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种情况下,甲板上如果被远程抛射的放火兵器击中,也是有可能着火的。这就涉及到李素对麾下水军将领的进一步消防思想教育了。
比如此战之前,李素关照了周泰要注意防火,甲板没有铁皮,只要是不下雨的日子,就每天换江里面捞起来的湿泥浆涂抹甲板。
反正甲板不会接触江水江浪,涂抹了湿泥也不会马上被冲掉,惠而不费,不花什么成本。
除了涂泥浆,剩下的就是在船的上层建筑里,每天晴朗之夜、只要没有大风,都要提前提一些水存着,在船上也要保留消防损管的士兵编制。
有李素的消防理念在,周瑜黄盖的放火思路再强数倍,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
“为什么!为什么!船舷居然包铁皮,好不容易爬上了甲板还有涂防火泥浆!好不容易几个敌方烧起来了,还有从船顶水塔引水冲灌灭火的!李素做人治军一直都那么谨慎的么!”
死了几百个弟兄,黄盖带着好几船艨艟水兵,最终浴血杀伤周泰旗舰的五牙战舰时,他的内心却是无比崩溃的,丝毫没有为自己的收获而沾沾自喜。
因为他知道,自己就算是冲了上来,也只是换取了一个“死得明明白白,不做糊涂鬼冤枉鬼”,至于要打赢,那是不可能的。
战损比已经摆在那儿了,看清了真相的吴军水兵,纵然水上厮杀的技战术水平依然精锐熟练,但士气已堕。
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越看清了敌人防火攻的原理,对己方的火攻效果就越是绝望。
有些时候,还真是做个糊涂鬼比较有勇气,看得越清楚越绝望。
“黄盖,让你的士卒立刻抛下武器投降、把你的旗降了,看在破虏将军(孙坚)的份上,你也算参与讨董的有功之臣,后来跟错了路,你各为其主也无可厚非。
程德谋半年多前就被后将军俘虏了,虽然已经是残废之人不肯为我主所用,也算是在襄阳安度余年,你若是再执迷不悟,不但害死自己,也害死手下弟兄!”
周泰根本不需要跟黄盖厮杀,黄盖纵然冲上了五牙战舰甲板,周泰依然只要指挥船艏楼艉楼的连弩压制甲板就行了,一排排的吴军士兵攀上了甲板也是死路一条。
五牙战舰只要没有被火攻成功,近战能力是非常强的,进攻方跟攻城一样难受,防守方则跟守城一样轻松。黄盖要不是眼明手快举着盾,又有亲兵也架盾护持,怕是也早就中箭了。
“将军,死在这儿不值啊,看来走到这一步,就是少将军跟错人了。”
“不可非议故主!少将军杀身报国,尔等怎敢……”黄盖下意识要把身边劝他变节的心腹军官斩了。
可惜,下一秒他就看到无数迷茫绝望的无神双眼,他也升起了一股内疚:自己只是想死个明白,让大家奋力攀登打接舷战,在明明没有胜算的情况下打接舷战。
多少弟兄,因为自己的不甘心做糊涂鬼,而多死了。本来哪怕直接溃散,都不用死那么多,虽然也有可能被俘成为战俘。
那么多弟兄,跟着他抛弃了一次舰队、翻大别山后撤到这里。今天又带入了如此绝境。
天亡孙家啊!
黄盖一把推开面前架盾的亲卫,朝着船楼大吼:“周泰!黄盖在此!今日我军已然无幸,我跟随孙氏多年,不会给刘备卖命的!你要杀便杀!不要再滥杀我的袍泽!”
江面上的朝阳已经渐渐升起,这一战夜袭从放火到后来的血战,也持续了一个多更次,此刻已经是五更末刻了。
偷袭方的士气本就因为放火未遂而低落,敌人的近战和弩石对射战力又都强得离谱,进攻方自然是愈发低落。
随着黄盖都绝望放弃,一万六千人的虎林守军彻底心态崩了,只有少量逃散的走舸作鸟兽散往下游漂,其余不是被击沉就是成建制地突围无望选择了投降。
黄盖眼神呆滞地被绑到周泰面前,周泰再三劝降他,他充耳不闻。周泰也仁至义尽,那就按俘虏而非降将待遇处置了。
或许,是彻底输得怀疑人生了吧,一辈子厮杀的雄心壮志都被打击没了。
曹军将领朱灵、路招也全部被俘,这俩人还不如黄盖的骨气,直接就投降了。
周瑜留在李素背后的钉子,被全部拔掉歼灭,想拖延的时间也没拖延够。
(
第637章 憋出内伤的周瑜
五月二十七日,也就是黄盖、朱灵、路招等人刚刚被歼灭那天。
长江南岸、皖口下游百里外的南陵港水寨。周瑜和曹操水军主将于禁,这几天也不好过,正在度日如年地煎熬死守。
在水军不敢主动出击决战的情况下,只靠小部队依托一层层的水寨迟滞拖延、诱敌深入,本来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于禁一开始就对周瑜的退让很不满,觉得这种退让拉扯没有意义,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撤到江北。
靠后撤收缩能改变什么敌我力量对比?难道现在打不过的,后退几百里就打得过了?
为了这事儿,这几天周瑜没少耐着性子给这些北方来的将领讲解水战的战略拉扯原理:兵力弱的防守一方,如果没有把握,直接决战只会白给。
后撤的价值,在于在每个水寨里留下一部分可以放弃的战船、以及可以走陆路往纵深退却的士兵。只要这些水寨在坚守,就处处可以骚扰李素的后路。
这样,李素要么选择在每个被周瑜放弃的水寨前花三五天时间准备攻城器械、水陆并进攻破这些水寨,要么就得留下比水寨固守士兵更多的兵力封堵这些水寨进入长江航道的口子。
如果李素选择一个个攻寨,那周瑜留下的部队就果断在被登陆合围前往内陆支流后撤、再陆路翻山与主力会合。
这样一来进攻方越深入、背后留下的钉子越多、进攻方兵力分摊变弱的速度就会比防守方更快,防守方却能只放弃一部分不值钱的船、有生力量却可以重新集结。
一旦进攻方分兵过多、疲惫补给不畅,就是防守方弹性防御转入反击的时机。
更何况,周瑜早就想过要利用三伏天的炎热和东南风、台风削弱船只更高大、重心更不稳的李素水军。
现在拖都拖了,离入伏酷暑只剩最后七八天,再有两场雨下完,天气就对李素不利了。计划当然要执行到底,再放弃两层水寨、往后龟缩一下,时间就差不多拖够了。
所以,哪怕防守方每退一步都在略微失血,该退还是得退。这是死中求生,照做了还有一线生机,不照做直接白给。
(注:前文有书友质疑说周瑜没法利用台风天放火。我澄清一下,周瑜本来就没指望台风天放火。他是指望台风天把李素的大船吹翻。
历史上五牙战舰重心高抗浪性差,是最容易吹翻的船型,因为拍杆太重了,头重脚轻。重心比较低的艨艟斗舰,虽然船小但是更稳定。)
……
这些话,周瑜本不想解释,但谁让他得跟于禁联手,借重于禁的水军唇亡齿寒抱团取暖呢。
对于周瑜的解释,于禁开始倒也暂时勉强接受,但随着拖延迟滞战术进入第五天,于禁又一次不耐烦了。
他觉得南陵这边,也有可能被李素水陆夹攻,是否该考虑让李典带着陆军也往后退、进一步填补南陵港两翼的登陆场,防止李素分兵登陆、歼敌于滩头。同时,朱灵、路招迟迟没有后撤,也有点不对劲。
中午的时候,于禁终于沉不住气了,很没有礼貌的直冲进周瑜的中军大帐,直接摊牌:
“周都督!我军的朱灵、路招二位校尉派给你们,支援黄盖共同进退、留在虎林拖延李素骚扰后路,现在都好几天了。
咱一开始可是说好了的,如果李素分兵上岸围寨攻打,他们也在两天前就该弃寨走陆路后撤了!不会是黄盖求功冒险,迟迟不肯按计划执行吧!”
周瑜是人在矮檐下,自己兵力不足,只能受这种夹缝气,强忍着不甘对支援他的友军赔笑脸:
“于将军,您应该知道黄老将军是水战宿将,零陵人士,带水军十余年,他经验丰富,肯定会察觉危险的,没退却,说不定是真逮到了奇袭李素围堵部队的良机呢。只要上游稍有动静,时机合适,我一定全力接应,相助贵军全身而退。”
于禁很想骂骂咧咧几句,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周瑜那么诚恳,他也只好言语警告:
“反正如果这次出了事儿,你别指望下次咱再信你!你再要执行这种节节抵抗、分兵迟滞骚扰的战术,至少确保前一次留下来的断后骚扰部队真能安然撤退!
夏侯将军和曹将军把这几万水军托付给我,我就要对弟兄们负责!如今我家主公已经彻底肃清袁术军逃散的余党匪类,别处再无战事,已经受袁公委托,全权负责南线抗击刘备的战事。
我主受袁公邀请,带荀使君郭军师亲自带主力去许昌驻扎,听说高顺在宛城大肆扩军,我主要帮袁公协防颍川。另外,我主还派了谋士程仲德临时担任夏侯将军的随军参军、派满伯宁担任曹将军的参军。
这二位先生都是智谋深远之辈,他们到了之后,用兵战策还请周都督与我们好好协商、听取我军谋士的意见,哪怕是水战也是一样!别怪我无礼,周都督你水战虽强,可屡战屡败,足显疏于智谋!”
周瑜听了这一连番的警告,好悬没气死。
这世上居然有人喷他疏于智谋?!
他周瑜周公瑾还疏于智谋,天下还有几人算得上有智谋?程昱满宠就比他有智谋吗?
当然了,曹操因为南线支援孙权的人马略微受挫,信不过友军将领的智商,只信己方谋士,这没问题,是人之常情。哪怕周瑜智力比程昱高,曹操肯定是信程昱的。
但这样打人打脸,还是不能接受。
周瑜心中几乎怒不可遏:我是屡战屡败了几次!可你也不看看我的对手是谁!每次都是遇到李伯雅才败!要是天下随便换一个水军统帅,我周公瑾还没怕过谁!
太史慈甘宁周泰这些人,要是没有李素居中把握战略大局,就凭这些将才而非帅才,会是他周公瑾的对手么!
生不逢时啊!每次都踢到最硬的铁板上。
反正于禁的态度已经很明显:
如果留下断后的部队耽误了撤不回来,那下次你就稳稳地跟李素决战!你们吴人先上咱曹军打第二阵!要么咱就直接撤进濡须口,走濡须水回巢湖驻扎保存实力,不趟你们江南防区的泥潭了!
你周瑜愿意投曹、就放弃吴会跟着一起来、到曹公麾下做事,曹公肯定还是很欢迎的!
要是不愿意来,反正你主孙权已经是曹公的女婿了,你要自生自灭自己请便!反正曹公会守好女婿的江北淮南之地的!
……
周瑜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稳住于禁。
可惜的是,无论他口头上保证得多好、画了多么完美的大饼、给于禁灌输使命愿景价值观,最后都敌不过事实的说服力。
因为傍晚时分,江面上的李素军队又耀武扬威地逼近了,一度让周瑜和于禁以为李素这是又要发动新一波的水上攻寨,纷纷亲自上敌楼观望、并且指挥水寨里的投石车和弩炮全部准备好,
连带着东吴人山寨版的、火药质量低劣、只能燃烧喷气不能爆炸的飞火神鸦,也全部准备就位,准备用床子弩发射攻击迫近的敌船。
还别说,就在这几天里,于禁也靠着“友军协同”,成为了曹军中第一个认识到这种火药兵器的高级将领,还近距离观察过样品和使用。
于禁当然也想把这项刘备据说去年就会了、周瑜则是刚刚才从哑弹仿制了个有形无神的东西,介绍给自己的主公曹操。不过于禁心里也清楚,这种东西在陆军作战中用处不大。
最多是秋燥无雨的季节,劫营的时候可以拿来放火,或者攻城的时候越过城墙焚烧城内民居制造混乱,别的实在没什么使用场景,野战是完全用不上的。
两军摆开架势之后,却没等来李素一方的攻击。李素军只是隔着三四百步之外,让五牙战舰一字排开,每条船头排列百人齐声呐喊,还用了木质的卷筒喇叭:
“周瑜小儿、于禁匹夫听着,你们留在虎林固守、想要骚扰我军后路的黄盖、朱灵、路招,昨晚半夜想要趁着天晴火攻我军突围,中了我军埋伏,已经全军覆没了!
周瑜火计冠天下!可惜只烧自己人!你以为等到三伏天、等到大风完全对你有利的日子,你就有机会翻盘么?别做梦了!李司空防火之能,天下无双,你不要蜀犬吠日、班门弄斧了!
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