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糜家上船上,无数弓箭弩箭很快从修整巧妙的舷窗射孔上往外喷吐箭矢,这屠杀效果简直比先登营的弩阵遇上白马义从还好
先登营的弩阵,好歹没有船上弓弩的阵地防御力和机动性。而张举那些弓骑兵,武艺也远不如公孙瓒后来正牌的白马义从。
很快惨叫声不绝于耳,就让张举开始怀疑人生朕的皇帝梦才做了几天,怎么就遇到了这样的败仗?
敌军水兵最多只有一千人吧?算上对岸的五百骑兵,一共一千五,竟然压着己方七八千人痛打!
就在这时,对射作战已经持续了将近十分钟,上游方向又是金鼓阵阵,是关羽的主力来支援周泰了。
关羽手下弓箭手更多,射术也更精锐。
加上张举的骑兵一开始没注意到,为了围射周泰而自然而然在河岸边形成了一个却月阵,所以却月阵的两端靠河岸太近。关羽来了之后,一阵万箭齐发,就把却月阵最西端突出部的那些乌桓骑兵,统统射成了血葫芦。
“撤!快撤!不要跟敌军对射了!迂回,找别处绕过河!”幸好张举也算果断,看到关羽把他阵型的一角彻底射得爹妈都不认识了,连忙招呼撤退。
因为有河流阻隔,关羽张飞也没法渡河追击,只好让张举暂时撤退。
张举惊魂略定清点人数,发现至少被射死了五六百人估计跟周泰对射时就死了四百,而关羽最后出现的那一波火力,又瞬间带走小两百。
“将近八千骑兵,第一天就折损九百人,连败两阵!这样打下去还如何是好!”
张举懊悔不已,他身边也没什么谋士,士人根本不跟他混。他也只能靠着当泰山太守时积攒的那点军事素养,自己想对策了。
想来想去,他毫不意外地想到了两条:先试试能不能发挥骑兵的速度优势,迂回绕过敌方水军偷度。
实在不行,就只有往上游水特别浅的地方绕了,但那样得绕很远,几乎要绕到燕山山区的边缘,而且那些路根本没法携带这几千辆牛驴大车的物资。
已经抢到手的东西,张举当然不舍得放弃了,不到最后关头肯定要拼死想办法运回去。
于是他喊过一名暂时听从他调遣的乌桓部落大人,名叫乌延的,吩咐道:“乌延,明日你分本部两千骑兵,到雍奴县附近佯动,假装渡河,引诱汉军水师拦截,给朕在下游创造渡河时机。过了河之后,朕自会从背后杀散汉军,接应你过河。”
因为张举只是略微小败,而之前带着大伙儿抢了那么多好东西,所以他的威望还是挺好使的。
这乌延原是右北平郡乌桓部落的首领,跟张举也比较熟了,并没有质疑其命令。
可惜,他们的偷度战略,都是刘备和邹靖等人在拦截前的军议上早就讨论过的,分别有对策,显然只会劳而无功。
此后五六天,乌延每次都换路线绕汉军,每次也仅仅小规模接触、战死几十个骑兵就撤退。
但他拉出来的空档始终不够大,根本来不及让张举的主力过河。最多只是让张举这边偷跑过去几百个没带辎重车辆的轻骑兵。
而一旦张飞的骑兵赶过来巡河,过河的几百轻骑根本打不过,最初那些乌桓人还不信这个邪,想要靠少量已经过河的先头部队、顶着人数劣势跟张飞硬扛,为后续大部队渡河争取时间。
可是以张飞之骁勇,还有两三倍的局部战场人数优势,这些不知死的乌桓人很快就被教做人了。
三天之后,就算再有小股乌桓轻骑打时间差偷渡河流,也绝不敢再跟张飞作战,而是立刻有多远跑多远,各自为战溜之乎也。
结果兵倒是跑回去了,积压在河南的物资越来越多张举身边只剩下六千骑兵,辎重粮草却是一车都没能运过河。
“难道真的要放弃辛辛苦苦抢遍了大半个渤海郡弄来的这些财物?轻装逃回辽西?不行!朕才刚刚起事不久,要是放弃了这笔财物,丘力居会怎么看朕?
朕可是许诺过,有朕带路劫掠河北百姓,让他们永远衣食无忧的。现在要是征粮都征不到,让丘力居那儿十几万大军饿肚子,还有谁会支持朕?”
张举无论如何都不想放弃这些钱财和粮食物资。
他很清楚,他和张纯的起事全靠挑拨胡人为他所用,他们二张自己的嫡系人马,全加起来两万人都不到,胡人之所以跟着他们干、奉他们为首,不是因为胡人贱,而是因为胡人相信了他们能带着胡人抢劫到无数财物。
这可是张举的立业之本,万万抛不得的,否则,他们与胡人的合作关系,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裂痕。
被刘备堵在河边足足十天之后,张举终于另想了一个尝试:他派出了一名密使,去找刘备协商,让刘备放他过河。
雍奴县城里,最近战况顺利的刘备人逢喜事精神爽,喝着小酒吃着炖肉,跟李素谈笑风生:
“张举这厮,被我们困在灅水南岸快十天,总算是消停些了。我看他是不是想知难而退了?最近两三天都没有再派骑兵来骚扰送死。
上次听到战报,还是乌延部派出数百骑、想从上游良乡谷绕行,结果被巡哨的子龙射杀近百骑、硬生生逼退吧?”
李素也跟着咪了一杯:“逼退是不可能的,肯定还在想别的诡计,丘力居的十几万人等着他抢粮草回去呢。”
俩人正在闲聊,忽然就有信使来报,说河对岸有张举的使者求见。
“斩了!这种逆贼有什么资格派使者来。”刘备想都没想。
“诶!别急,不妨听听。张举之使虽然可斩,但我们也要给其他新附的胡人一些面子,留下将来劝诱一部分胡人反正的机会。”李素连忙劝说。
他未来还是要经常搞外交工作的,所以不希望先斩对方的使者给自己将来提高难度。
刘备也就答应勉强听听。
张举的使者进来之后,直截了当就说:“拜见刘都尉,我家大王说了,只要刘都尉肯放他过河,他愿意献出在渤海郡掠夺所得财物的三分之一,慰劳刘县尉的军队。”
李素一听就乐了:呵呵,这不是金兀术在太湖平原疯狂掠夺之后、想回去的路上,给韩世忠开的条件么?
不对,金兀术给韩世忠开的是五五开对半分!
张举居然才给三分之一,太没诚意了!
老子全都要。
PS:战争情节,一不小心就容易写长写细。但我现在还是免费期,给你们多送一千字,这一章是四千多字,所以就别喷水不水了。
第77章 曹操的离间是单发的,李素的离间是群发的
张举提出的议和条件,刘备和李素当然不会答应哪怕张举把所有钱财都给了,刘备也不能落下私自议和纵敌的把柄。
这种事儿首先政治上就不正确,要被政敌揪住攻击的。
要钱可以,把张举的部队打得仓皇逃窜、来不及带走的沉重车仗物资,最终照样可以拿到。
就好比奎爷要太阳神之弓,从来都是驾着地狱犬一口喷死、杀人夺宝的;哪有跟宝物持有人谈判、允许对方以宝换命的?
不过,既然来了使者,还是要好好利用李素这人的种族天赋,就是只要有外交使者,他就能占到便宜,就能诈骗到利益。
无论是他当使者去别人那儿,还是别人派使者到他这儿来,都行。
“逢使必诈李伯雅”的大号,岂能浪得虚名?
张举的使者很快就进来了,让刘备和李素都颇感意外的是,居然还是个乌桓人。
这种职工作,不都该是汉人比较擅长吗?
李素稍微想了想,很快琢磨过来,对刘备附耳说道:“可能是张举也知道汉人背叛朝廷,不好意思为使,所以派个乌桓人。”
刘备点点头,表示理解。
这就好比近代外国入侵,双方要谈判,来个外国人肯定比来个汉奸要好一点。汉奸还怕被母国清算,而外国人可以援引“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但既然使者的民族身份可以被利用,李素当然也不会浪费他脑子里,对于各种使者身份可以被如何利用,早就有一套本能反应了,都不用临时想。
所以李素瞬间就演了一出戏。
他假装还没认出来使是乌桓族,立刻拍案呵斥:“来人呐!把这个汉奸推出帐外斩首!让天下人知道联胡杀汉的下场!”
刘备微微懵逼:怎么搞的?刚才不是你劝我不要杀使么?怎么好不容易放进来了,又变卦了?
到底尼玛是杀还是不杀!
幸好,刘备对于李素的外交谈判智谋早已无条件信任,所以哪怕再懵逼,他也没有开口质疑。
帐下的护卫见刘备不反对,立刻就按李素之令把那使者拖翻在地。
使者显然并不专业,也不想白白死在这里:“冤枉啊!我是乌桓人,都不是汉人,怎么能算汉奸!”
李素就等着他这句话呢:“哦?你是乌桓人?看起来不像嘛,跟我们汉人一样白净。罢了,既然不是汉奸,倒是不便斩杀来使,快快松绑
你叫什么名字?你记好了,我乃幽州别驾李素,此番可代表刘使君与你家大人相谈。你是辽西大人丘力居的下属吧?来人,远来不易,给他杯酒。”
不管后面谈什么,先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给张举和乌桓人之间丢一个离间计过去。
反正挑拨张举和胡人的团结程度,任何时候都是不会错的,这是无本买卖。
遍观史书,强间弱以伪书,弱间强以诈降,此自然之理也。
比如从黄盖到周舫,为什么一次次东吴诈降曹魏成功的那么多?就是因为魏强而吴弱,在没有用计的时候,吴人正常主动投降曹魏的太多了。
十次真降里夹带一次诈降,往往就成功了。但那九次真降因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不配被历史书记载,就形成了幸存者效应的认知偏差。
同理,曹操给韩遂用过一次抹书离间,后来魏吴对峙那几十年里也一次次伪书诬陷吴军将帅要投魏,也都导致了吴人的自相猜疑、甚至真的逼反。
那也是因为弱势一方在没有被用计的正常情况下,就已经见多了自己手下人给魏国暗通款曲,所以惊弓之鸟了。
可怜的乌桓使者,还一句话都没开口呢,就先被离间计劈头盖脸灌溉了一波。
如果说曹操用伪书离间计都是临时起意、现编现写。
那李素的伪书就像是已经形成了工业化作业流程、先拿爬虫网络把整个通讯录爬下来、然后鸟枪法群发诈骗短信。
听李素对乌桓人那么客气,而且似乎刘使君对丘力居相对友好,这位使者也不敢立刻指出“我不是丘力居部落的,其实是乌延部落的”,免得额外受到皮肉之苦。
就暂时假装冒认丘力居部署吧:
“多谢别驾礼遇,小人名叫苏楼,确是丘力居大人部署。我们大人在管子城拥兵十万,只想与常年残虐我们乌桓各部的公孙瓒算账,实在没想跟刘幽州为敌。
只要贵军放我们过河,我们就如约献出从渤海劫掠到的三成财物。等公孙瓒灭亡后,只要明年草原开春,我家大人情愿退出关外。”
既然是冒充,使者也非常巧妙地编了一套骗李素的话术至少已经是以乌桓人的智商所能想到的编得最好的谎言了。
李素听了差点儿没笑出来,但还是得陪对方玩:“哦?你不觉得你承诺得太过了么。财物好歹还可以现收,至于你们明年开春是否退回草原,我怎么确定你们能兑现?而且,等你们过了河,要是你们立刻挥师反杀,我们也防不住吧。”
苏楼一听,顿时精神一振:这个李别驾肯跟他讨价还价!那就是有戏了!
谈判最怕的是对方根本都懒得跟你还价,直接拒绝,肯还价就有机会,有操作空间。
“别驾要我们如何取信?”苏楼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他当使者一共都没两三次,还都是乌桓部落跟乌桓部落之间打交道,哪懂汉人那么多门道啊。
只好让李素开价,他看看合不合适了。
李素假装想了想:“你们大人能透露哪些关于贵军的军机秘事给我们,以示诚意呢放心,我家使君不是想攻打你们,只是想抓住一些让你们不得不履约的把柄。”
苏楼顿时为难:“这这从何说起。”
李素:“那至少也要透露些你们大人的密辛丑闻把柄,就是那种只要我们说出去,天下人就会信的、还会让你们大人威望扫地、部众离心。若是没有足够分量的质押作为担保,我们如何能放心?”
苏楼没办法,权衡再三,憋出了一些丑闻。
李素假装是真的很在乎这些丑闻、军事机密,一一记下,表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