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李素可是天下以擅长种田闻名的,还有诸葛亮当了两年河南尹为辅佐,他们又是各种擅长奇技淫巧,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他们也做不到?
关羽真的是无船可用,还是敌人故意想散播这样一个消息?
还是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故意在这个时候放出如此风声,让曹军不敢吧虎牢关正面和邺城、黎阳的兵力削弱,转而从其他防区抽调部队堵漏、为刘备其他战区即将进攻的将领创造空档?
曹操简直头皮发炸,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地盘简直是处处漏洞!任何一条路的刘备军都有可能转入主攻!
如果关羽的船足够,不担心大军运粮,那么可能此刻虎牢关背后就屯驻了十几万大军,随时会如狼似虎扑出来!
可如果这一切是假的,说不定那十几万大军就是阴伏在长江对岸,随时会对淮南全力猛攻!
到底哪儿才是刘备军在五月下旬到七月中的第二波最主攻方向、会聚集最多的刘备大军!
看到曹操的神色凝重,一旁始终在陪着他参赞军机的郭嘉,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审慎地提醒:“刘备麾下多智谋之士,文若得到的这个情报,也有可能是故布疑阵……”
曹操闻言,又木然地仔细看了荀彧的信件很久,叹了口气:“文若其实也注意到这种情况了,他还特地在信中提醒我,田畴此次小败撤退是诈的可能极大。
因为他久驻鄄城、濮阳等地,曾经注意到黄河中游流下来的水中,有大量的碎木屑,已经持续有一年多了,经常会不时发现,这显然是刘备在上游大兴土木的结果。
虽然不确定这些巨量的木材加工,到底是为了大修宫室、还是建造雒阳新城,还是广造船队,但造船的可能性也是非常高的。
但正是文若的这个提醒,让孤愈发难以抉择,这里面的虚实变化,都不知反转了多少次了。”
曹操简直心累,想着想着就头风发作,脑袋几欲爆裂。
太难了呀。
最终,曹操只能选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放在酸枣和陈留堵口的部队,绝对一个都不能动!沿着黄河两岸布防的军队,也要不减反增!就当关羽已经得到了足量的战船,肯定会提前两个月就顺流而下!
剩下的援军缺口,也只能从淮南战区曹仁那儿抽了。他下令曹仁把淮南战区今年刚刚强拉的壮丁都先调到汝南来。
一旦郾城这里守不住,那些淮南来的援军,就要参与到堵住郾城下游航道枢纽上蔡的防务中去。而曹操自己从郾城这边撤下去的部队,会更侧重于退往更重要的许昌。
这个最终决定,是在曹操觉得头疼头风之后两天,正式作出的。
可是,就在曹操作出这个自以为是最终决策的决策之后,仅仅不到一天,对面的诸葛亮又给他出了一道难题。
——
ps:以上已经三千多字,再稍微说几句。后续一周可能都会稍稍减少些字数,每天一个大章。主要是我要抽时间精力准备新书。
目前连新书写什么题材都还没决断。有好几个备选方案,我慢慢细化整理一下,争取下个月开。
写书九年多了,我也认清自己能力边际了。写不了架空度太高、太整活儿的东西,连个系统或者异能都不会写。只能写写最传统的模式,惭愧。
穿越重生都老掉牙了,我却不能与时俱进。好在我也认清了这个现实,认了,人各有所长。
另外,考虑到中旬稍微更慢一点,为了补偿大家,也是听取了部分读者的呼声。我决定月底写完统一战争,然后再补一点变法开拓之类的快进番外。
为了照顾到只想看传统争霸文的书友,免得被说我多水骗钱。我会在大统一那章取名为“大结局”。
不想看番外的书友,看到10月31号的大结局章节后,记得关掉自动订阅即可,我也已经保证你们的阅读完整性。
想看后续种田改革推演流水账的少部分书友,不关也无所谓,也不会有多少篇幅的。更新速度肯定也无法保证,写到哪算哪,可能会跟新书一起更。
第823章 曹操的认知是停留在没有地图编辑器的前提下的
诸葛亮给曹操出的最新难题,大致是这么一回事:
在曹操给淮南曹仁下令,让他抽调部分部队沿着淮河、汝水逆流而上,协防汝南上蔡之后的次日。
这天,是五月十八。算算时间,这时候曹操的传令使者应该都还没赶到寿春呢,哪怕再加急的快马赶路,路上起码还需要两天左右。
但偏偏就是在这天一早,曹军斥候在沿着防线上下游两端、日常例行越过汝水、试图进入刘备防区哨探时,从下游偷偷渡河侦查的那队斥候,居然在敌占区(刘备防区)抓到了一个汉军信使——
曹军斥候自然不敢怠慢,立刻把信使带了回来,一番通传审查,在郭嘉看过之后,就呈递到了曹操这儿。
郭嘉似乎也提前预判过汉军信使书信的真假,觉得有诈的可能性极高,所以呈递的时候还提醒了:
“丞相,这里有份缴获的诸葛亮给伪丞相李素的私信。经拷问,据说是准备走汝水以西的弋阳道南下、穿大别山至江北与李素联络。
属下以为此事巧合过多,颇有蹊跷,但兹事体大,也不敢瞒报,只好请丞相亲自定夺。”
因为曹军斥候是在清晨抓获的情报源,所以送到曹操这儿的时候曹操也才刚刚盥洗完、在近侍的服侍下一边梳头一边等着用早膳呢,脑子也不是很清醒。
按说老年人应该早睡早起,但四十七岁的曹操最近有些失眠,经常后半夜才睡得着,所以起得就晚了。
听了郭嘉的汇报的前因后果后,曹操下意识拿过缴获的书信稍微扫了一眼,其实都没看内容,就已经预判这情报肯定是诸葛亮的诡计!是故意泄露给他的假情报!
这种行为太诡异了,毕竟哪有这么巧的?
要是己方的士兵在己方防区某个敌军信使非经过不可的地方,抓到了信使,那还可信一些。
而己方斥候到对方防区侦查,都能抓到敌军信使,那不就等于是敌军故意白给泄露的么?肯定是汉军发现了那队曹军斥候,然后派个死间信使去送信、直接撞枪口上。
至于郭嘉问出来的信使送信路线本身,倒是没有破绽。
因为如今沿着汝水以西往南走,虽然还要经过一些曹操在汝南郡的辖区,可因为曹军兵力的收缩,汝南郡的汝水以西部分事实上基本放弃了,就是个破筛子。
由弋阳穿越大别山后,确实是可以抵达江北的李素防区,大别山区如今已经被之前沙摩柯和王平的山地兵占领了——
但这也不奇怪,要是连这点基本功都有破绽的话,那诸葛亮的反间也太拙劣了,等于说谎前连草稿都没打。
可谁让曹操多疑呢,哪怕明知99是假情报,他还是要看要听取详情。
结果一细看,他就直呼好家伙。
这封据说是诸葛亮写李素的信,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陛下原本与恩师约定,五月中旬恩师就要率江东驻军北伐淮南,让学生(诸葛亮)去恩师处当参军、随议军机。
但因为陛下这边战事进展比预期慢,却又有新的战机可以把握,急需智谋之士参赞,所以学生不得不推迟去丹阳的行程……”
不过随后诸葛亮也在信里吹嘘,说好在恩师本就智冠天下,哪怕没有学生在旁打杂,想必也能旗开得胜,所以学生暂且告罪,并奉上一条妙策:
“听说曹贼已中我军疑兵之计,调遣各处兵马增援豫州前线时,进退失据,束手束脚。兖、徐、青各处曹军,因为太史将军和糜府君、田畴校尉的骚扰,不敢轻动。
只好饮鸩止渴,调用冀州与淮南军援豫。恩师可顺势利用曹贼多疑,秘派人诈与合肥孙权、皖县朱治联络,许以弃暗投明、反正免罪。
如此,若曹仁嫡系兵力因曹贼调走而削弱、曹军在淮南防务将不得不更倚重原先孙权降曹的那数万江北兵。届时若孙权反正,内外夹攻,曹仁可瞬息而破,淮南旬月可平。”
曹操看完之后,怒得直接拍桌狂吼:“反间计!诸葛亮小贼的无耻反间计!孙权降孤近三年,输诚纳款,随孤调遣,不揽兵权。
且与茱儿恩爱有加,每日也只是与丕儿或植儿一并从师读书。孙权降时不过十六七岁,如今也才刚要及冠。
其亡兄孙策之好勇斗狠,在此孺子身上一点都看不出来,唯有聪明伶俐,孤视之如亲子,他岂会因李素只言片语便背叛孤!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是诸葛亮和李素想让孤疑心,让淮南的孙家降军旧部人人自危,或是诸葛亮预测了孤会抽调淮南而非冀州援军来协防豫州,但诸葛亮偏偏不希望孤这么做。
就故布疑阵吓孤,让孤唯恐孙权不稳、便不敢多抽子孝的兵马来协防,那就只好抽河北妙才的人马——如此看来,刘备下一步的主攻,正好不在淮南,就是在冀州!
前些天他们故意让田畴演戏诈败于陆逊、被我军缴获一批沙船,让我军得知关羽缺大船这个情报,就是想假装他们暂时无力对冀州总攻!
今天这个骗术,则是希望让我们觉得他们要对淮南总攻!孤便偏偏不中李素和诸葛亮的计!
他们怕孤不抽河北军,孤就真的不抽河北军!他们希望孤不敢抽淮南军,孤就偏偏敢抽淮南军!”
曹操说着说着,旁边静听其论的郭嘉,都觉得主公的思路有点多疑疑到了神经兮兮的程度了。
但仔细一琢磨,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郭嘉都审慎回味了好久,才叹服地恭贺道:“丞相妙算,人不可及!李素诸葛亮反复虚实相诈,竟还是被丞相慧眼识破!
不过属下以为,诸葛亮和李素既然动了这些念头来用计,也不能完全不提防他们化虚为实……毕竟刘备兵力国力远胜于我,他们是有可能把任何一路佯攻转化为主攻的。”
曹操摸着胡子,难得微笑点头:“这一点孤当然也想到了,之前孤不是临时定了让大军异地换防的国策么,袁绍旧部不得在河北驻防,以免他们心怀怨恨、战时人心不稳。
如今看来,此法也能用于对孙权。之前孙权太恭顺了,孤倒是完全没提防他,现在既然还是按原计划、让子孝从淮南防区抽调数万人来援、协防汝水下游战场。
但这数万人的构成,则是可以斟酌的,孤今日再派人快马追加一道军令,让子孝调兵时尽量以孙权的名义,要求朱治、朱然、吕范等随军北上。
把孙家的淮泗兵都调来汝南,不能让他们在淮南、庐江就地驻防。诸葛亮啊诸葛亮,他要是知道他这拙劣的反间计,不但丝毫没有起到欺骗效果,反而提醒了孤更稳妥布局,不知会作何感想?”
曹操说着说着,难得心怀大畅,莫名微笑。
一切部署,都按照他的最新设想,按部就班安排下去。
……
几乎就在曹操最终定策的同时,郾城正面的攻城战场上,随着过去几天的准备,攻城武器已经全部前进部署到位,刘备军也展开了全面的攻城战。
一时之间,城上城下矢石纷飞,数以万计的士兵互相交攻。
刘备军已经实践了好几次的挖交通壕接近城墙、部署大量弓弩手抵近抛射的战术,也再次重演。
反正诸葛亮不怕花费人力,近二十万大军闲着也是闲着,攻城时大部分人没活儿干,就挖挖沟呗。能减少伤亡总是好的。
与此同时,随着攻城战的一切高屋建瓴战略部署统统筹措得当,剩下的其实就是磨时间、体力活消耗战,没有什么用计策的空间了。
诸葛亮甚至可以大致推演一个规划,测算出按照目前的攻击节奏,一个月内可以拿下郾城。如果曹操还想减少部队损失,扛不住转运压力,把刘备军提前放进去打,那二十天结束攻城战也是有可能的。
不是因为城池有多坚固,纯粹是因为城内守军也人数众多,兵力强大,才需要耗那么久,不把城墙工事彻底搞烂就不能随便上去换人命,否则换不起的。
安排好这一切后,诸葛亮自忖剩下的活儿让生性谨慎的鲁肃来督办,也绝对不会出岔子了,沮授也还暂时没走,所以完全不用担心。
按照他原本说好的该去恩师李素那儿当参军的日子,现在已经拖延了十多天了。
诸葛亮便安心向刘备告辞,准备最后交代几句,就去别的地方更好地建功立业。
李素在淮南地区的夏季攻势,此刻其实已经展开,只不过李素智商也是比较卓绝的,所以诸葛亮没第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