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再失去辽阳、沈阳和铁岭这些地方,若是全被明军占领,即便能够平安的撤回建州,保存实力,在以后的日子里,还要时刻面临明军的威胁,随时都有可能进犯建州。”

    “既然如此,还不如尽可能地保住辽阳、沈阳和铁岭这些地方,尽可能地拖延时间,从而避免建州背腹受敌,咱们也可以全心地收拾毛蛮子。”

    作为皇太极的支持者,同为三大贝勒,代善终于按耐不住了,看不惯两人的这副嘴脸,一副逼宫的架势。

    “二贝勒,三贝勒,虽然这样说,但你们也要明白,今时今日的后金,不比从前,实力大损,结盟的蒙古部落越来越少,不管是兵力方面,还是粮草补给,根本支撑不起同时两线作战。”

    “若是退守建州,放弃辽东这些地方,就能够收缩防线,腾出更多的兵力,趁着明军巩固既得利益,加固城防,在这个空档,咱们就可以全力收拾掉毛蛮子,斩去明军一只臂膀,稳住咱们的大本营。”

    “汉人有一句话,说得非常不错,舍得舍得,唯有舍弃,才能够得到。若是贪多,又不具备那个实力,只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处境愈发的艰难,恐怕最后连建州也守不住,到时候,可就真的愧对咱们的父汗了。”

    渐渐地,紧张的气氛中透着的那种诡异之感,越来越明显,更确切的来说,现在形成了两股派别,相持不下,分别是以皇太极、代善和莽古尔泰、阿敏为代表的两方势力。

    所有人都明白,为何会形成现在这种局面

    想当初,努尔哈赤时期的时候,四人并列为四大贝勒,极尽权势,都具有问鼎汗位的资格,尤其是身为大贝勒的代善,相对而言,更有可能成为后金的大汗。

    然而,结果却是,实力最为薄弱的四贝勒,皇太极当上了后金的大汗。

    同时,为了平衡各方,稳定局面,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皇太极,也就是当今的大汗,提出了四大贝勒共同主持朝政,俱南而坐,三大贝勒虽不是大汗,却与皇太极这个大汗平起平坐。

    “好了,三位哥哥,不要相争了,现在正是后金的危急关头,关乎到日后的生死存亡,还是戮力而为,一致对外的好。”

    皇太极当起了和事老,说话之时,神情是那么的情恳意切,根本就不像一个大汗,更像是一个苦口婆心的弟弟,在苦苦哀求,转了转头,目光在三人身上扫过。

    这个时候,看到三人都停了下来,暂停了争执,不等他们作出回应,皇太极将目光投向了右侧为首的范文程身上,询问道:“范先生,以你之见,如今的后金,该做如何选择毕竟,三位贝勒所言都在理。”

    很显然,皇太极的最后一句话,一下子就堵住了莽古尔泰和阿敏的嘴,两人只能异口同声地纷纷称是,也将目光投向了范文程的身上。

    “大汗,既然如此,三位贝勒相持不下,不如这样好了,二贝勒和三贝勒驻守于辽东,负责全权事宜,大汗你返回建州,和大贝勒一起围剿毛文龙。”

    “毕竟,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毛文龙已经打到了合兰城卫,要是再任由其深入建州,只会使得建州变得人心惶惶,原本统一的女真族,再次变得不稳定起来,一些女真族部落的首领将会动起其他的心思,稳住建州的局面,才是目前最为紧要之务。”

    这个时候,皇太极微微蹙起了眉头,隐隐有一些不满。

    范文程的这番言辞,看似是在和稀泥,但更像是为莽古尔泰和阿敏说话,尤其是听到莽古尔泰和阿敏的大喝之声,皇太极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心里愈发的不是味儿。

    “范先生说得不错,本贝勒同意这个方法”

    “我也同意”

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一)

    尽管心中很是不满,在听到两人的附和之声后,皇太极并未立即作出回应,他深深地知道,一旦将莽古尔泰和阿敏留在辽东,将会意味着什么

    等同于将后金的大军一分为二,随着时间的流逝,很有可能演变出两个后金,反而明朝成为了最后的最大受益者,后金灾难威胁到明军。

    毕竟一分为二的后金军,实力将会大幅度削弱,还会造成难以相信的负面影响。

    一念及此,紧皱眉头的皇太极,六神无主,没有注意的情况,情不自禁地再次看向了范文程,看到对方微不察觉地点头示意,使了一个眼色,心中一动,暗自猜测,难道范文程这样说,是别有深意

    仿佛是习惯使然,本着对范文程的信任,皇太极一咬牙,也就答应了。

    “好,就这么办,二贝勒和三贝勒留守辽东,抵御明军的攻势,本汗与大贝勒返回建州,剿灭毛蛮子,以安民心。”

    说出这句话之时,皇太极就好像使出了全身的气力,之后,整个人有一种虚脱的感觉,但还是强打着精神,等着众人都走的差不多的时候,这才略微放松了一些。

    很显然,代善也看出了范文程的别有深意,等到汗庭里只有三人,这才询问道:“范先生,你究竟打得什么主意”

    似乎是很是焦躁,很是迫切,不等范文程回答,代善进而又补充道:“范先生,你应该知道,莽古尔泰和阿敏掌控的八旗子弟,占据了后金的不少实力,若是他们有什么意外,被明军围歼,后金可就真的是元气大伤,没有个十年八年,根本就恢复不过来。”

    “而且,如果没有他们的部众,后金将会难以为继,再也无法维持与那些蒙古部落的同盟关系。即便是能够维系下去,在同盟之中,后金再也无法占据主导地位。”

    这个时候,皇太极虽然没有出言询问,但他的那副模样,就好像是在说,本汗也存在着相同的疑惑,请先生解答。

    不得不说,范文程对于自己接下来的回答,很是自信,神色不仅非常的镇定而平静,脸上还带着淡淡的笑意。

    “大汗,贝勒爷,一直以来,咱们想得都是如何退敌,怎样反败为胜,由于之前的种种考量,让林丹汗充当替罪羊,和大明撕破脸,两虎相斗之下,后金好坐收渔翁之利,很快就能回到辽东,因此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沈阳东郊的东陵以及坐落在抚顺境内的永陵。”

    寥寥几句话,却给了皇太极和代善以醍醐灌顶的感觉,提醒了他们,使得他们的一颗心直往下沉。

    是啊,沈阳东郊的东陵,那可是天命可汗努尔哈赤与后妃叶赫那拉氏、博尔济吉特氏等人的陵墓,轻易怎能言弃,让其落入明军手中

    还有抚顺的永陵,那可是天命可汗的父亲、祖父、远祖以及伯父、叔叔等皇室宗亲的陵墓,爱新觉罗氏族的祖坟的存在,谁能言弃谁又敢言弃

    所以,在这一刻,不管是身为大汗的皇太极,还是三大贝勒之一的代善,都默然了,一时竟然无言以对,心里处于极度的矛盾之中。

    对于纲常伦理,尽管后金的观念很是淡漠,但受到汉家文化的影响与熏陶,即便再如何的淡漠刚理伦常,也无法轻视父辈、祖辈的陵墓。

    否则的话,将会为人唾弃,在女真部落的威望大受影响

    然而,如今这个时候,局势又是那么的危急,关乎到后金的生死存亡,真正的明智之举,唯有退守建州,保存实力,等待机会,日后再做图谋

    明军来势汹汹,大举进犯,后金已经是无力招架,即便骑兵再如何的骁勇善战,但也架不住火器的狂轰乱炸,尤其是火箭这样的大规模杀伤武器。

    恍惚间,皇太极有一些明悟了,大概猜到了莽古尔泰和阿敏的企图,两人为何近乎于执拗地坚持,非要保住辽东西部的这些区域

    很显然,两人心怀叵测,想要借助这个机会,削弱自己在女真部落的威望,削自己这个后金大汗的面皮,让族人觉得,他皇太极做后金的大汗,很不称职,连祖宗的陵墓都保不了。

    退一步讲,或许永陵可以丢,毕竟那些祖辈在女真部落并没有什么影响,但东陵就不一样了,天命可汗可是非常一般,不管是在女真部落,还是与后金交好的那些蒙古族,都有着极高的声望。

    天命可汗去世不过两年多一点,威望犹在,若是将他的陵墓丢了,若是没有充分的理由,恐怕他皇太极会沦为千夫所指,汗位将会更加不稳,莽古尔泰等人就有了逼宫的理由

    这个时候,汗庭里的气氛是那么的压抑,压抑到几乎让人窒息。

    然而,不等两人继续深想下去,范文程却是语气沉重的再次开口了。

    “大汗,贝勒爷,微臣接下来之言,恐怕会冒犯天命可汗,恐怕会非常的唐突”

    范文程说不下去了,面带紧张之色,心中很是忐忑,有一些唯唯诺诺的看着皇太极和代善,后者立即会意,但奈何心事重重,处于极致的矛盾之中,皇太极神色复杂地沉声说道:“范先生,这里只有你我大贝勒三人,有话尽管直言,只要对后金有利,但说无妨,不要有任何的顾忌。”

    尽管有了皇太极的这个承诺,但范文程的心里也只是稍安,还是那么的紧张,可奈何,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不可能像刘兴祚回归大明,戴罪立功,毕竟,手中无兵无卒,没有丝毫实权。

    想到这里,范文程暗暗一咬牙,也就大胆的开口了。

    “大汗,贝勒爷,以目前的局势来看,明军攻占辽东的全部失地,乃是必然,大势所趋,即便咱们再如何的抵御与反击,也难以改变这种结果。”

    “因此,不管大汗愿不愿意,东陵和永陵必然会落入明军的手中。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想迁移两处陵墓,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暂且不说,根本就办不到,还会拖住大军撤离的后退。”

    说到这里,范文程的语速稍稍放缓,似乎后面的话语更加的敏感,忍不住地暗暗长长吐一口气,让自己更加镇定下来,稳定心绪。

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二)

    “不是微臣危言耸听,相比于明军的来势汹汹,后金的内部问题更加严重,无法完全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将会葬送后金的前途命运。即便是如此危机的时刻,还是有一些人不忘搞内讧。”

    “不是微臣恶意攻讦二贝勒和三贝勒,说他们的坏话,也无意于挑拨两位贝勒和大汗你以及大贝勒之间的关系,实在是二贝勒和三贝勒居心不良,一直都没有放弃对后金汗位的窥视和觊觎。”

    “大汗,不是微臣杞人忧天,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明军还没有把咱们怎么样,由于内讧的原因,彼此勾心斗角,恐怕后金就先已经分崩离析了。”

    一口气说了那么多,尽管神情那么凝重,语气那么的诚恳,一副为君分忧的样子,但范文程还是紧张到了极点,一颗心都卡在了嗓子眼里,后背已经冒了一层冷汗,后怕不已。

    看着范文程那副小心翼翼的模样,皇太极与代善彼此对视了一眼,微微一点头,心里都知道,这番看似挑拨的话语,甚至于有危言耸听的嫌疑,但范文程能够说出,足见对方对后金的忠心,确实是在为后金的未来着想。

    在这一刻,皇太极与代善虽然是默然不语,却默契的达成了一个共识,前者更是慢悠悠地开口了。

    “那么,范先生,以你之见,本汗现在该如何做呢”

    看到对方也是一脸的诚恳之意,隐隐透着几分欣赏,不像是造作,范文程这才没有那么的紧张,愈发的大胆起来,但始终都保持着恭敬的态度。

    “大汗,以微臣之见,现在的后金,关心的不是如何保住东陵和永陵,也不是如何保住辽东的剩余之地,更不是如何挡住明军的攻势,而是应该思考如何撤离撤离地师出有名,无可争议,不为人诟病。”

    “喔范先生,咱们该如何撤离呢”代善心中一动,忍不住地问了一句,神色带着一丝激动与期待。

    “贝勒爷,如何撤离,其实说来也很简单,就是微臣之前的说的那般,只需再附上一个条件,传诏于诸军,告诫二贝勒和三贝勒,让他们一定要守住东陵和永陵。”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皇太极又不是愚鲁蠢笨之人,又岂能不明白范文程的意思

    很显然,撤回建州,最大的障碍就是东陵和永陵,谁也无法承担这个责任,而范文程的用意非常明显,就是将全部的责任推到莽古尔泰和阿敏的身上。

    如此一来,可谓是一石二鸟

    到时候,一旦东陵和永陵落入明军的手中,他皇太极不仅可以将全部的责任推到莽古尔泰和阿敏的身上,自己只需要下一道罪己诏,自责一番,民众就会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两人的身上,口诛笔伐。

    同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