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隘口,就等于封住了林丹汗进入辽东的可能。”

    “不仅如此,可立,不管是蒙古人,还是女真人,他们强大与彪悍的都是骑兵,却没有水师,咱们完全可以向皇上请旨,让朝廷出动部分辽东水师,让水师沿着辽河在辽东的西部边境游弋,这样就等于构筑了两道防线。”

    说话之时,孙承宗的神情显得是那么的自信,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既然这样,大人,咱们应该立即行动,联合草拟一份奏折,将这一想法,禀报给皇上。”

    袁可立的神情是那么的激动,快速的说完这句话之后,进而又补充道:“如今之时,越早推动这个计划,对咱们的行动越有利,大人,下官可是听说了,毛将军在建州的战果虽奉,斩敌虽多,但敌众我寡之下,处境也很不妙,折损了不少的部众,恐怕要不了久,皇上就会接应皮岛军撤离建州,返回辽东。”

    “不错”

    孙承宗缓缓吐出两个字,更是轻轻一点头,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显得很是认真,进而继续说道:“到时候,一旦毛文龙那里式微,不得不撤离建州,野猪皮也就就能腾出手来,可以抽调更多的兵力,进入辽东,支援莽古尔泰和阿敏他们。”

    “一旦时间拖得太久,不能尽快结束辽东之战,将建奴彻底赶出去,不管是原本就是野心勃勃的林丹汗,还是那些处于观望态度的蒙古其他部族,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辽东就是一块肥肉,他们谁都能咬一口。”

    这一刻,孙承宗的脑海里浮现一个画面,那是关于辽东的势力分布图,主要是集中在辽东的西部区域以及与其接壤的辽河套,还有就是建州,建奴的老巢。

    显而易见,莽古尔泰与阿敏留在辽东的时间越久,辽东的局势越复杂,水就越深,对大明就越不利。

    即便明军经历了一番整饬军纪,加强了武器装备,更是添加了许多威力巨大的最先进火器,但是,也不可能同时面对那么多敌人。

    快刀斩乱麻,是最能诠释明军此时的急迫性

    毕竟,唯有赶走了莽古尔泰,收复了辽东西部区域的主要城池和卫所,再控制住各个关键边境的要塞和关卡,大明才能安安稳稳地整顿辽东事务,安置灾民。

    很快,孙承宗与袁可立没有再多说什么,一起前往一个营帐,草拟一份奏折起来。

    整个过程之中,从两个人的交谈方式来看,尤其是对彼此的称呼上,不难发现,两人的私交很不错,缺少了那种官方辞令的生硬,多了几分亲近之意。

第三百五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一)

    这一天,孤岛之上,外科医学研究基地,作为崇祯统筹辽东之战的临时指挥之处,崇祯满脸的凝重之色,正在看着一封封军情紧急邸报,还有诸多的奏折,而冷晓磊也在有条不紊地汇报着,就好像两者互不相干,各干各的事情一般。

    “启禀皇上,朝鲜王不仅答应了那些条件,在王大人与姜大人的斡旋与争取之下,更是加强了朝鲜出兵建州的兵力,将会深入建州的一些腹地地带,攻打建奴的一些重要城镇”

    然而,并未因为朝鲜那边传来了好消息,崇祯的神色变得愉快了许多,反而愈发的凝重起来,甚至于有一些阴沉。

    “小磊,先不说这些,目前为止,朝鲜军现在大概到了什么地方”

    问出这句话之时,崇祯的眉宇间隐隐有一丝迫不及待萦绕其中,已经不再阅读那些邸报与奏折,直直地看着冷晓磊,目光越来越犀利起来。

    “嗯皇上,若无意外的话,朝鲜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平安道,最迟后天,就能进入建州,正式对建奴宣战。”

    冷晓磊面有沉吟之色,略微思考了一下,如此这般回应了之后,看到崇祯的神色依旧不好看,似乎是想明白了什么,进而又补充道:“由于集合大军,需要不少的时间,再加上还要筹措一定的粮草,朝鲜军的主力还在京畿道,整装待发。”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会耽搁太多的时间,朝鲜的主力部队很快就会进入建州,与先头部队会合,攻打集安、通化和虎儿文卫一带。”

    听到这番话,崇祯的神色明显缓和了许多,但还是有一些不放心,却没有继续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而是紧接着说道:“小磊,在这段时间里,你们锦衣卫和东厂要密切留意朝鲜方面的动向,一旦朝鲜的先头部队进入建州,与鞑子交手,亦或者是,朝鲜军的主力部队出动,开始向建州行军,就立刻联系毛文龙他们,可以按照计划撤离建州,返回辽东。”

    “还有,通知孙元化,辽东水师也可以行动了,立马赶赴鲸海海域,靠近建州的临海沿岸,准备接应毛文龙他们,撤离建州。”

    冷晓磊听得频频点头,连连称是,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面有犹豫之色,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提醒地说道:“可是,皇上,虽然皮岛军在建州折损了不少的兵力,但目前为止,幸存之人,少说也得有将近万人,恐怕一时间难以转移完。”

    “若是分批次的接应,撤回辽东,留在建州的皮岛军,人单势孤之下,随着人数的减少,恐怕处境会越来越危险。”

    “毕竟,从建州沿海海岸,绕道朝鲜近海海域,接应毛将军他们返回辽东,一来一回之间,就算是天气正常,所消耗的时间也需要数个时辰,而在这段时间里,若是停留在建州的皮岛军,遭到鞑子的围追堵截,恐怕很难全身而退。”

    渐渐地,崇祯的神色再次难看了起来,更是顺手抄过一本奏折,不无担心地接话道:“而且,就算是水师暂停押运粮草,将迁移灾民的事情放缓,也不可能将全部的辽东水师战船,用于接应毛文龙的事情上。”

    “皇上,这是为何”

    听到冷晓磊迫不及待的询问,就好像出自于本能反应一样,崇祯就好像习惯了冷晓磊这样几乎于冒犯的失礼,并未有任何的责怪之意,神色依旧,也没有任何的回应,只是将手里的折子扔给了冷晓磊,显得很是随意,又透着几分凝重,意思也非常明显。

    看到飞过来的折子,冷晓磊的行动极为敏捷,一把就接了过来,并迅速展读了起来,渐渐地,神色也变得极为郑重起来,嘴里更是在念念有词。

    “皇上,孙大人与袁大人想要抽调兵力,将那十几万大军相继调回辽东,从而弥补现在兵力不足的问题,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收复辽东的西部区域,如此一来,辽东水师就显得十分重要,将林丹汗挡在辽河以西,给他们尽可能地争取更多的时间。”

    “这样的话,前去接应毛将军的战船,势必缩水一半,一次性转移的兵力将会更少,距离皮岛这么远,不可能在时间上做手脚”

    说到这里,冷晓磊的话语忽然一顿,眼前一亮,直直地看向崇祯,语重心长地转而说道:“皇上,末将这里倒是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让皮岛军全部安全的撤离建州。”

    “哦小磊,什么方法”

    然而,冷晓磊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卖了一关子,脸上洋溢着淡淡的神秘之色,更像是说不尽的得意与自信。

    “皇上,你想,在东北之地,除了朝廷,拥有水师的势力,就只有朝鲜,不管建奴,还是蒙古人,都没有自己的水师,如此一来的话,就给咱们接应毛将军他们,有了盘桓的时间与空间。”

    听到这里,崇祯的心里一动,已经有了某种猜测,知道对方的方法是什么,冷晓磊接下来之言,正好印证了他的这种想法。

    “既然如此,皇上,没有海上的威胁,咱们没有必要那么着急,将毛将军接应回来,完全可以将皮岛军就近转移到附近的岛屿。只要离开了建州的陆地,毛将军他们就安全了。”

    “对于没有水师的建奴而言,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毛将军等人在对面的岛屿之上,而无可奈何。等到将所有的皮岛军转移到海上的孤岛之上,随后,水师就可以不急不缓地、分批次地将他们带回辽东。”

    “至于朝鲜的水师,到时候,朝鲜已经与建奴交恶,绝对不敢再攻击咱们的水师。”

    “何况,不管是战船的大小,还是水师的火器装备,朝鲜的水师并不占据优势,要是他们真得胆敢对辽东水师不利,谁将谁灭了还不一定呢”

    这个时候,崇祯的神色已经大好,忍不住地连连赞叹道:“好好,小磊,就按照你说的这些,通知郑芝虎,让他使用这样的办法,接应毛文龙的皮岛军。”

    “是,皇上,末将这就去办,吩咐人传谕”

    “先不急,小磊”

    崇祯叫住了就要转身而去的冷晓磊,进而继续说道:“还有,通知孙承宗和袁可立,朕同意了他们的提议,马上就会草拟一份圣旨,将他们的行动方案告诉袁崇焕和满桂他们,让他们按照计划进行,分批返回辽东”

第三百五十八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二)

    看着冷晓磊离去的背影,出于稳妥起见,崇祯不禁梳理了一下思绪,脑海里浮现出此次的辽东之战,这一个多月发生的诸多事情。

    从出兵山东,发于辽东的金州,直至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虽然只收复了辽东的东部区域,可谓是进展缓慢,远远慢于预期,但也是稳步推进,基础非常扎实。

    十几万大军进入辽河套,牵制住林丹汗的蒙古军;通过辽东水师,山东兵相继进入辽东战场;以刘兴祚为内应,一举收复金州、复州和盖州等地;毛文龙率领皮岛军的绝大多数兵力,进入建州,搞得野猪皮焦头烂额,建州,也就是建奴的老巢,人心惶惶;姜曰广与王梦尹做出使臣,出使朝鲜,逼其对建奴宣战

    一个又一个信息浮现在脑海里,就好像是在放映幻灯片,崇祯开始回顾过往,其中有没有遗忘的地方,神色非常的郑重,一副煞有其事的样子。

    就在这个时候,吴有性和陈实功自外面走了进来,异口同声道:“微臣参见皇上”

    “哦你们来啦”

    崇祯转瞬就清醒了过来,但还是为之一愣,进而将目光投到吴有性的身上,神色隐隐有一些迫不及待之意,询问道:“吴爱卿,关于瘟疫那些疾病,你们研究的怎么样了有没有研制出与之对应的治愈药方”

    很显然,吴有性的神色有一些不自然,但还是不敢多做迟疑,连忙予以回应。

    “启禀皇上,瘟疫涵盖的疾病有很多种,包括发颐、大头瘟、虾膜瘟、疙瘩瘟,以及疟疾,鼠疫、天花和流感等也在此列,因此,对于这些疾病,现如今,臣等只是对其中的数种有一些眉目,正在研制相针对的药方”

    崇祯听得很认真,神色也很平静,尽管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成果,崇祯也并未生气,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过于广泛,那么多种类的瘟疫,莫说吴有性等人只是一个凡人,就算是神农氏再世,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不过半年多,也不可能研制出那些瘟疫的药方。

    一念及此,崇祯也就改变了一个询问方式,询问另一个极为关心的事情。

    “那吴爱卿,天花一号,你们研制的怎么样了有没有研制出药效治疗天花的药方还有就是,对于栽种天花疫苗,成效如何种痘过后的人员,是不是真得对天花有很大的免疫力”

    尽管吴有性这一次的神色没有任何的不自然,反而有一丝自信萦绕其中,但还是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露出沉吟之色,似乎是在整理思绪,组织语言,能够更好地进行回答。

    很显然,崇祯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没有再催促什么,表现地相当有耐心,安静地等待着吴有性的回复。

    这一刻,随着渐渐冷静下来,吴有性知道,崇祯的问题看似虽多,实则却只是集中在两点,因此也就有了思绪,知道自己该如何的回答,才能更加的简洁,能够让崇祯更加满意。

    文字虽多,但持续的时间并没有多久,在崇祯目视的情况下,刚一问完,只是几个呼吸的时间,吴有性就缓缓地开口了,声音很是平静,没有丝毫的慌乱。

    “启禀皇上,目前为止,经过臣等的反复试验,那两种种豆方式,确实有效,凡是种过痘之人,对于天花,都有着非常之高的免疫力。”

    “而且,臣等又对两种种痘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其改良和优化,研制出了新的种痘方式,并且在那些鞑子身上进行了试验。”

    “新的种痘方式,使得人体对天花的免疫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成功的可能性更是在七成以上,至于那些失败的事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那些人的身体过于孱弱,患有其他疾病,自身的抗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