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大汗,这样做的话,或许真得能够让大明皇帝感受到您的诚意,可以提高和谈成功的可能性,但是,在咱们后金,像鲍承先这样的汉人将领,可是大有人在,有着不少人呢,曾经又是大明的将领。”
“如果全都交了出去,非得出大乱子不可”
“而且,要是大明皇帝尝到了甜头,杀了鲍承先以后,还向你索要其他的叛逃将领,不管答不答应,大汗你都将陷入两难的境地,不答应的话,恐怕和谈难以成功;若是答应的话,显然,将会影响汉八旗的军心,恐生变故。”
“范先生,本汗也没有办法,为了和谈成功,哪怕只能增加一丁点的可能,现在也只能这样做。”
随着皇太极叹息了这么一句,很显然,他早就有了这方面的考量,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并有了心理准备,因此,听到范文程的这番言语,神情没有多少波澜,说话很是轻松。
此刻,看着范文程的神情错愕,一时愣在那里,嘴巴微张,目光有一些呆滞,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皇太极却没有解释什么,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纠葛,而是转移了话题。
“范先生,尽管放心,和谈成功之后,不管大明方面会不会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将叛逃的将领送回去,也不会波及到你。”
“毕竟,你和他们不同,既不是降官,也非叛将,大明再提如何过分的要求,也不会波及到你的身上,而且,本汗也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你虽是汉人,但早年之时,在大明无官无职,最多也就是一个生员,不管从哪方面论,也算不得叛徒,大明皇帝也毫无理由追究你的责任。”
第四百七十六章 后果太严重了
这一天,国宾馆内,还是那个屋子里,此时却只有库尔缠和雅希禅两人,屋子里弥漫着那种暮气沉沉的氛围,两人的神色都是那么的凝重,很是难看,尤其是身为副使的雅希禅,脸上还挂着淡淡的愤怒与不解之色,忍不住地质问道:“库尔缠,为什么”
随着问出这句话,雅希禅的身上渐渐迸发出一股若有若无的咄咄逼人之势,就好像是得理不饶人一样,不等库尔缠做出回应,进而又补充道:“鲍承先可是咱们使团的一员,乃是大汗亲自指派的骨干,协助咱们办事,负责暗中接触那些大明官员,上下打点,重要性自不必说。”
“就算大明朝廷不断地施压,以和谈相要挟,甚至于有着使用武力的倾向,即便是最后不得不交出鲍承先,但也要事先请示一下大汗吧”
“不用”
然而,对于雅希禅的这番言语,犹如竹筒倒豆子般的连连逼问,库尔缠的回答,却只是幽幽的吐出的两个字,一字一顿间,是那么简简单单,没有任何的解释,说得是那么轻松,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你”
就像触碰到了一个软钉子,雅希禅被库尔缠的这种怠慢态度给气到了,本能地吐出一个字之后,就要再次置问,但一想到自己的身份,不过是一个副手而已,人家根本没有向自己解释的必要。
想通了这一点,雅希禅暗暗压下心中的火气,努力地让自己镇定了下来,又换了另一副口气,态度缓和了许多,让自己看起来很是尊重对方。
“库尔缠,你可要想清楚了,一旦将鲍承先交了出去,你怎么向大汗交代就算是大汗那里不追究你的罪责,能够体谅你的苦衷,乃是形势所迫,为了顾全大局,不得不为,但你又如何向后金的那些武将交代尤其是那些汉八旗的武将。”
这一刻,库尔缠的情绪终于有了一丝波澜,不知道是被雅希禅的言语打动,心生惭愧之意,还是被骚扰的不胜其烦,终于做出了回应。
“雅希禅,此次出使大明,我才是使团的正使,你不过是我的副手,从旁协助,凭什么以这种口吻来置问的你的顶头上司你这是以下犯上,知不知道”
显然,库尔缠的心里也不痛快,也憋着一团火气,终于反击了,连连反问的同时,也摆出了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架势,颇有以牙还牙的味道,更加强势的反问道:“而且,将鲍承先交给大明皇帝,你怎么知道没有回禀大汗你又怎么那么确定,大汗不知道这件事情”
经过这一连串的言语发泄,库尔缠的心情明显畅快了许多,眼神不再那么的犀利,也没有再紧盯着雅希禅,而是转头望向了房屋的东北方向,面露若有所思之色,有些怅然地喃喃道:“离开赫拉阿图城之时,大汗就曾经私下交代过,只要能够和谈成功,可以付出任何的代价,牺牲任何东西,也可以忍受任何的屈辱。”
“库尔缠,你的意思是说”
这个时候,雅希禅的脑海里闪过一丝明悟,似乎想通了什么,神色有一些惨然,尽管不愿意相信心里的猜测,并有了相当的确认,但还是有一些不甘心地问出了口,心存着最后一丝的侥幸。
然而,随着库尔缠的轻声回答,彻底浇灭了雅希禅心里的最后一丝侥幸和幻想。
“不错,出使之前,大汗准备和大明和谈,鲍承先成为使团的成员之一的时候,大汗就做出了最坏的打算,就有着这方面的考虑,并有着相关的嘱咐,否则的话,面对大明的略微施压,我又怎么可能就那么地交出鲍承先了呢”
尽管心里早有了这方面的猜测,并做出了相应的心理准备,但是,当真的听到这个答案之时,雅希禅还是有一些难以接受,感觉心里憋闷的慌,就好像心里堵了一块大石,一时愣在那里,嘴唇微动,却发不出任何的声音,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呼
不久之后,伴随着长吐一口气,雅希禅还是接受了这个现实,整理了一下思绪,面露凝重之色,直直地看着库尔缠,神色又有一些复杂的同时,更是说道:“交出一个鲍承先,虽然有损后金的国威,让那些汉人将领心生不快,但糊弄一下,随着时间的流逝,事情也就过去了。”
“可是,现在看来,交出了鲍承先之后,事情远未结束,大明皇帝反而得寸进尺,想要咱们后金交出所有叛逃的文官武将,押送到大明,交给他们处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汗要想和大明和谈成功,解除或者缓解来自于大明的压力,可以一心的对付林丹汗,就必须牺牲一大批的汉人将领和官员。”
“如此一来的话,这就和交出一个鲍承先完全不一样了,一个操弄不好,走漏了消息,很有可能引起大乱子,使得原本情况就不好的后金,无异于雪上加霜,处境将会更加的不妙。”
“尤其是那些汉八旗的武将,手里可是掌握着不少的军队,更是大汗制衡其他贝勒、贝子的重要手段之一,若是使得这些汉人武将产生了异心,后果将会非常的严重。”
显然,库尔缠也有着这方面的忧虑,对于崇祯提出了要求,后金必须交出那些叛逃的文官武将,也是始料未及,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所能做出决定的权限了。
毕竟,事情太大了,后果太严重了。
正如雅希禅所讲的那般,一旦真得答应这个条件,不管是谁做出的决定,都将引起极其严重的后果,使得那些汉八旗的汉人将领降而复叛,绝对会使得后金的元气再次遭到重创。
然而,这种重创,对于如今的后金而言,都是难以承受的,也是最不愿意看到的,最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不管是掣肘其他的贝勒、贝子,像莽古尔泰、阿敏这些人,还是抵御林丹汗随时都有可能来临的进犯,那些汉八旗的军队,都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仅此一点,要想交出那些汉人将领,就不得不一再地慎重考量。
月初了,求一波保底月票,望大大们多多支持俺
第四百七十七章 杀鸡儆猴
不难想象,一旦那些汉人将领降而复叛,拉走他们的军队,后金的实力将会大幅度的缩水,莫说是维持与蒙古人的联盟,以及抵御林丹汗,恐怕连目前的地盘,也将保不住,也会随之大幅度缩减。
即便是那些汉人将领不重回大明,增强对手的实力,这种结果,也是如今的后金,无法承受的。
以后的形势,一旦真得按照这种预想发展,到时候,女真族势必会再回到那种分崩离析的状态,各个部落相互独立,后果的严重程度,超乎想象,只是这么的想想,就让人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一念及此,库尔缠就是一个激灵,有了一丝明悟,这才反应过来,这才觉得,崇祯的这一招,可真够狠得,可谓是用心之险恶,用心之歹毒,简直令人发指
这一招,根本就是在釜底抽薪,使用一种更加柔和的手段,触发后金的危机,并不断地扩大这种危机,从而使得女真族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永远处于内乱之中,不断地被削弱,而大明却是不费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地就达到了消灭女真族的目的。
“库尔缠,决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就算不能与大明和谈,也不能答应这样的条件。”
显然,雅希禅也想到了这一点,连连惊呼的同时,更是神色为之大变,难看不已,进而说道:“崇祯的这一招,根本就是一个软刀子,直插咱们后金的心脏,想让大汗自断手臂,替他清除那些障碍。”
“不难想象,如果真得答应这个条件,大汗真得准备交出那些叛逃的文官武将,恐怕林丹汗还未进犯,攻打咱们,咱们自己就先乱了起来,内部的平衡将会彻底被打破。”
“无法想象,到时候,就算是外部没有强敌虎视眈眈,后金也会陷入无休止的内乱之中,原本好不容易统一的女真族,将会再次分裂开来,变成一堆散沙。”
然而,就在库尔缠和雅希禅躲在屋里商谈之时,外界也是风起云涌了起来,也在酝酿着一件大事情,整个北京城也为之沸腾了,所有的百姓都向着同一个目的地而去,城里充斥着各种议论,或是义愤填膺,或是幸灾乐祸,亦或是看热闹等等。
而且,在大多数的言语之中,更是夹杂着莫名的亢奋。
“快快快去刑场看看,又有人要被处决了”
“我还当什么事情呢哪一天没有人被处决天天都有人被砍头,有什么可看的,至于这么激动吗”
“嘿嘿这你就不知道吧一听你这话话,就知道,肯定没有看今天的大明日报,今天被处斩之人,可不简单,乃是叛逃到建奴的武将,更是被处以极刑,马上就要被凌迟了。”
“是谁啊这都多少年了,朝廷好久没有动用过凌迟这个极刑了即便是处置山西八大奸商之时,灭了他们九族,也没有一个人被凌迟的。”
“嗯好像是一个姓鲍的人,曾经是辽东的将领,好像也是山西人。”
就是在这一刻,京城里可谓是万人空巷,全都涌向了法场,观看着鲍承先的被处决,被施以极刑死去的同时,不仅要忍受着来自于肉体上的痛苦,还要背上千古骂名,忍受着来自于精神的折磨。
然而,相比于老百姓的兴奋不已,纷纷前去看热闹,大明的那些朝中的重臣,却是反应不一,持着不同的态度,待在家里,更像是在冷眼旁观,犹如高高在上的局外人一般,漠然地看着这一幕。
周府
书房之中,首辅周道登俯身立于书案之旁,正在练着书法,而他的侄儿周通贵却站于对面,老成持重的面孔之上,挂满了不解之色。
“叔父,侄儿真是不明白,鲍承先不过是早年的一个叛将,即便是要立威,震慑其他的武将,传达那么一层意思,不要做出对不起大明的事情,否则的话,哪怕时间过得再久,哪怕逃得再远,也难逃朝廷的惩处,皇上这样做,是不是有一些小题大做了,居然还是动用了大明日报的舆论压力”
忽然间,周道登拿毛笔的手微微一顿,停了下来,抬头望向了周通贵,语重心长地说道:“通贵啊你将事情想得简单了,看问题太过片面,皇上之所以宣扬的处决鲍承先,惊动了整个京城,不仅仅是为了震慑那些武将,更是在杀鸡儆猴,警告我们这些文官。”
“叔父”
周通贵心里愈发的不解了,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询问,只能吐出这两个字,来表达自己的疑惑,就那么的直愣愣的看着对面,而周道登却是长叹一声,显然没有解释的意思。
“哎看来还是老了,对于形势看得还是不够透彻,已经不能用以前的心思和经验,揣摩当今的皇上。”
周通贵愈发的迷糊了,被弄得满头的雾水,还是那么愣愣地看着周道登,什么也没有说,而后者依旧自顾自地讲着,直直地盯着他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