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并非这支部队的实际领兵将领,所以要赵云一起,免得太后问话时答不上来误事。

    这个借口总算通过了,对方表示可以这么安排。

    然后李素就带着一些人,到了宫门口,然后只有他和赵云二人进入了嘉德殿。

    “但愿只是让我来假装给何进试探陷阱的,那样他们就不会对我这种小虾米下手、暴露真实动机”李素心中对自己默念安慰两句。

    只能相信整个宫里的武装宦官都打不过赵云了。

    忠义无双这种戏,果然演得用力过猛还是有副作用的呀。

    ps:感非常感谢creed的盟主!又要有后续几天的连续爆更了。我慢慢还。

 第105章 破门者赵子龙

    随着自己走进高高的宫墙,李素忍不住偷觑了一下周围的形势与防务。

    当然,他的动作非常小,尽量不让宫门口的金吾卫士兵或者是随时会路过的宦官注意到他的异样。

    背后厚重的宫门,居然没有在李素通过后,立刻急吼吼的关闭或许是因为天色还没彻底全黑吧。

    这多多少少给了李素几分额外的信心:如果此刻是何进进宫,那十常侍肯定是马上就关门,绝对不会让你走到下一扇门下一座殿。

    既如此,说明这次不一定是针对他,也有可能只是被诈一下,有枣没枣打一杆,一定要沉住气。

    “恩,宫墙三丈高,不过比城墙薄很多,毕竟只是墙,上面不能站人,只有哨楼、魏阙上有弓箭手。不过宫门倒是非常坚固,完全不逊于城门。还比城门更为奢华地包了那么多铜钉和铜框、背面还加强了那么多横向的铁板。

    一会儿真要是宫门被堵死了想逃命,还不如让子龙找矛杆、简易梯子扔我跳墙呢。六米高跳下去也摔不死,运气好摔到外面河里就更容易逃生了,只是得提前脱掉铁甲,穿着铁甲不摔死也得淹死。”

    李素心中已经想好了两条逃生路线。

    嗯,顺带说句题外话,所谓“魏阙”,就是古装剧里皇宫门口那两个箭塔一样的瞭望建筑。后来曹丕也想牵强附会“代汉者当涂高也”这句谶纬之言时,就让华歆强行解释,说“当涂高”就是“魏”。

    转了大约十几分钟后,李素终于到达了后宫,引路的宦官很客气地把他引到一间寝宫门口垂着帘子,赵云被挡在了帘外,不过可以远远望见李素背影,所以倒也不怕。

    寝宫深五间,大约二十几米深度,最门口的赵云,是听不见里面人说话的除非大声嚷嚷。

    “使中郎将臣素,参见太后。”李素小心谨慎,离了还有二十步就俯伏在地行礼,没敢抬头。

    “近前来!还要哀家扯着嗓子吩咐你不成?”何太后慵懒地低声训斥,李素只好再上前十步,太后还是不满意,又上前五步,直到相距五步。

    何太后这才满意娇笑:“左右这么多人,你怕什么,抬起头来。早就听说你是本朝最年轻的中郎将,多大年纪了?上朝宣读赏赐的时候,倒也远远见过,让哀家看看你模样。”

    “不敢当太后盛赞,臣二十一岁了,本朝比臣早发的先贤,何止数人。董贤二十一为大司马,霍去病十九岁为中郎将、二十二为骠骑将军。臣之成就,不值一提,全赖朝廷天恩。”李素一边谦虚,一边也只好脸色肃然地抬起头,但让自己的眼神依然看向地板。

    “不错,难怪能代表朝廷体面、威服远人以后派使节抚慰蛮夷,就该选李中郎这等模样的。”

    赵忠在旁边一边附和,一边又低声提醒:“奴婢记下了,太后,可别忘了正事儿”

    何太后本来就是耳根子软,被十常侍撺掇了召见李素问话,她自己又不在乎京城里有哪些人带兵。所以女人的八卦天性发作,被劝说先问正事儿,立刻让她微微有些不爽,但看十常侍那么求她,她也勉为其难:

    “李素,听说你带了征西将军的数千骑兵进京?是我兄让你带来的?祖宗之法,京师的防务外将还是少掺和的好,你可愿将这些兵马充实宫卫,我另选他人代领,你也好避嫌,将来有了功劳,自然少不了你。”

    李素心中剧震:卧槽?谁想到的这一招?好毒!

    居然还有人利用“李素和刘备是绝对最忠于朝廷、直接忠于最高统治者、不会拉帮结派”这个名声,把他们架在骑虎难下的局势里下不来台!

    毕竟,要是换了别的另外任何一个将军,面临这样的场景,肯定是表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啊,表示“不能让外行指挥内行,军事只听大将军”。

    李素甚至有些暗恨,何进召他进京真是一步臭棋!咱都不是你的嫡系心腹,你招我进京帮倒忙呢!尽管董卓更不忠

    没办法,这事儿必须拒绝,否则历史走势就整个崩坏失控、无法利用了。

    李素的选择有限,稍加权衡后,他说道:“臣本意自然愿意奉诏。只是臣带进京的兵马,已经交割给了卢尚书,若是让臣再去向卢尚书转达,难免多生枝节,也怕误了太后期限,不如,太后直接宣召卢尚书宿卫宫禁”

    “你你已经把兵权交给卢植了?”赵忠竟失惊到忍不住越过太后出声。毕竟他看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把自己私兵的临时指挥权那么主动交出去的将领。

    天下哪个将领不希望拥兵自重?再忠诚的皇甫嵩都希望呢!

    何太后听了也不禁微微动容,赞叹嘉许了几句。

    但李素却对自己的回答很不满意,他看何太后在要兵被拒后居然还跟他东拉西扯,不由怀疑是不是在下决心、两边是不是埋伏了宦官组成的刀斧手

    他哪里知道,何太后只是当了半年寡妇想找人聊聊八卦而已。

    “李素,你抖什么?来人呐,小秀,赐他汗巾!”何太后让旁边的宫女给李素擦汗。

    李素尽量稳住声音:“太后天色已晚,臣久处内宫不太合适,故而惶恐,请太后恕臣失仪之罪,若是无事,我就不打搅太后歇息了。”

    何太后不由奇道:“你还害怕女人不成?二十一岁,娶妻了么?你比我侄女儿也大不了几岁。”

    李素心中“咯噔”一下,暗忖要是这时候说不曾娶妻,万一何太后心血来潮再横生枝节保媒怎么办?

    跟蔡琰的关系不能泄露,所以他一咬牙,诈称:“臣已与中山望族甄氏初定婚约,只是军务倥偬未曾完婚。”

    最后这句托词,总算是救了李素一命,何太后找人八卦闲聊保媒的兴致被打断,扫兴放他离去。

    李素感觉自己铁甲内侧已经被汗浸透了。

    望着李素远去,张让从旁边一间偏殿转过身影来,跟刚送客出来的赵忠一碰面:“没想到他竟把指挥权毫无保留给了卢植,此人怕是指望不上了。

    刚才太后跟他闲聊家常时,我已经当机立断矫诏招大将军入宫了,立刻把所有刀斧手埋伏到嘉德殿。”

    赵忠点点头,担忧地补充道:“我看那李素问话最后颤抖不已,他不会是看破了我们埋伏了刀斧手吧?事已至此,不能冒险,若是他出去之后何进再进来,被何进半路撞见拷问,露出蛛丝马迹可是不美。要不要嗯?”

    赵忠比划了个手刀的姿势,一示灭口。

    张让无所谓地点点头:“还是正事为先,如若宫内先流露出厮杀迹象声响,也可能打草惊蛇。李素杀与不杀不重要,关键是不能给何进任何讯息。

    我看何进差不多也快到了,李素进不了嘉德殿的,嘉德殿北门已经被封,他只能绕路,别撞见何进就好反正何进入宫之前,宫门不许开、不许放任何人外出、也不许人在宫门外逗留!”

    张让不是杀不了李素,他是怕杀李素万一导致何进警觉,岂非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李素带着赵云,快步回到嘉德殿北门时,却发现有武士守在那儿,告知他从懂偏殿的回廊绕行。

    李素心中愈发一紧,但也不说什么,带着赵云就碎步快趋绕路,等到拐过东侧那个墙角,才继续加速。

    不过,他还没走完东偏殿回廊,赵云忽然拉住他,低声示意:“嘉德殿南门前,似乎有人进宫了,不是大将军么?”

    李素一惊:“你眼神这么好?这不是你我管的,快假装没看见,我们走自己的。”

    不愧是百步穿杨的骑射名将,视力就是逆天。而何进这个神速的进攻速度,显然意味着张让在知道李素交不出兵权后,就已经立刻矫诏宣何进入宫了他根本就没等一个出去再招一个进来!

    好算计啊!就是为了防止先出去的人跟后进来的人串供!现在这样,李素根本无法提醒何进“千万别进宫,这里危险”李素当然也没想提醒何进,但张让以为他会,不得不防

    李素恰到好处控制节奏,确认自己不会撞见何进之后,才快步奔往皇宫正南门。

    偏偏抵达正南门之前,中间还有一两道内门,守卫非常复杂,李素冲到第一扇门前时,拿出何太后召见的懿旨手谕,说自己受召完毕,太后吩咐他尽快出宫,以免有损宫闱清誉。

    第一道内门的守兵没有十常侍高层,不知今夜阴谋,看了召见懿旨也就放行。

    李素就靠这么大胆,诈开两道内门,一直到了南大门内侧。

    门外似乎有人马嘈杂,李素愈发多了生的希望,他知道那些是曹操和袁绍带来的保护何进的亲兵,但是被拦在了宫门口。

    可也正是因为袁绍带兵在外,这扇门的守将比里面内门的严格不少,李素再次拿出宣召懿旨和召见完毕的信物给对方,想骗开城门,对方始终推脱:

    “中郎请赎罪!我得张常侍之命,今晚不得特使前来宣布可以开门之前,此门一律不得再开!还请中郎到旁边歇息等候!说不定张常侍的特使很快就会来解除门禁的。”

    李素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时又不敢直接动武,他也不知道门口的袁绍军如今有没有等到不耐烦、有没有冲进来救何进的准备。如果动手早了,打开了城门袁绍他们也不攻入,到时候岂不是成了李素的人妄自杀害宫廷卫士、当出头鸟了?

    有些事儿,你必须得等大家都呐喊杀宦官攻宫,你才能跟着干。否则大伙儿说不定会很乐意看到超节奏一拍的先行者被打为反贼宫廷斗争就是这么残酷。

    另一方面,李素也不知道嘉德殿那边张让办完事儿没有,要是还没办完,自己提前太多杀开城门,又救了何进,那后续发展就完全崩了无法预测。

    “那好,我等等。”李素强行表情语气都镇定下来,丝毫不露破绽,让守门官放松对他的警惕,足足等了十几分钟。

    然后,他才趁着那个守门官走到门缝边、把注意力集中在往外观察袁绍等人动向时,李素才压低声音吩咐赵云:“子龙,你耳音比我好,听着点儿,如果内宫有大队人马杀来,或者是门外士卒高喊请大将军上车回府之类的言语,你就看准时机斩杀那个守门将。

    至于借口,你可以一边杀一边大喝:我等奉大长秋赵常侍之命,以宫闱清誉为重。此人勾结悖逆,欲图深夜锁少年俊美男子留于宫墙之内,败坏太后名声。我们是为太后与先帝美誉才斩之以肃宫纪。”

    这个借口其实也是不太说得通的,但搪塞个一天半天没问题。只要等其他人也都跟着攻打宦官了,也就没人计较李素稍微领先半招。

    赵云点头,表示没问题。

    两人又坐了十几分钟,守门将看他们闭目养神很坦然,愈发不注意他们。而宫门外袁绍的兵终于开始呐喊:“请大将军回府!”

    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守门兵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外面,丝毫没有防备身后,那门将还分出几个人手去通报催促:“你们速速把此处情况报告给张常侍,问他究竟如何处置!”

    “喏!”几个守门亲兵领命而去,门口的人手又少了几个。

    早已蓄势待发了二十分钟的赵云,终于逮住了一个机会,直接大喝一声,一边数落罪行一边挥剑砍去,直接斩落了那个守门将的首级。

    随后他一气呵成抢过未倒尸体手中的长槊,挑开两名守门兵,并且趁着那守门将的首级还未落地,就用槊枝凌空接住、顺势一抛掷向李素。

    李素下意识用手一挡,发现自己双手接住了一个人头,吓得差点儿直接扔掉。

    幸好赵云的厉喝点醒了他:“还不快戴上他的头盔!”

    原来,李素和赵云入宫,铠甲穿在里面,自然不能戴头盔。赵云这是早就算好了一出手就斩个首级送给李素,让他自己扒死人头盔戴上,躲避万一出现的流矢。

    李素这下也顾不得血腥和恶心了,苟怂之力让他爆发出一股力气,直接硬扯下死人头盔罩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