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华新世纪-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下众人也纷纷表态,张臭头、张犁和陈火新来时间不长,只是低调地随声附和。

    会议很快便结束了,大家都分头下去布置,王德标特意把黎鲁留了下来。

    “阿鲁,本官让你办的事情如何了?”王德标问道。

    “大人,属下已经选好了地方。”黎鲁恭谨地回答道:“地方很隐秘,可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张兄去看过,也很是赞同,并让属下设置吊篮,并建造吊桥。”

    “很好。”王德标笑着拍了拍黎鲁的肩膀,说道:“尽快开工,虽然人手还少,但我会下令让他们多寻找工匠,慢慢做大做强,你就多费些心,既要练兵,还要把这小兵工厂建立起来。等以后有了合适人选,你再安心带兵打仗。”

    “属下明白。”黎鲁听说以后可以不管兵工厂了,能安心打仗,非常高兴。
………………………………

第四十五章 欲语还休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黎鲁可能不知道兵工厂的重要性,虽然现在只能挑选出二十多名心灵手巧的士兵充当工人,并搜罗了几名铁匠、木匠、陶匠,也只能造造黑色火药,弄些地雷。但这是部队可持续发展的很重要的一环,由小至大,由单一到多样。

    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先进的、成功的模式,进而让别人去学习,使抗倭保台之战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是王德标最朴素的想法。

    诸事安排已毕,王德标漫步河边,一边是清醒清醒脑子,一边也享受一下难得的轻松。

    河边有很多花木,高的、矮的、各种颜色的,使这条小小的河也增加了无限的画意。至于那条河的本身,自然也有不少美的成分,它的水是长久不涸的,一年四季都在温柔恬静地流淌,唱着那声调和谐的歌儿。而且,它是这样的清澈明朗,所以,不单能见到那些快活自在的小鱼儿,就是连那小鱼儿产下的更小鱼儿,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美景就在身边,简直随处可见,为什么自己以前就没注意到呢?王德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难道是因为心境的原因,他蹲下身,仔细观察着水里的小鱼儿和小小鱼儿。呆了一会儿,他又抬起头,笑着看远处的沙岗,一群小孩子们在光着**翻跟头,嘻笑打闹。更远处,一群士兵唱着歌向山里走去,那可能是黎鲁的兵要进山建设兵工厂。

    在承平之时,他们都是安分守己的百姓,只知寻求一己的个人利益,对国家、民族之类的抽象概念并不关心,甚至没有什么概念。但是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在这片土地上肆意蹂躏,破坏了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就变成了只要一粒火种就能点着的干柴,此时此刻,只要有人登高一呼,他们立刻就会蜂拥而起,抵抗外侮。这些人文化不高,目光短浅,但讲义气,够“哥们”,对中国历史上许多“英雄”和“哥们”的故事耳熟能详。自己不正是这样顺应潮流,以抗倭保台为号召,以一个富足和平的希望为目标,唤醒了这些人内心深处埋藏着的民族精神,使之成为抗日前线的英勇战士。(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要奋斗就要有牺牲,而无数英烈牺牲换来的结果就是最后的胜利,而不是近百年的屈辱和受奴役的苦痛,这是自己的责任,虽然沉重异常,艰苦备尝,但自己已经没有退缩的机会和勇气。

    嘿,嘿,远处的贴身护卫黄丑正在反复练着王德标教授的一招致敌,大手反复伸出,嘴里还发出低沉的声音。练了一会儿,似乎觉得一个人没什么意思,大眼珠子骨碌碌转着,不时望着另一个护卫王石头。王石头立刻缩了缩脖子,脚下悄悄移动,和这个愿意与别人切蹉的家伙拉开距离。

    “嗨,阿娅来了。”王石头突然看见黎娅走过来,好象看见了救星,上前热情地打招呼。

    “我找大人有点事,却迟迟不见他回去。”黎娅笑道:“他在干什么?”

    “在思考。”王石头很笃定地说着,伸手指了指。

    哦,黎娅看了看,试探着说道:“我,现在过去行吗?”

    “行,怎么不行。”王石头赶紧让路,这下子离黄丑更远了,可不用害怕了。

    王德标已经站起了身,摸着下巴真的在思考。自己写的东西如果印发出来,散发给各地的义军,会有什么效果?也许有用,也许没用,是不是就象一本好的外科学教科书,不能造就一个好的外科医生一样。或许也不一定,总有识货的人,总会得到些启

    长时间的凝视和河水的反光让他眼有些发花,他微微侧头,眯起了眼睛,一个苗条的身影在朦胧中走近,虽然军服稍显宽大,但是系着皮带仍可以看出挺拔饱满的酥胸,柔软纤细的蛮腰和丰盈婀娜的臀部。他适应了一下,缓缓睁大眼睛,黎娅已经走近,他看见一泓秋水似的盈盈明眸。

    “医护队一分为二,一部留在此地,一部随军行动。”王德标慢慢在河边走着,思索着黎娅的建议。

    黎娅亦步变趋地跟着,还不忘继续说服,“这样前方有伤员,也能得到及时救治,反正医护队人员也够。”

    “随军行动是很辛苦的,而且可能有危险。”王德标还有些疑虑,“战士们也学了战场救护,应该没大问题吧?”

    “他们粗手笨脚的,不行。”黎娅急道:“大人,您不要犹豫了。”

    “那好吧!”王德标不太明白黎娅为什么这么着急,但还是勉强点头答应下来,并调侃地问道:“阿娅,你是不是有别的想法,不然为什么这么着急?”

    “没,没别的想法。”黎娅脸稍微红了,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又猛地抬头看天上的几朵奇形怪状的白云。

    “呵呵,让本官猜猜啊!”王德标很喜欢看黎娅这种小女儿的样子,笑道:“是不是喜欢上别人了,舍不得他离开,便非要跟着去。”

    黎娅眉毛忽然拉长,又缩短,两只黑闪闪的眼珠上下左右不停地转动,似嗔似喜,轻轻咬了下嘴唇。

    “哈哈,让本官猜中了。”王德标得意地一笑,说道:“是哪个小伙子这么有福气?现在虽在打仗,但该吃饭吃饭,该成亲成亲,一切如常,要不要本官替你作主啊?”

    黎娅的脸在阳光底下显出沉醉的样子,低低的声音说道:“属下身分低微,没有学识,他会看不上我的。”

    “身分和学识,这不是问题。”王德标摇了摇头,说道:“只要你喜欢他,他也喜欢你,这事就好办了。”
………………………………

第四十六章 我教你拍拖啊(大家过年好)

    “我,我不知道他喜不喜欢我。|/|”黎娅有些愁闷地说道:“在我最危险的时候,他勇敢地救过我;后来又教给我很多东西,我脚扭伤了,他细心地给我按摩,我做的饭菜,他赞不绝口。”

    “这样啊,应该算是喜欢吧?”王德标下意识地随口说道,当接触到黎娅那不一样的目光时,他突然有所醒悟,瞪大了眼睛。不怪他反应迟钝,他一直被抗倭保台的事情所缠,脑袋里几乎一刻不停地想这想那,而且他一直把黎娅当成一个还未长大的小女孩,所以他没注意到这些,也是很正常的。

    “真的喜欢?”黎娅终于抛下羞怯,直面王德标,虽然脸上火烧火燎,心脏怦怦跳得象个小鼓。在爱情上,多数女子的勇气和智慧超过男子,她终于让王德标明白过来,就绝不想放弃这个机会。

    咳,王德标有些尴尬地干咳了一声,说实话,他对黎娅是有好感的,但要说到爱恐怕还达不到,犹豫的时间一长,黎娅的眼神立刻起了变化,哀怨,失望,期待,王德标不由得无声地叹了口气,伤害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的心是不是太残忍了。

    “你是个好姑娘,要说喜欢,不光是我,大家都喜欢你。”王德标字斟句酌地说道:“可是处在我的位置,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别人,所以,普通战士,甚至军官都可以,我却要慎重,以免别人误会,涣散了军心,降低了士气。(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民女可以等。”黎娅脱口而出,真挚地说道:“哪怕大人日后娶了大家闺秀或官宦女子,给民女个妾室的名分,民女也绝无怨言。”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王德标抚着脑门,还真是执着,也很让他感动,被人爱的感觉真好,自己不是什么柳下惠,还装什么深沉呀。不过感觉好象有点怪,现在纠正起来还不晚。他四下望了望,王石头离得老远靠在树下打盹,黄丑这个粗汉正在树旁压腿。以一招致敌般的速度,他拉住了黎娅的小手,快步向几棵大树后走去,“拍拖吗,不是这个样子的,你这个傻丫头不懂,来,本官先教教你这正常的程序。”

    黎娅吓了一跳,轻轻嗯了一声,便低下了头跟着他急走。心怦怦跳个不停,那种少女梦期待的、神秘的、难以向哪怕是最贴近的人诉说的感情,终于袭来了……浑身发热,心里还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和幸福的感觉,一种醉人的快乐,一种无限的柔情浸透了她纯真的心。

    …………………

    甲午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关键,甲午战前,中国虽因鸦片战争于道光廿二年(1842年)和英国订有《江宁条约》,但经过了十六年,咸丰八年(1858年)才和英、法两国分别订立了《天津条约》,又经过了二十七年,光绪十一年(1885年)才与法国订立了《越南条约》,条约中赔款的数字也不太大,所负外债总共不过六百八十四万余镑。自从甲午战后,情势日非,俄、德、法三国以压迫日本退还辽东与中国之故,纷纷向满清要求报偿:帝俄强租旅顺、大连,又以华俄道胜银行东清铁路等关系,囊括了满洲大部分权利,蒙古也被视为己物;德国强占胶州湾,要求九十九年的租借权,同时攘夺山东全省的路矿权利。法国也要求广州湾九十九年的租借权,同时要求云南和广东、广西不得割让给其他强国。英国在远东的侵略手法非常灵活,一方面租借威海卫以对抗帝俄,并且分减德国在山东的力量;一方面又租借九龙以抵制法国,同时更进一步要求清廷不可把长江沿岸各省租借和割让给别的国家;至于日本,除了根据《马关条约》割让台、澎外,由于列强在中国都划分了势力范围,因此便要求把福建纳入日本的势力范围。美国没有在中国领土上打主意,只从经济上着眼,其对华政策,就是于光绪廿五年(1899年)由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吁请列强同意,也因为这个政策才使当时的中国幸免于被瓜分。可是中国虽未亡国和被瓜分,但因战败而负担的军费赔偿,简直骇人听闻,当时官吏贪污已使人民困顿万分,对外战争更增加了中国人民的严重担负。

    由于甲午之战引出了戊戌维新;维新的反动则是庚子拳变。甲午战后十六年清朝即趋于灭亡,可见甲午之役影响历史的巨大!

    甲午战后清廷上下痛定思痛,把所有的诟责都集中在李鸿章的身上,也把所有的好感都集中在袁世凯身上。七十三岁高龄的李鸿章也很看得起这个后辈,并不因袁受人推崇,自己却受人攻击而对袁不好,相反地更赏识袁,处处提携袁,想培植这个比自己儿子还年轻的袁世凯为自己的继承人。

    马关之耻,使中国知识分子接受了这个刺激,因此不只清廷中求变,一般社会上的青年,也激起了求变的**。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联络各省应试举人一千余人,公车上书,反对马关议和,主张迁都再战,变法自强,西法练兵等。虽然他们的要求未被上达,但他们所掀起的狂澜则震动了那个时代。

    1894年(光绪二十年)夏,孙中山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被拒绝后,于秋间出国。甲午战后,清廷的**暴露无遗,这时孙中山先生才决定倾覆清廷,创建民国,赴檀香山和美洲创立兴中会。在这期间,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运动在国内影响并不大,因为这时候正是康有为、梁启超在奔走维新运动的时候,中国的知识分子有胆量能接受维新运动已很难得,敢谈革命的实在是微乎其微。

    这便是清末的三大支新兴力量:一个是袁世凯在小站练兵,以北洋正统力量自居,是个彻底反动和投机分子;一个是康有为的君主立宪,变法维新,是个进步的机会主义;还有一个则是光明正大的革命运动,由孙中山先生领导。

    感谢朋友们的关怀,感谢朋友们的帮助。请接受我新年的祝愿,祝您们平安幸福!

    虎年送头牛,全家乐悠悠。牛蹄为你开财路,牛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