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以往战场的那种血腥味道弥漫,取而代之的是,那种极其浓郁的尸体烧焦的味道。

    汀州府,福建巡抚衙门。

    后衙之中,熊文灿正在处理着政务,而福建都司洪先春站于对面,脸上却挂着郑重之色,不无担忧之意,小心翼翼地说道:“大人,末将并不是担心郑芝龙会不会手下留情,放水那些海盗,而是担心,他会不会勾结倭寇。”

    “哦,洪大人,这话怎么讲你为什么会这样想”

    熊文灿轻声回应了一句的同时,已经放下了手中的毛笔,抬头看向洪先春,满脸的狐疑与不解,而对方并未让他等待太久,听到后者的回答,心中顿时豁然开朗,疑惑随之消失不见。

    “大人,事情是这样的,你可能不知道,郑芝龙早年当海盗之时,过着亦商亦盗的生涯,为了取信于日本人,能够到日本平户经商,不仅接受了平户藩主松浦的好处,更是娶了一个日本女子为妻,并诞下一子。”

    “哦,居然还有这么一回事儿,真的假的,洪将军”熊文灿有一些不信,直直地看着洪先春。

    “当然是真的,大人”

    洪先春几乎是脱口而出,犹如条件反射一般,看到熊文灿还是有一些不信的模样,进而又补充道:“而且,大人,现在个时候,郑芝龙的妻儿还在日本的平户,知道的人虽然不多,但在他们那个圈,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此刻,熊文灿已经完全相信了洪先春,对于他口口声声的“那个圈”,更是心领神会,非常的明白,指得无非是海盗的那个圈子。

    然而,听完洪先春的这番话语,熊文灿的反应却是很平静,是那么的稀松平常,就好像听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事情,郑芝龙的妻儿在日本无足轻重,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一般。

    可是,洪先春却急了,心里十分的焦虑,不只是因为担心熊文灿不相信自己,还是想起郑芝龙妻儿在日本、因此而造成的后果使然,忍不住地再次开口问道:“大人”

    话还未说完,就被熊文灿挥手打断了。

    “洪将军,本官明白你的意思,更是知道你担心的是什么,可是,你想让本官怎么做本官又能做什么”

    “当然是”

    洪先春的话音戛然而止,再也说不下去了,到嘴的话语,生生地给咽了回去,尤其是熊文灿极为平静的面容,近乎于怪异,更不知道该如何接下去

    “洪将军,你也说了,郑芝龙的妻儿在日本之事,早就在海盗的那个圈里传开了,既然如此,也就是说,这件事情是发生在郑芝龙归顺大明之前,你让本官又能做什么呢”

    显然,这也是洪先春之所以住嘴的原因,为何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根本所在。

    毕竟,在场的两人心里都很清楚,就算这件事情属实,就算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郑芝龙的妻儿在日本,很有可能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但事情也是发生在人家归顺以前。

    若是现在再进行计较,与秋后算账何异

    大明不是那些海盗势力,也不是那些江湖之人,更不是寻常人家,不能够出言反尔,更不能干出这等近乎于秋后算账的事情,否则的话,将会重创朝廷的信誉,日后还如何进行招安之类的事宜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这个时候,相比于洪先春意识到这一点,熊文灿想得却是另一件事情,想得很多,并不是不知道郑芝龙那件事的严重性,也不是没有将其放在心上,而是换了另一个角度,在思考这个问题。

    “大人,难道这件事就这么算了,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这样持续下去”

    “当然不能这样算了,当然还是要管。”

    熊文灿毫不犹豫地予以了肯定的回答,话语稍稍停顿,面露思索之色,紧接着补充道:“嗯事情管事要管,不过,还是要上报一下朝廷,看看皇上是什么态度,唯有如此,咱们才能制定相应的对策。”

    “也只能这样了”

    洪先春的声音是那么的有气无力,整个人是那么的无精打采,耷拉着脑袋,转身缓缓而去,离开了书房。

    看着洪先春离去的背影,熊文灿平静的神色忽然变得有一些古怪起来,漆黑的眸子愈发的深邃,嘴里更是念念有词地呢喃道:“郑芝龙的妻儿在日本平户,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若是运用得好的话,处理得当,未尝不是件好事儿,未尝不能彻底收服郑芝龙。”

    想打这里,熊文灿的神情变得愈发坚定起来。

第四百五十四章 台湾岛的重要性

    数日之后

    这一天,文华殿内,到处都在回荡着崇祯的声音,渐渐地,安静而祥和的氛围之中,开始夹杂着凝重之意,而站在下方的内阁首辅周道登和兵部尚书霍维华,不时地轻轻点着头,以示回应,却是默然不语,目光始终都盯在自己的脚面之上。

    “两位,朱一冯和熊文灿送到兵部的行文,以及呈到朕这里的折子,你们也都看过了,里面讲得十分详细,也很清楚,台湾岛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几乎是那些洋人之所以嚣张的根本所在,若是能够将其控制住,就等于遏制了那些洋人的咽喉。”

    “而且,根据各方反馈回来的消息,以及从在京的那些洋人了解到的情况,不管是荷兰人、葡萄牙人,还是西班牙人、英国人,亦或是来自于其他国家的洋人,距离咱们大明可谓是万里之遥,远渡重洋,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才能到达东南沿海。”

    “最为关键的是,别看这些洋人的水师战力不简单,但他们的国家,都不过是小国,不管是疆土面积,还是国内人口数量,也就是相当于咱们大明的一个道省,有得甚至于更小,相当于一道的直隶州。”

    “荷兰人的水师之所以那么战力非常,以往之时,之所以能够与咱们大明的水师一较长短,关键所在,不仅仅是他们的战船、火器占优,主要还是在于,他们的军费开支,并不是靠国内的支持,而是靠侵略而来的财富,可谓是以战养战,和北方的鞑靼差不多。”

    渐渐地,始终都是低头不语的周道登和霍维华两人,虽然一直都没有表态,只是象征性的附和点头,但两人的心里很清楚,皇上的主意已定,之所以将自己叫到这里,说了这么多,并不是在征询自己的意见,而是让自己谈谈看法,仅此而已。

    说白一点,就是走走过场,完善一下熊文灿与朱一冯的提议,查漏补遗。

    这个时候,即便是在这滔滔不绝着,嘴里始终没有闲着,但崇祯的心里也在不断地盘算,思考着关于台湾岛的事情,回想着大明周遭的形势,权衡利弊之下,拿下台湾之后的得与失。

    西面和西北面,由于宗教问题,蒙古族和藏族,或是内部原因,自相残杀,相互攻伐;或是外部因由,共同的利益或者相同的信仰使然,联合在一起,从对方求取援军,解决各自的内部纷争。

    北面,随着互市的数量越来越多,不断增加,还有互市的时间越来越长,从中尝到甜头的卜失兔等为首的蒙古各族首领,相比于以前,最起码目前为止,更加的老实了起来。

    西南边陲,缅甸国王正在发动着一连串的战争,或是吞并老挝,或是袭扰暹罗,即便是南面的交趾国越南,也是有着王朝更替的危险。

    至于东北边境,最起码是大明的疆域之内,已经稳定了下来,现在争斗最为激烈的就是后金与察哈尔的林丹汗,正在争夺地盘。

    崇祯相信,随着科尔沁兀鲁特部的海兰珠入京,成为自己的嫔妃之一,和亲真正的成功,兀鲁特部也将得到大明的扶持,进而成长到能够与皇太极、林丹汗一较长短的蒙古族。

    到时候,除了大明以外,东北将会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三者彼此牵制,相互掣肘,中间又有与大明交好或归顺的其它蒙古部落,盘根错节其中。

    不难想象,在东北,大明将会是一家独大,其他势力最终只能沦为依附的存在,直至一统整个漠南,将蒙古族和女真族纳入华夏族的体系。

    而且,这一天也不会太远。

    接下来,就剩下了东南之境,祸患无非是洋人、海盗和山贼。

    脑海里闪过这些信息之时,这个时候,崇祯的话语也随之一顿,目光在周道登与霍维华之间来回扫视,逡巡不定,转而说道:“两位,这段时间里,东南可谓是捷报频频,郑芝龙相继剿灭数股海盗势力。”

    “就在今天早上,刚刚接到消息,几天前,郑芝龙不仅招抚了钟斌、杨六和杨七等人,更是一举覆灭了李魁奇这个海盗之中的巨大头目,极为稳定了厦门这个通商口岸。”

    “海盗多与洋人勾结在一起,两者狼狈为奸,如此才会成为朝廷的两大祸患,使得水师以前无法根除,每次的围剿行动,才会频频失利。”

    “郑芝龙多次得手,越来越多的海盗消失,或是归顺朝廷,或是为水师剿灭,亦或是逃窜到其他地方,远离东南沿海,极大地,打压了海盗的嚣张气焰,东南沿海海域越来越稳定。”

    “再加上,开放厦门与金门的海禁之后,随着通商的力度越来越大,那些洋人能够直接购买到我大明的货物,除了荷兰人以外,西班牙人等洋人的态度越来越好,能够遵守我大明的律例,服从朝廷的安排。”

    “现在看来,东南的三大祸患,已除其二,若是能够控制住台湾岛,即便是荷兰人,也只能乖乖地就范,老老实实地与我大明做生意,而不是恶意劫掠。”

    此刻,说到这里,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周道登和霍维华又不是傻子,崇祯的表达虽然有一些粗糙,虽然有一些用词不够准确,但也是听得明明白白,皇上这是极为迫切地想要拿下台湾岛,纳入大明的疆域之内。

    同时,两人还清醒地意识到,崇祯之所以迫切地想要让大军控制、并且占领台湾岛,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钳制洋人,更是一种野心的表现,对于开疆拓土,有着极为亢奋的兴趣。

    毕竟,在这之前,崇祯说这些话之前,霍维华汇报那些洋人的诸多信息之时,特别是讲到洋人大搞海外殖民地,大肆地扩张,崇祯不仅听得很入神,双眼更是冒着精光,显得很是贪婪。

    这个时候,等崇祯兴奋地说完之后,周道登终于开口了。

    “皇上,为了永久的解决洋人这一祸患,微臣也同意,朝廷派大军拿下台湾岛,在水师的辅助之下。”

    闻听此言,崇祯的眼前就是一亮,愈发地兴奋起来,开口就欲接话,想要说些什么,却被周道登接下来的话语给打断了。

第四百五十五章 占尽优势

    “不过,皇上,据微臣所知,台湾岛,不仅地形极其复杂,上面还有着诸多的势力,可谓是盘根错节,不仅有高山族这样的土著,还有汉人、倭国人、西洋人,真正的是鱼龙混杂。”

    “周阁老,你的意思是”崇祯微微蹙眉,插问了一句。

    “启禀皇上,微臣的意思是,台湾岛确实很重要,若是能够拿下,对于朝廷而言,确实有着重大意义,但上面盘踞着各方的势力,也是经营了数年,或者十几年,朝廷要是想将其拿下,恐怕很难很难,不会那么顺利。尤其是重要的那几个港口码头,几乎都在洋人的控制之下。”

    “而且,根据微臣所了解到的消息,洋人的居住环境,与咱们的非常不同,尤其是在城池的建造风格方面,更是迥然而异,要想使用传统的攻城方式,不仅难度很大,伤亡也会很大。”

    “还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洋人的火器也非常地厉害,大炮的威力,并不比朝廷的逊色,单单是在火力对比方面,朝廷并不占据绝对的优势,胜负还很难说。”

    然而,听到周道登的这番话语,崇祯却忽然笑了,笑得是那么的突兀,笑得是那么的莫名其妙,毫无征兆,紧皱的眉头更少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轻松之色,就好像对某件事情成竹在胸一样。

    看到崇祯这样的反应,周道登不由地就是愣了一下,连同霍维华,都是面面相觑,有一些心虚,面有茫然之色,但还是忍不住地问道:“皇上,难道老臣有什么说得不对的地方吗,让人发笑”

    “没没没有,周阁老,你说的很对”

    崇祯连忙予以肯定的同时,更是连连摆手,有着强调的意思,看到周道登脸上的狐疑之色,进而解释道:“朕之所以笑,并不是在取笑你,而是高兴的具体表现。”

    周道登没有接话,脸上的神情只是略为缓和了一些,并未有多少变化,依旧和霍维华一样,保持着倾听之状,就那么直视着崇祯,等待着后面的话语。

    “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