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不相信,我可没有开玩笑。”
对于三人的不以为然,尤其是高一功的神情挑衅,崇祯并未放在心上,忽然来了这么一句,进而继续说道:“只要你们答应一个条件,我不仅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让你们有一展身手的机会,还可以帮李鸿基平了米脂县的事情,不管是杀人犯的身份,还是那个知县晏子宾,我都可以帮你们摆平。”
这一刻,高一功撇了撇嘴,还是一副不相信、你在吹牛的样子之时,高立功与高桂英的心中却已经翻起了惊天骇浪,惊喜莫名,相对而言,他们更加相信崇祯的这番承诺。
毕竟,有意无意间,除了屋子里的这几个好手,他们还隐约地感觉到,周围还有许多高手,不管是哪一个,就凭对方身上的气势,以及这份隐匿身形的本事,自己兄妹三人远远不如,就绝不是对手。
就是这么一批身怀高超武艺之人,不仅是围拢在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身边,隐隐有还有以其为主的样子。
就凭这份手段,能够招揽这么多的高手为其效力,甘当手下,足可见,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身份着实不简单,拥有着莫大的能量。
第二百七十六章 敏锐的洞察力
“请问这位公子,是什么条件”
高桂英与高立功彼此对视了一眼,默契的一点头,由前者开口询问了一句话,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微微一侧头,颇为喝斥的喊道:“一功,休要多言,如果有什么话,以后再讲。”
很显然,在高一功的心里,高桂英更具有威望,说话更有用,仅仅是这么一句话,即便是心急如焚,很想说什么,但还是很听话的保持了沉默,将到嘴的话语全都咽了回去,老实的站在那里。
心性使然,还是流露出气呼呼的模样。
“条件很简单,就是以后为我办事,不仅是你们高家兄妹三人,还有李鸿基叔侄儿二人。”
崇祯淡淡地吐出自己的条件,看到三人,尤其是高桂英和高立功露出迟疑之色,似乎是担心着什么,进而又补充道:“而且,你们尽管放心,凡是为我所办之事,绝对是光明正大,不是那种见不得光的龌龊之事,绝对不是那种伤天害理的事情。”
闪烁其词地说完这番话之后,崇祯的脸上弥漫着淡淡的神秘之色,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三人,高立功随之回道:“若是这样的话,只要你为我们解决了麻烦,当然可以。”
高立功颇为吞吞吐吐的说完之后,似乎想到了,转而诚恳地说道:“可是,这位公子,自从和李鸿基叔侄儿二人分开之后,我们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更不知道该如何联系他们二人而且,我们姐妹三人,也无法替他们做主,下决定啊”
“呵呵,小事儿一桩,自问,我想要找什么人,普天之下,还没有我找不到的。至于李鸿基叔侄二人,应该没有拒绝的理由吧”
“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一旁的高一功嘟囔了一句,满脸的不以为然之色,更是撇了撇嘴,随之扭过头去。
崇祯只是笑了笑,并未理会,看到高桂英想要问什么,似乎洞察到她的心中所想,转而说道:“你们只要跟着我,时间到了,自然会见到李鸿基,绝不会超过一个半月。”
这个时候,不等三人做出回应,崇祯侧头看向一旁的冷晓磊,吩咐道:“好了,小磊,给他们找个房间,安排一下,不要怠慢了。”
“是,公子爷”
对于众人而言,崇祯的夸下海口,一个半月之内,就能找到李鸿基,或许是一种妄语,很像是一种吹牛,崇祯自己却不这样认为,事实亦如此。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对于明末时期的一个赫赫人物,闯王李自成,有着相当的研究,自然而然地,在一段时间的走向,自然而然地,还是有一些了解。
特别是在家乡连杀三条人命,事后化名为李自成,到甘肃参军,更是知之甚详。
所以,对于“崇祯”而言,寻找其他人,一个籍籍无名之辈,或许不容易,犹如大海捞针,但寻找李自成,那就不一样了,简直就是手到擒来、轻而易举的事情。
不久之后,一个套间的房间里面之中,高家三兄妹围坐在一起,小声地交谈着,将声音压得极低,神情更是小心谨慎无比,就连性格冲动的高一功也老实了许多。
“哥哥,姐姐,小弟真是不明白,不过一个陌生人,只见过一面,还不知道对方的身份背景、家庭底细,你们怎么就那么天真,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呢,弟弟我非常不能理解。”
高桂英和高立功的神色也很凝重,彼此对视了一眼,两人深知,如果不能得到高一功的理解,不能说服他,很容易出问题,极为默契的一点头,前者和声说道:“一功,首先,你要明白一点,对方绝对没有什么恶意,最起码是在短期之内,不会对咱们不利。”
高一功眉头微皱,正要反驳,却被高桂英摆手给打断了。
“还有,作为习武之人,你也应该感觉到了,那个尤公子的身边不乏高手,即便是咱们兄妹三人联手,莫要说逃走,就是一点好处也很难站到。”
“如果对方真的想要对咱们不利,径直可以让他的那些手下行动,将咱们拿下,只要说出咱们的身份,就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而且,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方的承诺,可以给咱们摆平所有麻烦,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的话,不仅是咱们兄妹三人,还有你姐夫叔侄儿二人,从此也不用再过藏头露尾的生活。”
“可是,姐姐,难道真就这么算了,不去投奔舅舅了”高一功的神色有一些难看,虽然提出了这个询问,但语气已经没有了一开始的那么坚持,更像是例行公事,提醒一般。
“不去了”
高桂英颇为叹息的吐出三个字,面露感慨之色,看向东面的方向,进而沉声说道:“今时不同于往日,朝廷围剿起义军的行动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在这陕西,在三边总督洪承畴和陕西巡抚孙传庭的强势围剿之下,许多起义军已经被剿灭,也就是山西起义军的情况还好一些。”
“可是,即便如此,这种情形也维持不了多久,朝廷一定会加强山西的围剿力度,既然如此,还不如趁此机会,大胆的搏一把,解决咱们的一身麻烦。”
“可是,姐,这事儿可靠吗那个年轻人值得信任吗他真得有那么大的能量,可以抹平那些事情”
“应该可以吧”
这个时候,高桂英忽然对崇祯有一些丧失信心,就连说话的语气也变弱了许多,进而像是喃喃自语地继续说道:“而且,从那个年轻人的做派,行事的风格,身上散发的莫名不怒自威的气势,还有身旁跟随的人员,都足以说明,他的来头甚大,非常不简单。”
“丝毫不将县令放在眼里,就好像对待土鸡瓦狗一般,这一切的一切,都能够表明,那个年轻人的身份,恐怕超出咱们的想象。否则的话,一功,你真的以为,我与你大哥就那么天真,轻易地就相信一个来自不明的陌生人”
这连续的一番话,不得不说,高桂英的心细如发,观察的非常仔细,更是有着强烈的女人第六感,以及极其敏锐的洞察力,更是体现了一个聪敏女人的精明之处。
第二百七十七章 机会
数天之后
平凉府,通往固原州的官道之上,崇祯等人骑马缓缓而行,浏览着田野风光,看着绿油油的麦田,还有那一座又一座的森林,一点都没有那种属于黄土高原的荒凉之感,处处透着勃勃生机。
此情此景,拥有着现代人灵魂的“崇祯”,感慨甚多,后世的陕西,多是荒芜的黄土高原,土地沙漠化非常严重,造成水土流失。
自然而然地,随着土地流失严重,经济也是大幅度下滑,粮食产量也是逐年削减。
作为一个历史学者,“崇祯”当然知道,数百年后的陕西为何会变得那般,到处都是光秃秃的,罕有草原和森林,原因很简单,在鞑子统治时期,来自于后来的人口暴涨,无节制的开发,肆意破坏森林和草原,才会酿成沙漠化严重的恶果。
这一刻,身为大明的主宰者,崇祯暗暗有了一个决定,陕西不能再重蹈覆辙,不能再为土地沙漠化严重而发愁,从现在开始,就必须重视可持续循环发展,不能过分开发陕西。
不难发现,在队伍之中,多了一人,正是陕西布政使徐光启,主抓赈灾和兴修水利之事。
此时,徐光启也是一身普通人的装束,也是骑马缓缓而行,就跟在崇祯的旁边,信马由缰的同时,也在轻声地向崇祯做着汇报。
“启禀皇”
刚吐出三个字,一想到崇祯的交代,徐光启就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连忙改口,换了一种说话的方式和风格,更加贴近寻常之人的聊天方式。
“尤公子,将近一年的时间,经过朝廷各种水利建设,或是挖水井,或是挖通河渠,亦或是挖掘新的水道,陕西的抗灾已经初见成效,尤其是在靠近水渠附近的地方,粮食得到了大丰收,虽然还不能摆脱那种靠天吃饭的生活方式,但旱灾所带来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弱”
听到徐光启的亲自汇报,再加上亲眼所见,崇祯这才完完全全放下心来,不再那么担心西北的赈灾。
毕竟,历史之上,明末时期,明朝之所以迅速破败,明军之所以疲于奔命于后金与剿匪之间,满负荷地两面作战,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西北的连年大旱,还不断向中原蔓延,才会使得农民起义军越剿越多。
现在好了,西北的旱灾得到了有效的救治,越来越多的百姓不在流离失所,得到一定的安抚,日子越来越稳定,这就等于掐断了民乱的根源所在,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大规模民乱。
因此,在这一瞬间,崇祯又有了新的想法,徐光启是时候调回京城了,主抓大明的科学发展,负责皇家科学院的一干事宜。
当然,所谓的皇家科学院还未成立。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崇祯准备,将自己所了解的现代科学知识,尽可能地引进到这个时代,尽可能地促进明朝时的科学发展,从而转化为大明国力的优势。
确切的来说,是大明军队的优势。
很显然,即便身为文科生的“崇祯”,引进的现代科学知识有限,但只要展露那么一点,也能引起跨时代的进步。
比如,蒸汽机的概念,大概原理,电磁学的相互转化,等等
不管是蒸汽机,还是电力的应用,就算是最为原始、效力最为底下的那种,但也会对这个时代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将会为工业革命的到来,铺下坚定的基础。
最为关键的是,随着蒸汽机的出现,随着电力的应用,整个社会的效率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军事与经济方面,更是将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自然而然地,对于小冰河时期的加剧,大面积爆发,延伸到山西、河南、山东等地,朝廷将会有更多的赈灾手段,挖河造渠,兴修水利,等等,效率绝对会增加数倍。
毕竟,电力的应用,意味着大型机械的应运而生。
这个时候,高家三兄妹跟在队伍的稍靠后的位置,不停地打量着队伍的前后左右,神色很是复杂,忌惮之中,又蕴含着几分莫名的兴奋,尤其是最为年轻的高一功,更是唏嘘不已,但还是尽可能地压低着声音,唯有三人能够清晰地听到。
“也不知道这些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尤其是那个尤公子,出手阔绰的令人咋舌,每个人骑得都是一等一的战马,没有个百八十两根本就弄不到。”
“而且,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是,居然一下拥有这么多的上好战马,这考验的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财力,而是个人的势力与能量,单靠钱财,很难一下子弄到这么多的上好战马。”
“哥,姐,你们说得不错,这个尤公子,身份着实不简单,来头甚大,不仅仅是因为对方的财力与能量,一下子弄到这么多的上好战马,主要还是在于,这么多的人通过那些重要的关卡与城池,还身携刀具,居然没有遇到一点阻拦,轻易就通过了,看来,咱们押宝押对了。”
渐渐地,高一功再也说不下去了,就是连他自己,会想到这一切的一切,都忍不住地倒吸一口冷气,兴奋的心情之中,又有几分沉重。
同时,从这些细微之处,三人更多的还是庆幸与兴奋,所谓的“尤公子”,他的能量越大,背景越深,也就意味着,之前在驿站所说的那些,也就越真,他们的麻烦越有可能得到解决。
此刻,相比于对崇祯身份的揣度与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