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皇家拍卖行,有着最为专业的鉴定师,绝对会给出最接近价值的起拍价。而且,凡是在拍卖行交易的商品,都会有交易单,记录在案,并附带一纸文书,是受到皇家认可,并予以保护的。即便是日后不幸被偷、被盗,一旦东西再次出现,就可以凭着那一纸文书,要求衙门收回,并归还失主。”
一时间,所有人都一些发愣,这个拍卖行哪还只是皇家开得分明就是以朝廷为后盾,来保护买卖双方的利益。
无形之中,一旦货物在拍卖行交割,就等同于给自己买的东西上了一层保险,即便日后丢失,被人豪夺抢走,凭着手中的文书,亦或是拍卖行底单,只要东西再次出现,依旧可以要回。
也就是说,如此一来,买来的东西就不怕贼偷贼惦记,即便偷了去,那也卖不出,无法在市面上流通,更不能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
因此,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之时,许多人都认可了这个规矩,两成的佣金看似很高,却非常的值
“好了,巩驸马,拍卖可以开始了吧”
随着二楼的包厢传出这么一句话,大厅里已经完全安静了下来,在来拍卖行之前,所有人都做了一番调查,有所了解,凡是二楼的包厢之人,非富即贵,还是极有权势、极有钱的那种
毕竟,每个包厢的费用动辄就是数百两,绝非普通的有钱人或者官员所能承受的。
在大明王朝,除了其他的各项补贴,仅就钱银一项而言,即便是朝廷的一品大员,每年领到的银子也不过二百一十五两多一点。
当然,还有其他各种补贴,以及发得粮食,否则,大明的官员根本就养不活一大家子。
仅就二楼的包厢费一项,足可见包厢里的人有多富、有多贵
这个时候,巩永固已经停止了寒暄,不再想众人介绍拍卖行的规矩,对着发出声音的包厢笑了笑,显得很是恭敬,紧跟着再次看向众人,朗声说道:“拍卖会开始”
第十八章 针锋相对
一语落罢,巩永固就迈步离去,旁边的老者顶了上去,换下他的位置,站在一米多高的拍卖桌旁边,在空中招了招手的同时,更是高声喊道:“各位,本拍卖行第一个拍卖品乃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绝对是右军先生的真迹,当世之孤品”
刹那间,整个人大厅里为之哗然,即便是二楼的包厢之中,也响起了一些若有若无的动静,唏嘘之声不断,此起彼伏,贾亦韬却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呢喃道:“不过是一幅字而已,有必要这么大惊小怪吗”
尽管心中忐忑不已,坐卧不安,当听到“兰亭集序”这四个字之时,黄宗羲顿时变得狂热起来,年轻的面孔有一些涨红,兴奋不已直直地盯着老者,确切的来说,是老者前方的一幅字。
此刻,兰亭集序已经拿了出来,并且被缓缓展开,有两名清纯可人的清秀女子拿着,那一个个游走龙蛇的草字出现在众人面前,顿时引起了一阵惊呼。
“我的天呐,真的是王羲之的真迹,绝对是兰亭集序,不会有假”
“看看,书法自然平和,笔势委婉含蓄,道美键秀,就是兰亭集序这等旷世孤品,不会有错。”
“还有那印章,以及纸张的样式,透着的古朴之感,绝对是真迹”
“怪不得兰亭集序消失匿迹这么久,这么多年没有出现过,原来是到了魏忠贤的手里。”
“如此佳作,只是看了这么一眼,就让人心生澎湃之意,看到如此佳作,真是不枉此生了。”
看着一下子就被撩拨起来的众人,气氛达到了顶峰,老者满意的频频点头,脸上的笑容愈发地炽盛,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清了清嗓音,于是高声喊道:“兰亭集序,起拍价一万两”
霎时,随着“一万两”三个字回荡在大厅之内,大厅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变得鸦雀无声,虽不是天价,却是朝廷一品大员将近半辈子的薪俸。
当然,所谓的半辈子薪俸,仅仅是指朝廷正常情况下发的银子,而不包括米粮和其他各种补贴,以及灰色收入。
一时间,一万两的起拍价使得许多人望而却步,只能干看着兰亭集序被收起来,放在老者的面前,拍卖桌之上的锦盒里,等待着最后的获胜者。
起拍价虽然是一万两,没有一个人觉得高,因为在一些人眼里,兰亭集序根本就是无价之宝,远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因此,无人置疑拍卖行的这个估价,反而觉得太低了。
毕竟,这乃是王羲之的巅峰之作,绝世的孤品
大厅里虽然沉寂一片,但这种状态持续了没有多久,二楼的包厢里就传来了一个慢悠悠的话语,声音虽轻,却极有震慑性,显得是那么的自信,对兰亭集序志在必得,一时镇住了一些竞争者。
“国丈府出银一万两”
以势压人,柔性的巧取豪夺,这是大厅里一楼所有人的心声,国丈周奎这么一亮出身份,又有几个不开眼的,敢与其竞争
老者暗暗的着急起来,张了张口,却一句话没有说出,看向巩永固,报以求助的目光,似乎是在说,驸马爷,这可怎么办如果国丈这么做,就等同于开了一个头,接下来的拍卖还怎么进行
此刻,下方坐着的贾亦韬恨得牙根痒痒,但还是做出了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心里却不禁想起了这个岳父周奎,关于他的一些信息,更确切的来说,是种种的恶行。
绝对是铁公鸡的存在,一毛不拔,家资百万,崇祯募捐之时,只是拿出了五千两,还是身为皇后的女儿出了大头。最为恼人的是,清军打进京城之时,周家父子为了讨好多尔衮,不惜出卖自己的亲外甥,太子朱慈烺。
贾亦韬的脑海里闪过信息之时,嘴角微微翘起,流露出一丝冷笑,转瞬即逝,心中暗道:“这样的人留之何用根本就是国之蛀虫,留之无益,早晚得收拾你”
这个时候,周绎从包厢里走了出来,一脸笑吟吟的模样,手里还拿着一沓银票,很是得意的催促道:“哎既然没有人出价了,是不是该将兰亭集序”
然而,周绎的话还未说,随着一个幽幽的话语出现,一脸得意的神情顿时僵住了,气得脸色发青,犹如被人当众打脸一般。
“我们家老爷出银一万一百两”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周家包厢的对面,那个喊出一万一百两的包厢,震惊的同时,心里弥漫着浓浓的好奇之意,对方究竟是何许人也,居然敢与国丈周奎作对,与之争东西
贾亦韬笑了,忍不住地暗自自语道:“只有竞争,才能将兰亭集序的价值最大化,卖出最好的价钱。”
紧接着,那个包厢里的声音再次响起,有一些不耐烦地催促道:“哎我说你们拍卖行怎么回事儿这么久都没有人出价,是不是俺们家老爷赢了”
所有人再次一愣,不禁一阵错愕,不过是片刻的时间,怎么就和“久”字连到一块了
不过,众人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心中觉得,那个包厢里的人必然也是权势滔天,朝中的地位不输于国丈周奎,之所以这么催促,一副不耐烦的样子,不仅是对兰亭集序非常喜爱,更是在折辱国丈的面皮,反击周绎的那一句话。
“你你”
周绎气得直哆嗦,连连指着对面的那个包厢,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刚要有所呵斥,却又被打断了。
“绎儿,好了,不要生事儿,回来吧”
包厢之中,周奎轻飘飘的喊出这么一句话之后,侧头看向旁边的管家,招了招手,点头示意,后者立马心领神会,高声喊道:“我们家老爷出银两万两”
话音还未落,对面的包厢里再次传出了声音,针锋相对的意思已经昭然若揭,周奎也没有丝毫认输的架势,一时间,两者随之卯上了,一副不死不休的样子。
“我家老爷出银两万一百两”
“三万两”
“三万一百两”
这个时候,巩永固远远地站在一旁,心情不错的看着这一幕,旁边的吴用誉却是忧心忡忡地样子,满脸的焦虑之色,小声地提醒道:“驸马爷,国丈大人可是打过招呼的啊,尽量将拍卖的底价压低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会不会引起国丈大人的不满啊”
“没什么好担心的,本驸马又没有毁诺,已经将兰亭集序的起拍价压得很低,只有寥寥一万两,出现这种情况,国丈也怨不到咱们拍卖行,更怪不到我的头上。”
巩永固风轻云淡地说出这一番话之时,心里也在暗想,京城是一个什么地方最不缺的就是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以及勋亲。哼皇上又不只有一个女人,岳父也不是只有他周奎一人。
第十九章 铁公鸡岳父
“可是可是驸马爷,再这样下去,对咱们拍卖行也十分不利啊,若无强大的权势作为后盾,只要有王公贵族和皇亲国戚在场,参与竞价,那些商贾怎么还敢出价啊”
“确实,如果开了这样的头,像那些有钱人,却没有权势,还怎么敢在拍卖行参与竞价”
巩永固满脸的凝重之色,语重心长地吐出这一番话,刚想要再说些什么,却被打断了,露出难以相信的惊容,紧接着就是兴奋不已。
“我家老爷出银三十万两”
天价,绝对是属于天价的存在,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
相比于绝大多数人的震撼,没想到国丈出手居然如此阔绰,能够拿出三十万两白银,贾亦韬却是反应平平,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清晰地记得。
李自成打进北京城之时,搜刮了七千多万白银,而在周奎的家中就抄出的“现银”就有七十万,其他的奇珍异宝无数,足足拉了几十车,仅此一点,足可见这位国丈大人的富有
然而,这位当朝国丈周奎,却是有名的铁公鸡,即便是女婿崇祯皇帝降低姿态,近乎于请求,也是一毛不拔,扭扭捏捏拿出了那么一点银子,使得朱由检的募捐为之破功。
思绪百转千回,贾亦韬不禁有一丝顿悟,心里暗想,既然李自成从这些贪官污吏和权贵的手里盘剥出七千多万白银,那自己至少也得抠出一千万两来。
如此一来,罗列的那九大问题的第一个问题,朝廷没钱,就可以迎刃而解,暂时得到缓解,不必想百姓摊派重税,逼得民众造反。
哼等着吧,“亲爱”的岳父,我的那些“忠臣”们,为了江山社稷,为了抗灾,为了筹措军饷,我贾亦韬如果不让你们狠狠地出一次血,不扒掉你们一层皮,就对不起这次的穿越之行,这次的重而复生
贾亦韬在暗暗起誓着,嘴角现出一抹坏笑,不断地打量着二楼的包厢,确切的来说,是包厢的那些人,王公贵族,皇亲国戚。
很显然,贾亦韬正在打着这些人的主意,其中的十之七八都不是好东西,作为既得利益者,朝廷危难之际,居然一毛不拔,一点都不出力。
此刻,毫无疑问,以三十万两白银的代价,周奎拿下了兰亭集序,对面的那个包厢里没有再竞价,反而传出阵阵的得意之笑,好像什么阴谋得逞一般。
当着众人之面,一切都交割完之后,货讫两清,大厅里出现了短暂的沉寂过后,再次变得沸腾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兴奋之色,心里满满的好奇,希冀的看着老者,想要看看拍卖行接下来的拍卖品是什么珍贵物品,是否可以比拟于兰亭集序
毕竟,能够让魏忠贤为之收藏的东西,绝对是价值连城
“各位,接下来的拍卖品是一个古玩,唐三彩中的三彩马,珍贵程度虽然比不上兰亭集序,但也是价值连城,起拍价为一千两”
很显然,相比于珍珠玛瑙和古玩这些贵重物品,古人更加偏爱于名人字画,后者不仅有着很大的升值空间,珍藏得越久越值钱,更能够附庸风雅,彰显他们的文化素养。
不到半个时辰,拍卖行一连拿出了十几件诸如此类的贵重物品,虽然没有像兰亭集序那样得到追捧,但也卖出了不错的价格,其中的买主以商人居多。
一时间,看到拍卖行一晚进账至少在百万两,某些人的眼里现出了贪婪的目光,宛若饿狼看到了一块肥肉一般,恨不得立刻吞并这个拍卖行,会下金蛋的母鸡。
经过十几轮的拍卖,大厅里的气氛渐渐陷入低潮期,除了大厅里的那些客商还算兴奋以外,二楼包厢里的权贵已经很少有人竞价了
此刻,贾亦韬早已乐开了花,终于将魏忠贤等人的部分珍奇古玩换成了实实在在的银子,只要再拍卖几次,一年之内,不仅是辽东,全国的军饷就有了。
如此一来,就避免了许多军队由于缺饷而造成的哗变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