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以赵云之勇,而且全军骑兵,刘备相信就算遇到这种情况,赵云绝对可以轻松突围。
至于曹操想往南提前迎击李素,或者往东迎击诸葛亮、周泰,把这两部的任意一部提前打时间差吃掉……
呵呵,刘备是丝毫都不担心。他知道以李素和诸葛亮的谨慎和智谋,曹操和郭嘉用计用出花来,也不可能逮到这样的机会。
把细节都磋商清楚之后,连带着带兵将领人选和各部兵种构成都商议完,刘备总算身心舒坦,淡定地正式下令:
“那便一切依计而行,先锋骑兵,分为两部,中军原有的骑兵,由黄老将军带领,云长从河北派来增援的骑兵,由伯起带领。
他们二人共领骑兵四万,以公衡为参军,咬住曹军后队,试探撤军虚实。朕亲率主力二十二万人随后。与伯起保持一到两日的行军路程差,依次而行。”
众将众臣各自领命,部署兵马不提。
次日一早,黄权就跟着黄忠、马超一起先行出兵,追击曹操。
马超带的骑兵都是河北战役结束后,从北方经陈留支援而来的,他们的驻地也比较靠北侧,所以就扮演追击的左翼。
黄忠的骑兵是豫州战场本地的、上半年就跟着刘备亲征的人马,所以部署在南侧、右翼。
马超的两万人,渡过鸿沟之后,就沿着陈县以北的涡水追击,经阳夏、武平,最终扑向谯郡郡治谯县。
黄忠的两万人,从陈县略微往南,沿着渠水向鹿邑逼近,最后也会包抄到谯县。两军相距会保持在三五十里之间。因为都是骑兵,所以任何一路遇到意外,都可以快速反应后撤靠拢。
之所以要分开推进,也是考虑到后面的主力有二十二万之多,行军正面非常宽大,马超和黄忠稍微离远一点,才好确保足够的搜索正面,让敌军的埋伏和其他诡计无所遁形。
而黄忠原本是被刘备留在身边、作为中军主力的骑兵将领使用的。现在黄忠被派走了,刘备就以关羽为中军主将,高顺为副,带着二十多万步兵稳扎稳打。
当然,中军主力多达二十余万,光靠几个主要将领当然是指挥不过来的,那些中层将领也要充分发挥作用。
因此步兵主力左翼交给了麹义去掩护,右翼交给甘宁。
正好这两个武将本来就是分别从陈留和淮南支援过来的,来的时候各带了几万人,现在也只相当于是让他们继续统领本部人马。
前后左右都安排妥当,二十多万人就这么堂堂正正绵延百里地压了过去。
……
刘备军从陈县继续向东、堂堂而进的同时,
陈县以东一百五十里,曹操本人已经率军退到了谯县,并且在谯郡境内重新组织起了层层防守、随时能弹性反击。
撤退途中,曹操在到谯县之前,还先经过了涡水上游的武平县。
这地方如今跟曹操毫无关系,但跟另一个时空的曹操却是关系密切——原本历史上,曹操刚刚拥立刘协、护驾迁到许昌后,刘协就封曹操为武平侯。这个爵位曹操顶了十几年,一直到他当丞相后,改封魏公为止。
历史上刘协之所以封他在武平,就是看在武平县离他的故乡谯县很近。
陈县是陈郡的郡治,相当于后世的周口市淮阳。
谯县是谯郡的郡治,相当于后世的亳州。(曹操和朱元璋的故乡很近)
陈郡和谯郡之间,有一道并不险峻的丘陵。不过在豫州这样的平原地带,这已经算挺明显的地理分界了。所以这里不仅如今是两郡的郡界,后世也是豫、皖两省的交界。
整整两个郡面积的大平原,正好打几十万人级别的大决战。
曹操本人撤到谯县的这天,已经是腊月二十五了,刘备的追击部队先锋,一两天内就会赶到,估计最后的总决战,可不得在年关前后打响。
天寒地冻,曹操刚撤到谯县时,豫中又下了一场大雪。曹操起兵多少年了,记忆里还没这种在大雪天指挥大军死战决战的经历。
大雪无疑会对进攻一方造成不少阻碍和额外损耗,而且曹军新兵壮丁比例极高,恶劣气候不知道会不会导致更多人逃散甚至冻死,曹操也不得而知。
可走到这一步,还有什么选择?
这等于是长传配合做球,已经做到临门一脚了,总不能不射吧?
哪怕球冻住了,跟大地冻成了一个整体,哪怕这一脚会踢断腿,也得射!
恶劣的战场环境,让曹操的焦虑愈甚,头风也更加猛烈了,一夜无法入眠。
这个时空,也不会有陈琳写檄文、用祖安疗法帮他骂通脑血栓了,只能是硬扛死磕。
次日一早,也就是腊月二十六,曹操卯时就招来夏侯惇、还有刚刚从后方调来的曹洪,询问他们前军情况,刘备的追兵到哪儿了、追兵先锋有多少、后军是否已经全部追过鸿沟。
曹操当然知道,几十万的部队,绵延一两百里都是正常的。所以,他必须确保刘备的部队已经全部追过鸿沟,最好连最殿后的部队,都抵达了鸿沟以东数十里。
这样,一旦刘备的前锋出现败退,刘备不得不后撤时,才无法快速跑掉。
要渡过鸿沟会牵扯刘备大量的时间,就算曹操无法全歼刘备的溃军,也能把来不及渡河、被滞留在鸿沟以东的那部分刘备军半渡而击吞掉。
夏侯惇奏道:“禀丞相!根据我军留下的斥候哨探,刘备已经全军追过鸿沟了,最后面的部队,至少也抵达了陈县以东二三十里。
不过,也有一个坏消息,那就是刘备军的先锋和中军主力,足足有六七十里的路程差,而后面的中军主力,从最前到最后,也有五十里的纵深,所以加起来是一百二十里。
刘备先锋今晨已经突破了武平,我军按计划放弃了武平。而且敌军先锋都是骑兵,至少有四五万,今天午前就能到鹿邑。
按郭军师吩咐的计划,届时鹿邑会保持固守,但守军不会出县城迎击,只是牵制疲敝敌军。会把敌军继续放到谯县西郊,我军主力才正式发动反击野战,从北东南三面夹击刘备。”
曹操眉头一拧:“刘备主力和先锋相距七十里?先锋还全是骑兵?这刘备进军很谨慎啊。他这是觉得,如果我有诈,他就会立刻重新转攻为守?拖住待援?或者待我军粮草不济、军心涣散?这也改变不了什么吧?”
曹操也没指望夏侯惇和曹洪出主意,就把他们安排下去,继续带兵准备迎击。
曹操想跟郭嘉聊聊,开战前最后找点安慰,虽然他知道到了这个点,郭嘉也改变不了什么。
但是,就在曹操召见郭嘉之前,有近侍来报,说被他礼遇看守起来的荀彧,还有事情想陈情奏报。
荀彧是从刘备那儿出使回来之后,就被曹操明升暗降、剥夺了职权,但待遇很礼貌地养起来了。
主要是和平谈判过程中,荀彧的表现实在不好,曹操也从司马懿司马朗那儿得知了荀彧的一些动摇行径和“丧权辱国”的劣迹。
而且荀彧的堂兄前几个月也投敌了,曹操不处理荀彧,只是雪藏起来,也算对得起他,这是念在两人十年的老交情上。
这种感觉,其实跟后世某人在和平谈判破裂后、批示“文白无能,丧权辱国”差不多概念。
此刻,荀彧还想见他,申诉军情。曹操觉得闲着也是闲着,最后大决战前再跟老朋友说几句吧。
说不定过了今天,两人当中就要死一个了,以后也没机会了。
第848章 刘曹对决…上
“我不吃,我要见丞相!你们别拦着我!我这是为丞相好!这一仗情况有变,真不能打!打了丞相就完了!”
荀彧这几日被困在自己的住处,很是烦闷。此刻他看着窗外的大雪,心中忧虑大军处境,数次想求见曹操。
门口的卫兵却得了曹操关照,不许荀彧再与闻军情政务,所以未果。
荀彧看起来唯一靠谱的申诉机会,还是一早侍者给他送食盒的时候,他拉着侍者让对方务必转告丞相,但久久没有回音。
荀彧根本吃不下饭,把食盒堆在面前,冬天食物冷得快,不到半个时辰就凉透了。荀彧呆坐在那儿,觉得脊背微微作痛,似乎是这几天水土不服、心情忧虑,背发疽疮。
(注:历史上也有一派说法,记载荀彧是忧虑气愤导致背疽而死。说毒死的反而是野史)
这个健康状况,让荀彧对现状愈发悲观——当然,他悲观的不是自己的寿命,而是愈发觉得形势对曹操一方极为不祥!
荀彧可是熟读史书的,他太知道历史上、四百多年前、刘邦项羽鸿沟对峙期间,项羽的头号谋士范增是怎么个死法的。那不也是背疽而死吗?
疽疮作痛之间,荀彧听到背后响动,门外有人进来,还以为又是逼他吃饭的,烦躁地挥手斥退来人:“说了身体不适,不吃就是不吃!拿走!”
不过,这一挥手却被人抓住了手臂,荀彧一愣,回过头来,才发现是曹操本人来了。
荀彧愣了一下,还是恢复礼数,拱手拜见:“丞相!这一仗不能打啊!就算十天前你还有希望,现在却是几乎全无希望了!”
曹操抬手制止:“你我相从十年,孤不想临走的时候不好看,别逼孤。你说身体不适,如何不适?”
荀彧:“那都是小事,还是先说军情吧!丞相,此一时彼一时,当初你与奉孝设计诱敌,就算要成,也是建立在刘备全军冒进的前提下的。
现在刘备既然谨慎,分兵试探,其主力自然会有充分的时间,一旦意外便转攻为守、就地筑垒,我军还何来突袭之利?此其一也!
而我军新兵众多,士气低落,天降大雪的环境下决战,士卒只会愈发容易逃亡。尤其双方人马多达数十万,大雪遮蔽视野,目力不能及远,人多势众一方都看不清己方是否数量占优。
大雪既不利于攻方,又不利于人多,两害皆在我军,此其二也。这仗不能打呀!还是降了吧!”
曹操不服,猛甩一下袖子:“自隳其志!你说刘备有一两天反应时间,发现不对便能转攻为守?且不说短短一天,他能建起什么样的营垒长堑、护住数十万人。
单说这雪天,天寒地冻,这不正好让刘备转守时挖掘冻土更为艰难么?文若,你何时看军机只看对敌军有利、不看对我军有利的点了!孤真是后悔决战前最后来看你一眼!”
说罢,曹操已经要拂袖而去,心情大坏。
荀彧死死扯住曹操袖子还有话没说完,但他病中无力,被曹操一下猛力拉扯,拖翻在地。荀彧也顾不上爬起来,就半撑在地上,语速飞快地最后解释:
“丞相!属下不是不知道天寒地冻对刘备也有不利,但属下是亲自去过汝阳,见过刘备军士卒的施工穴地之能的。诸葛亮培养出来的工兵,非比寻常。
我军一两天做不到的事情,在冻土上做不到的事情,诸葛亮培养出来的工兵都有可能做到!到时候,我们就要在大雪中猛攻坚营了啊!
而且还有句话,属下本不愿讲——恰才丞相问及属下病情,其实,属下是患了背疽之疾!能不能治好殊不敢说!丞相熟读《史记》,不会不知道项羽与高祖相持时,范增背疽而亡。
今丞相撤鸿沟之持,一退数百里,至谯郡决战,若是属下再背疽而亡,丞相不觉得这窘境太过不祥么!恐有大凶!何必再枉死数十万大汉子民!”
曹操也是有点神神叨叨的,被荀彧这么一打击信心,也是怒不可遏,直接抽出倚天剑来,唰地就比划过去,幸好最后还是看在十年老交情上,没忍心杀了这个动摇军心的老弟兄。
“荀文若!你敢屡次乱我军心!权且记下你这条命,待战后再处置!你不是背疽吃不下饭么,你不是喜欢让送食盒的侍者给孤带话么。行,今天午膳开始,没人给你送食盒了!爱吃不吃!”
曹操把倚天剑顺势一转,没有砍向荀彧,但是把被荀彧拉住的那个袖子切了,算是断袍绝义。
荀彧拉了个空,手上抓着片断锦往后跌倒,后脑勺磕在青砖地面上,一阵晕眩昏了过去。
……
曹操训斥完荀彧,觉得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些,似乎是发泄了怒意后,脑袋里血栓都稍稍松动了。
他刚想料理一些别的军务,为自己亲自督军迎击做些准备,但没忙活多久,当天中午时分,前方就传来一些坏消息。
夏侯惇匆匆赶回,说是在鹿邑附近的曹军先锋,先跟马超、黄忠的骑军交手了一阵。
一开始按计划是应该诈败诱敌深入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其实也不需要诈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