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素好歹暂时劝住了刘备,把刘备拉到一旁,问了其中原委。
刘备也耐心解说,说是担心故乡的伯叔兄弟:
“现在张纯还不知是你我出首告发了他,而且他应该自己忙着逃跑收拢残兵,还不至于报复我家人。可若是迁延时日,回过味儿来,拿我家人泄愤,这可如何是好?”
李素听完,这才意识到事情紧急,也忍不住扼腕叹息:
“唉!朝廷法度,也确实不公。扁鹊言上医治未病,可天下哪有那么多肯为治未病论功行赏的明君察臣!”
大汉朝的kpi考核制度有问题啊!
就知道逼着下面的将领完成平叛的指标,却不能给“防患于未然”的地方官员以更大的功劳和赏赐额度,唯恐地方官员“卡bug刷分”这就是自古“上医治未病”最难执行的地方,因为统治者不懂你是不是真的治了个严重的未病。
这不,就导致了现在以邻为壑、把贼乱驱赶到别人辖区再烂一会儿、经验值赏金变多了再收割军功的怪圈。
刘备也跟着感慨朝廷不明,随后强行把话题拉回正事:“伯雅,眼下还是先想想如何护我家眷乡亲,备实在不忍故乡涿县被兵灾荼毒。
不如咱就弃官吧!大不了跟三年前平黄巾一样,带着本部人马、再募集些乡勇,守卫家园!”
李素差点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自己都做了那么多事,帮刘备把杀督邮的事儿返罪为功了,刘备绕了一大圈居然又生出了弃官的念头。
他连忙阻止:“不可!弃官事关重大,岂可轻言容某细细思之。”
他虽然阻止了刘备,但不得不说,刘备的想法还是帮他打开了思路、便于找更多应对策略。因为这至少让他了解了刘备的决心。
在可以“不计代价、欲扬先抑”的大思路框架下,李素很快想出了别的可行奸计。
他立刻跟刘备商量道:“既然玄德公连弃官的代价都肯付出,咱可以选的办法也就多了,我有一计”
刘备立刻抓住李素的手:“请伯雅速速言之!”
李素便分析道:“若是直接弃官,无声无息,这官恐怕就真的白弃了。所以要弃官,也要先做些别的准备。
依我之见,咱不如兵分两路。让翼德留在本地,召拢安喜县的嫡系兵马,并且在中山收拾溃兵、到邻郡募集乡勇。顺便再分出一些人潜入涿县,先把主公与翼德的家小救出。
或者就在翼德曾经的故庄筑坞堡自守,以免叛军侵扰。至于涿县乡亲,只能先放一放了,相信张纯就算知道主公和翼德是涿县人,也不至于拿无辜的全县百姓屠城出气。”
刘备立刻追问:“我等兄弟自起兵以来,未曾抛下过谁,怎能让翼德独自承担?那我和云长又该作甚?”
李素连忙解释安抚:“主公稍安勿躁!你们另有要事要办,我也没让你们抛弃翼德,只是要翼德先留在这儿预做准备、守卫上十天半个月的。”
说罢,他怕刘备再反驳,连忙转向张飞用激将法:“翼德,让你守护大哥家小亲眷,以及你自己的家小亲眷,至少坚守半月,可有信心?大哥的兵马都留给你!”
张飞瞬间就被挑起了荣誉心:“大哥放心,先生放心!休说是半个月,便是一个月,只要大哥的家眷少了一根手指头,我提头来见!你们另有要事就放心去办吧!”
刘备这才作罢,继续问道:“那我等有何安排?”
李素:“眼下当务之急,是先与张司马形成默契,捐弃前嫌,共拟一份陈清张纯反情及初步战果的文表,我与大哥星夜送去邺城,交贾刺史定夺,先把咱之前所做的一切功过,有个定论。
然后,因为贼乱已经蔓延到幽州,不再是冀州一地可以处置的,贾刺史必然要派遣使者进京上奏,请朝廷统一调度。大哥早年曾于雒阳卢尚书门下求学,对进京道路、规例应该也熟,可自告奋勇向贾刺史请缨,担任进京奏报的使者。
待到朝廷知晓贼情与其中告首、追剿的原委之后,大哥再以身为冀州官员,无法去幽州平叛为理由,飘然弃官、回乡募集乡勇、去涿县守护乡亲尊长,必然可得天下孝义之名!”
李素的计划,那就是“弃官可以弃”,但是要弃得轰轰烈烈,天下闻名,而且最好可以撬动一些大佬,成为他人引用的漩涡,这样才能让弃官弃出最大的价值,甚至以退为进!
在大汉朝混,名声很重要!有了名声,就算弃官了,依然会被人直接征辟回来,直接空降高位。
怕就怕做好事不留名,义举不被书面记载下来,那就白做了。
刘备原先没做过这种事情,一时有些没想明白,不由问道:“如此说来,四弟不还是支持我弃官?去了京城再弃,有多大差异?”
李素:“大哥!我既然如此说,进京之后定然会设法左右逢源,为大哥的义举扬名!大哥可知道东莱刘繇大名?”
刘备想了想:“略有耳闻,东莱刘正礼,据说齐王刘肥后裔,算是最偏远的汉室宗亲了。他早年曾先后举孝廉、茂才,如今是郎官还是侍御史来着。”
李素便循循善诱分析:“刘正礼便是十九岁就举孝廉,他当年的孝行,听说是因为其叔父为贼人所获,他亲自率十余宾客乔装潜入贼巢,杀贼就叔,故而在东莱乃至青州闻名。
大哥也曾说,你十五岁与堂弟德然一起至京师游学、全仗德然之父、令叔元起资助。如此,叔父对你有养育之恩,你为救叔而弃官之名,只要在京师传播,还怕不名扬天下?”
刘繇救叔,那是人家还有亲爹活着的。
刘备可是少年早孤,他爸刚举孝廉还没来得及当官、不到三十岁就死了。叔父刘元起给刘备出了进京读书的学费和盘缠,待遇跟他亲儿子刘德然一样,这就等于是有养父之恩了。
刘备没有亲爹可以孝敬来得到孝廉,但如果抓住“为救养育之恩的叔父而弃官救难”,绝对是大汉朝的道德楷模了。
刘备眼珠子乱转,思前想后,最后死死握住张飞的手:“翼德!收拢人马、募集乡勇!护住你我家眷,死守半月!半月之内,我必然从京城回返!实在不行,带着他们退回安喜也无妨!”
张飞:“大哥放心!”
刘备:“走,二弟四弟,我们这就去找张郃,联名上奏贾刺史的文表!”
第15章 这不是讹诈,是友好协商
天地良心,李素真没想刻意跟人称兄道弟。作为后世之人,他对结拜这种事情还是很有距离感的。
只是刚才激将张飞的时候,为了表述方便,所以他借用了张飞视角的第三人称称谓,用了几次“大哥”这个词。
谁知聊着聊着,刘备见计策可行,一时欣喜,也稀里糊涂喊他“贤弟”了。
这事儿也没什么好解释的,李素回头想想,觉得刘备或许是感激他出谋救叔,所以顺势笼络人心。
刘备毕竟是个孝顺之人,而且刘元起对他的恩德不仅仅是普通的叔侄关系,还是在刘备亲爹死了之后供他读书游学的叔父。你助他救刘元起一家,人家还好意思拿你当下属对待么?
没正式结拜过的喊几声贤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后来在徐州那阵子,刘备和吕布都能互相乱喊贤弟呢。
另外,李素之所以建议让张飞留守,一方面是考虑到张飞是涿郡本地土豪出身,在这儿有人脉有势力,有地头蛇光环,容易开展工作。
如果留下关羽这种外来户,关羽此前几年在本地的威望都是建立在刘备的支持上的,刘备这个有官职身份的正主走了,本地人不一定买关羽的账,无法令行禁止。
至于张飞在历史上看护刘备家眷时的弗莱格劣迹光环,李素不是没考虑到,但他觉得问题不大。
首先是张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想到来对付刘备家人。而且张飞在本地是要招兵买马训练部队的,有这点时间差,李素有把握把赵云挖地三尺找出来
上次刘备南下邺城的时候,在常山真定、井陉一代乡间钓鱼杀了几波黑山贼的掠夺斥候,还沽恩市义地低价处理战利品、换取当地乡民传颂刘县尉功德。
虽然那次并没有找到赵云,但真定就那么大,李素觉得这种传颂都经过七八天的发酵了,应该已经传遍真定全部赵姓村落。这次张飞再打出刘备的旗号募集乡勇,肯定可以把赵云挖出来。
有了赵云之后,让赵云直接看护家眷、张飞负责统领和训练留下的部队,各有分工,就不怕了原本历史上,张飞弄丢刘备家眷,那是发生在刘备在徐州、被袁术和吕布夹击偷袭的时候,那时赵云还在公孙瓒那儿呢。
说句有点神秘主义的吐槽:有赵云这个“天下第一保镖”的BUFF光环加成,绝对可以抵消掉张飞的“丢嫂子”DEBUFF弗莱格,看人家长坂坡的时候不就合作得好好的?
这些都不计较,可以归途才是正事。
几分钟后,一行人就火急火燎找上了正在安排兵马堵截的张郃。
“你们急着回奏使君、想要某与你们一并联名表章?”
听说刘备不再坚持分清“延误追贼”的责任,而是想急着回奏贾琮时,张郃的情绪也是着实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追击张纯这事儿,他做得确实不够细。
虽然杀伤交换比看起来很漂亮,战场上的成果不错,可政治账着实是没算明白,导致了张纯走脱。
刘备既然肯和稀泥,他也就乐得顺水推舟。
唯一需要担心的,只是刘备在公文里动手脚。
于是,张郃略一思索,便问道:“能让我看看,你们准备怎么写么?”
“草稿在此,张司马自便。”书掾出身的李素立刻把已经拟好的公文递给他。
李素前世在外交学院念书时,就习惯了各种公文撰写,有这方面的专业课。
从“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到“请XX悬崖勒马,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直到“是可忍孰不可忍”、“勿谓言之不预也”,各种文体用在什么场合,那都是了然于胸。
哥是经过专业训练的。
穿越后好歹继承了肉身被夺舍前那段记忆,加上给督邮当书掾那两天抓紧看了很多这个时代的公文,了解如今奏事的文体,所以写写应用型的公文已经非常得心应手了。
刚才跟刘备商量好了计谋之后,李素几乎就是让关羽打着火把帮他照亮、他自己就在马背上一挥而就把这份奏文写完了。
这文章的速度,着实让刘关张都惊讶了一把。
没想到伯雅贤弟不但博览群书,见识不凡,文笔也如此流畅便给,真是文坛奇才啊。
张郃见了草稿,也是大吃一惊:“这是你刚才在马背上写完的?呃倒也措辞公允。”
浏览一遍之后,确认刘备没有甩锅说他的坏话,通篇只强调张纯确实谋反、而且蓄谋已久佣兵不少,张郃与刘备分离杀贼,俘获斩杀从贼数百云云,最后把张纯逃脱的理由也归纳为张纯兵力太强大,而且有鲜卑乌桓人接应。
说实话,张郃是真没遇到乌桓和鲜卑人接应,但李素肯这么吹牛,夸大敌情,他也乐见其成。
“没什么问题吧?没问题就签名用印吧。”李素提醒了一句。
张郃这才醒悟,接过笔在末尾的署名栏添上了自己的名字,算是他跟刘备、李素联署。
而关羽和张飞,连签名的资格都没有。
拿到了张郃联署的奏文后,刘备一行飞快地收拾了一下,第二天就踏上了“往返跑”的归途。
这次因为有朝廷的使命,他们跑得更快,而且专挑大路走,一路还设法找地方换马。
李素也不得不再忍忍这种悲催的生活:穿越后前十天,从卢奴到邺城打了个来回,后面二十天,估计要到雒阳打一个来回
大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得垫个比女人的姨妈巾还厚实的护垫才能保住腿有木有!
髀肉磨尽啊!
第二天中午,他们就再次赶到了滹沱河畔的无极县。
连张飞也来了,因为按照刘备商议的计划,张飞并不是立刻就去涿郡接两家的家眷。
他得先花几天时间初步募集一些人马、顺便收拢一点被官军打散后的中山郡兵,有了一定兵力后才能去救人。
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反正张纯现在也焦头烂额,一时半会儿都没工夫查问和报复刘备。
既然要募兵,肯定需要大笔的钱粮,更需要供应商光有钱,如果找不到大商人卖给你大笔物资,那也是白瞎。
所以大家一合计,决定让张飞顺路护着大哥二哥一起到无极县,跟甄家借点钱、分点功劳,让甄家人帮忙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