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2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来洞主一挥手,制止了两人的狐疑,抚慰道:“你们都别瞎猜了,我知道汉军为什么迁延——我的细作都打探到了,是因为开春天气变暖了,汉军都是北人,不习炎热,多有疫病。

    而且汉军出征前都说好了南征半年,现在时间到了他们的征西将军不肯放士兵北归,故而有哗变趋势。汉军轮换了相当一部分士兵,我派去建宁郡牧麻县的细作,亲眼看到码头上前阵子每天有数十艘船只载人往返、轮换新兵。

    现在关羽麾下只剩七八千士兵,还不能都派到前线,前线的可战之兵最多五千人。汉军另一员猛将张飞也被调走了。所以,别提什么笼城死守挫敌锐气了,最好的挫敌锐气就是一鼓歼灭!要是错过了这个机会,等汉军琢磨明白了,让昆明贼加大征发,这个仗反而不好打——

    你们难道忘了,九十年前的哀牢王类牢,并不是被汉将打败、以至于我们哀牢国从此灭亡、逃到怒江之西改名掸国。他是败在源源不断跟着汉军做狗的昆明贼手上!我们一定要利用他们的轻敌,在昆明贼被进一步调遣起来之前,把嫡系汉军灭了!也让昆明族从此知道我们哀牢族才是南中第一大族!”

    最后这个理由非常关键,让木鹿大王和乌戈大王彻底统一了认识,决定无视“汉军在听说哀牢联军有战象和藤甲兵后、避战准备十余日再来应战”这个利空消息,依然进行决战!

    思想统一之后,后续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汉军的路本来就修到距离楪榆县只有最后一百里了,花了三天时间翻山行军。二月二十六日傍晚,汉军最后一次在无量山区的险要处谨慎扎营、防止敌军趁夜劫营,而哀牢联军也丝毫没有动作,第二天,汉军就被放入了洱海盆地。

    二十七日上午,哀牢联军三万余人出城,还集结了两百多头战象,打开楪榆县南城门,出城南下,走了二十多里路,然后在洱海西岸偏南的狭长平原上,与汉军撞了个正着。

    双方立刻就地展开军势列阵。此处的位置,基本上就是后世的大理古城景区附近,东临洱海,西靠苍山。

    苍山洱海都是南北走向,从山到湖之间,是一道宽十二里的狭长平原,所以地势足够展开数万大军。

    哀牢联军有三万人,阵线正面足足有五六里地宽,前后大约三十排,每行近千人,中间还空出一大截排列战象。

    汉…昆明联军的正面宽度就要窄不少,只有两里宽,纵深也稍薄一些。

    孟信带着的五千昆明夷在左侧,因为这些部队都是山地兵,所以靠着苍山山坡列阵,利用地形崎岖防止被战象冲锋,关羽让王平带着数百亲兵作为孟信的监军。

    关羽居中协调汉军与昆明夷,让高顺带领两千铁甲兵居右,高顺两翼和后方跟着两千只有皮甲的汉军轻步兵弩兵,和一千名汉军骑兵。

    李素本人也带着典韦和数百护卫骑兵亲临战场督阵,或者是遇到关羽没见过的突发情况时,便于提点一下——虽然,在开战之前,李素已经把他对付藤甲兵和战象的武器安排,全部交代过了,只是关羽都没试过,还有点将信将疑。

    “把汉军和昆明贼都赶出楪榆泽!儿郎们杀呀!”

    楪榆泽就是洱海的古称,带来洞主在简单的鼓舞士气之后,就吩咐战象首先发起集群冲锋,而步兵们要拖后战象百余步再展开冲锋,而且得是藤甲兵先冲顶盾抵挡汉军的弩阵。

    如前所述,西南夷在阵地战中最大的劣势,就是缺乏强弓硬弩。他们几乎没有弩,弓也是轻弓软箭、全靠淬毒来确保杀伤力。在山地战时还可以利用复杂地形接敌到近距离对射,发挥毒药的威力。可野战时毒箭再强,射程不足,就很吃亏,得顶着被弩阵攒射的巨大伤亡接近到五十步内,才能开始对射。

    所以战象和藤甲兵是吸引火力、破解汉军弩阵的两张王牌,否则光靠三万蛮兵平原结阵冲锋,根本顶不住汉军连续强弩攒射,阵地战“一汉顶五胡”的威名可不是白吹的。

    二百步,一百五十步,眼看着汹涌的战象已经逼近到汉军蹶张弩的有效杀伤范围内了,不少轻步兵弩手已经被这个阵仗吓得腿哆嗦,几乎要提前扣动扳机放箭了。

    也亏得他们用的是弩,保持张紧弩弦这个状态并不用额外费力,所以误触击发的可能性还低一些,如果是弓箭手的话,拉满了弓不放箭,没几秒就臂力衰竭手抖射出去了。

    李素亲自带着典韦在弩阵后面来回巡视,他也意识到了弩手的紧张,连忙让传令兵和军法官反复告诫:

    “不要慌!不许提前放箭!要相信你们手中的武器,射出去战象就会逃窜的!但是因为弩箭上绑了药筒,射不远,所以一定要稳住!而且要形成批次地放箭,持续惊吓,否则吓完一波就停那就前功尽弃了!”

    在反复弹压之下,这些弩兵不愧是跟着刘备打了几年仗,在两年益州之战中得到了心理素质历练的,都撑了下来。

    “第一排点火!点燃后在两息内完成瞄准,迅速放箭!”

 第210章 窜天猴谈笑间,战象灰飞烟灭…下

    随着正式下令,第一排弩手终于把架在弩上的箭矢所绑的那个窜天猴药筒给点燃了,引线嗤嗤地燃烧着,随着弩机的扣动,“嗡”地射出。

    这就是李素用来对付战象的大杀器。严格来说,只是形似烟花里的窜天猴,但并非“真窜天猴”。

    因为按照窜天猴的定义,你得是靠火药燃气推进导致箭杆往前飞,而李素这批货飞行的主要动力还是靠弩弦本身的蓄能。

    他如今做出来的黑火药,要对人或猛兽造成致命杀伤,困难还是很大的,李素也从没想过造出火枪或者大炮,但用来吓吓人就太轻松了。

    何况窜天猴李素在长安太庙玩“白虹贯月、斩蛇剑飞升认主”时已经用过了,所以有经验的,这次再稍微改良改良,可靠性非常高。

    东西方千年来跟战象对抗的经验都显示:大象怕火光、爆燃和巨响,这几样因素窜天猴都有。

    而且以李素的苟怂性情,他也不会把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

    所以即使窜天猴无法控制住大象的冲击方向,他还有最后一手备胎:此战之前,李素要求所有汉军轻步兵都扛一捆干草,开战前往己方阵地前排开,形成一道道有间距的草堆,一旦战象冲到五十步以内,就直接点火。

    另外李素也带了一批“李洛托夫鸡尾酒”燃烧瓶,那玩意儿当初对付甘宁以及在阆中峡谷里打张鲁用过,现在要快速制造局部燃烧带阻挡战象,或者是面对藤甲兵集群时,也可能用得上,备一些也不亏。

    所有的物料,此前都是存在滇池县的仓库里,只要花时间制造成成品即可,而非从僰道千里调拨,否则十几天的准备时间根本不够——因为李素到刚到南中的时候,就想到过有可能要面对藤甲兵或者战象,这些东西在演义里太有名了,也确实是南中的精锐战力,不做准备不是李素的风格。

    最后,汉军的军阵之间,还提前留出了甬道,为的就是对疯狂后的大象轨迹形成导流——这一招是罗马名将西皮阿对付迦太基统帅汉尼拔时创造出来的。

    ……

    “嗖嗖~吱吱~啾啾~”随着一声声凄厉尖锐的啸叫,一支支窜天猴在汉军阵前五十步到一百步的范围内逐次炸开,声势如同厉鬼群啸。最终药筒爆炸的声音,似乎还不如飞窜时的啸叫更为嘹亮持久。

    简易的“分段爆燃”引信并不是很可靠,有些窜天猴飞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啸叫,一直到扎到战象皮肤上或者射在地上后才炸开,还有一些则是啸叫飞行着就直接凌空爆炸了。

    但不管是炸早了还是炸晚了,靠着足足数千根的密集数量,加上战象的目标足够大,惊骇的效果还是非常拔群。

    一头头巨象开始惊叫嗥鸣,甚至有个别后腿人立而起,把背上的驭象人直接甩落下去。

    哀牢夷对战象的武装并不完善,不像迦太基人那样有象背上的箭塔,所以哀牢夷也不会在大象身上放箭,纯粹就是每头象一个人、骑在脖子上驾驭控制方向而已,所有杀伤输出全靠践踏和冲撞,也不会给战象披挂铠甲。

    如此粗放的武装,让战象遇到窜天猴弩箭集火时愈发缺乏反制手段。

    亲自负责中军先锋、带着象群冲锋的木鹿大王,原本骑在最大的一头战象背上。这也是仅有的数头有简易箭塔状象鞍、可以在象背上放箭的战象,目睹了这一切时,木鹿大王首先就被惊得目瞪口呆,心中滴血。

    他至少看到了二三十头战象,在第一时间就发狂乱跑、后退、人立倒下、甩下驭手,那都是族中的精锐!

    “这不可能!汉人用的什么妖法?李素真有天神相助么?!我的战象!”

    而在后方中军观战的哀牢联军主帅带来洞主,虽然受到的视觉冲击没有木鹿大王那么直接,但他因为站得高看得远,更能第一时间掌握全局,所以内心的惊骇也丝毫不输。

    “如此风雷天火,汉人究竟有何神助?天亡我哀牢么?”

    不过,即使到了这一刻,哀牢诸将还未放弃最后的希望,他们还在赌汉军下手太慢了,战象阵即使炸营也会把汉军踩死更多!

    “藤甲兵和后军继续冲锋!战象受惊之地距离汉军不足五十步!就算发疯乱踩也是踩死汉兵更多!长矛兵先顶上去,抵住战象不让后退!”带来洞主飞速下了几道命令,试图赌命一搏。

    原来,他也看出了战象虽然炸营四逃,但毕竟已经离汉军阵线很近了——如果弩箭上不绑缚窜天猴药筒,蹶张弩原本是可以轻松射两百步外目标的。

    绑缚了药筒导致箭矢加重、而且流线型的空气动力结构被破坏,所以最远只能射到百步,如果箭矢飞行速度太快还有可能因为风太大而熄灭引线。这一切,都导致大象的炸锅是发生在距离汉军一百步到五十步的区间内的。

    而大象受惊后并不会全部倒退,就算正面火力再猛,缺乏智商判断的大象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逃更安全,所以大象的乱窜完全是“真随机事件”。

    往汉军那儿再乱冲几十步就破阵了!

    这么大的诱饵摆在那里,让哀牢诸将都不想彻底前功尽弃——如果这时候退却,那就是输掉已经放上牌桌的三成筹码,而且是让汉军白白通吃!而如果再殊死一搏,所有筹码推上赌桌,就还有机会连本带利翻本!

    这种时候怎么能不跟!

    几千名没有铠甲的蛮兵长矛兵,被勒令一改原先的阵势,冲到了跟藤甲兵一样靠前的位置,纷纷架矛准备抵住后退的大象。

    而就在这短暂的混乱中,所有的二百多头战象几乎全线发狂了,还冷静前冲的已经不到十分之一。

    “哗——”汉军的窜天猴用得差不多之后,不得不留最后一手战略储备,而改为把阵前的草垛全部点燃,形成一道导流的火墙。

    即使有极少数依然慌不择路往火墙上冲的,汉军还有用普通箭矢的强弩攒射、以及二十步内靠投掷猛火油红糖粘稠燃烧瓶击退的最后杀手锏。

    “嗷——”一声声凄厉地长嗥,乱冲在最前面的战象终于被燃烧瓶的黏着持续焚烧烧得立刻掉头。

    更多的大象,则是在斩马剑列阵和火墙的逼迫下,沿着甬道冲到了汉军阵列背后,直接逃之夭夭离开了战场。汉军还趁着大象通过甬道时,用弓箭近距离瞄准射击象背上的驭手,把好几十个驭手射落刺杀。

    两百多头战象,有二三十头直接在阵前刺猬一般倒毙、还有二十头左右被燃烧瓶击中后带着火狂奔到远处,跑着跑着倒毙。

    剩下一百七八十头战象,有大约八十头确实如带来洞主和木鹿大王预料的那样,“虽然炸了,但也是往汉军阵列方向炸的”,只可惜全部沿着甬道导流逃离了战场,压根没踩死几个汉兵。

    倒是有一百头战象,结结实实一把八十度转弯,往身后的蛮兵阵列疯狂冲锋践踏。

    “喀喇——”一声声藤甲兵顶着盾直接被象腿一脚踩死的闷响不绝于耳,士卒纷纷筋断骨折形同肉泥。

    “噗嗤噗嗤——”数以百计的粗制长矛被无甲裸战的蛮族轻步兵用来抵住后退的大象,可是随着汉军的蹶张弩阵完成惊敌任务、改为使用普通弩箭后,一轮箭雨覆盖就能把试图抵住大象的无甲长矛兵射得七零八落。

    这种攒射,都是发生在七八十步的距离内,被射的一方连衣服都没有,简直残暴。

    更要命的是,蛮兵对火药兵器的天生未知恐惧,早就极大地打击了他们的士气。汉军攒射时,但凡几十支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