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珪正躺在病床上喘息,他府上的仆人,已经按他的命令,把几位少君带来训话。

    长子诸葛瑾刚转进门槛,连忙趋步上前、跪于榻侧:“父亲可好些了么?医工说您急火攻心又加重了,还是好生调养吧。

    有什么事儿过几日再吩咐也是一样的,孩儿今早跟着孔县尉巡过城了,贼人今日不似准备蚁附的样子。”

    诸葛瑾虚岁十六,诸葛亮虚岁九岁,诸葛均虚岁四岁,所以诸葛均已经算是读过不少书、也能稍稍处理一些公事了。遇到贼军围城,父亲重病,他也只能赶鸭子上架火线历练。

    而他俩弟弟还什么都干不了。

    诸葛珪咳嗽了一阵,声嘶气喘地吩咐:“一日不蚁附,又有什么用?今日喊你们兄弟来,是有些后事要交代。”

    诸葛瑾与诸葛亮才听了一句,连忙跪下磕头:“父亲何出此言!医工已经说了,这不过是忧虑成疾,并非无药可医。只要父亲保重身体、排遣郁闷,不日定当霍然!”

    “不要插话!听我说完!”诸葛珪凝起一口气,不怒自威地喝止儿子们的无用废话,

    “我生死已不重要,这些教诲你们却必须谨记。万一哪天我不行了,瑾儿你也要尽量稳住孔县尉,晓以大义,告诉他贼军必不持久,只要守住,你们迟早还能留得清名,以大汉忠臣自居。

    张举逆贼,早在去年年底就已被幽州别驾李素、单骑入胡说降胡酋斩送,张纯虽然我等被围困于此,内外消息不通。但以我观之,纵然没死,以辽东刘府君平贼兵锋之利,张纯定然时日无多了。

    泰山贼乌苏,与他搅起的这些青州叛军,不过是张举张纯的余波而已。此前之所以猖獗,无非是朝廷专注于先诛首恶。等张纯都死了,朝廷只要分出两三成讨张纯的精力来对付乌苏,他那些乌合之众岂有不败之理?

    更何况,我们被围城之前,还听说朝廷邸报言道,已经派出陶谦为徐州刺史、从南翼助剿围堵青州黄巾。所以,现在撑不住这口气投降贼寇之人,才是世上最看不明白长远、最傻的人。

    我不希望我诸葛珪的后人中,有如此愚蠢之辈,那我可就死不瞑目,不能甘心了。你要记住,你们不仅是兄弟三人,你们也不能给琅琊诸葛氏丢人。陶使君来了,琅琊郡老家定然可保无虞,黄巾贼是不可能往南窜入琅琊的了。”

    诸葛瑾再拜叩首:“谨遵父亲教诲,如果如果真有那一天,孩儿也会以这番话劝说孔县尉等人,让他们再坚持一下,等候朝廷大军反正之日。”

    听儿子复述了一遍他的分析游说之词,诸葛珪总算放心了些,一口气没缓上来,暂时晕了过去。

    结果害得诸葛瑾诸葛亮又是一阵慌乱,还以为他是心愿已了放心故去了。

    这种交代后事的场合,原本只有儿子能进来,结果一慌乱,连候在门外的两个女儿也冲了进来,抱着父亲哭成一团。

    “大姐二姐别乱!父亲还有气呢!只是昏睡过去了!”诸葛亮还算稳妥,试了试父亲的鼻息,这才连忙拉开姐姐们,免得她们嘈杂。

    诸葛一家这才安静了些。

    就在此时,门外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长子诸葛瑾连忙出门去迎,却看到是负责守城的孔县尉匆忙赶来了。

    诸葛瑾心中一紧:“可是贼人又发起攻城了?”

    孔县尉满脸喜色:“不是!是有朝廷援军来了!已经有数骑先锋杀穿围城入城送信了,说后续大军马上就到,让我们坚持几日即可!来人自称辽东都尉帐下军侯太史慈,我在城头亲眼见他射杀了叛军追兵三十余骑,突围入城的。”

 第45章 卧槽这也行?

    “朝廷援军先锋已经来了?快快带我去见!”诸葛瑾听了孔县尉的通报,也是欣喜若狂,鞋子都没穿就让孔县尉在前带路。

    尽管诸葛瑾还毫无官职在身,但郡丞卧病在床,孔县尉也习惯了被郡丞的长子使唤,就当是郡丞的命令吧:

    “这边请,不过大公子可别误会,来者只有一人,只是来通风报信的。”

    “没关系,能突围进来,就说明敌围已经出现了薄弱之处,大军主力应该不远了。”诸葛瑾身后一个小孩子的声音传来,是诸葛亮在那随口点评。

    诸葛瑾这两天早就烦躁不已,没耐心地教训:“阿亮!不要胡闹,你跟二妹看着父亲,军情大事你掺和什么!”

    诸葛亮诚恳求告:“大兄,事急矣!愚者千虑偶有一得,多个人多问出些军情,我不会乱说话的。”

    诸葛瑾想了想,还是没有阻止。

    他知道这个弟弟虽然才虚岁九岁,但从小聪明,识字几千个、粗略通读四书四经已经可以做到了,韩非庄子也看过几篇。就是读得不精,只是“粗观大略”。

    之所以是四经,是因为五经里的易经还看不懂,毕竟只是后世小学三年级的年纪嘛,谁知道那些神神叨叨的玩意儿。

    而其他诗书礼春秋就分别当儿歌和历史故事书读呗。

    “那你不许失礼不许乱说话!”诸葛瑾最后关照一句,随后收拾好表情,推门走进客厅。

    一个身穿铁甲高七尺七寸的八字胡军官,精神抖擞地等候在大堂中,正是太史慈。

    诸葛瑾连忙拱手:“多谢刘府君、关都尉与太史军侯仗义来援,在下诸葛瑾,家父正是泰山郡丞。只因如今抱恙昏迷在床,不能出迎,还请见谅。

    若不嫌瑾年轻识浅,军情之事也可与在下说知,在下协助家父参赞军机已两月有余,也算事急从权。”

    太史慈确认了对方的身份后,解开甲胄的护心镜,从护心镜背面取出一封书信:

    “原来是诸葛公子,这里有一封我家参军长史的密信,托我贴身收藏送入城中,就是怕城中士气衰竭,不能再坚持,所以让你们再坚持一下。

    我家长史说了,如今刘府君、关都尉已亲统大军从临朐西进,先锋骑军明日便可抵达奉高,大队步军最多五日也能抵达。贵军只要坚持十余日,奉高之围必解。”

    兄弟二人闻言大喜,诸葛瑾还有些不信,连忙接过书信仔细翻看,确认上面的辽东长史李素、护乌桓校尉的印玺真假。

    确认真伪后,诸葛瑾问道:“刘府君与关都尉竟有如此之能?这乌苏可是铁了心要夺奉高为治所,全据泰山郡以为根本。他部下虽统属混乱,但名义上好歹是三十万百姓、十万青壮。

    刘府君远从辽东而来,还不知是如何赶到的,有多少兵马?竟能敌得过黄巾十万之众?我等被围之前,天下皆传言刘府君还在襄平围攻张纯、克竟全功呢。”

    而一旁的诸葛亮,如今还没有城府,忍不住半桶水显摆的心性:“刘府君能渡辽西无人之地而破张纯,定然有海船运粮,既然来得如此之快,想必是从辽东渡海至青州的。若是陆路绕行辽西、幽州、冀州、青州,恐怕还到不了。”

    “阿亮!你再失礼就”诸葛瑾出言阻止。

    还是太史慈作为客人劝阻了诸葛瑾:“无妨,看来令弟倒是早慧有见识,我军确是渡海而来。”

    诸葛瑾蹙眉忧虑:“渡海仓促而来,若是船只不够,恐怕初期兵力不足。其实刘府君可以不用急的,我们再撑二十日,甚至一个月,也还撑得下去,如若仓促进攻、偶遇挫折,反而不美只是如今军侯千辛万苦杀进重围告知我等,也不好教军侯再杀出去通知刘府君宽心了。”

    太史慈笑道:“我家长史早知诸葛郡丞是谨慎之人,定然会担心援军兵力不足、仓促不得解围,没想到公子也有乃父之风,如此谨慎。

    所以李长史特意让我实言相告:援军虽不足两万人,但他早有良策,十日内破围城之敌绝无困难,请诸位宽心!只是,他还特地说了,他所用的计策,涉及朝廷积弊,所以不能细说。”

    诸葛瑾这才很谨慎地选择了相信,不再多嘴:“既如此,我们便相信刘府君李长史之谋,谨守城池,以待时清。”

    然后他就让人礼送太史慈去用饭歇息。

    太史慈一走,诸葛瑾就拉着弟弟,原本还想拉着孔县尉一起商议讨论李素可能采取的计策,但想了想,还是把孔县尉借故支开。

    诸葛瑾左右顾盼两眼,压低声音跟弟弟商议:“刚才我想请孔县尉一并参详、李长史所定的利用朝廷积弊破贼的计策,究竟会是如何。但想了想,既然涉及朝廷积弊,让孔县尉知道了,人多嘴杂也不好。

    你不是平素最喜欢猜人心思了么,这次可好,总算给你个机会,跟为兄一起想想看,李长史如何破敌?”

    正常情况下,诸葛瑾是绝对不会拉着小屁孩弟弟聊这些的,今天是逼得没办法了父亲昏迷,孔县尉又不方便,只能找个关起门聊私房话的自己人探讨。

    诸葛亮难得受到兄长信任,也有一定点小兴奋:“跟剿贼相关的朝廷积弊,无非是往权责不明、越权行事等等方面去想。只是,我等本就不知道刘府君身为辽东官员,为什么会来青州平乱。

    幽州刘使君指派的么?还是陛下指派的?莫非是准备跟黄巾军打了一半时,假装被上司勒令退兵、诈败诱敌追击?除此之外我实想不出来了。不过这也不至于能击破五倍之敌。”

    诸葛亮终究只有九岁的智商,再逆天也只想到这点粗浅的道理。

    “那也没什么出彩,跟我想的差不多。”诸葛瑾点点头,觉得弟弟的见识层数跟他一样。

    罢了,既然想不明白,那就不想了,相信刘备和李素,好好守城吧。

    实际上李素要采取的分化瓦解敌人的计策,当然不是连全局信息都还没掌握的九岁诸葛亮,所能猜透的了。

    诸葛兄弟在那儿瞎几把想的时候,李素本人已经让典韦周泰保护、外加带领精锐突骑一千作为随身护卫,往南迂回绕道奉高县西南面、位于敌后的巨平、平阳一带。

    赵云要督阵刘备军的后军,如今还在海上没登陆呢,所以这次不能跟李素来当保镖。太史慈又被派去杀入重围报信了,以至于李素这次执行外交诈骗任务时,身边的警卫力量空前薄弱。

    只剩下典韦周泰了。

    幸好,他要去见的敌人臧霸实力也不是非常强,至少比丘力居还弱好几成。所以,少一个赵云保镖,倒也勉强够安全了。

    万一谈不成,一千名一人双马的幽州突骑兵,想跑是怎么都跑得掉的。

    以巨平为据点的臧霸,以及以隔壁平阳为据点的孙观、孙康兄弟,很快就紧张起来,因为他们一早就得到消息,有上千人的朝廷精锐骑兵进入了他们的势力范围。

    臧霸和孙观不得不立刻派出斥候拦截警戒。

    “来者何人!是敌是友!可是要与我们臧将军一战!”作为“泰山贼”的斥候,也是不怎么讲礼貌的,所谓先礼后兵只能是生硬到这种程度了。

    李素立刻一个眼神,让周泰打马上前答话:“我们乃是辽东都尉帐下兵马!请你们臧将军前来答话!若是害怕我军突击,你们自选会晤地点也可!”

    双方一番往来磨合,半天之后,臧霸、孙观总算是答应在巨平县东北一处汶水边的郊亭会晤。

    那地方是河边的平原农田地带,谁都设不了埋伏,在那儿谈判双方都安心。

    臧霸也表示绝对不多带兵马,随身只带三千人护卫。

    傍晚时分,两阵对圆,身穿玄铁甲、头戴内层锁甲披肩缓冲软盔、外套锻铁头盔的李素,终于在典韦持戟、周泰架盾的姿态下,出阵喊话:“汉护乌桓校尉李素,请臧将军答话!”

    臧霸孙观也带着几个精锐护卫,稍微突出阵前百步,双方都绕马一圈展示没有带弓箭偷袭,这才接近到可以听到互相说话的距离。

    至于后面跟着的大军,肯定是听不到这些大逆不道的交易细节的。

    姿态一如“曹操阵前聊天间韩遂”的架势。

    李素倒也开门见山:“臧霸!我知你和孙观,至今为止并未扯旗背反朝廷,也未明确依附反贼乌苏,只是割据地方以自守。既如此,朝廷大军到日,乌苏不日授首,尔等何不早日弃暗投明?

    若肯与王师并力击杀乌苏,想要官至郡丞、都尉,假以时日恐怕也不难吧!至于眼下,凭尔等势力,立授县令也是轻而易举!”

    “哈哈哈!仅凭阵前数语,就要我们数万青壮兄弟为朝廷卖命?姓李的你就是这样说服丘力居的?那丘力居还真是傻得可以!”臧霸忍不住哈哈大笑,还对大汉至今以来的外交胜利产生了怀疑。

    这特么这种水平话术的骗子都能骗来胡酋投降?那胡酋智商还真是低啊!

    臧霸甚至有了一种“我去游说我也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