暗叹:这个陈名夏真生错了时代,应该在后世宣传部工作,这种颠三倒四的胡说功夫,死人都能被他说活了
朱宏三沉吟良久,问道:“陈名夏,你这是假传圣旨,你说应该怎么办”
陈名夏听皇帝这么说满头大汗,他在家已经估算过,这次自己骗皇帝不假,但是皇帝最后得到了好处,兵不血刃的拿下京师,最主要的还不用担责任,所以陈名夏估计皇帝一定会饶过自己。
但是事到临头陈名夏也有些忐忑,毕竟对这个皇帝不熟,不知道能怎么处置自己但是事情已经这样,不承认更是死路一条,不如大方承认,也许还能死中得活
陈名夏想完抬头说道:“回陛下,这些都是臣独自枉为,臣愿付一切责任”
朱宏三听陈名夏说完怒道:“你这个家伙假传圣旨,让朕失信于天下原本应该将你斩首,但是念在你救了京师数十万百姓,还有不忘汉人衣冠的面子上,朕决定,免去你得一切官职,去军机处当一个行走吧”
行走是军机处办事人员的统称,大概和后世临时工差不多,没有正式编制。但是临时工也要分是哪个地方的临时工,军机处相当于后世军委,这地方别说临时工,就是倒马桶的都是处级干部。更何状军机处本来就是一个临时机构,也没有什么正式编制,除了首席军机是五品官以外,其他都是临时工。
所以当皇帝说完处置决定后,大殿中的文臣和武将都投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在军机处不要待多长时间,只要有一件事办的入了皇帝法眼,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陈名夏不知道军机处的重要性,但是看到周围人羡慕的目光,知道皇帝并没有怎么难为自己,陈名夏赶紧磕头谢恩。
朱宏三进了北京,而逃出北京的顺治这时正在北京北部山区穿行。
这个时代可没有后世的京密公路,从北京到古北口二百多里的道路都是山区,只有一条不宽的官道通行。并且因为年久失修,官道十分破烂,再加上前几天北京还下了一场大雪,种种条件让大车小辆的满清逃难队伍十分难行。
顺治的御辇在队伍中间,周围有护军营保护,这是满清最后的精锐了,都是上三旗子弟组成,只有不到三千人,这是保护顺治的最后屏障。
顺治探头出御辇看了看,周围山上都是白色积雪,刚下完雪气候十分寒冷。不过这种天气对老家就是白山黑水的满洲人来说并不算什么,只是对队伍中的妇孺有些影响。
因为逃难时间紧迫,顺治出了北京城就命令队伍不得停留,全速赶往古北口,一定要赶在明朝皇帝反悔前出关。但是因为这样,队伍中的那些妇孺有些受不了,昨晚上一晚上就被冻死了十几个人。
顺治对御辇边上的护军营统领齐泰问道:“齐泰,到哪了”
“回主子,已经到了杨峪,再有二十里就到古北口了”
“好命令队伍加快行进还有给太后在送去一盆火炭”
齐泰点头回到后队安排,顺治进入御辇,里面虽然点着火炭,但是车厢四面通风,也就比外面温暖些。
顺治的皇后孟古青也在车中,他虽然是蒙古人,但是童年基本上在北京长大,那里遭过这种活罪
孟古青噘嘴埋怨道:“表弟,为啥要这么赶啊明朝皇帝不是答应放我们出关吗前几天在密云休息一下多好”
顺治皱眉道:“你懂什么那个神武皇帝最擅长背信弃义,咱们如果不趁着他没反应过来逃出去,被他围到关里就麻烦了你看看咱们二十多万一大半是妇孺,怎么和明朝大军打”
孟古青被顺治教训一顿,撅着嘴不说话,顺治本来就对这个表姐不满意,在加上现在逃命途中也没心情搭理她,直接靠在靠背上休息去了。
在离开北京的六天后,顺治一行终于赶到了古北口长城,顺治看到长城的关隘长出一口气,终于到了,虽然这一路上颠沛流离,但是只要能回到辽东,那就是一切还有可能。
想到这顺治怒气腾腾的看了看北京方向,心中默念:朱宏三啊朱宏三只要朕活着一天,就不能让你们汉人好过
这时齐泰过来禀报:“主子,前面已经到了关前,把守古北口的守将王林已经出城迎接”
顺治眼珠转了转,绝对不能让这些汉人将领知道朕逃跑了。
“齐泰,你去告诉那个王林,就说这是皇后回蒙古省亲,让他打开城门还有,等队伍过后让他禁闭关门,没有圣旨不得让任何人出入”
齐泰躬身下去传达命令,古北口的守将王林看到这份命令后也很奇怪。这个气候、这个时节省什么亲但是皇帝的圣旨在这,王林也没办法,只好放这只庞大的队伍出关。
王林和副将鲍超站在门口看着队伍出关,鲍超低声问道:“大哥,我看这架势不对啊这足足有二十多万人,皇后省亲那用得着这么多人”
王林低声说道:“我也发现了,你看队伍中都是妇孺,成年男子不到两成”
“大哥,你说会不会是皇帝。。。”现在明军已经开始北伐,消息已经传到北古口这里,但是王林他们并不知道具体消息,所以鲍超才怀疑这些人是不是满清弃城的逃命队伍
王林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咱们现在吃满清的饭,就不要管其他,还有你看这只队伍虽然都是妇孺,但是还是有三千人的精兵,那些人一看就是满清的巴牙喇,这些人就能杀光我们,还是不要轻举妄动”
鲍超看了看队伍中的那些精兵,一个个都是三十出头的壮年,骑的马也是最好的马,都身穿重甲,一副不好惹的样子。鲍超想了想还是闷声发大财吧
满清的队伍用了一天时间通过古北口,冲北而去。王林等人以为没事的时候,在第二天夜里,守城的士兵过来通报说五里外发现大批火把,应该是有军队来了。
军情不明王林赶紧命令守城士兵全神戒备,这时对面的那支部队已经来到城下。借着火光王林看到来的都是骑兵,为首的是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黑大个。
那个黑大个骑在马上大声叫道:“守城的,你们的主将在那让他出来答话”
王林站在垛口后面叫道:“你们是那个部分的,可有圣旨没有圣旨不准出关”
“放你娘的屁什么圣旨老子是大明东平郡王赵虎,现在带着部队前来追赶满清小皇帝,还不快快开门”
7:
第七百七十一章 夜袭
就在赵虎在古北口叫门的时候,顺治带领的满清逃亡队伍已经跑到了一百里以外的利州,从这里走兴中去广宁,然后回到盛京。
顺治等人虽然出了北古口,但是这里距离长城太近,如果守城的部队有所动作对自己威胁太大。所以顺治出了关口后立刻命令全部人马加快赶路,争取早一点儿远离长城范围。
这样来就苦了跟随的那些老弱妇孺,现在满洲人大半的男人都死在关内战场,族中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女人和孩子,这些人哪里受过这种苦,再加上现在已经出了长城,心中害怕明军追赶的那股劲松掉,这些人开始纷纷掉队找地方休息。
顺治看到这个样子命令用鞭子赶,但是那些人已经赶了五六天路了,现在完全放松下来,哪里是鞭子能赶动的。没办法顺治只好将这些掉队的家伙舍弃,自己带着直属于他的部队,还有上三旗的一些人马,保护着太后的銮驾,连夜疾行,这才在一天一夜后赶到利州。
利州这里就是后世的辽宁省朝阳市,这里已经进入辽东范围了。到了这里顺治长出一口气,这里距离古北口一百多里,明军就是追赶也要费些力气。
顺治来到太后面前请安道:“母后,这一路让母后劳累了”
孝庄出生于蒙古部落,也不是什么娇生惯养之人,只是这一连五六天不休息实在有些受不了,不过好在终于逃出来了,孝庄心中也是挺高兴的。
“皇帝,现在到了利州,下一步去哪里”
“母后,儿臣想去广宁,然后回盛京”
孝庄听顺治这么说心中叹了口气,这个孩子还是不信任他的舅舅。
“皇帝,盛京现在在明军手上,去了恐怕不妥吧,不如去科尔沁找你舅舅吧”
顺治听老娘又一次提起去投舅舅心中有些不高兴,现在自己手中不到一万兵马,还都是老弱病残,万一舅舅吴克善想要吞并自己怎么办
“母后,儿臣手中有和明朝皇帝的合约,相信盛京的明军不能阻拦儿臣盛京哪里毕竟还有十多万八旗百姓,这些人可是儿臣东山再起的资本”
孝庄听儿子铁了心要回盛京,也没办法,只好无语的点了点头。
利州这里只是个小县城,人口不到万人,顺治也没进城,命人在城外扎营,准备在这里休息一晚,明天早上出发。
顺治带领的都是上三旗的精锐,但是他们也是人,在这种冰天雪里狂奔上百里,谁也受不了。如果还是当年在关外的时候还差不多,但是这七八年满洲八旗被关里汉人奢靡的生活侵蚀的差不多,已经没有当年努尔哈赤起兵时的气势了。
现在得到皇帝的命令休息,这些人赶紧拿出羊皮褥子,找一个干燥的地方一躺就沉沉睡去。
这帮家伙睡了,护军营的统领齐泰可不敢睡觉,现在虽然远离长城,但是以防万一,齐泰还是安排人手守夜。都安排完毕,齐泰也拿出自己的行头,找了一个背风之处打了一个雪窝子,然后躺下休息。
前半夜平安无事,但是后半夜齐泰被地面轻微的震动惊醒。齐泰原本就是白山黑水的猎户,跟着皇太极征战一辈子,对这种震动太熟悉了,这是大批骑兵行动的声音。齐泰一开始以为是后面跟随的八旗族人的马队,但是随着震动越来越大,齐泰发现不对。这种震动低沉而且整齐,正是重甲骑兵行军的震动,后面那些散落的族人绝对不可能骑马疾行,一定是明军追来了。
齐泰赶紧从羊皮褥子里爬出来,这时护军营中一些老手也已经惊醒,齐泰对副手辉图问道:“你也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