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5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比长平之战前、韩上党太守以上党献赵时,平原君的那种蠢蠢欲动更加蠢蠢欲动。

    而且,历史上袁术最后被打得满地找牙的时候,还真考虑过“献玺于袁绍,让帝号于袁绍”的事儿,只不过北上的过程中被刘备截杀了。

    从这个角度说,许攸的建议也不是没有可能性。

    然而,一旁的审配原本不想发表意见的,但他对袁绍袁术兄弟太了解了,忍不住插了句话:

    “袁术此人狂妄自大,他费了那么大劲,就是为了连原本的基业都保不住、来投奔主公的么?他肯定不甘心的。就算最终他走投无路不得不如此,那也得是他在战场上被各方诸侯痛击、地盘折损大半后,不得已才肯认清形势。

    我支持沮监军的意见,不管怎么样,先拥立燕王,以战求和,跟袁术划清界限。就算将来袁术来投,那也是不敌投降,不是跟我军谈什么条件。哪怕少拿袁术两三个郡,在这个过程中被曹操、刘备攻取瓜分,那也是蝇头小利。”

    可惜,袁绍要是能因为审配一番话,就放弃“两三个郡的蝇头小利”,那他就不是袁绍了。

    那可是两三个郡啊!比长平之战的筹码还大两三倍啊!

    只要跟袁术陷入持久战,弘农、南阳、还有河东郡位于中条山以南、黄河以北那片韩暹统辖的区域,肯定会落入刘备之手!

    九江郡和淮南郡也肯定会落入曹操或者孙策之手!

    其他的郡,就看各方谁动手快、军事上推进更顺利了。这么一算,相比于全部接收袁术的地盘,至少要少拿五个郡!

    袁绍心疼无比,他想要得更多。

    袁绍:“不如,还是稍微等两三天吧,我原则上同意沮公的建议,不过,再稍微看看,万一袁术给我们开个非常优异的条件呢。如果袁术的条件真有子远设想的那么优厚,我们就暗中试试。如果远远不如子远预期的优厚,当然是直接拒绝,以兵讨之。”

    今天始终没有发言的郭图,看主公已经做了决定,他这才出来表示支持,同时又稍微给点查漏补缺的小修小补刷一刷存在感:

    “主公英明!此法进退两便,可谓神计。不过,还需注意其他诸侯的动向:比如曹操如今虽然名义上归顺了主公,一起扶保燕王,可兖、徐二州毕竟只是主公的附庸,不是主公直辖。

    如今先帝遇害,天下无主,当提防他以为先帝报仇的名义、拒不承认袁术是为先帝报仇,从而起兵攻打袁术,抢占袁术地盘”

    袁绍嗤之以鼻:“他怎么敢?阿瞒早就被我军打得服服帖帖。”

    沮授闻言,却是心中微微一凛:没想到这郭图除了拍马屁,倒也有些见识。

    他也不想派系斗争,就肯定了郭图的判断:“主公,确实不能大意。曹操原先不得不低眉顺目,那是因为天下有主,主公与刘备也达成了和睦。

    如今先帝遇难,一旦袁术被夹攻灭亡之后,主公与刘备已经是箭在弦上了。只要主公与刘备开战,曹操还担心什么主公的压力?

    他完全可以假装是一心为公、一心为了先帝,然后谁真心为先帝报仇他就与谁结盟、他就承认谁是先帝继承。到时候,主公又哪里有精力腾出手来专门对付曹操?

    说不定主公把曹急了,那边刘备一称帝,曹操就承认刘备为天子,以求制衡主公自保,还能收割袁术的残余地盘壮大其势力。”

    许攸看攒功劳的话都让沮授说了,也不甘示弱连忙补充:“主公即刻派人去阿瞒处查看阿瞒对于袁术的态度,别把他逼太远就没事了。

    另外,恰才所言,倒也提醒了一个事儿,主公可另外派遣使者到刘备处,看刘备对新立天子的事儿如何看待:他是迫不及待先帝驾崩就要立刻称帝呢,还是肯接受燕王的诏命,承认燕王才是天下正统。如果刘备不称帝,保留目前的官职爵位也不要紧。”

    审配、郭图都忍不住脱口而出:“刘备枭雄,都到了这一步,怎么还可能不称帝?”

    许攸得意反驳:“虽然可能性不大,试试何妨?你们怕是忘了,当初故燕王伯安公,可是刘备、李素等人的举主,有大恩于他们。不然刘备如何以孝廉出仕?李素的茂才又从何而来?如此恩德,他们不该报答在嗣燕王身上么?

    就算刘备不答应,我们试试也没损失,还能打击刘备的仁德声望。要是刘备怒而斩使,那就更是说明他对故燕王忘恩负义、卑鄙无耻。”

    袁绍微微颔首,真心觉得有道理,当下就决定了:分别给刘备和曹操派出使者,再等袁术开条件的人来了,综合三方反应后,再作出最有利于己方的决策。

    此后几日,袁绍那边倒也是消息不断,他跟四大谋士开完会后的第四天,被袁术逼来的华歆,就找到了袁绍,说是有要事求见,涉及“先帝留下口谕遗诏”,想看看袁绍是否愿意承认这个遗诏。

    当然了,华歆不会带来正式的遗诏,袁绍就是把他扣留了或者杀了也没用,因为遗诏是否真的存在,还取决于袁绍肯不肯相信。

    一番暗搓搓的交涉之后,袁绍又惊又怒,责问沮授、许攸:“先帝驾崩无后,本来就该在外镇诸王中择贤德者称帝,他袁术居然想抢咱的定策拥立之功!

    那将来燕王就算当了皇帝,究竟是他袁术是保护遗诏确保传位的第一功臣,还是我是拥立的第一功臣!如此无礼,要不还是驳斥急攻之如何?”

    袁绍不能不怒,他拥立刘和不就是为了得到对刘和的绝对控制么,这个大义名分怎么能被别人染指!

    沮授也是义愤填膺,表示支持,但许攸又提出了一些风险:“主公,我看袁术确实是伪造了死无对证的口谕遗诏。可是我们若是不答应,他又去刘备那儿忽悠呢?万一刘备觉得他很需要这个遗诏,来对抗燕王的自行称帝,那袁术不就和刘备结盟了么?”

    沮授直接反驳:“许子远!你当天下人都是你这等无耻之徒?刘备怎么可能为了这个名分,跟袁术结盟、容忍袁术的弑君之罪、至少也是害君之罪?

    主公,我敢担保,就算我军不接受袁术的条件,刘备肯定也不会接受袁术伪造的遗诏的。我跟刘备共事过,我知道他这人不会在这些事情上含糊。”

    许攸:“沮授!你居然说你跟刘备共事过所以很了解他,你什么意思?”

    沮授:“我只是就事论事!当年同朝为官时,主公与曹操、刘备又何尝不是同僚。”

    袁绍一挥手:“好了!不用多说了,既然刘备不可能接受,我们也犯不着给袁术面子了。燕王欲帝则帝,有我便可,何须遗诏!”

    许攸见“首倡拥立之功”这块袁绍的逆鳞被触碰了,知道这次肯定是劝不回来,便说:

    “纵然如此,也不急着先公开表态撕破脸,私下里虚与委蛇甚至打着护送使者华歆返回的旗号,顺势入境,多骗取一些袁术的地盘也好,缴械双方边境一些郡县的守军。”

    这个建议袁绍当然听得进去,毕竟是白占一点小便宜的事儿,他就吩咐许攸去安排,需要调兵的事情由沮授负责。

    袁绍军立刻动员起来,一边稳住华歆稍微住了两天。这个期间袁绍派去曹操那儿的使者也回来了,带来了曹操的态度。

    曹操明确表示他绝对不相信袁术是“试图从董承手中夺回皇帝,导致皇帝被董承弑君”,而且曹操还说这一切说不定就是袁术做的,连他的长女在皇宫中怀孕了暴毙这笔账都要算在袁术头上!

    袁绍见曹操态度那么坚决,也意识到“如果再接纳袁术,说不定真有给曹操投刘备的借口”的可能性,就更加死心塌地放弃了弟弟。

    不得不说,袁绍这次还真做了个挺英明的决定。

    至少从结果来看是挺英明的,至于决策过程,实在是没脸拿出来晒完全是因为各方利益的逼迫,最后歪打正着逼到了一条还算四平八稳的抉择上,并不是袁绍自己一开始就想这么干。

    另外,早在二月二十一日,也就是袁绍派去试探曹操态度的使者刚刚离开曹操的治所定陶、还没回到袁绍驻地邺城时,曹操的军队就率先对袁术发起了进攻。

    曹军从济阴、小沛出兵,夹击沟通袁术军东西两线的水路枢纽睢阳,试图把袁术军在梁郡以东的土地跟袁术的统治核心地带截断,从而把睢阳以东的淮北地区全部占领。

    袁术军在睢阳不得不就地展开防守,周边的部队也有向睢阳机动协防的姿态。

    而袁绍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才不得不急急忙忙护送“使者”华歆回雒阳,顺带着一路上装作笑面虎趁机偷袭接管了一些袁术军的县城。

    袁术因为袁绍还没有暴露出对他的恶意,而曹操、刘备都已经开始攻打他了,所以对于袁绍接壤的区域设防不足,主力都抽调到其他方向协防堵漏了。

    同时,也因为河南尹地区刚刚才被袁术统治不到十天,而且攻下雒阳之后袁术根本没有足够时间把兵力分布到各个县驻防,这就导致河南尹东部大部分地区的守兵,还是朱儁时期留下的部队,只是名义上归顺了袁术。

    这样的统治是极为不稳固的,袁绍来偷袭之后,荥阳、成皋以东的半个河南尹地区兵不血刃就二次投降了袁绍,袁绍一直推进到成皋的汜水关前虎牢关,才勉强被反应过来的袁术军嫡系部队堵住。

    但袁绍军丝毫不留手,既然暂时突破不了雄关,就沿着雒阳八关的山势继续往南快速圈地,从中牟翻过嵩山,攻阳城,逼近颍川郡治许县。

    一直到了许县附近,袁术军才算是彻底阻止好了防御,跟袁绍进入对峙。

    袁绍利用不讲武德的“表面上不撕破脸,暗地里先偷袭捞一把”打法,短短几天之内,从弟弟那儿几乎白捡了一个多郡的地盘。

    与此同时,袁绍派去长安、询问刘备是否愿意承认燕王为帝的使者,以及袁术派去刘备那儿,试探刘备是否想要“先帝临终时传位给刘备”的口谕遗诏的使者,也才前后脚抵达长安。

    不过,这段时间里,刘备也没闲着,他虽然知道皇帝遇害的消息要比袁绍晚一些,但比曹操还早。

    所以双方使者抵达的时候,刘备的北路军正在猛攻袁术部将桥蕤在潼关、峣关的守军,已经把桥蕤打得有点懵逼了。

 第499章 天威折服

    二月二十六,也是袁绍、袁术的使者见到刘备之前一天。

    刘备本人,却已经提前来到了长安以西二百四十里的华阴县城。

    这座县城按照行政区划,是属于弘农郡的,几个月前还是卫尉、安东将军段煨的辖区。

    不过十几天前,袁术所表的伪京兆尹桥蕤派偏将偷袭拿下了县城和东郊四十里外的潼关,一时隔绝了关中与雒阳的消息传递。

    八天前,刘备和关羽又亲统大军来此征讨,光复了华阴县城,并且正在准备攻打潼关——

    另外,因为消息传递速率的问题,刘备和关羽来光复华阴县的时候,其实只是听说了袁术“起兵勤王”,还没得到皇帝的死讯呢。不过刘备依然有足够的借口出兵,那就是讨伐桥蕤的“隔绝王路”之罪。

    桥蕤让关中诸侯断绝了朝贡皇帝的道路,这本身就可以被讨伐了。只不过这个讨伐借口无法用于对袁术阵营的全面开战。真要跟袁术全面战争,必须有后续的借口再补上。

    这个世界不是没有政治伦理的纯粹军阀混战,每一步大义名分都很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袁术披上了“皇帝是董承杀的,我是给皇帝报仇,最多只是保护人质不力”这层遮羞布之后。各方必须在外交环节花精力用计策,破除袁术的这层遮羞布,“形成拒不采信袁术谎言的共识”后,才能彻底放开手脚、不择手段地狂攻袁术。

    名正则言顺,这样的讨伐军,才算是王者之师,大义之师。

    如果罪责都没宣称清楚就一通王八拳殴上去,那不成牛虻群殴了。至于时间,其实不差这十天八天的。

    如今,配重式投石机技术基本上已经在全国主要诸侯中间普及开来了。刘备军作为最早使用这项技术的玩家,甚至还额外掌握有更多破城方式,比如挖地道埋大量黑火药爆破什么的,按说攻坚能力绝对是不容小觑的。

    不过,之所以顿兵潼关之下数日没有破关,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潼关确实是天下险要之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刘备不想为了这么一道关卡耗费太多实力、损失士兵的生命。

    在他看来,潼关只是暂时被桥蕤的偏师夺取,立足并不稳固,而且背后的弘农郡全境都在段煨手上。要是能让段煨前后夹攻,破关效率能陡然提升数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