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华新世纪-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该如此。”陈火眼睛有些潮湿,连连点头。

    王德标深深的望着这些烈士,半晌似乎是自言自语的说道:“或许哪一天我们也会倒下,把血洒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

    “青山处处埋忠骨,大人也不必如此伤感。”陈星捋了下额前的头发,轻声劝慰道。

    …………………………

    说是山谷,确切来说就是一座小山裂开的缝隙,站在底下,向上张望,一线青天。脚下的石缝里有清流跳跃奔腾,阳光从裂逢中投射其上,金光闪闪,看了让人目眩心悸。

    战斗之后中,七星营撤出战场,一路上留下陷阱,埋下竹签,临近黄昏时,来到了这个临时休息地。这里距离山外已经不远了,等鬼子追到断魂谷,久候不至另一路鬼子时,他们会沿另一条路搜寻,这样至少为七星营提供了一天的准备时间。

    “本官决定在此与鬼子决战。”王德标拿出画好的图纸,周围是几个军官和参谋,陈星和陈火也厚着脸皮凑了过来,“这里地形象个喇叭,我军掘壕固守,日军却不易展开兵力。而且这里即将走出山林,日军心情或有所放松,警惕性或有所下降。”

    “此是必然。”张仲华点头赞同道:“在山林里吃尽苦头,马上就要走出苦地,如人之至家,必如释重负。”

    王德标微微一笑,以示赞赏,继续指点着说道:“在我军战壕前三十米处掘一深沟以作屏蔽,用竹条、油布支撑,上盖浮土,日军扑来,我军只以枪弹杀伤,不与日军肉搏。日军冲击之阵势,本官认为应为密集队形,以发挥步枪齐射之威力。我军有战壕掩体,又有加特林机关炮施以猛然扫射,日军在深沟前死亡必然惨重。现敌与我兵力相当,以此战法,则我军胜券在握。”

    “最可虑者乃日军之山炮。”王德标皱着眉头用力将手指戳在地图上,“本官已有解决之道,介时将亲率精兵十人破坏之。”

    “大人不可亲身犯险。”王小七急着说道:“属下愿担此任。”

    “大人每战必前,当心有失。”黎鲁也表示不同意。

    王德标执拗地摇了摇头,那两门山炮对他的诱惑力太大了,有了机关枪,再来两门炮,自己部队的实力便能翻上一番,更重要的是,由此具备了攻坚的实力,能够极大地拓展攻击的范围。让他们去,恐怕只能得到一堆破铜烂铁,他们还不知道如何才能使山炮失去作用而又不采取毁炮的办法。

    “这是我军第一次阵地战,你们要约束好手下士兵,一定要严格遵守射击纪律。”王德标严肃地说道:“敌人接近到五十米才能开枪,到深沟前才准使用机关炮,千万不能出差错。”

    说起来,王德标的郑重交待绝不是多余。当时,中**队虽然大体跟上了技术进步的步伐——用后膛枪武装起来。可是,士兵们的素质和枪法,特别是精神状态,却进步得极有限。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日本军官回忆说:“在朝鲜战场上,日本各师团一碰到中**队就立即卧倒,一动不动。这时候,中国士兵就开始争先恐后地放枪,一枪接着一枪,直到子弹打光。等到枪声渐渐稀少,日本军队就开始冲锋。”不瞄准拼命放枪的喜好到了义和团时期,也是如此。据一位当时在天津使馆的外国记者回忆,在战斗进行期间,天空中经常弹飞如雨,却很少能伤到人。由此看来,一万多董福祥的正规军加上数万义和团,几个月打不下一个使馆,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了。

    一支近代化的正规的军队绝不是手里的武器所能标志的,更不是军装、编制等末节。辫子可以剪掉,服装也可以基本上做得跟德**人差不多,建制也可采取军师旅团营连排,可战士的思想、素质、战术、勇气等内在因素,才是最为重要的。中国人那种用现代武器“恶搞”战争的做法,甚至连外国人都看不下去了。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里逊曾以“极其恶毒”的口吻在报纸上发表建议中**队恢复使用弓箭。一来弓箭比较便宜;二来可以对敌人造成真正的杀伤。

    正规军如此,义军就更不用说了。而现在,王德标就要从头开始弥补这种缺陷,起码要这些拿起枪杆的义军得到一些基本的训练,打仗时光靠着一腔血勇,却没有士兵的战斗素质,那绝对是不行的。动不动就拉起成百上千的义军,向日军发起进攻,动静挺大,损失不小,收获却甚微台湾民众抗日史就能知道,几百人围攻只有十几个日本兵的警署,都打得异常艰难,往往还功败垂成。
………………………………

第三十五章 担重任

    虽然这样做要耗费很多的时间,但王德标认为是绝对值得的,没有严明的纪律,没有说得过去的战斗技能,即便有超越时代的战略战术,也无法使用,使用了也无法得到应有的效果。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换句话说,就算毛爷爷再生,给他一群娃娃兵,他也是干瞪眼没办法。所以他无时无刻不在注意着这些细节,无时无刻不在随时严格要求着自己的战士。

    张仲华等人知道王德标的脾气,他既然已经决定下来,便很难会更改主意,只好用默然来回答。

    王德标环视着众人,犹豫再三,指着张仲华问道:“正面阵地作战我交由怀安指挥,你们可有意见?”

    “大人,不妥。”没等黎鲁、王小七表态,张仲华便急着说道:“属下经验不丰,难当此任。王兄、黎兄久经战阵……”

    王德标抬手打断了张仲华,注视着黎鲁和王小七,期待着他们的反应。

    “怀安兄沉稳,属下毛躁,大人的安排并无不妥。”黎鲁率先表态,真诚的说道:“属下定会听从怀安兄指挥,绝无差错。”

    “属下虽跟随大人日子最久,但属下这肚里的东西,大人最有数。”王小七笑道:“怀安兄有谋有勇,指挥重任,当仁不让。”

    王德标欣慰地点了点头,伸手拍了拍二人的肩膀以示感谢,转向张仲华,语重心长地说道:“听明白了?指挥权是责任,关系到战斗成败、伤亡多少的沉重责任,你若觉得难以承担,本官可以换人。”

    张仲华对视着王德标的眼睛,挺起了胸膛,觉得血一下子冲上了头,大声说道:“属下定不负大人所托,定不负弟兄们所望。”

    “好,部队吃过饭后,连夜出发。”王德标深知多一分准备,就多一分胜算的道理,一分钟也不想耽搁。

    ………………

    天空上的乌云不知何时已经散去,在高高的山顶,挂着一弯新月。夜气潮湿,森然冷俏,和白天的温度相差很大。

    部队经过跋涉,在晚上九点左右到达了预设的阵地。马不停蹄,兵分两部,一部休息,一部开始掘壕挖沟。

    王德标领着几名士兵在月光下,走出去很远,仔细观察着地形。向东南方向走出两百多米后,地形突变,陡然升高,道路两旁林密草深,藤葛纵横在无林之处,山茅高达两米,有些地段,是低矮的荆棘丛。

    “看到那块小高地吗?”王德标伸手用大拇指量着方向和距离后,指着一个小土丘说道:“附近只有这适合作炮兵阵地。”

    “我们在这埋伏?”一个小班长东瞅瞅西望望,疑惑着问道。

    “对。”王德标点了点头,围着小土丘转了两圈,指着地说道:“我们在这挖两个深坑,然后找机会干掉鬼子的炮兵,把山炮推到坑里,这样既让鬼子没了炮,又方便咱们战后再抬出来使用。”

    “大人真是太聪明了。”一个士兵咧嘴笑道:“这可比把火炮抬进树林容易多了。”

    “少拍马屁,挖坑,挖完坑还要在树林里设陷阱呢!”王德标笑骂道:“不用太大,但一定要够深,最后再填些松土,灌进去点水,别把炮摔坏了。”

    “大人放心吧!”几个战士抡起锹镐,奋力干了起来。

    不疲累是假的,打过一仗,又是连续行军,可谁也没叫苦,边干还边说笑着。看着这群朴实无华,任劳任怨的战士,王德标的心里异常感动。他带他们走上的反抗之路,充满了流血牺牲,他没有办法避免,他只能使他们的牺牲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夜气晦暗凝重,晶莹的星星在浩瀚无际的天宇闪烁,像故乡亲人的眼睛,丛林里的野兽发出声声嚎叫,夜鸟扇动着柔软的翅膀掠过上空。

    我的父母在做什么呢?他们对抗倭保台战争怎么看?当他们知道我竟然参加了黑旗军七星营,并与倭奴展开血战时,他们作何感想?

    在小时候,父亲就时常讲起我们的祖先,居住在大海那边的福建漳州。那里有一年四季不谢之花——漳州水仙花,散发着温馨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号称“凌波仙子”。他还讲过很多很多……

    投笔从戎,以取封侯。人生的境遇都是奇特,因战乱而至乡下安心读书,没想到却恰恰离战乱更近,并且亲身参与其中。张仲华胡思乱想着,抬手擦了擦头上的汗水,暗蓝色的天幕上星光闪烁,很象王大人,越是学习,越是了解,越是给人一种幽远、深邃的感觉。吾见其兴焉,亦必见其勃焉,他的脑海里忽然冒出了这两句话。

    “秀才,秀才。”悦耳的叫声打断了张仲华的沉思,陈星站在壕沟边,背对月光正笑嘻嘻地望着他。

    “陈小姐。”张仲华将锹停下,直起身子,淡淡的说道:“在下不是秀才。”

    “差不多。”陈星很大度地摆了摆手,说道:“听说王大人所写的兵书在你这儿姐想借来一观。”

    “倒也不是什么兵书。”张仲华微微皱了皱眉,解释道:“而且大人也说要多多印刷,推广普及,以利抗倭保台大计。不过,陈小姐应先与大人打个招呼,我这里也就好说了。”

    陈星突然将王德标的望远镜从背后抽了出来,恶作剧得逞,脸上带着孩子气的笑意,“王大人有令,本官所写所说,对真心抗倭的人来说,没有秘密。秀才,速将兵书拿来姐神目如电,定要好好指摘评论一番。”

    张仲华苦笑一声,放下铁锹,转身走向自己的帐篷。

    同样的夜晚,同样的天空,小林山城睁大着眼睛,正凝视着暗蓝色的天幕,虽然身体很疲惫,但他的精神却处于亢奋状态,一种迷惘和不祥的感觉始终萦绕着他,纠缠着他。
………………………………

第三十六章 噩梦

    侵入台湾以来,近卫师团没少打过仗,没少死过人,黑旗军和义军也很勇敢,但装备和训练水平不在同一档次。每次大战,可称之为悲壮。然而,这次讨伐却给了他不一样的感觉。确切的说,他感觉就象一个巨人在抡着铁锤追打讨厌的苍蝇、蚊子,力气用的不少,威力也是足够,但却始终无法达到目的。陷阱、竹签,还有这该死的丛林……,总之,让英勇的帝国士兵有些无所适从,身心俱疲。

    那些暴民有没有可能就潜藏在我们的宿营地周围?这个念头突然浮现在小林山城的脑子里,而且挥之不去。我们千方百计要寻找他们,消灭他们,他们也可能正想着将我们累死在这莽莽的山林中。

    小林山城回望营地,黑魆魆的帐篷像一处处坟丘,死寂无声。另一队士兵的迟迟不来让他很担心,虽然他不断提醒自己,暴民没有消灭他们的能力,但不祥的感觉却越来越重。起风了,树林沙沙作响,象在不断的发抖,小林山城缓缓闭上眼睛,迷糊过去。

    一条阴森而又黑暗的峡谷,越走越窄,小林山城喘着粗气向前走着。(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前面堆满了乱石,无路可走了。向导呢?那个只会媚笑,只会点头哈腰的令人厌恶的支那向导呢?他大声说着,力图使自己听上去坚决、自信,但他开始不安。他可以听出他声音中的颤抖,这意味着他可能快要哭了。身边没有人,士兵,向导都不知在哪里!突然,在乱石堆下的草丛中他看到一个蜷缩的人体,不,应该是一具尸体。那是山下少尉,另一队士兵的指挥官。他的一侧面颊被割得鲜血淋漓,露出了白骨,一只眼睛在眼眶外晃荡,发出诡异的绿色的光。他的胸腹上有两个血淋淋的伤口,明显是刺刀造成的。

    “小林阁下,我的小队遭到敌人的伏击……”山下突然艰难地睁开了仅存的一只眼睛,绿色的瞳孔射出凄然的光,对着小林山城喃喃而语。

    小林山城跳上前去,两臂穿过山下的腋窝,环抱着他用力向后拖,山下的身体向前倾,头向后仰,血腥而恐怖。这时,山下呆滞的眼睛突然爆炸,有毒的绿色汁液喷到小林山城的脸上,热乎乎的令人恶心。他的嘴大张着,牙齿暴雨般的从中飞出,打在小林的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