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弹飞了过来,打得树枝、树叶哗哗直响,而王德标却悠闲地卧倒在地,重新向枪内压着子弹。
让王德标肆无忌惮的原因,一个是素质的差别,再一个便是这个时候根本没有什么象冲锋枪、机关枪这样的轻型压制武器。日本人盲目的步枪射击,对于隐藏得相当好的他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威胁。
这时,一个日本军官高声喊叫着什么,几个隐蔽起来的鬼子同时向王德标这面进行压制射击,另几个趴在地上的日本鬼子立刻跳起来,迈开小罗圈腿,向着这边包抄着冲了过来。
噫,猪脑子,死了五个了,竟然判断不出自己是个超级神枪手,还使用这种愚蠢的战术。不过,还算将就,还知道掩护,冲过来的日本鬼子还知道不时隐蔽着进行跃进。我记得这个时候的鬼子没这么聪明啊,作战方式也是傻乎乎的集体冲锋,集体射击,以排枪来发挥步枪的威力的。
………………………………
第五章 孤胆灭倭(一)
王德标信心更足,一个翻滚,隐蔽到一块大石头背后,瞄准,击发。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砰,乱枪之中不经意的一响,一个正负责开枪掩护的鬼子带着第三只眼,仰面颓然倒地。
“砰!”一个鬼子刚刚跳出隐蔽物,只冲了一步,便觉得自己的胸口被什么东西狠狠地咬了一口,低头向下胸口处鲜血正在“突突”的向外冒,一愣之后鬼子兵条件反射般的捂住了自己的胸口。
对于受到狙击的部队来说,通常采用对可疑方位的火力压制来干扰狙击手的射击,同时迅速接近敌人,以寻找狙击手。寻找敌方狙击手的方法包括通过枪声、动植物的动态、子弹的射入角,甚至是猜测敌方可能采用的有利地形来判断。但是现在对于日本士兵来说,这些知识都过于超前了,甚至在二战时期期,如何对付有经验的狙击手依然是一个难题。当盟军穿越法国诺曼底著名的“篱笆”地区时,一名配备了g43步枪的德军狙击手甚至可以压制住一个步兵排。当他射出第一发子弹的时候,盟军的行军纵队会立刻停下,狙击手则可乘机换个位置继续射击,直到把整支队伍搅的人仰马翻。(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美国陆军第九步兵师的一位排长回忆说:“士兵最容易犯下的致命错误就是遇到敌军打冷枪时,立刻原地卧倒,一动不动。有一次,我命令手下一个班转移。途中,一个士兵挨了德军狙击手一枪,整个队伍马上卧倒在地。最后这个班的士兵被同一个狙击手逐一射杀。”
而这股日军更加倒霉,他们面对的不是一般的狙击手,而是一个超乎寻常、身经百战的家伙,要知道后世狙击手的训练纯是靠子弹喂出来的,他们消耗的子弹是以箱来计算的。打到最后,射击凭的就是感觉,举枪就射,射而必中。
当又是五个鬼子被击倒之后,枪声沉寂下来,王德标停止射击是因为暂时没有了目标,鬼子全躲进了墙角墙后。鬼子停下来则是过于震惊,不敢再轻易发起进攻。太可怕了,敌人的子弹象长了眼睛一样,暴露身体三秒以上就是极度的危险,更遑论向前冲二百多米的距离了。
王德标将草汁和泥土往身上抹了抹,向后退了退,借着树木和草丛的掩护,飞快地在树林中横移着。鬼子不是傻子,这边不好突破,他们很可能会从另一面派人进行大包抄。迎头猛击,在树林里逐一干掉他们,用枪,用刀,用拳头,让他们见识一下丛林特种兵的全能手段。
风声在耳旁呼呼响着,枪声在身后不断传来,黎娅感到她的心脏在剧烈地跳动,喘粗气的声音象牛一样重。看到前面树林外透进来的光亮了,她扶着树又喘了一会儿,继续向前奔去。终于,夕阳的余晖迎头洒在她身上,黎娅下意识的抬手遮挡住眼睛,可是等她看清前面的情况时,不由得惊骇得张大了嘴巴……
树林外是一条土道,过了土道便是大山了,几十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正走上土道,他们有的吊着胳膊,有的包着脑袋,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大刀、长矛、土铳、步枪……
黎娅吃了一惊,转头就跑,哎哟一声,却被一个突起的树跟绊倒,再想爬起来,脚却疼痛难忍。
杂乱的脚步声越来越近,黎娅也越来越绝望,流着眼泪徒劳的向前爬
一只大手扳住了她的肩膀,她惊叫着抓起把泥土,抬手就要扬过去,手腕却马上被牢牢握住。
“阿娅,是你?”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旁响起,黎娅连惊带吓,脑袋里乱成一锅粥,已经无暇分辨出是什么人了。
王德标在树林里快速移动着,果然不出所料,日本鬼子已经派出了几名士兵从另一面进入了树林,并且散开队形向这边搜索过来。
在丛林环境中,人的视距由于植物的影响,战斗基本以设伏战以及遭遇战为主,那么就需要依靠有效的移动来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了。
在寂静的丛林中移动,势必会发出一些声音。这些声音在自己听上去是很大的,未经训练的人会被自己身体与植物摩擦发出的声音吓得谨小慎微,行动缓慢。那可是非常愚蠢的,不过也不是可以胡乱行动,应该象王德标这样,将武器枪口向下手持于胸前以便于快速反应,并尽量把脚步放轻,走10米左右就停一下,利用视觉和听觉仔细观察一下四周,再继续前进。并且将行进路线靠近树木,以此树作为屏障物直到有下一棵树可以替换。
来了,王德标停下脚步,隐蔽起来观察好三个后撤点,慢慢伸出了枪。
“砰!”一声枪响,走在最前面的鬼子兵突然向后一仰,“扑通”一声砸得地上的树枝落叶跳起老高。
乒乒乓乓,其他日本鬼子很快开始还击,子弹在树林里激射。王德标射击完毕,立刻用低姿动横向移动,轻巧的一个侧滚,躲到了一个树桩的后面。而日本鬼子还在不停对着他第一次开枪的位置观察和射击。
蠢货,象我这样的高手会呆在原地?王德标冷静地再次施射,并且再次快速横向移动。这是丛林战中常用的战术,如此反复袭击可以扰乱敌人对己方人数的判断,从而使其不敢轻易采取包抄战术。当然,能否扩大战果就看你的能耐和造化了。
乒乒乓乓,王德标和鬼子们在树林里周旋着,互相射击,几经较量后鬼子才知道什么是技不如人。鬼子不仅在动作上不如王德标敏捷灵活,枪法更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鬼子们只能偶尔看见模糊的人影在树林里若隐若现飞快地移动,开枪顶多打掉一些花花草草,而王德标却可以不断准确地射中暴露身体的鬼子兵,因为他们不停的犯着同样的错误。在知道敌人潜伏的大致方向和听到交火声后,应向敌人视觉受到阻挡的一方快速移动,而不是在你蹲下躲避的原地再次出现。千万不要让“他也许不会看见我”的想法占据你的大脑,否则等待你的结果只有一个词——“挂掉”。
………………………………
第六章 孤胆灭倭(二)
四周的光线已经暗下来了后,王德标不由得抬头看了看阴暗下来天空,现在只剩下三个鬼子还在与他对抗。但已经完全没有了刚开始时嚣张的气势。他们把相互间的距离缩短到十几米的距离,都猫着腰,将搜索的速度放得极低,连续的死亡使热血从鬼子们的脑门消退,他们开始打退堂鼓了。
一个鬼子壮着胆子踮起脚向前看了看,除了黑乎乎的树林子以外几乎什么也看不到,袭击者已经半天没开枪射击了,看来是溜掉了。想到这里,他轻声骂了一句“八嘎”后便要招呼同伴离开这里,离开这个随时会死亡的恐怖地方。
象蛇一样几无声息的潜行,王德标已经偷偷接近了这个鬼子,突然猛的一扬手,一把刺刀斜着射进了鬼子的咽喉。鬼子眼睛鼓了出来,两只手把住刺刀柄,鲜血奔涌而出,带走了他的最后一丝力量,他无力地跪倒在地,一头栽下。
十几米外的另两个鬼子听到动静后,轻声问道:“永野,发生了什么事情?”。等了一会儿,见没有回音,便端着枪,从两边慢慢包抄过来。
两个鬼子碰了个对面,望着倒在地上的同伴,一个鬼子长得超乎同类,挺高大,但却是个受气包。矮小的鬼子歪了歪头,示意他上前查看。
大个鬼子瞄着腰接近了同伴的尸体,突然,啪的一声枪响,身后负责警戒的同伴突然发出了惨叫。紧接着头顶劲风响起,王德标从浓密的枝叶中倒挂着垂了下来,双手扳住鬼子的脑袋,用力一扭,伴随着清脆的骨折声,这个傻大个鬼子立刻很奇异地看见了背后的景物。
树林里的枪声慢慢的停了下来,良久,感觉危险已经过去的鸟儿们又开始唱歌了。
村子里的日本兵惊疑不定,刚刚树林里枪声还不时响起,显示同伴们正在追击袭击者并与之激战,可现在怎么鸦雀无声了,难道已经在树林深处击败了袭击者,正在向回赶?可这时间也太长了些吧!
死一般的寂静,太阳更低了,血一般的红,一阵微风吹来,仿佛即将被吞没的太阳向大地吐出了一口满足的气息。
一个脸上满是鲜血泥土的日军士兵跑出了树林,拎着枪向村子里奔来,从体形上看,是队里那个最高大的家伙,怎么啦,树林里出了什么事情,让他跑得比兔子还快,以前怎么不知道他有这样的速度。(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五、六个鬼子从掩蔽物后面站了出来,匆匆迎了上去,满肚子的疑问,一个军官大声喝问道:“横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王德标不吭声,没办法,他虽然是大学毕业参的军,但学的是英语,对日语他只从电影里学会了“八嘎!”“咪西!”等词语,现在派不上用场。
近了,再近一点,王德标半低着头,速度稍减,左手的步枪猛然抬起,雪亮的刺刀轻松的扎进了鬼子军官的胸膛,右手在后腰一探,六轮子已握在手中,啪、啪、啪一通急射,其他几个鬼子还没反应过味儿来,便被他弹无虚发的挨个点了名。
嘿,王德标一脚将穿在刺刀上的鬼子尸体踢开取下他身上的六轮短枪,检查了一下,斜倚着一面土墙摆好姿势,等着村那头的最后几个鬼子闻声前来送死。
甲午战争时,日本陆军使用的枪支,大多依靠欧洲进口,型号庞杂,性能比清军落后。1885年,陆军中佐村田经芳对进口步枪进行改进,制成村田13式单发步枪,后又改进,成为村田18年式单发枪。甲午战争中,鬼子陆军多数均使用这种当时工业落后的日本生产的二流步枪。单发后装线膛枪打一枪装一发(和今天的单发猎枪类似),射速低下。而清军则多装备了和仿制了五响快利、五响黎意、九响斯宾赛、五响哈乞开斯,十三响前拿德等先进后装连发枪,战争首批中国参战陆军部队则装备当时世界上最精良的德国连发毛瑟枪。不仅如此,清军还装备了不少当时最为先进的加特林机枪,军官有不少都佩备了六轮子,而当时贫穷落后的日本根本没有资金来装备这种先进的武器。战争中清军不断丢弃阵地,不战而逃。遗留的大批武器使得日军越打越强,武器越打越好。到现在,侵台日军的武器有很多都是缴获清军的,比如日本军官身上的六轮子,原来肯定也是清军的武器,这真是一个绝大的讽刺。
不多时,一阵杂乱的脚步声过后,五个鬼子跑了过来,望着地上的尸体大吃一惊,骇异不已,面面相视,不知道怎么回事。
“嗯,哼!”躺在地上的王德标突然发出了呻吟,边哼哼边吃力地举起手,向一边的屋子指了指。
几个鬼子立刻如临大敌,冲着草屋端起了枪,一个鬼子点了点头,冲着旁边的士兵说道:“你照顾一下他,再看看还没有活着的,我带人搜索。”
四个鬼子分成两组小心翼翼地向草屋前后夹击过去,王德标突然冲着身边正在给自己检查伤势的鬼子咧嘴一笑,一口白牙分外醒目……
一只大手从后面迅速地伸了过来,捂住了一个正小心翼翼前进的鬼子的嘴,脖子一凉,鲜血狂喷而出,鬼子徒劳地挣扎了两下,意识和精力随着血液的流失而迅速地消逝无踪。
一个鬼子转头奇怪地看了一下,嗖,刺刀带着一点亮光射入他的咽喉,他的喉咙里象塞进了一把沙子般难受,发出象蛇吐信子般嘶嘶的响声,身体颓然倒地。
王德标拔出染血的刺刀,又捡了把刺刀,一手一个,悄悄绕到屋后,一个鬼子正贴着门边的墙,对着另一个鬼子比划着手势,象是正在处置一个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