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6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捞一票的可能性。

    如果敌人留下了船,那就意味着他是在那儿龟缩隐忍。

    看你主力舰队路过的时候,他虽然还是不敢怼你。但如果你主力舰队继续顺流而下,后军拖成长蛇阵徐徐而进、更或者是有军粮辎重运输船队拖在后面,只要被他们逮住一个软肋,他们就还会打开寨门坐船杀出来,劫一票再缩回去。

    这个道理,其实就跟陆战的时候,很多交通要道的城市你不攻克就不敢绕过城继续往深处进攻,因为怕这个留在背后的钉子会趁你主力不在、只有运粮队经过时,断你粮道。

    只不过在长江边,防守方有没有断粮道的潜力,还得比陆战多看一个条件:他留没留够战船。

    太史慈这些常识都懂,下一步的决策也就很顺理成章了,几乎是教科书式的。

    “全军靠上水寨,弄几艘火船为先导,撞闸门烧开闸门,试探攻寨,看看守军虚实如何。”

    随着太史慈一声令下,一万五千汉军有条不紊地准备起来。

    船上装了投石机和弩炮的大中型战船都列好阵势,按部就班开始远程火力压制。

    几艘艨艟级别的船只,一看就是临时改装过的,本身船体就狭长快速,又在船头部位加装了小型的撞角,跟攻城战用的塞门刀车效果差不多,堆满柴草点火撞上去,可以确保扎在水寨闸门上不会被冲走。

    一时之间,矢石纵横破空,火船浩浩荡荡冲撞,曹军的北岸水寨外围数处起火。

    李典的守寨部队也不甘示弱,纷纷用部署在寨中高台上的重型投石机对着外面的舰队猛砸。与此同时,弓弩手全部上寨墙和敌楼,准备在水寨闸门被攻破之后,压制从缺口冲进来的敌船。

    攻打水寨和攻城有一点很不一样,那就是哪怕被突破了闸门,也不等于营寨就彻底丢失无法防守了。因为就算闸门破了,敌军船只也不过是开进来、里面是码头泊位。

    进攻方要彻底夺取营寨,还得放跳板登上码头、冲杀夺取各处制高点。

    与那些直接在寨外江滩上登陆攻打的战术相比,只是获得了优良的深水泊位。可以快速让大部队卸载,不用考虑船只的搁浅或者士兵们要从至少齐腰深的江水里慢慢徒涉游走到岸上。

    说白了,这种攻击方式就是图快,战斗力方面并没有优势。

    稍稍相持了一会儿,双方都在矢石交攻之中死伤了数百人,船只和防御工事也受损数十处——双方的人员有生力量都有比较好的掩体,所以对射也不容易射死,物资倒是消耗极快。

    好在水寨闸门已经被冲撞和火攻打得摇摇欲坠、处处崩裂,水寨一线那些打桩立在江水中的外围哨楼、带护墙的飞桥栈桥甬道等工事,也都在大火中逐渐损毁。

    太史慈一边,在这种对砸中被砸沉了一艘斗舰、四艘艨艟,还有两艘楼船、五六艘斗舰不同程度负伤,主要是上层建筑被大石头砸穿了不少洞,但只要船舷的水下部分和船底别直接中弹,这些多层战船就沉不了。

    太史慈也一度有些焦躁,嫌弃放火破坏的进度比预期地慢了一些,对耗那么久才这点进度。

    但他也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是今天这种作战天气的弊端,只能如此——如前所述,李素为了让北方士兵能适应南方的炎热作战气候,没有耗到三伏天过后再打,而是选了梅雨季节。

    前两天长江中下游还是普遍大雨天气,今天也只是雨势减小,但也没停。

    这就导致汉军原本一件水战种放火非常好用的利器飞火神鸦无法使用。

    飞火神鸦这种带火药桶和速燃油料的“弩射风筝”,是比较害怕下雨天气的,不但那点小火容易被扑灭、无法快速引燃蔓延,连其飞行结构本身,都容易因为湿水过多变重而飞不远。

    别说飞火神鸦了,这种雨天,连普通的火箭使用难度都大了很多。

    汉军无法多层次、立体放火一下子引燃曹军水寨,只能是攻破一层烧一层、用火船放火,效率下降也就难免了。

    整个过程中,太史慈的伤亡竟比防御方的李典还多——谁让营寨里固定式的杠杆投石机,威力射程和投石重量都超过舰载的呢,命中率也更高。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任何时代舰炮肯定都不如海防要塞炮,军舰跟海防要塞对轰肯定是吃亏的。

    好在,李典所守营寨延伸到江面上的那部分建筑和护墙,总算是被太史慈攻破了,闸门也全部烧开轰开。太史慈虽然付出了一些代价,但这番试探也彻底摸清了敌情:

    水寨里面的码头区什么都没有,于禁已经带着战船跑了。李典的守军规模不小,具体兵力数量,太史慈基本上也从反击方的火力密度估算出来了,继续从码头直接登陆、大陆战死磕,也是不划算的。

    所以,太史慈摸清敌情后,就暂时改变战术,改为留下一部分战船远远巡逻、把皖口港朝着长江方向的全部航道,都团团堵死。

    反正眼下的首要目标不是李典,只要确保李典断了腿、没法追上来参加后续战斗就够了,至于死磕换命,不是现在要做的事情,要做也不是对李典做。

    太史慈做完这一切的同时,南岸分舰队的周泰其实也在做类似的事情。只不过周泰遇到的困难更大一些、试探时的损失也大一些,大约比太史慈多沉了三四条战船、多死伤了近千人。

    而且因为汉军规模庞大,太史慈和周泰都有组织走舸巡逻队搜救沉船上的落水士兵。所以哪怕有战船损失,人多半也是可以救上来的,不会淹死,除非是一开始船还没沉就受伤的,可能撑不下来。

    但周泰付出的代价也不是白费的,他好歹摸清了敌情,确认了“周瑜在虎林港里留了舰队。有黄盖和朱灵、路招带着不下万人的水兵,和陆军士兵一起死守这个水寨,还保留了将来出来截粮道的潜力”。

    摸清了敌情虚实,试探时那点伤亡消耗,都是可以接受的。

    仗打到当天傍晚,太史慈和周泰分别把前军的战况都汇报回了亲自坐镇中军的李素,请李素正式定夺下一阶段的打法。

    “今天因为雨还不够小,所以连飞火神鸦和火箭都用不了?只能用火船放火?所以你们试探时的损失才比预期的大了一些?”

    李素接到奏报时,倒也不苛责,和蔼地向信使核实了上述情况,把关键点了解清楚,随后在他早就想好的几套参谋应对方案里,选择了最合适的指示:

    “既然确认了这种天气下、我们用不了飞火神鸦和火箭放火,那黄盖肯定也用不了。今晚不要停,直接摆出穷追周瑜和于禁的姿态,越过虎林进逼南陵!

    让周泰故意把后背暴露给黄盖,装作急于求战、立功心切的样子。还有,让周泰记得今天傍晚用饭的时候,喝点闷酒。

    对自己军中将校士卒悲愤抱怨自己去年被围在汉阳、打的是艰苦的敌后守城战,最后总决战的时候却又缺装备没大船没得到好装备补给,不得立功。最后打的还是最艰苦的阻击战、还被周瑜和吕蒙夺路突破逃走了。

    这次,他有了好船好装备,一定要麾下诸部将努力死战,争取立盖过太史慈和甘宁的头功——嗯,就这么传,让他当众饮酒抱怨就行,不用刻意鞭打什么细作死间然后放去黄盖那儿,那样太假了。做到前一步就够了。”

    李素的决策传到军前,太史慈和周泰当然是无条件执行。

    演技这种东西,关键是自然。

    (

 第634章 黄盖 我不会在翻一座山时跌倒两次

    第一天的试探性攻防,短促而血腥,就这样随着夜幕的降临而结束了。

    太史慈和周泰都严格遵照了李素最后的战略部署,摆出一副主力连夜往下游追击周瑜有生力量、同时分兵封堵上游那些还没攻破的水寨的样子。

    而且周泰连细节要求都做到了、当晚装作酗酒吐槽、向全体下属展现了他的“立功心切”。

    同时,周泰还催督士兵们在虎林港下游大约二十多里处、长江南岸选了一处江滩相对水位较深、淤泥较少的位置,在那儿扎一个临时锚地营寨——

    毕竟,周泰要监视堵截黄盖,不给黄盖将来走水路撤退与周瑜会合的机会,总不能让自己的船队在长江江面上漂着吧?

    所以,周泰也是要立营扎水寨的,只不过他的水寨可以稍微简易一些,不用要塞化,不用考虑被敌人攻坚的问题。周泰营地跟黄盖的虎林港水寨的坚固程度差异,大致就相当于攻城方围城营地和守城方城墙的区别。

    不过,虽然周泰一切的一切准备都做好了,演得非常完美,李素被打脸的时刻还是很快就到来了——

    李素本人坐镇舰队中军,他的部队规模大、在长江上本来就拖成了长蛇阵,所以太史慈、周泰接敌的第一天,李素的座舰还没抵达虎林呢,倒是不存在“为了演戏得走过头”的问题。

    他是二十二日一早,才施施然抵达虎林港的,结果备战了一夜、就等着黄盖来劫营放火的周泰,顶着黑眼圈来向李素禀报:

    昨晚白等了一夜,黄盖就龟缩在虎林港里,压根儿没任何动作。周泰麾下的水兵们,因为昨天下午就打了一下午仗,夜里还要加好几倍巡夜船,好多都没睡好觉,精力士气有些低落。

    “媚眼抛给瞎子看了?还是黄盖太迟钝?还是……他也意识到这种天气飞火神鸦用不了,只剩下火船一种单一放火手段,所以有合适的风向都不来袭击?

    又或者……黄盖只是基于兵法的一般认知,觉得‘敌人刚刚远道而来的时候,总是警觉性最高、最提防劫营放火,得稍微相持多等一阵子,才能让敌人放松、麻痹大意’?”

    李素小小丢了个人的同时,倒也反应很快,立刻把“黄盖为什么没立刻中计”的种种可能性,基本上都罗列了出来。然后,招来徐庶张松等幕僚头脑风暴、开会讨论排查。

    张松比较会做人,还没出主意呢,先安慰李素:“司空休要自责,天下岂有掐指一算、对敌军动向预测精确到每一天的神算之辈的?黄盖没有来劫营放火烧船,说不定只是他犹豫谨慎了。

    我军继续演下去,对虎林港这边的围攻速度不疾不徐、不故意拖沓,但也不为了速取而不计伤亡,重型投石机该在陆上营寨部署组装的,全部照做。

    这样算来,要水路并进攻破黄盖营寨,怎么也得准备四五天。如果他负隅顽抗、誓死坚守,以周将军目前探明的敌人一万水军来估算,再加上周瑜留给黄盖的陆路士兵,他再多死守三天也是可能的。”

    张松先把对李素方依然有利的情况分析盘点了一波,让大家意识到还有时间,不求速灭黄盖。

    另一旁的徐庶看李素表情也释然了些,没有再因为“敌人没有立刻中我的计”而有智力优越感受挫。他就借着张松的话头往下分析、说些有建设性的建议:

    “司空,您之前一直说,周瑜如果留人断后迟滞、死守水寨不战。那么他们想活着水路回去的唯一机会,就是火攻突围。

    如果真是这样,说不定黄盖只是在等一个风更大、风声也大,便于他快速航行又遮掩其船队动静的夜晚。最好雨也彻底停了,便于把火箭这些放火兵器也用上。”

    李素摇着折扇凉爽了一下心情,顺便也用折扇示意大伙儿挑重点讲,少客套少安慰。

    梅雨已经连着三四天了,第一波大雨确实越来越小,在梅雨期里,也不是天天都下雨的,本来就有间歇。只是间歇期里,天气就又开始炎热,让李素都有些焦躁不耐烦:

    “你们说得都对,刚才整理出来的思路都总结一下,凡是便于我们平稳地继续演下去、让黄盖坚定尝试水路突围决心的氛围,都保持住。现在咱就等个大风的阴天,再给黄盖一次机会!”

    ……

    后续数日的情况,倒也没什么好多说的,李素才不会去“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关注部队的演技问题和日常作战。

    这些是前方将领要关心的事情。

    周泰的姿态,也变得越来越“贪功求战”,甚至在五月二十五这天、也就是黄盖被从水路包围后两天,周泰又对黄盖的水寨发动了一次水路登陆战尝试,也就是把船直接开进被砸破了缺口的虎林水寨航道、强行登陆。

    这种尝试,当然也是被黄盖击退了——主要是李素一开始给周泰的任务就是监视,断绝黄盖与外界的往来,没让周泰出击,所以没给周泰留太多兵力。

    李素的水军主力,这几天表面上看,是绕过黄盖直扑周瑜,如今已经把下游的南陵港水寨的长江江面一侧都包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