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第7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十三日清晨,夏侯惇还在睡梦中,忽然听到西边敌营方向鼓噪喧天,曹军士兵也纷纷起来戒备。

    夏侯惇急急忙忙睡眼惺忪披挂上马,带着部队小心出营迎敌,才发现了惊人的一幕:对面的诸葛亮大营,一夜之间修起了两道长墙,横截断了博望坡附近的山谷,一看就对防守方很有利。

    “诸葛亮是怎么一夜之间修起长墙的?这儿的土那么容易挖掘么?不可能,附近的土都冻上了,挖出来就很费劲,没那么快的!”

    夏侯惇心里还在诧异,对面营中诸葛亮却施施然晃着折拢的折扇,骚包地让骂阵手们大声辱骂公布答案:

    “夏侯惇匹夫你中计了!我军昨晚其实只是虚张声势,为的就是逼得你不敢进攻!你还真被我军吓住了。

    我们靠区区两万修河民夫,临时拿起兵器,你就畏敌如虎,把我们当成精锐,不敢一战。现在我们一夜之间修起长墙,纵然你的兵马精锐于我,依托地利,你也打不过来了!

    再告诉你一个坏消息,高顺将军三天之内必然带着宛城十万大军赶到,到时候就是你化为齑粉之时!”

    “原来诸葛亮带的这些都是挖河的民夫?昨晚我没打才是中计了?”夏侯惇脑子不由有些混乱,恨不能捋清楚到底是出击中计还是不出击中计。

    “眼下当如何应对?要不等今天后方营地的曼成也赶来,从长计议?”夏侯惇心中暗忖。

    这时,杜袭也在旁边劝他持重,并且给些不痛不痒但也绝对不会错的建议:

    “将军,不如等李典将军后军赶来,稳扎稳打再商讨对策,决定是否要趁高顺未到之前击破诸葛亮。

    另外,诸葛亮能一夜修起两道长墙,这里面颇多蹊跷。但既然他能做到,我们也肯定能做到,只是没摸索出方法。眼下当务之急,还是摸清诸葛亮究竟怎么做到的。

    如果能学他的,我们也好修墙,那样就算高顺到了,大不了不战就是,等后方主公和夏侯渊将军建功,主公给我们的命令本来就是当道扎营,阻断高顺而已。”

    夏侯惇觉得也有道理:“让士兵们立刻也开始修墙。另外,诸葛亮手脚那么快,估计是跟本地的地理有关。前一天骑兵斥候搜索的时候,不是有抓到一些投降的修河俘虏么?好好问问,说不定这些俘虏久在此地挖河施工,对其中关窍比较了解。”

    还真别说,夏侯惇这条命令刚下,没半个时辰,就有“贪图荣华富贵”的俘虏过来献策、揭穿诸葛亮的工程学把戏了——

    没办法,这些俘虏本来就是诸葛亮提前安排的细作,战前给他们的任务就是留在工地上放哨,等到敌军来了立刻跪地投降保命,然后适当时机献策给夏侯惇科普地质科学知识。

    夏侯惇要是不关照,这些人还要多费点事,假装贪图荣华富贵,主动揭秘故主的把戏呢。

    俘虏很快被带到夏侯惇面前,噗通一跪:“听说将军肯给献策之人分钱财田地,俺就是被抓来附近修河的民夫,曾因为偷懒,被诸葛亮和国渊的监工打伤。俺情愿献策换点赏赐,不敢多贪心。”

    夏侯惇一拍桌案:“少废话直接说!”

    “这南阳运河试图开凿以来,就屡有异象,地下据说有上古时的息壤,挖掉多少土一遇到雨水又会长回来多少!根本挖不完,所以我们才怠工,说着事儿根本就是跟老天对着干,成不了。

    偏偏李素和诸葛亮不信鬼神,还非说这叫膨胀土,不是息壤,逼着我们挖,所以大家都怕得罪上天,变着法儿偷懒。谁知诸葛亮算学歹毒,不知哪里学来的核算工作量的法子,明明膨胀土会胀回来,他还是算得出哪些组人偷懒了,就把咱都痛打。

    如今他一夜修墙,估计就是用息壤浇水冻成的。别看息壤冻住了也难挖,但只要挖出一点点,在地上铺个一两尺厚,只要足额灌水,或者在旁边烧火融雪让雪水渗进去。一夜之间,两尺厚的矮墙能自己长到半丈高才冻硬。”

    夏侯惇大眼瞪小眼地看了一会儿,还在想对面这人是不是细作,然后他想到一个很容易的鉴定方法:

    “你,把这个快速修墙的办法,教给我军中的士卒,组织他们也一天修一道出来。要是修成了,本将军赏赐黄金十斤!要是有诈,按细作祭旗伺候!”

    细作连忙哭天抢地地跪地求饶:“将军俺不敢呐!俺真心来投,而且这法子一定修得成的。”

    夏侯惇懒得再听,吩咐部队戒备,一边分配人手琢磨怎么修墙。

    因为上午一开始被嘲讽、列阵迎击浪费了一点时间,后来寻找答案、征集投降者也折腾了一番,所以开始施工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到天黑才勉强修出点雏形。

    夏侯惇不想等到明天早上再看结果,就在夜里休息之前,巡营验收。

    墙虽然没施工完,但俘虏交代的那些特点,倒是都验证了。

    夏侯惇一到工地,他的一名负责监工的副将就上前禀报:“将军,错不了,那些都是真的。这些被诸葛亮称为膨胀土、被乡野无知愚夫称为息壤的土,真的是遇水就能膨胀数倍。

    所以哪怕冬天冻土,也只要几分之一的挖掘量就能快速施工了,这才有一夜墙。我军到明天也能修好墙。而且听说诸葛亮对这种土很了解,他还在博望县设了作坊,广收这种土,添加到别的东西里打造一些秘器。”

    夏侯惇听后并不欣慰,反而很是失望:“这么说,诸葛亮一开始就没诱敌,他就是想假装诱敌实则拖时间,吓住我,拖到两天后高顺援军赶到!让我此战劳而无功,只是当道扎营堵了个口!”

    一想到自己错过了一个歼灭两三万鱼腩弱敌的机会,夏侯惇就很懊恼。

    他恨恨地一拳砸在刚膨胀起来的膨胀土墙上,因为已经有点冻结,夏侯惇的拳头也是挺疼的,但他随后诧异地看到土墙被他一拳砸缺了个口子,崩落下几块人头大的土块。

    这种土看似也还坚韧,但毕竟膨胀得太疏松,大力冲撞之下很容易散。

    旁边的诈降细作松了口气:要是夏侯将军不自己发现这个问题,他还得再铺垫一下设法献媚献策指出这种土修防御工事的缺陷呢。

    夏侯惇果然意识到了,拿起土块看了又看,骂道:“好你个诸葛匹夫!拿这种东西就想糊弄吓住本将军几天?幸好本将军多智严谨,让人试着模仿,这才看出你的破绽!

    这种土修出来的墙也能挡住大军?都不用冲车,随便扛两棵树撞一下就倒了吧!膨胀土,到底远不如夯实的土结实!膨胀出来都是虚的!”

    夏侯惇越想越兴奋,一切也都融会贯通:早上诸葛亮来嘲讽他,打击他的士气,就是希望他绝望,不再动进取之心,好拖住他等到高顺来!

    他怎么能让诸葛匹夫如愿!诸葛匹夫要拖他就偏偏不让拖!偏偏要在高顺赶到之前击溃诸葛亮!

    “连夜砍伐枯树削掉枝杈,明日让士卒扛着当撞锤。全军三更造饭四更吃饱出营,佛晓奇袭诸葛亮的营地,直接撞破这些破墙杀进去!诸葛亮都是些修河民夫乌合之众不足为惧!”

    夏侯惇虽然比原本的博望之战谨慎了很多,在避战方面脑子里多过了两道弯弯绕。但可惜的是,他最终还是做出了出击的决策。

    当然,冒进和冒进也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必须表扬一下夏侯惇的进步。

    历史上他是在第二层的冒进,被第三层的刘备干了。

    现在他至少已经升级到第四层的冒进了,只是诸葛亮在第五层。

    夏侯惇从被一招简单的“实则虚之”骗,升级到了得用“实则虚则实则虚之”才能骗得到的程度。

 第753章 三合一毒打你一次性挨完了吧

    夏侯惇自以为被诸葛亮骗得又白白浪费了一个白天,心中自然是憋着气的。

    所以他既然决定了要打,次日就要赶早,争取在接近敌营和破墙的过程中,尽量利用黑暗的掩护减少损失。

    最好是打着打着刚刚破坏掉诸葛亮的营地外围工事,天就放亮。这样在后续的追亡逐北过程中,也能避免因为黑暗视野不清、追击时盲目鲁莽而中埋伏。

    激进的同时,风险也能降到最低,计划完美!

    杜袭倒是还想劝几句,说是不要那么着急,明天一早等李典来了再商量商量,中午再战也来得及——毕竟李典也只是比夏侯惇晚来两天而已,不算久。

    他们之前商量好分段扎营逐次推进,也是为了求稳。前军试探性推进,确定能站稳脚跟,后军才好拔营跟上。这样始终有两道防线,也能把万一中伏的损失降到最低,退却时能稳住阵脚不至于一溃百里。

    但夏侯惇坚持认为时间紧迫:“诸葛亮刚到第一天靠陈到虚张声势吓住我们,今天又靠膨胀土墙营垒吓住我们,都拖了两天了!

    宛城到博望坡才多远?明天再拖高顺的先锋就赶到了!可能我们也就最后一天机会先灭诸葛亮了,还等什么等!等敌人合兵一处痛失良机?等不及了!”

    当断不断,必受其害!夏侯将军还是非常果决霸气的。

    ……

    次日凌晨,夏侯惇的完美计划被坚决执行。

    四万曹军分成前后两部,各自相距不过数里,沿着只有两三百丈宽的山谷正面,发动了一波波的攻势。

    有皮甲甚至铁甲的士兵都被安排到了前排,持长枪刀盾掩杀,后排还有弓弩手掩护。

    穿着普通军服的无甲士兵,则分出一部分扛着各种刚砍下来、修去枝杈的树木,准备临时撞墙。

    四更天过半,夏侯惇的先锋就鼓噪着杀到了诸葛亮的营地长墙前面。

    夏侯惇倒是没指望隐秘行踪偷袭,主要是部队人太多了,又拥挤,偷袭很可能反而导致自相践踏,所以所有将士都是鼓噪呐喊着往上冲,可以听声辨位防止撞到踩到自己人。

    为了指示队形,夏侯惇还让一部分铁甲兵打了火把照明,对面的诸葛亮营墙上也有插火把,所以火把附近的人是很容易被远程弓弩集火的。

    但离光源稍稍远一些的士兵,就隐没在黑暗中,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被远程弓弩射击的伤亡,双方都只能摸黑盲射。

    夏侯惇这么安排,也是知道汉军弓弩凶猛,神臂弩已经在战场上出现两年多了,曹军虽然没直接吃过神臂弩的苦头,但是从袁绍和孙权那儿听到的噩耗也够多了。

    (注:于禁的部队曾经直接被赵云太史慈用神臂弩射得惨不忍睹,但于禁部去年全军覆没做了俘虏,所以没有机会把这些失败教训转告给后方战友。)

    现在看来,效果还算不错,攻营的第一波接敌过程中,黑暗把双方的远程火力差距拉平了不少。

    然而,夏侯惇的先锋部队还没高兴多久,很快就被新冒出来的麻烦所阻。

    只听冲锋途中,都快到最后一两百步了,忽然零零星星有曹兵惨叫倒下,尤其是那些扛着撞木的士兵,一队人里有一两个倒下,旁边的战友也会扛不稳,一时场面大乱。

    “有鹿角拒马,还有铁蒺藜竹蒺藜!”

    鹿角拒马这些障碍物还尺寸稍稍大一些,虽然黑暗中看不清很容易撞上去,不过只要在火把旁边二十步内,好歹走到眼前还是能看清的。只是要忽然停步绕行还是容易导致队形大乱。

    而昂贵的铁蒺藜,在汉末基本上很少有用,这个时代主要用竹制的蒺藜来作为扎脚陷阱。诸葛亮准备如此充分,显然是料到了夏侯惇会沉不住气、想打时间差在高顺赶到前先击破他。

    黑暗中弓弩命中率大降,那些细小的陷阱障碍却也更难躲避。夏侯惇听着前后左右的惨叫声,头皮发麻,但也顾不得了,厉声喝令全军奋力冲过去!就算用人肉趟出一条路来,也要攻破营寨!

    毕竟战场地形狭窄,部队正面展开不了多少人,有伤亡不怕,就怕把部队堵住了。夏侯惇拿出历史上曹操赤壁之战后马踏己方伤兵填路的勇气,直接人肉趟地雷一样想杀出一条路来。

    在夏侯惇的淫威和严酷军法之下,杀了几个退却不前的军官后,曹军士兵倒也不得不执行命令。

    但很快,他们又发现了诸葛亮的歹毒之处:按说冬天打仗,一夜时间仓促部署的蒺藜,肯定是随便撒在那儿的,所以一旦被踩中甚至只是被贴地趟着行走踢到,就很容易扫开,或者被伤员带走。

    而诸葛亮部署的这些防不胜防的蒺藜,居然是撒下去之后再泼一小撮膨胀土,跟种地时播了种子要埋土一样,埋完浇点水。

    农历十一月的寒冷冬季气候,还是山区,膨胀土胀大冻结,很轻松就把铁蒺藜长在了地上,有时候踩残了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