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5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杨弘就意识到一个关键:必须多拖住皇帝一段时间。

    至少多拖住一天,不能让皇帝像惊弓之鸟那样,劝退失败后立刻就放弃跑路。

    所以,杨弘劝说袁术找借口,派出了一个使者,到伊阙关前,要求见驾。

    刘协正在收拾东西准备逃回雒阳、放弃本计划,关下一个袁军文官名叫袁涣的,被袁术逼着来到墙下。

    袁术最歹毒的地方在于:他连袁涣都骗了。

    出发前他对袁涣说,去确认一下陛下是不是真的、董承是不是真的受缚了,因为刚才那个诈称陛下的人都是在两军相隔强弩射程之外时,才敢上墙喊话,还有盾阵遮挡,视野太差说不定是董承的诡计。

    所以,袁涣是被当成了死间使用,他是真心相信,自己的主公是清君侧只想杀董承而没想反皇帝。皇帝只要证明没被董承挟、把董承的兵权剥夺了,袁术就愿意退兵。

    这样一个使者,破绽自然更少了。

    刘协刚要走,听说劝袁术退兵的事儿可能有转机,他的心中又升起了期待,毕竟也不差这几个时辰,那就再赌一把,反正又没成本。

    “国舅,再委屈一下了,绑紧一点,演给袁术来确认的使者看一下,使者走了就给你松绑。”刘协用恳求的语气和表情跟董承商量。

    董承的忍耐都几乎到极限了,但想到袁术只派来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应该不至于会被假戏真做吧?刘协要是那么出尔反尔,怕是伊阙关的守军自己就先全乱了。

    不一会儿,袁涣就被吊篮吊上关墙,来到城楼里,见到刘协就跪下行了大礼。他去年就来雒阳出使过,是见到过皇帝的,此刻礼数依然恭敬,让刘协生出了更多几分劝退的幻想。

    “袁术未必是没有野心,他可能只是被挤兑得怕了,给个台阶就暂时下了。”刘协心中如是暗忖。

    袁涣行礼之后,把来意诚恳地说了:“陛下,卫将军派臣前来,申明他绝无反心,只是见董承挟持天子、鸩害后宫、残及龙种,愤慨欲救陛下。

    之前在城上相隔太远,看不分明,请陛下让臣亲眼见证董承是否真的被缚。同时请陛下昭告天下,想一个能让卫将军安心的办法,彻底赦免勤王中的误会,并且另加赏赐、给诸军将士一个安心,只要臣带了陛下的诚意回去,大军明日自会退走。”

    刘协自然又演了一会儿,苦口婆心各种说服。无奈袁术给袁涣开出的条件很苛刻,比如说要董承的首级,这肯定是不能做到的,袁涣就拖住了时间,表示非得把皇帝的条件请示袁术,才能最终定夺。

    不过袁涣保证,说袁术军今晚不会攻城,明早一定能带回袁术最终愿意接受的互相取信的条件。

    于是乎,刘协和董承就被拖住在伊阙关多住了一晚。

    当然了,袁术这个诡计,也不是唯一的拖住因素,因为就在当晚入夜后,又来了一条坏消息,强化了刘协继续观望的犹豫。否则的话,刘协若是感觉到危险铁了心要走,后半夜骑马赶路逃命回雒阳也是可以做到的。

    这个坏消息,是前天派去弘农找段煨的使者回来了。使者回信中,表示段煨是这么说的:

    “臣听闻雒阳后宫确实陡生诸多变故。实不能判定求援来使是出自陛下本心还是在被董承挟制状态下做出。

    但臣对陛下效忠之心绝无更易,若陛下觉得在雒阳不安全,愿移驾弘农,只要陛下本人亲来,臣誓死保卫陛下周全。

    另,卫将军袁术帐下桥蕤,于三日前在未宣战状态下,假借宴请骗了华阴县令及潼关都尉赴宴,用计斩杀了我军守将,偷占潼关得手,随后宣布讨董清君侧。如今形势不明,臣在西线以部分兵力堵守潼关道、反击桥蕤,实不敢再有妄动,唯恐有失使雒阳两面受敌。”

    段煨这番话,看不出他的忠诚度有任何问题,毕竟他表示只要皇帝本人到,他绝对誓死保护。他只是不知道现在中枢什么状态,怕乱命——这种姿态,自从董卓乱政以后,各地效忠大汉的诸侯都能这么说,是绝对不能指责的。

    段煨也怕朱儁死后董承真的野心膨胀,吞并他兵权。这种时候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反贼,要联合起来的取信成本太难了。

    段煨的反应让刘协更加坚定了多等一夜,甚至在想“明天能不能趁着董承被缚,咱带着亲兵不回雒阳回弘农,让袁术和董承自己打死打活。毕竟段煨没有控制后宫杀害皇妃和龙种的嫌疑,只要董承不在朕身边,袁术连清君侧的借口都没了。”

    刘协这么想固然是非常薄情寡义了,但他只想活下来,继续当皇帝,一次次的丢车保帅他也不觉得有问题,他始终觉得自己是被逼的。

    想活下来有错么?想继续当皇帝有错么?

    可惜,一夜之后,他这屡次的犹豫所起到的效果,都瞬间发生了反转。

 第496章 弑君…下

    第二天清晨,刘协还在焦急等待袁涣再次送来袁术的回信,结果却得到了伊阙关守军将领刚发现的一个噩耗。

    偏将军王服惊慌失措地来禀报:“陛下!车骑将军!不好了,关后的谷口,忽然也出现了大批袁术军士卒,我们被堵在这伊阙龙门谷内了!,两侧山上都有少量袁军弓弩手攀登上去了!”

    刘协一脸懵逼,他完全不懂军事。董承好歹还懂一些,惊讶追问:“怎么可能?雒阳八关,都是险要所在,若是那么容易偷越,还造这些关有什么用?光武皇帝至今,那么多年都守下来了,这不可能!”

    王服悲愤地说:“使我们疏忽了!这伊阙并非没有山险之处可以偷越,只是不能过车马,无法运粮。寻常大军交战时,敌军偷越了之后也会饿死在伊阙关与雒阳城之间,亡于守军的坚壁清野。

    可现在我估计袁术就没打算持久,他就是要断我们后路,然后不惜一切代价狂攻伊阙得手,弑君灭口!”

    董承如堕冰窟,连忙登上城楼最高处往北观望,龙门谷北口影影绰绰已不知有多少人马。

    或许袁术的六七万大军只有一小部分偷越过去了,但这也不是伊阙关目前还剩的六千人能打得赢的!

    留多少人守关墙?分多少兵保护皇帝突围?

    留少了一旦关墙被突破,大军涌进来,死得更惨。留多了的话,突围部队野战都打不过敌人断后的,就无法突出去。

    雒阳城里倒是还有小两万人,那里离伊阙关不过四十里,离龙门谷北口袁术军的截击点更是只有三十里。但董承和刘协本人都双双冒险来伊阙关了,雒阳那边的军队会当机立断冒着擅自调兵的风险来救驾么?

    这时候,刘协这几天把董承绑了演戏的另一项慢性恶果,又暴露出来了:朝中众臣,除了董承当初是护着皇帝从长安逃到弘农,躲过李傕的屠刀。

    其他的臣子,都是在李傕的怒火下,被刘协坑过一次的。现在形势这么危机,不做不错,多做反而有可能犯错,谁还不顾自己安危救驾?

    刘协的抛弃群臣、甩锅失德,到了这一刻,已经累计得跟末年的崇祯差不多,因为死忠大臣被害太多,因为亏欠死忠大臣太多,没人肯站出来担责任了。

    段煨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且凭良心说段煨此刻的表态,依然是忠于汉室的,不能要求更多。

    董承一咬牙,果断决策:“分三千人守关墙,三千人随我护驾突围!全部选骑兵!陛下,你那些宦官、随行常侍闲杂人等,就让他们也上关墙丢滚木礌石帮着守城吧,突围可带不了他们,臣只能带三千有战马的护卫突围。”

    刘协垂泪悲愤:“是朕太天真了,朕太高估皇帝亲临的威慑力了,致有今日。当初哪怕是死守雒阳城,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仓促略做准备之后,董承便匆匆带着三千骑兵往龙门谷北口奋死突围,他也知道现在得抢时间,袁术军要绕路要翻山,拖得越久敌后的袁军规模就会越聚越多。

    可惜董承军冲到谷口的时候,居然已经有近万人的袁术军堵口死战,带兵大将还有两路,可见准备非常充分毕竟袁术军可是成功用计拖延了整整一个晚上,有那么多人得以绕路举着火把翻山过来,也不奇怪。

    一路袁军是昨夜从西边洛水附近山坡翻过来的,带兵将领是梁纲。另一路是东边太谷关与伊阙关之间山上翻过来的,带兵将领是乐就。

    袁军没有强弩没有长枪,都是刀盾弓箭,也是为了爬山方便,太长的兵器累赘。

    这样的装备,面对骑兵还是比较劣势的,无奈龙门谷北口的地形比较狭窄,而且袁术军仓促砍了些木头做了简易的临时拒马、迟滞骑兵的冲击力,再用弓箭抛射刀盾堵口,加上人数是突围部队的三倍,扛过一番番的血腥冲杀之后,愣是死死把董承的突围部队堵住了。

    与此同时,正面的纪灵带着剩下的五万人,投入了不计伤亡的决死猛攻,攻关烈度堪称数日来之最。

    袁术军全部的配重式投石车也火力全开,矢石如雨压得关上只有二十分之一规模的守军抬不起头来。

    一时之间,伊阙关墙之下,尸体枕藉,血流漂杵,几个关墙被石头砸出缺口的地方,因为争夺特别激烈,两军的尸首甚至堆起了半丈多厚。

    投石车也盯着这些点继续砸,机缘巧合把砸塌崩落下来的夯土覆盖在尸体上,几乎形成了京观,直接把尸体埋在了下面,也让后续发起冲锋的士兵可以踩着尸土堆往上冲。

    关口北侧,董承的突围骑兵战死了一千多人后,唯恐皇帝在乱军之中被流矢射杀,不得不退回来,然后从关墙上再抽调预备队加入到突围军中,试图最后搏一把。

    可惜的是,突围战的伤亡交换比,显然比守关要惨烈得多。守关的时候一个守兵或许能换掉攻城部队五条人命,而拿去打进攻战冲龙门谷北口,能一换一就不错了。

    大量的有生力量在突围中被损耗掉,到了正午时分,纪灵在不计代价付出了总计七八千人的血腥伤亡后,终于彻底攻破了伊阙关。算上前面两三天的攻打,袁术军为了夺下这个关卡,累计死伤了足足一万多人。

    墙上仅有的最后数百名没有负伤的守兵,和近千无法行动的重伤员,也崩溃投降被俘了其实要不是皇帝就在这儿,他们会投降得更早,这种伤亡比例根本不是一般部队扛得住的。

    看到背后的关墙被突破,还在冲杀的董承与刘协内心升起一股绝望。完了,一切都完了。

    “我是大汉天子,尔等要弑君耶!”刘协看着越围越拢的满脸是血的野蛮士兵,颤音哭喊。

    董承身边最后还有不到两千人,还得再分出一千人去身后的方向,试图封堵纪灵的狂追猛扑。可因为知道关墙已经被破了,这些人士气狂泻,一些士兵已经无心再死战到底。

    “大家不要被骗了!这里根本没有什么大汉天子,是董承找人假扮的傀儡!天子怎么可能亲临战场。董承狗贼,你为了逃避罪责,骗退勤王义军,居然找人假扮天子!”

    负责堵截的将领之一乐就,此刻趁着董承又分兵堵纪灵,他捡漏杀到刘协面前,他是知道台词的,自然会这么说。

    “胡说,朕昨日见过豫州别驾袁涣,他是面圣过的他认识朕!让袁涣出来!”刘协还在最后不说白不说地找救命稻草。

    乐就哪能让他再多开口,一挥手一群如狼似虎的凶恶士兵就朝着人群放箭。

    乐就非常懂行,他知道要让士兵们亲手砍杀穿着冕服的皇帝还是有难度的,但如果是覆盖式放箭、让士兵们以为他们只是在射杀国贼董承及其亲卫,就不要紧了。

    自古以来,越是远程杀伤敌人越是不容易有心理压力。所以海军互相炮击时比陆军更没有心理负担,轰炸机投弹手更是杀几千人都不会有阴影,反正又看不见受害者。

    “乐就,这真的是陛下啊!我乃司徒赵温,我还能认错不成!尔等真要弑君?”

    “我乃太仆张义,我此番亲自给陛下备的御辇、随行护车,这真的是陛下!”

    刘协身边最后几个随军监视董承的忠臣拼命表态维护皇帝,可惜纷纷被乱箭射倒。

    乐就的兵马蜂拥而上,一阵乱刀分尸。董承、赵温、张义四人全部殉国,被割了首级。只有皇帝刘协不便斩首,乐就借故支开观众亲手偷偷补刀留个全尸,然后又下达军令,要求把所有跟随刘协突围的汉军士兵全部斩杀。

    一开始有部分汉兵见皇帝死了,也不知继续为何而战,想要放下武器投降了。仓促之间乐就杀俘也没来得及全部缴械,结果乱杀了三四百人之后,剩下的降兵乱哄哄重新拿起武器反抗。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