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经袁崇焕这么一提醒,众人对于守住锦州城,有着十足的把握和自信,一颗悬着的心也渐渐放了下来,不再那么的紧张。

    “开炮”

    随着袁崇焕的一声令下,吐出两个字,一名旗令兵瞬间挥舞小旗,更有士兵擂鼓传讯,刹那间,炮声轰鸣,数十枚炮弹相继飞了出去,直奔不断接近的鞑子兵而去,落地炸响。

    轰轰轰

    砰砰砰

    红夷大炮的炮弹刚一爆炸,紧接着,疾驰在最前方的鞑子先锋部队,也进入了雷区,并踩在了地雷之上,再次引起了一连串的爆炸之声,此起彼伏,轰鸣骤起,甚霄直上,两者交相辉映,宁锦城外显得好不热闹。

    “大人,你看”

    何可纲惊呼一声过后,右手直至前方,红夷大炮炮弹落入的区域,兴奋的神情之中,夹杂着几分惊奇不定之意,进而不解地补充道:“不对啊,大人,经过这几年的战斗,彼此的交锋,再加上他们那娴熟的马术,鞑子的战马应该不害怕炮弹的爆炸声才对,怎么却是如此模样战马乱做了一团,不断地嘶鸣,就连那些鞑子也没有了往日的训练有素,在浓雾中晕头转向,不该啊不该啊”

    很显然,经何可纲这么一提醒,其他人相继反应过来,纷纷附和,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和不解。

    “是啊,经过这些年的交手,建奴虽然没有什么像样的火器,也不具备制造火器的能力,但是,为了适应战场,与咱们对战,免得战马一再受惊,被炮火惊扰,他们的战马可都是经过一些特殊的训练,已经能够适应这种战场情形,不该会被炮声炸的惊慌失措啊”

    “不仅如此,那些鞑子的表现也委实不对劲,一反常态,以往之时,若是出现这种情况,战马受惊,凭着他们与战马几乎自小培养出来的默契,一定会奋力冲锋,亦或是赶紧撤下去,安抚战马,现在却是在团团打转,整个人抬不起头来,就像是一个盲人胡乱骑马一般,整个就是没头的苍蝇,四处乱撞。”

    “不对不对,那些战马不像是受惊,更像是受到了某种刺激,才会表现的那么反常,否则,也不会那种嘶鸣,根本就不是受惊时应有的鸣叫”

    “还有那些鞑子,也不像是失去了对于战马的控制,就好像失明了一般,隐隐间,好像还在不断地咳嗽,有着不断地擦眼泪和抹鼻涕的动作,以及捂住鼻子”

    袁崇焕没有像其他人那般大惊小叫,说出自己的疑惑,听着众人的惊奇之言,他却在直视远方,静静地观察着战场情况,脸上也有浓浓的不解之色。

    这个时候,建奴的军中,数千骑兵已经乱做了一团,后面的根本就冲不上去,只能在原地打转,听着前方传来的炮声,以及己方人马的惨嚎与嘶鸣,心中开始不安起来,一股消极的情绪开始弥漫开来,影响着军心。

    作为统帅,岳托和阿巴泰急得团团转,虽有心使力,稳住局面,扭转己方的不利,但也是无奈,不管怎样的嘶吼与命令,大军根本就无法上前一步,全被前方的部队挡住了冲锋的道路。

    终于,一个骑兵自前方退了下来,刚一来到近前,阿巴泰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前方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怎么全都停了下来,乱做了一团即便是明军的炮火再如何的猛烈,也不可能制造出这样的场面更不可能挡得住咱们的铁蹄才是”

    “贝勒爷,奴才也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儿”

    骑兵刚一说出这句话,看到阿巴泰就要发作,举鞭要抽自己,进而连忙补充道:“只是知道,明军的炮弹好像和以前很不一样,爆炸之后,不仅有有大量的浓烟飘出,四散,关键是这些浓烟非常的熏人,不仅熏得人睁不开眼睛,还让人直流鼻涕和眼泪,让人根本摸不清方向。”

    “而且,那些战马之所以受惊,并不是炮声所致,也没有失去控制,也是被浓烟的特殊气味儿熏得,和人一样,也是睁不开眼睛,直流眼泪和鼻涕,不断地打着纷杂的响鼻,四处乱窜,很是暴躁,所以,才会出现前方混乱的局面。”

    “这些南蛮子真是可恨,也不知道在那些浓烟里动了什么手脚,居然会给士兵和战马造成这样的不利影响,要是拿下锦州城,本贝勒非得屠城不可,以泄胸中之恨”

    如此发泄了一番,阿巴泰转而问道:“那先锋部队怎么样了”

    “那个这个贝勒爷”

    “究竟怎么回事儿,快说”

    看到吞吞吐吐的士兵,阿巴泰急得直想骂娘,但还是忍住了,刚一催促的问完话,面对他的呵斥,滨临爆发的震怒,士兵身体一颤,几乎是一种条件反射,害怕的连忙回答,虽然口齿还是不清,但两人还是听明白了。

    “启禀贝勒爷,明军的守将非常狡诈,在咱们的必经之处,埋下了许多的火药,先锋部队刚一经过,立即就引起了大面积的爆炸,仅仅是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就有一两百人葬身于火药的爆炸之中,死伤了许多人马。”

    听到这些话,阿巴泰气得怒发冲冠,而又直欲吐血,就想下达从其他城门强攻的时候,却被旁边的岳托一把拉住了,给及时的阻止了。

    “叔叔,切不可冲动啊,咱们已经失去了先机,又损失了那么多的兵力,看来明军早有准备,就在这里等着咱们呢”

    “如此不利局面,又摸不清明军的情况,咱们不能再强攻了,还是先撤离,保存实力的好,以后有的是报仇的机会,不急于一时”

    很显然,阿巴泰只是一时气昏了头,并未失去理性,经岳托这么一阻止,稍稍那么言语提醒,当即就清醒了过来,沉声回道:“好,岳托,就听你的,以后再找机会,报这次的耻辱”

    紧接着,阿巴泰一拨马头,转身离去的同时,狠狠地喝道:“鸣金收兵”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不久之后,硝烟散去,鞑子也早已不见了踪影,唯有空气中还残留着那浓浓的血腥味和硝烟味道,以及地面上的那一个个大坑,证明这里刚刚发生一场大战。

    不过,和以往不同的是,明军不仅击退了鞑子,并予以对方重臣,己方还没有任何的伤亡,只是消耗了大量的弹药而已,可谓是从未有过的胜利。

    这个时候,在一些士兵的陪同之下,袁崇焕骑马走出了锦州城,来到了红夷大炮炮弹密集落下的区域,停下之后,平静的面孔之下,袁崇焕的鼻翼微动,似乎是在闻着什么。

    片刻之后,似乎是想通了什么,袁崇焕疑惑的神色略微缓和了一些,头也不回地命令道:“来人啊,将红夷大炮的炮弹取来一枚,将其拆解,取出里面的火药”

    “是,大人。”

    滋滋滋

    伴随着一声火药被点燃的声音响起,一阵白烟随之出现,将袁崇焕连人带马笼罩其中,很快,白烟里面就传出了战马不安的嘶鸣和打响鼻,以及袁崇焕的剧咳,还有那断断续续的言语。

    “咳咳原来如此”

    半月之后

    京师,紫禁城的文华殿,后殿之中,此时,崇祯正在阅览着一则军情邸报,而兵部尚书霍维华就站在对面,满脸的兴奋之意,心情不错的正在进行汇报。

    “皇上,辽东传来了确切的消息,建奴的大军已经和蒙古各族分离开来,返回他们的老巢,大部分都在寻找祖将军他们的行踪,而林丹汗也已经收回一部分地盘,料想再过不久,辽东的局势就能恢复,恢复原来的三足鼎立之态”

    相比于霍维华的兴奋,神情表现的一览无余,崇祯平静的表面之下,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暗暗松了一口气,照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正如霍维华所讲,辽东的局势不仅不会恶化,还将恢复到天启年间的情形。

    毕竟,只要将林丹汗弄回了辽东,黄猪皮再想向西发展,拓展疆域,将会多一次阻力。

    换句话讲,随着这段历史的被改变,短时间之内,黄猪皮不可能再制造己巳之变,再想借道蒙古,饶过宁锦防线,不管是土默川的卜失兔等蒙古首领,还是察哈尔的林丹汗,也绝不会让他称心如意。

    也就是说,土默特等部落和林丹汗的察哈尔,就像大明在北方的两个天然屏障,两道藩篱,挡住了黄猪皮从北方进犯的可能。

    如此一来,就能给九边重镇赢得一定的缓冲时间,重新整饬边境城防,修复一些重要关卡隘口,以及整顿军纪。

    “不过,霍尚书,辽东的局势虽然已经转好,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你们兵部不仅要时时留意,还要鼎力支持,确保辽东军队的后勤不会出现”

    这个时候,自从穿越以来,今天是“崇祯”心情最为愉悦、最为轻松的日子。

    如果说,在凤阳的皇家祖坟,崇祯找到了改变历史的着手点,让他心情愉悦,那么,现在的局势向好,诸多问题得到了缓解,却是让他十分高兴的同时,更是满满的自得,有着十足的自信,可以改变中华历史。

    任命孙传庭为陕西巡抚,洪承畴为三边总督,徐光启为陕西布政使,等等,一连串的动作,彻底稳住了西北的局势,前两人镇压了渐渐抬头、愈演愈烈的农民起义,后者的赈灾和水利工程之策,却是缓解的灾情,纾解了民生问题。

    毕竟,随着大量抗旱新农作物的引进,以及一些水利设施的兴建,灾情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仅仅是一个夏天,经过将近半年,西北的粮食产量就有所增长,尽管旱灾还在持续。

    当然,西北的形势之所以得到缓解,有着向好的趋势,土地政策的改革,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否则的话,单纯地兴修水利,得利的只会是大肆兼并土地之人,那些乡绅权贵,而不是最底层的百姓。

    如果不能改变百姓流离失所、没有土地的现状,依旧不可能杜绝百姓暴乱的问题,根源所在,否则的话,还是无法避免后来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还有一点,那就是移民,将许多的灾民迁移到西南,云贵等地,可谓是一举两得,如此一来,不仅缓解了西北的赈灾难度,粮食紧张的问题,还解决了西南的一个隐忧,汉人过少,缺少与中原的交流与沟通,致使少数民族叛乱时有发生,很容易受到吐司和头人的蛊惑与煽动。

    “对了,霍尚书,西南的局势怎么样了”

    很显然,听到崇祯的询问,突然的转移话题,霍维华微微愣了一下,转瞬就反应了过来,知道对方是问的什么,指得有哪些,随即兴冲冲的回道:“启禀皇上,灾民迁移的事情,进展的非常顺利,已经全都安置妥当。”

    “因此,随着这十几万灾民的迁入,极为丰富了西南的种族结构,大大增加了汉人的比重,而且,朱总督的兵源也得到了极大的补充。”

    “还有,随着大量汉人的迁入,进入贵州,不断地被安置在水西周遭,安邦彦等人的活动范围不断地被压缩,已经渐渐在朝廷的掌控之内,最多一年的时间,安邦彦的叛乱就能彻底被平叛。”

    “对了,流窜回四川的奢崇明怎么样了”崇祯适时地问了一句,虽然面色平静,但内心却是极为的期待。

    毕竟,历史之上,朱由检登基之初,大明最明显的三大顽疾,也是最大的三个不稳定因素,西南的安奢之乱就是其一,另外两个就是西北的旱灾,演变而来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军,还有就是辽东的建奴。

    辽东的局势已经有了企稳的迹象,西北的旱灾也有所遏制,渐渐向好,现在这个时候,崇祯当然格外关注西南的安邦国和奢崇明之乱。

    “皇上,尽管放心,随着秦总兵返回四川,傅宗龙继任为四川巡抚,奢崇明引起的混乱,已经得到了全面的遏制,只不过,奢崇明一干反贼全都钻入了深山老林之中,要想将其彻底剿灭,尚需一段时间。”

第二百一十二章 决绝的否定

    说到这里,似乎想到了什么,霍维华的神色一敛,面有难色,犹豫了那么一下,这才缓缓问道:“皇上,云南沐王府的事情,黔国公沐启元突然暴毙,乃是中毒身亡,凶手就是其母宋氏,因为担心黔国公惹怒朝廷,为家族惹祸,才会有如此之举,做出虎食子的事情。”

    崇祯的神色依旧很平静,古波无澜,就好像对这种结果早有预料,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只是轻轻点头,以示自己知道了,就再无下文。

    如此一来,兵部尚书霍维华就心急了起来,更是进而说道:“而且,皇上,五省总督朱燮元密折来奏,弹劾沐王府,自从安奢之乱以来,两代黔国公没有任何作为,贪生怕死,不敢镇压乱军。”

    “尤其是黔国公沐启元,在云南更是累累罪行,祸害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