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虎下山冲下去,行动也能确保非常迅捷。
让擅长山地战的王平带着他们攀援飞度打突袭,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早在去年的长安城攻城战中,王平就已经带过那些擅长攀援战的士兵蚁附攻城,有过一定的经验。
虽然打长安那次一开始受挫了,但金城的城墙比长安可是矮了太多,长安有七丈,这儿才两丈多,质量也差。李素对王平非常放心。
远处黄河岸边的厮杀,始终没有完全停止。李素在山上偶尔用望远镜亲自确认,也暗暗赞叹关羽的岿然不动。
许久,终于听到天边有些沉闷而细碎的噪音,李素凝神侧头静听、示意身边人安静,听了一会儿之后,果然不出意料地喜上眉梢。
是滔滔黄河的声音,陡然加大了几倍!
“全军准备,王平等大水冲乱韩遂军、冲到金城城墙根下之后,你就冲下山去,洪峰一过,立刻登城抢城!务必不能让韩遂主力回防!”
王平早就憋了半天了,立刻大吼一声,带着几千山地兵飞奔下山。
……
远处黄河岸边的渡口营地内,关羽军听到隆隆而来的水声后,也是士气大振。
“全军收缩防守!逐步放弃营墙!连弩手除了哨楼上的以外,其他都把弩先撤了搬上车阵!哨楼高处的士卒不要慌!继续阻击到最后一刻!有序放弃寨墙!”
关羽有条不紊地下令,让一线守营部队有序后撤。毕竟大水来的时候,还守在寨墙边,那是有可能被冲走的——
凡是见识过洪水的人都知道,洪水的冲击力是很大的,哪怕水深不足以没顶,只要有到人胸口的深度,光靠冲过来的冲力也能把人冲倒冲走。
韩遂军也有一部分陷入了混乱,因为他们也听到了大水的声音,变得不知所措,似乎想到了什么可怕的可能性,到处乱窜。
但并非所有士兵都有这方面的敏感,这些人都是西北出身,一辈子没见过洪水,更多人只是不知所措。
韩遂本人眼神一眯,望着上游的方向愣了一会儿,耳边冷汗涔涔而下,随后大喝一声:“快!分兵回城!”
可惜,下面的人都不知道仓促间如何执行他的命令。
尤其是当时正在营墙附近攻坚、厮杀到浴血上头的氐族羌族士兵,一看关羽军后退了,退到了营内的车阵防线,他们还以为真是靠自己的努力奋战逼得敌军放弃了寨墙,瞬间士气爆棚。
“关羽军败了!他们放弃寨墙了!全部冲呀!辎重财物都在寨中!”破羌氐王杨千万,一辈子没见过发洪水,居然亲自如此呐喊,带着本部氐族士兵往里疯狂涌入。
尤其是有几十个为友军断后、给友军退入车阵争取时间的陷阵营铁甲兵,是堵着营门到最后一刻才撤的。杨千万大喜过望冲上去,用马槊一槊一个背刺捅死了好几个殿后的陷阵营锐士,让他信心爆棚。
可惜,他还没杀到关羽的车阵前,洪水已经出现在了视野之中,不一会儿就“轰”地扫到了他的部队。
杨千万和宋建本来就是主攻东侧,他们在上游,也就比韩遂更早被冲到。
杨千万的马都没能站稳,被洪峰一推,直接被冲倒在地,杨千万后面半句还没喊完的喊杀声,直接变成了“咕噜咕噜咕噜”。
不过,他那前半句自我介绍,已经被关羽注意到了,随着杨千万连人带马被大水冲进车阵,关羽眼神一眯,抄起青龙刀连续跳过好几辆车,找了个亲切的位置,往水中利落一刀,把还在发出“咕噜”声的杨千万剁了。
关羽并不知道,那一串“咕噜”声原本想说的是:我今日要为死在赵云枪下的父王报仇!
第431章 被水淹没不知所措
随着杨千万被斩杀,他亲自率领冲在最前面、攻打关羽大营的河湟氐族嫡系部队,也同一时间遭受了最为惨重的损失。
因为相比于宋建的枹罕兵和韩遂的金城兵,氐族部队是直到大水临头的最后一刻,才意识到该找高处避水。之前冲杀的热血上头和鼓噪噪音,让他们错过了重要的逃生时间。
随着“轰轰”一阵阵连番巨响,数以千计的氐族蛮兵直挺挺地被巨浪冲倒,哪怕最初的第一波洪峰水浪只有齐腰高,那些没见过大水的西北士兵照样东倒西歪,几乎没有几成站得住脚的。
加上他们攻打的方向本就是黄河岸边低洼处的渡口营地,只要一倒下,稍微往北被冲出百来步远,就直接进入黄河主河道了。就算被浪懵逼拍倒后想挣扎着站起来,脚下已经是滔滔黄河。
只要没在倒下后半分钟内重新站稳脚跟的,就意味着再也站不起来了。
宋建的部队,表现也不比氐族部队好多少,他们毕竟也是从西侧围困关羽营地的,处于上游,反应时间较短,所有人都放弃了厮杀,而是拼命寻找附近相对较高的落脚点站立。
毕竟水头充分过去之后,最深的地方也就只有到人胸口,所以至少稍微站高一些就能幸免。关羽军筑营时用夯土堆砌、埋上尖桩的寨墙,就成了最好的临时避难点。
踩在夯土上就能让水只淹到腰,如果双臂挂在尖木桩上就能进一步让水只淹没小腿可恨的是关羽把木桩削得太尖锐了,让人无法爬上去后直接坐在顶上,那样会像吸血鬼伯爵的刑徒一样遭到穿刺。
无数的宋建枹罕部士兵疯了一样抢夺夯土墙根那一圈立足点,甚至最极端情况下出现了自相砍杀、抽刀往双手扒住木桩挂在墙上的战友后背砍去,把战友砍死落水后自己上去、抢占这些稀缺的高处位置。
更下游一些的韩遂军士兵,吃相倒是没那么难看,他们多了一两分钟的逃命时间,不至于要凶残到砍杀战友抢高地位置。
有些位于战场南部边缘的,就拼了命地自以为可以往皋兰山山坡上跑,离开河谷低地。
他们当中那些腿脚特别利索的还真就成功了,但跑步成绩差的就完蛋了,而且是在冲刺得气喘吁吁精疲力竭的状态下被冲倒,处境愈发凶险。
其他不靠近战场南部边缘的,就只能抱团就地躲水,或者士气崩溃回头往金城逃。但那些背对洪水奔跑被追上的逃兵,下场往往是最惨的。
杨、宋、韩三方叛军面对洪峰突至时的丑态,充分映证了一条后世广为流传的真理:
对于西北地区的人而言,游泳这种技能是不可能与生俱来的,它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练习才能够掌握的。无论你的身体是如何健壮,只要你不会游泳,面对洪水的时候你就会紧张,就会不知所措,就会被水淹没。
不过,就算宋建、韩遂的士兵们暂时自相残杀抢夺到了高处避水的位置,关羽军也会很快收割他们的。
因为同一时间,关羽军士兵已经好整以暇地在大篷车里扛过了第一波的大浪。关羽非常懂行,他早就预先做好了准备,在战前就在每辆棚车里堆了压舱的军需物资。
除了最后要留出六千汉斤的载重、用于每车坐十五名士兵外,其余一万汉斤的载量都先用别的物资压住,防止被大浪冲远。汉末士兵们营养不是太好,身高七尺的人已经算高了,平均算二百五十汉斤一个人,也就是后世六十几公斤。但武器盔甲全部随身装备加起来算三十公斤
除了压舱之外,关羽还在洪峰到来之前,就预先让士兵们掘土堆夯在篷车阵每辆车的车头车尾部位,这样泥土也能缓冲一部分洪峰的压力,又不至于像把车轮都埋住那样、涨水之后不容易甩脱夯土开走。
关羽军士兵就这样几乎毫无损失地扛过了洪峰,然后把车头还没被冲完的夯土稍微用船桨扒拉开,直接划着篷车展开了反攻。
每辆车坐十五个士兵,六到八人划桨,剩下的人使用弓弩,部分车上还有从寨墙防线撤下来的诸葛弩。
因为水深比较浅,而且离黄河岸边比较近,每车还配了一个身着铁甲的撑篙手,以免不小心随波逐流开到黄河里,或者是太浅的地方不适合划桨。
撑篙手一般由陷阵营士兵担任。陷阵兵有铁甲,力气又大,可以把几乎跟车一样长的两丈半粗竹篙伸到水底,然后跟锚一样扎进泥土固定住车身,想停车就能随时停车。
准备得那么充分,部队在浅水中的机动性可谓是轻松自如、如u鱼得水。
“嗖嗖嗖”
“噗噗噗”
“笃笃笃”
弩箭,尤其是连弩箭矢,以几乎抵近到三十步的距离,才好整以暇地释放出箭矢风暴,排队点名一般的扫射。
破空之声,入肉之声,箭矢钉在木桩上之声,交错入耳,前者最密集,后者次之,最后一种最稀疏。攒射的命中率之可怕,可见一斑。
氐族兵和枹罕兵的惨叫声不绝于耳,一排排地倒毙落水。
有些氐族士兵手上也没有弓箭,甚至逃生时为了方便攀援,连长枪都丢了,要反击只能拿着腰刀反击。但他们被这种单方面的屠杀刺激得神经崩溃,不管不顾激发了蛮勇,想要殊死一搏拉个垫背的。
数以百计的氐族勇士趁着水头稍稍过去、水势趋于平稳后的空档,大呼酣战地抄家伙往篷车阵冲去,不过至少一小半显然是低估了水流的冲力
哪怕最高的洪峰过去了,水位不再上涨,但水流的速度其实是不慢的,这些人不懂物理,以为只要是水位不再上涨就等于冲力较弱,结果刚下水就没站稳被冲走白给了。
更多的士兵看到了同伴的覆辙,小心翼翼一步一个脚印扎稳了往前靠近,但这种龟速的冲锋显然没机会爬上篷车了,表现最好的也不过是走到篷车前十步左右,然后被精准一箭带走。
这样无畏付出了一两千人的白给后,枹罕兵和氐兵终于放弃了一切近战尝试,只由那些带着弓箭的士兵跟篷车阵对射反击,其他人都不挣扎了,最多等战友弓手战死后捡起死者的弓继续放箭。
可惜李素造的篷车本来就是大戈壁上跟西凉骑兵对抗都没问题的作战型,两侧挡板很高,汉军弩手们可以戴着铸铁头盔,只露出肩颈头部跟敌人对射,身体的八成以上面积都挡在一寸半厚的木板后面。
氐族兵和枹罕兵倒是也有工事遮蔽他们可以依托木桩寨墙躲箭。但问题是他们的士兵几乎是挤满了墙的两侧,靠内侧一边的士兵就全成了活靶子。
关羽军好整以暇的把靠着寨墙内侧的敌军全部弓弩点名一排排射杀,最后那些精神崩溃直接跳水躲避。然后关羽才带着车队开到寨外,如法炮制再点名一遍寨墙反面。
被如此高效率地屠杀精神折磨了整整半刻钟,宋建彻底精神崩溃了,让士兵们高呼愿意投降,只是请关羽保证投降后可以不死。
宋建之所以有此顾虑,也是因为他实在是个积年老贼,叛汉十多年了,而且黑材料比韩遂都不干净韩遂虽然兵比宋建多,主动进攻关中朝廷控制区的劣迹也更多,但韩遂从来没敢建号改元。
而这个宋建,虽然没有称帝,但他仗着枹罕地区乃至背后的积石山黄河河口地势险要太偏远了,居然敢手贱自建年号!
他从七年前韩遂被皇甫嵩杀败时,觉得韩遂顶在前面、实力大削,不可能威胁得到他,而朝廷跟他之间还隔着个韩遂,也不可能越过韩遂攻击到他,就胆子肥了,自称“河首平汉王”。
称王不能一概认定为谋反,称帝才是必然谋反。但称王加自设年号改元,那肯定是谋反了。这也是历史上后来曹操征西凉时,哪怕韩遂都能想办法投降,宋建却必须死扛到底、最后被夏侯渊在枹罕、兴国一带击败斩杀的原因。
此刻他要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眼看就要被乱剪攒射杀成刺猬,他也不会拿率众投降跟关羽谈条件了。
然而,关羽果然也是有原则的:建号改元的人怎么可能饶恕?这都能饶恕的话,岂不是当年张角、张举、张纯、张鲁都能饶恕了?
这一点没得谈,关羽要是谈的话,回去也会被人狠狠弹劾,甚至会给刘备阵营抹黑,被其他诸侯抓住把柄口实。
所以关羽义正词严地在篷车上让士卒大喊:“宋建建号谋反,罪在不赦!伪丞相、三公、大将军以下者,杀宋建来降方可免罪!”
说完,就继续箭雨覆盖,把宋建死守的那段营区土堤上的士兵又射死了数百人。
最后,堤坝上终于暴发出了内讧,一些枹罕士兵挥舞着腰刀内乱砍杀,朝着宋建的嫡系亲卫砍去,刀刀见肉杀作一团。
关羽军丝毫没有停止放箭,继续射杀催逼,只不过箭雨的方向略微调整了一下,尽量往宋建的卫队射去。不过如果箭法不准误伤到阵前起义的士兵,也没有办法。
半盏茶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