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亦韬听明白了,脑海里更是浮现出了一些信息,这个太监陈德润虽是一个阉人,但却垂涎死了丈夫的懿安皇后的美色,更是魏忠贤的余党。

    研究历史是一会儿,亲身经历又是一回事儿,贾亦韬怒了,肺都快气炸了,脸色铁青。

    “曹化淳,将所有的主事太监都叫到午门之外,将王德润这个狗奴才当众活活打死,告诉那些人,从今以后,如若还有谁敢冒犯皇嫂,犯事儿人和主管太监全部都得杖责而死”

    刹那间,曹化淳与张彝宪都是浑身一个激灵,脸色有一些惨白,心生一股兔死狐悲之感,只觉得心里发寒,皇上不像是在恼怒陈德润,更像是警告自己这些人,尽管心中惴惴不安,但也不敢耽搁,曹化淳连忙答道:“是,皇上,奴才这就去办”

    看着曹化淳匆忙离去的身影,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贾亦韬的眸子里弥漫着凌厉的光芒,看向张彝宪,寒生说道:“狗奴才,你还站在这里干什么没听懂朕的意思吗不管是谁,所有的主事太监都要去午门外围观。”

    “是是皇上,奴才愚钝,奴才这就去”

    张彝宪唯唯诺诺的回了一句,害怕的匆匆退去,有一些惊魂未定。

    这个时候,贾亦韬却在暗想,历史上的那个朱由检未免也太心慈手软了,皇嫂被一个太监欺负,对于登上帝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居然就那么不痛不痒的惩罚陈德润,让他到南京孝陵去种菜。

    “皇上,这样处罚陈德润,是不是过于严厉了”懿安皇后已经收起了抽泣的面容,声音有一些沙哑的问道。

    “皇嫂,这算什么严厉以皇弟初始的想法,不仅陈德润要杖毙,就连主管陈德润的太监也得处以死刑。”

    一时间,张嫣有一些失神,眼前的这位还是那个温良的皇弟吗行事怎么变得如此血腥,动辄就要取人性命

    此刻,贾亦韬却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杖毙陈德润,就好像踩死一只蚂蚁,丝毫不觉得那是一条人命,看着有一些失神的皇嫂,虽然猜不到对方心中所想,但还是忍不住地补充道:“皇嫂,不必如此自责,之所以当众杖毙陈德润,不仅仅是因为他冒犯皇嫂您,主要还是皇弟想要立威,震一震宫里的这些太监,省得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说到这里,贾亦韬话语一顿,不禁想起了这位懿安皇后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女子,对朝局有着深刻的认识,见解很是独到。

    “皇嫂,国葬举行过后,皇弟想要拿掉内阁首辅施凤来,处置掉一部分魏忠贤余党,肃清朝政,不知皇嫂以为如何”

    一谈到国家大事,懿安皇后没有了刚才的小女人之态,恢复了沉着冷静,点头表示赞同地同时,更是提醒道:“皇上,拿掉施凤来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保持朝中平衡。否则,一旦让其他的魏党心生兔死狐悲之感,朝局很容易出现大的动荡。就算那些人不会丧心病狂般的造反,要是集体逃走,朝廷一下子出现那么多的空缺,一些衙门没有人主持,政务非得混乱不可。”

    “皇嫂说的极是,除去那些魏忠贤余党,必须是在稳定朝局的前提下进行。”贾亦韬附和了一句,一脸的凝重之色,进而询问道:“皇嫂,你说皇弟该如何做”

    “嗯”

    懿安皇后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思忖了一下,片刻之后,这才缓缓说道:“皇上,拿下施凤来之后,下一个首辅还要是魏忠贤的余党担任。而且,处置施凤来的名义不可以是与魏忠贤勾结,属于阉党一派。”

    “皇嫂说得极是,如此一来,就能稳住拿下未被处置的魏党,让他们心存侥幸。”

    恍惚间,贾亦韬想起了历史上朱由检的所作所为,不正是如此吗

第三十五章 逼迫

    除了一个魏党内阁辅臣,继任的还是魏党余孽,直至将魏党势力削弱到极低的程度,才住了手,使得朝局形成一种平衡的局势,东林党虽然占据优势,但还是面临魏党余孽的威胁。

    这一刻,贾亦韬不禁有一种感觉,如果崇祯没有那多疑的性子;在以后的执政期间,能够拥有像除掉魏忠贤时的耐心,就凭这份御臣的本事,将平衡之术运用的很是娴熟,即便不能实现大明王朝的中兴,恐怕也不会像历史记载的那般糟糕,自缢于煤山之上。

    毕竟,崇祯当政期间,虽然面临着后金的威胁,连年的袭扰,各地的天灾不断,义军四起,但也是名臣名将辈出,有好几次都稳定了局面。

    然而,多疑的性格,猜忌的心里,急于求成的愿景,都使得那些名臣名将无法施展才能,一些战略性的正常无法持续实施,才使得明军处于两难的境地,疲于应付,抵御了后金,又要面临四起的乱军,陷入一种死循环之中,直至耗尽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丝国力。

    国丧结束了,随着一波大赦天下,京城内并未恢复平静,尤其是在上层权贵之间,正一股暗流正在涌动,愈演愈烈,除了位于上层的那些权贵,平常老百姓很难感受到这股暗流的存在,但还是察觉到京城内的一些征兆,发现些许的不正常之处。

    “哎你们发现了没有最近一段时间,京城内安稳了许多,那些权贵家的子弟少了许多街上,几乎见不到人影,真是怪哉。”

    “你还别说,经你这么一提醒,还真是如此,那些达官显贵、勋戚家的公子爷最近好像都没有露面,也没有传出那些公子爷打伤人的任何消息。”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短短不到一个多月,皇家开了许多的商铺,什么皇家珠宝行,什么皇家洗浴中心,还有那个什么大明日报社等等,真可谓大手笔,每一个生意堪称日进斗金,让人眼红,使得那些商人纷纷效仿。”

    当京城里的百姓议论这些新气象,闻所未闻的生意之时,皇城之内,乾清宫之中,贾亦韬端坐于上方,一边审阅着奏折,一边听曹化淳与洛养性的回报。

    “启禀皇上,奴才已经调查清楚了,御史袁弘勋、史褵、高捷本等人,对于刘鸿训的弹劾,纯属是污蔑之言,颠倒黑白,事实正如颜继祖所讲,刘鸿训的作风并没有问题,在朝鲜没有贪污的行径。”

    洛养性紧随其后,进行补充说明。

    “皇上,末将所调查的结果与曹公公的一般无二,也是如此。而且,在调查期间,黄立极的长子黄蘅若依仗手中的权力,试图干涉调查的结果,末将已经将其捉拿了起来。”

    然而,贾亦韬的反应很平静,仿佛早就知道会是这种结果,依旧在看着奏折,并未回应两人之言,而是喃喃道:“这个老家伙,鼻子还真够灵敏,察觉到一点的风吹草动,就要辞官乞归,想要脱身而出这个漩涡,撇清自己,真是好谋算。”

    看完之后,贾亦韬这才抬头看向洛养性与曹化淳,脸上闪过一抹兴奋光芒,朗声说道:“好,调查结果来得正是时候”

    说到这里,话语忽然一顿,转而问道:“对了,那些公子哥抓了多少听到子侄被抓,那些官员和皇亲国戚的反应如何有没有人缴纳罚金”

    闻听此言,洛养性与曹化淳对视了一眼,转瞬又迎向了贾亦韬那殷切的目光,却是露出一阵苦想的模样,同时摇了摇头,洛养性更是代表的答道:“皇上,情况非常不好,末将与曹公公已经放出了消息,只要缴纳一定的罚金,就可以救出他们的子侄出狱。然而,那些官员的反应却是平平,没有一点要缴纳罚款的意思。”

    紧接着,曹化淳更是无奈地说道:“尤其是国丈周大人,即便知道了两个儿子被关入东厂的大牢之中,也是无动于衷,好像钱财比亲儿子的性命还重要。”

    作为一个明史专家,贾亦韬当然知道这位国丈的吝啬程度,李自成打进北京城之时,被刘宗敏逼着拿银子,即便是老婆、儿媳和小儿子被弄死,这位还是不肯说出银子的下落,直至老命快没了,才肯松口,不得不拿出全部的家当。

    仅此一点,足可见周奎的吝啬程度。

    听到两人的回报,贾亦韬没有一点泄气的意思,反而自语了一句“杀猴儆鸡”,这才再次看向洛养性与曹化淳,缓缓说道:“既然如此,那些权贵没有一点表示的意思,就分别拿黄立极和国丈的一个儿子立威,当众杖责,打得皮开肉绽,只要留一口气就行。事过之后,你们再放出消息,如果再没有交罚金,就难保那些公子哥能够走出大狱。”

    “如果还没有效果的话,从那些被抓的公子哥之中,挑出几个罪大恶极之人,施以重刑,最好弄死两个,朕就不信那些人还会无动于衷。”

    洛养性与曹化淳骇然了,这才明白“杀猴儆鸡”的意思,国丈绝对属于皇亲国戚的顶层存在,而黄立极又是官员中的代表,以两人的儿子以儆效尤,绝对能够起到震慑的效果,那些放出去的消息绝非是说说而已。

    同时,两人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皇上的决心这么大的,非要从那些官员和皇亲国戚的手中抠出银子,不惜施以严酷刑罚,逼迫他们就范。

    这个时候,等到曹化淳与洛养性点头回应之后,贾亦韬再次话题一转。

    “曹化淳,刘鸿训一案,既然已经调查有了结果,也就意味着你处理魏党余孽有了新的突破口,明天早朝之后,杨维垣、李恒茂、杨所修等人就交给你处理了。一定要切记,即便是有了证据,也不可能将事态扩大到魏党余孽的那些官员,先剪除那些小角色即可。”

    曹化淳有一些蒙了,心里很是不解,皇上不是一直想要清除魏党余孽,现在怎么又改口了呢

    张了张口,曹化淳最终还是没有说出任何话。

    贾亦韬拿起了刚刚的那本奏折,当着两人的面,在空中晃了晃,像是在提醒自己,又似在向两人解释,徐徐说道:“不妨向你们透一个底,黄立极已经向朕请辞,明天早朝之时,朕就准备答应这个请求,准他告老还乡。而且,朝堂上除了这么大的事情,那么多的官员诬陷一个朝中大臣,施凤来却是一言不发,难逃其咎,肯定是要被罢官夺职。”

    恍惚之间,曹化淳与洛养性的脑海里闪过一丝明悟,知道了皇上为何突然改变了主意,自己两人先剪除魏党的外围羽翼,而皇上就以其他的名义拔掉黄立极与施凤来这样的“大佬”

    如此一来,就能将朝野的震荡降到最低点。

第三十六章 《大明日报》引起的朝堂震动

    看着懿安皇后离去的背影,贾亦韬有一些感叹,更多的是无奈,那种全力之下、却一拳打在空气里的感觉,不管是准备离京的黄立极,还是将要被自己罢官夺职的施凤来,这些都是魏党中的核心人物。

    现在却动不得,不能查没家产,最多也就是放归,任其离去。

    为官那么多年,依附魏忠贤那么久,个个绝对都是隐形的富豪,敛了不少钱财,如今之时,自己却只能看着这一块快肥肉从眼前溜走,不能立即“吃下”,无可奈何之下,只能使用这些“策略”,从那些人身上扣一些银子。

    仅仅是想一想,贾亦韬就有一种憋屈的感觉。

    “呼一定要忍住,这些人不过是暂时保管那些钱财而已,只要收拾了朝中的那些魏党,就能够慢慢秋后算账,莫说这些老家伙只是辞官归故里,就算逃到天涯海角,依旧可以拿回那些金银财物。”

    贾亦韬暗暗告诫着自己,一定要忍住,即便是财政再如何的拮据,国库再如何的空虚,都要忍耐住。

    形势比人强,即便是帝王,也有无奈的时候,在某个时候,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

    第二天的早朝之上,百官刚刚行完礼之后,就见贾亦韬的手里拿着一份报纸,满脸的喜悦,一副心情很不错的样子,朗声说道:“各位爱卿,想必大家都看了今天的大明日报,不知道对头版头条的内容有何感想”

    大殿里静悄悄的,气氛显得很是诡异,每个官员都有一种悚然的感觉,皇上那看似是在缓缓讲述,面带笑容,却让人有一种冷冽之感,言语虽然不多,却暗含着咄咄逼人。

    毕竟,言语虽然稀松平常,但结合大明日报的今天报道,却别有意外,让人不得不深想。

    大明日报已经正式运营了好几天,几乎是在皇权的强制之下,每天的早朝之前,每个京官都会买一份大明日报,每每看到上面的报道,犀利而尖锐的内容,都会让人情不自禁的倒吸一口冷气。。

    当然,百官之所以买大明日报,主要还是以为,每次早朝的开场白,几乎都是报纸的头版头条,那些极其尖锐的问题,什么党争啊,什么官员尸位素餐啊,什么不作为啊,等等。

    凡之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