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更注重养生,稍微多拿了些。

    其他客人则是碍于面子,看主公和三将军都只拿这么多,他们怎好多拿?

    这可是枸酱啊,夜郎枸酱是跟楼兰葡萄酒齐名的贡品,要是搁灵帝年间,拿个几石送送礼,得个千石高官不在话下。

    李素看张飞带了个坏头,就主动开始送。

    他环视了场内一圈,对诸葛瑾招了招手,诸葛瑾和诸葛亮兄弟连忙过来听命。

    “子瑜,我记得令尊生前是忧郁伤肝而不治,虽是心病,但能因忧思而伤身,按医家之说,多半是肝本来就不好。而且你如今要帮我处理繁多庶务,熬夜也会伤肝,你多拿几罐。”

    诸葛瑾闻言受宠若惊,府君居然还记得他父亲的死因,并且关心他们家族的遗传病史,这让诸葛瑾颇感知遇之恩。

    诸葛珪当初是怎么病死的,诸葛瑾当然更清楚,毕竟他是长子,寻医问药的经过都是他经手,他当然知道诸葛珪忧虑而死时医生说他伤肝。

    “没想到府君还如此深谙岐黄之术,竟能通过这点旁枝末节的观察推断出先父病情,对咱诸葛家可谓是用心恩遇了。”

    诸葛瑾感慨之余,他哪里知道,李素之所以敢这么猜,完全是因为他太了解诸葛亮了。

    史书上对于诸葛亮死前的情况可是记载得很清楚的——司马懿被送女人衣服的时候,问过“诸葛亮饮食如何”,汉使说“日食不过数升”,吃不下饭,这典型是肝硬化导致脾胃不佳的表现。

    当然仅此一点还不能证明诸葛亮是死于肝硬化晚期,另外还有诸葛亮死前“呕血不止”、“面色蜡黄”,这都是肝病。

    最重要的是,诸葛亮是过劳死,现代人都懂,对于一个过劳的人,一般都称呼他“肝帝”,因为熬夜和过劳最伤的就是肝,诸葛亮那么勤奋的肝帝,最后当然是肝硬化而亡。

    李素知道诸葛氏有容易得肝脏病变的遗传病史和基因隐患,所以借故赏赐诸葛瑾一些护肝宝枸酱罢了,让他吃完了再来拿货。

    诸葛亮在一旁,看兄长得到了府君赏赐,也有些眼馋,他还是十二岁的少年人,比较馋甜品,这时代又没多少好吃的甜食。

    “府君,我能吃么?”诸葛亮忍不住问。

    李素拍拍诸葛亮的肩膀:“你还年纪小,吃新鲜尚未发酵的可以,或者要吃果子我也给你拿。那些已经酵出酒味儿的你不能喝,得等你到了能喝酒的年级才可以。以后你想要多少有多少,问我拿就是了。”

    李素分配完了礼物,跟众宾客们曲水流觞了一会儿,很快就到了婚礼典礼的时刻。在一众宾客得恭维中,李素和蔡琰平平淡淡走完了程序。

    累了一天,李素决定亲自第一次试用一下老婆大人给打造的黑曜石浴池解解乏,顺便玩点有情调的吟诗作对之事。

 第161章 关、孙讨董

    “夫君,我们这么奢靡是不是也有点不太好。刚才后堂的酒席上,我看甄家几位妹妹看我的眼神都羡慕得不得了,说我们家的享受比征西将军和张将军府上都奢华多了。”

    “我的钱都是自己光明正大挣的,要不就是礼尚往来所得,怕什么。”

    李素趴在黑曜石浴池旁边的汉白玉肚皮石上,哼哼唧唧地享受着媳妇的解乏搓揉,一边为今天婚礼的奢靡辩解。

    “肚皮石”是土耳其浴/罗马浴里用到的一种石头,弄暖后让人俯卧着趴在上面,因为肚子贴着石头,俗称“肚皮石”。因为肚皮石不宜用太过光滑、毫无摩擦力的石头,所以蔡琰当初做的时候没用黑曜石,而是用了汉白玉,稍微带点起伏,躺在上面被搓背非常享受,有点儿后世水疗会所里推精油台面的意思。

    这几天太忙了,没想到新婚之夜,才有机会第一次亲自尝试这些池子和搓澡石。

    蔡琰听夫君说得那么淡定、理直气壮,内心对于“我用的享受比征西将军的妾和张将军的妻子还好”的不安也消退了一些。

    李素心思缜密,他感觉到妻子揉捏的手慢了下来,就知道她是在想事儿,反正李素也揉得够了,翻过身来仰面躺着,谆谆教导地说:

    “奢靡只要不损法度,就不是坏事儿。蜀地与南中,都是道路险阻、钱粮运输艰难。所以我觉得,治理大汉朝其他地方可以靠重农抑商,唯独在蜀地不行,相反我们还要商农并重。

    重农以养民,重商以征税。只有征收蜀锦、茶叶、糖盐、香料、翡翠玛瑙珍珠这些,运输成本才低,至于粮食,百姓种多少,除了军粮,其他都留给百姓自己。

    但要征收商税,如果这些特产销路不畅,我们也无法变现,所以要鼓励百姓,尤其是士绅,把这些特产的享受传播出去,让大汉各州世族豪门都以享用茶叶香料、蜀锦翡翠玛瑙为荣。

    如此,蜀地的特产才能转化为国力,得来的钱财才好在关中、荆州换成粮、铁等军需物资?助军平定天下。尤其是翡翠玛瑙这些?如今在外面可不算什么上流的宝石,连等重黄金的一两成价钱都不到。”

    李素心中?其实已经有一些在蜀地和南中搞“官营香料、茶叶、奢侈品计划经济”的萌芽了?只是具体实施还需要时间,可以让诸葛瑾先在自己封地上试点。

    蜀地这地方?就不适合小农自然经济,也不适合粗放式征税。

    蔡琰当然不懂经济?但她也隐约体谅到了夫君那种“我奢侈是为了代言带货”的思路。

    “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今天就别聊这些了,夫君我们安歇吧。”

    ……

    因为刚刚大婚,李素着实放了个把月的假,好生在家享乐疗养。

    蜀郡太守的政务?就暂时交给诸葛瑾他们帮忙料理。反正李素赏赐了他们那么多“枸酱护肝宝”调理身体?稍微肝一肝也是应该的。

    不过,外面的世界,可不会等待李素这么闲适慵懒的节奏。

    191年,二月初二,龙抬头。

    随着冬雪渐化?雒阳南侧连接伊阙、太谷、轩辕等关的伏牛山、嵩山,也渐渐解除了积雪封山的状态。几乎四个月没有发生战事的华夏大地?即将迎来讨董的最后一战。

    众所周知,在董卓彻底放弃雒阳西逃之前?关东诸侯内部之间其实还是挺安分的。就算有些诸侯互相看不顺眼,也不会明着自相残杀?一定要等雒阳政权的权威彻底崩塌?他们才敢开始窝里斗。

    所有人都冷眼看着受袁术指派的孙坚为代表的诸将?北上再攻梁县、阳城,逼近雒南三关。

    只不过,孙坚还多了一支友军:汉中太守关羽,以及受巴郡太守蔡邕调遣的宜都太守赵云(表)。两人共计领步兵五千人、骑兵三千人北上。

    其中,关羽的五千步兵里,丹阳兵只剩三千人,因为之前攻打宜都、武陵损失也不小,剩余两千人是这几个月从战俘里整顿收编的荆州本地士兵。

    另在,关、赵出发前,也在根据地宜都、武陵各留数千兵马固守,守将为李严、张肃、董和、向朗等人。因为如今还没进入诸侯争霸节奏,孙坚和刘表也不可能突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友军下手,所以留几千兵力防守已经足够了,唯一要防备的只是当地宗贼余孽罢了。

    二月初五,孙坚、关羽、赵云在鲁阳县再次誓师,北上杀入司隶境内。

    ……

    联军的初步进展很顺利,出发之时,军威壮盛。从鲁阳出兵后的第三天,孙坚和关羽的部队就推进到了孙坚去年折戟的梁县城下。

    孙坚和关羽、赵云毕竟是互不统属,大家都是太守,所以孙坚也不得不客气一点,一切商量着来:

    “关将军,承征西将军与二位厚意,愿与我等勠力同心讨董,天下其余诸侯,闻之想必应当惭愧不已。今日之战,我意徐徐打造重型攻城器械,稳扎稳打,贵军尊意若何?”

    关羽捋着胡须,说道:“梁县并非坚固重城,如若此地都要如此迟钝进军,将来到了轩辕、伊阙、太谷三关又当如何?到了雒阳城又当如何?”

    孙坚微微怫然:“关将军切勿轻敌!孙某去年就是在这梁县损兵折将数千!”

    关羽也不揭人短,毕竟双方是盟军,他只是就事论事地说:“孙将军当初败绩,我等也深感遗憾惋惜。不过,孙将军之败绩,并非梁县小城坚固难攻,而是当时董卓所派兵力众多、且士卒精锐。

    当时连连野战都未必能全胜,何况攻城呢?今日却不然,后将军已为孙将军添补兵力,又有我军八千人助战,依我之见,不如速战速决、飞梯登城,纵然不克,也要逼敌援军增援,围城打援。若是董卓不援,梁县守军定然士气大挫,到时候我军凭勇气震慑,也可使守军慌乱出错。”

    赵云刚才一直没开口,直到此刻才顺着关羽的话往下说:“我有三千幽州精骑,可断敌求援斥候送信道路,侦查敌援动向。依我之见,只要侦查一下城中守备兵力是否充足,如若不足,云长之策可行。”

    孙坚想了想,他之前也没打过骑兵如此富裕的账。他一个南方人,哪见过数千幽州骑兵的援军。

    孙坚折衷地说:“那就有劳赵将军侦查一下敌援情况,最好再抓一些出城的斥候拷问城中守备情况,如若兵力不足,我们就速攻!”

    赵云带着骑兵就单独行动了,孙坚也没闲着,让士兵们不管如何先打造一批飞梯和撞木,如果侦查结果有利,靠这批器械就直接攻城了。如果侦查结果不利,再慢慢打造冲车和云梯。

    赵云的行动非常迅速,仅仅当天傍晚就回营了,表示抓到了一些敌军斥候,隔离拷打盘问,大部分被拷打的西凉兵都招供说城内只有两三千守军。

    赵云直截了当劝说:“孙将军,攻城吧,听说,伏牛山刚融雪的时候,胡轸本人坐镇阳城,让华雄镇守梁县。但就在前几天,阳城那边吃紧,胡轸调了华雄带走了梁县一多半兵马去阳城增援,是不是后将军还派了别的援军配合你行动?你怎么都不告诉我们。要是等胡轸、华雄跟我们的友军打完了、回援梁县,攻城也就不易了!”

    孙坚豁然而起:“那些敌军斥候真说华雄是去增援阳城了?那应该是后将军表奏的颍川太守李旻和豫州从事张安出兵比我们快。”

    这里必须说一句题外话,提到几个三国故事看官们基本上不会听说的名字,那就是颍川郡太守李旻他们——包括易中天品三国的时候,都说“各路诸侯讨董,唯有孙坚和曹操真正出力”,但这番话其实有个前提语境,那就是“在后世活下来那些诸侯里”,只有孙、曹二人舍生忘死杀贼。

    但颍川太守李旻也是参与了杀贼的,他的事迹《三国志》一个字都没提,只有《后汉书》提了一句。之所以不出名,是因为他讨董兵败被俘殉国了,死了也就不会被人当诸侯记载。

    所以说,你首先得活下来,才会被历史大书特书,否则这个李旻绝对可以算到“第十三路诸侯”里面。

    因为当时豫州事务基本上也是袁术说了算,豫州那些太守也都是袁术随便表的,李旻是袁术所表,当然也要配合孙坚的进攻了。

    孙坚走的是从鲁阳沿汝水攻梁县的道路,李旻走的就是从许县、颍阴沿颍川攻阳城的路线。孙坚在西,李旻在东,两支部队平行北上。(注:这里的“沿颍川进攻”是一条河的名字,不是指颍川郡。颍川郡也是因为颍川河得名的。)

    所以孙坚听说梁县守将华雄被友军吸引走了,当然要拼命争取这个宝贵的时间差赶紧把梁县各个击破。

    第二天一早,打造好了飞梯的孙坚部,以及一部分关羽军的士兵,就开始列阵攻城。梁县本来就不坚固,加上攻城部队士气浩荡,声势壮盛,只攻打西南两面,而放出了城西城北供敌人逃跑。赵云的骑兵部队也假装掩杀包抄较慢,给敌人摆出一副“再不跑就要被断了后路”的架势。

    “杀啊!攻上城头,报仇雪恨,为去年战死的弟兄们报仇啊!”孙坚军士卒大呼酣战,黄盖、韩当都亲自身披重甲持盾登城。

    关羽这边,甘宁周泰也不甘示弱,亲自到城下督战,看形势有望,也纷纷亲自登城杀敌。

    守军因为华雄带着主力走了,本来就被打了个猝不及防,而西凉军又自忖马匹众多,弃城逃跑跟主力会合应该有希望跑掉,也就产生了动摇。

    随着南城门两侧城头被黄盖韩当登城、西城门被甘宁周泰登城,城里剩下的一千多西凉兵乱抢马匹,纷纷从北门突围、寻找浅滩徒涉穿过早春枯水期的汝水。

    赵云连忙去追赶,但因为初来乍到,对汝水地理水文了解不如已经在本地驻守了一年多的敌军,所以事先不知道哪里有浅滩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