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疫症袭来,他又该如何应对,才能止住天下悠悠之口?
自然是尽快控制住疫症,恢复百姓生产。
但历朝历代皆有疫症,又有几个君王,敢放言说控制住疫症?
不都是苦苦煎熬,熬到死伤者众多,疫症才悄然退去的吗?
……
这一夜,李世民整宿没有合眼,第二天一早,他便紧急召见诸位大臣,询问疫症情形。
“陛下,并州昨夜送来紧急公文,说城内疫症愈演愈烈,死伤者又增多近百人……”
魏征的话,让李世民心中愈发冰寒。
杜如晦道:“陛下,臣已向各州下发公文,令各州召集医者,赶往并、汾二州,参与治疫。”
李世民点了点头:“再催一催,此事经不得耽搁!”
他又看向房玄龄,房玄龄立马道:“两州城门业已关闭,但城中百姓颇有微辞……”
“有不少富户想要逃离州城,躲避疫症,如今他们被困在城中,对陛下此举,大为不满。”
李世民稍一思虑,断然道:“此举也是无奈之举,总不能放任疫症传播到其他地方。百姓有怨言,便也由着他们吧!”
“可是……”房玄龄眉头深锁,“若疫症持续下去,城中怕是会生乱。”
李世民无奈道:“朕自是知道后果,但若不封城,我大唐其他州县又该如何?”
他随即叹了口气:“如今……也只能希望这疫症能快些过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场祸端了……”
殿中诸人皆是默然不语,正在这里,老太监王德走了进来。
“陛下,太子殿下觐见。”王德走到李世民身边,轻声道。
“承乾,他来何事?”李世民稍一错愕,问道。
王德摇了摇头:“殿下说,他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向陛下进言。”
………………………………
第十一章 防治手段
通常情况下,李世民召集大臣议事时,是不会接见皇子的。
即便来人是当朝太子。
按理说,太子与普通皇子不同,太子有监国之责,是需要参议政事的。
但如今的这位太子殿下,对于国事实在不怎么关心,整日只知道玩乐。
所以,此前一次李承乾求见,老太监王德并没有放他进去。
但这一次,王德擅作主张,亲自到甘露殿中,前去询问了一遭。
其原因倒很简单,太子殿下,如今已不是曾经那个只知道玩闹的贪玩皇子了。
此前进献粮食一事,让王德对李承乾刮目相看,所以此番求见,陈诉厉害,王德立马前往通报。
“让他进来吧!”
李世民心中隐隐抱着些期望,他期望李承乾能再给自己一次惊喜。
前两次,在艰难状况之下,都是李承乾替他解了燃眉之急,李世民自然会有所期盼。
片刻之后,李承乾已走进殿中。
一番见礼之后,李世民开口问道:“承乾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李承乾拱手:“父皇,此番觐见,乃是为了并、汾二州疫症之事!”
“哦?”
李世民心中一喜,难不成李承乾又想出了解决疫症的办法来?
他期待道:“你知道如何救治这患症的病人?”
但出乎李世民意料地,李承乾摇了摇头:“儿臣并不知晓如何救治病人。”
李世民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又迅速熄灭下去。
他苦笑一声,暗道自己实在太过儿戏。如此国家大事,岂可将希望放在李承乾身上?
李世民泄了气:“你既不能解决疫症,你到甘露殿有何事?”
李承乾又道:“父皇,儿臣虽然无法救治疫症,但也有一些方法,能防止疫症传播开来!”
“防止疫症传播?”
李世民有些好奇:“你说来听听!”
他当然对李承乾的话,不抱多大的信心。
疫症传播,自古以来都是这般难以控制。
很多疫症,到最后传遍数个州郡,最后祸害得整片地区死伤大半。
李承乾将腰一弯:“父皇,要想遏制疫症传播,先得控制人员交流,当得先将那些患病的人,隔离起来!”
听得这话,李世民苦涩一笑:“朕早已吩咐下去,让并、汾两州关闭城门,同时也将患病的人集中在一处,单独隔开。”
李承乾点点头:“父皇此举,确能控制疫症传播。”
李世民微一叹气,这样的举措,历朝历代的君王都曾采纳,但又有几人能完全控制住疫症?
李承乾又开口了:“但是,只这样做,还远远不够!”
“不够?”
李世民一愣,他看了看殿中其他几人。
此前李世民所采取的举措,是根据前朝经历,总结出来的遏制疫症的最好方法。
长孙无忌等人也是一脸懵逼,怔怔摇了摇头。
李承乾又道:“父皇,若要控制疫症,那些患病的人,得分患病轻重程度隔离。轻症与重症分开,年老者与年轻者分开,身体孱弱的,与身体强健的,也要分开。而且,还得对他们所处的地方,进行消毒!”
“消……毒?”李世民傻眼了,“消毒是什么?如何消毒?”
李承乾变戏法一般,从兜里掏出几样物事:“父皇请看,这是消毒药水,这是隔离口罩。要想彻底将病人隔离开来,得需要这两样物品。”
说着,他又将那药水打开,一股刺鼻味道立时逸散开来。
李世民皱着眉头,捂了鼻子:“承乾,你说的这东西,当真能控制疫症?”
“自然能!”李承乾又将那口罩戴上,演示了一番,“父皇请看,这东西,能保护人不被空中飘散的病毒所感染。”
“空中飘散?病毒?”李世民彻底呆了。
“额……就是疫症会飘散到空中,藉由人的呼吸喘气,进入身体内……”
李承乾尽自己的一切能力,向其他几人解释着。
要想将现代医学的概念知识,向这些古人说清楚,实在太难了。
虽然他还不清楚那并、汾两州的疫症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但考虑到那两处地方都是刚刚经历过水灾,这些消毒水和口罩,肯定能派上用场。
自己对医学的了解,也不比现在的大夫强多少,他自然无法找到合适的药物来治疗疫症。
但只是预防扩散传播,还是能尽一些力的。
那消毒水,是用来消毒的,不光能用于病房中,还可以对洪水退去的沟渠等地进行消毒。
大水之后,往往有疫症传播,其原因,多半来自这些沟渠滋生的病菌。
只要将卫生状况料理好,这类疫症,多半能不药自愈。
剩下的,就只能交给大唐的大夫,和那些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了。
“承乾,你说的这些东西,当真有用?”李世民犹是一脸疑惑,显然对李承乾的建言,无法理解。
李承乾赶忙道:“这些都是儿臣的胡人朋友教给儿臣的,他们曾经经历过疫症,就是用这样的办法,将疫症赶走的,其效果远强于我大唐的方法。”
得让他们尽快采用自己的方法,避免更多死伤出现。
李世民低了头,独自思虑了会儿,他眉头紧锁,显然对李承乾的办法,还有诸多质疑。
“你们怎么看?”望了望长孙无忌等人,李世民问道。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还在思虑,但杜如晦已站起来道:“陛下,尽可一试。两州情况危急,咱们可等不及了。再说,这些手段,即便无用,又能有多大危害呢?”
李世民再作沉吟,终是点头:“好!那便按承乾的提议,向并、汾两州推广过去!”
见此情形,李承乾松了口气。
他立马再上前去,将消毒水与口罩的诸多使用方法及禁忌交代过去,让李世民通告下去。
走出甘露殿,李承乾长长地一叹。
自从得到疫症的消息后,他便借助时空交易换了成批的防疫设施。
接着又忙着将药水重新分灌整理。
而后,才带着样品,来到甘露殿中,向李世民建言。
对能否解决这疫症,他并无十分的把握。
但作为大唐太子,面临大疫,辛苦跑这一趟,总是值得的。
………………………………
第十二章 政治投资
长安城东,毗邻东市的平康坊,秦楼楚馆林立,向来是豪门富户聚饮欢宴的场所。
在这平康坊中,最大的一家酒楼,名叫富丽居。
这富丽居楼如其名,装饰得富丽堂皇,一看便知,这酒楼背后的主人家财力雄厚。
此刻,在富丽居的顶楼包房内,一场宴会正在上演。
与寻常宴会不同的是,宽大奢华的厢房内,竟然只有男人,没一个女人。
这场景,在平康坊的酒楼里,可不算常见。
来到这里,谁不点几个莺莺燕燕的姑娘,不请上歌舞伎人,将那丝竹管弦,靡靡之音奏起来?
此刻,厢房里的气氛并不热烈,一群朱袍玉带的富户们安坐其间,却无一人开口说话。
若是有眼力见的人一走进这厢房中扫一眼,定会被吓得瞠目结舌,因为,这厢房之中坐着的几个中年男人,全都是大唐各大世家的主事人。
在大唐,最有盛名的几大世家,当属五姓七望。
崔、李、卢、郑、王,五姓七大家族,掌握了大唐近小半的财富、田地,在大唐颇有势力。
此刻,这七大家族的人都聚到了一起,这本是一场难得的盛会,但此刻席上的气氛却有些凝重。
众人都是铁青着脸,缄口不言,更有甚者,还有两人咬牙切齿,做盛怒状。
“哼,咱们这位圣上可真是了得,当真给他找到粮食了。”首先说话打破僵局的,是陇西李氏的家主,他一脸怒容,拍了桌子叫骂道。
有人开口,气氛稍稍活泛了些,众人有人摇头,有人举杯独自饮酒,皆是一副垂丧模样。
众人骂了几句,便将话题引到最重要的粮食上去了,有人已开始询问,李世民是如何弄来粮食的。
“据说,是当今太子,从胡人手中买来粮食,才解了天子的燃眉之急。”
“这话不假,天子诏令已下,确是太子李承乾献上的粮食。”
终于有人将话题引到李承乾身上。
这时候,坐在主座之上的清河崔氏家主清了清嗓子,他脸上略带了些疑惑:“这位太子殿下,我听家中人说起过。据说……他的风评,不是很好……”
他一面说话,一面摇头,脸上的表情,由疑惑变为苦涩的笑容:“只是不知道……这太子殿下,如今怎么转性了。”
这话一出,立刻也有人附和:“是啊!我族中有人接触过这位太子殿下,说是整日玩物丧志。当今天子对其很不满意,还曾起过废其太子之位,改立魏王的想法呢!”
他说得煞有介事,立马有人点头应承:“的确如此,这消息来得不假。”
这些人都是世家大族的家主,他们的家族中,多的是人在各地为官。
便是这京城长安,各部门衙司,也有五姓七望的人身居要职。
本来,这些世家凭借着其财力与在仕林的地位,轻而易举地便能掌控朝堂,执掌各部堂堂官。
但李世民早有警觉,一直将这几大世家出身的官员,排除在朝堂核心之外。
是以,几大实权部门,加上中书门下等要职,仍没被这些世家门阀渗透进去。
此番藉由天灾,他们已有把握,能用粮食叩开李世民的封锁,将手伸到政治权力的中心地带。
但现如今,这个企图已然告败了。
在了解到此事干系到当朝太子之后,世家们立马出动人手,四下打探收集太子殿下的消息。
要让普通人接触太子,自然是不容易,但这些世家门阀想要搜集到太子的讯息,实在是太容易不过了。
可是他们收到的消息,这太子殿下,乃是个贪玩成性,品行不佳的人,这大大出乎众人的预料。
“砰!”
这时候,有人拍了桌子,让各自私语,杂乱无章的宴会又恢复宁静。
拍桌子的是最先开口的陇西李氏家主:“不管这当朝太子品性如何,既然他摆明了要与我几大家族为敌,咱们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对!太子又如何?凭我五姓七望的根基,还奈何不了一个太子么?”
“这太子平日如何贪玩咱们不管,现如今他惹了咱们世家门阀,咱们就叫他这太子做不下去。”
众口纷纭,一时间又批斗起李承乾来。
清河崔氏的家主抬了抬手:“少安毋躁。且听我说。”
待大家安静下来,崔氏家主才冷冷道:“当今天子一向遏制我五姓七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