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想阉割后金,将其肢解,使得后者成为一个只懂得打打杀杀的莽夫。
借助这个机会,后金迫切地希望和谈,一举重创对方的文官组织机构,使得后者再次变为一个游牧性质的朝廷。
作为一名文官,作为一个大明的朝中重臣,刘鸿训深有体会,更明白一点,只懂得冲锋陷阵的武将,并不可怕,反而很容易控制。
即便身手再如何的了得,即便是有着万夫不当之勇,那也只是一介武夫,并不足为虑,只需略施手段,就能将其收服,为己所用。
同样的道理,只是单纯的尚武国家,却没有文官相辅,威胁性并不大,也难以长久下去。
至今为止,在大明这二百多年的历史里,在这绝大多数的时间中,无一不在阐述这一个道理,控制武将的最好办法,就是采取愚昧之策,让其成为只懂得冲锋陷阵的莽夫,指挥权掌握在文官手里。
毫无疑问,皇上就是打着相类似的主意,以更加柔和而隐蔽的手段,不断地削弱建奴,使其自我摧残,一点一点地走向消亡之路。
众所周知,一个正常的国家,就应该文武兼备,文官主政,武将主征伐,一旦发生失衡,都将对国家造成难以想象的损害,不仅仅像是一个跛脚鸭那般。
没有文官的治理,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内政将会十分的混乱,陷入自我消耗的境地,难以形成内部的循环机制,以民生养军队,而后者保家卫国,抵御外敌。
不难想象,一旦后金没有了文官主政,治理天下,对于现在的后金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短期还看不出来,一旦日子久了,就会显现出来,无法做到自给自足,休养生息,若是一味地只靠渔猎和抢劫,根本就无法长久下去,更无法快速地恢复元气。
毕竟,只靠一味地劫掠,骚扰他国的边境,从而获得财富,并不是长久之计,更不是国家发展壮大的根本途径。
这一刻,刘鸿训的心态变了,折服于崇祯的深谋远虑的同时,已经从心底里接受了这个计划,破坏后金的官制,从而破坏后金内部的自我恢复能力。
换而言之,若是能够达到目的,就等于剥夺了后金的发展潜力,国势只会越来越弱,最后成为不入流的小国,直至消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皇上,综合各方的消息,以微臣的初步判断,野猪皮不可能不知道那些文官的重要性,他能答应吗”
刘鸿训的语速稍稍放缓,停顿了一下,深深看了崇祯一眼,紧接着继续说道:“如果只是一两个,十个八个,交出来也就算了,杀了也就杀了,但是,皇上您罗列的这份名单,几乎涵盖了野猪皮创建的文馆的大半成员,其他的文官更是多达近百位。”
“不难想象,如果野猪皮真得答应的话,等同于自废武功,后金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他推行的那些重农政策,几乎是不可能再实施了,皇上,野猪皮会答应这个条件吗交出名单上的所有人”
“当然会”
崇祯依旧是那么的自信,对于这份名单上的后金官员,就好像有着十足的把握,志在必得,却未说出自信的原因,仰仗所在。
“好了,刘尚书,不用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你只需将朕的要求告诉建奴的使臣,将这份名单交给他们,即可。”
“是,皇上,微臣遵旨。”
“刘尚书,稍等一下”
这个时候,就在刘鸿训答应一声,就要躬身退去之时,崇祯忽然将其叫住了,整个人的神色也变得郑重无比,看到刘鸿训投来十分疑惑的神情,进而幽幽说道:“刘尚书,朕不希望再出现万历年间的朝鲜之役那种情况。”
一时间,犹如天马行空一般,突然说到这个话题,刘鸿训没有反应过来,没有明白崇祯的意思,整个人有一些发呆,而后者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想当初,为了将倭寇赶出朝鲜,朝廷投入了大量的兵力、物力和财力,战事持续了将近两年,朝廷才取的一定的优势,使得倭寇不得不提出和谈。”
“然而,结果却是,沈惟敬之辈,却仰仗着通晓倭寇之语,欺上瞒下,暗中答应丰臣秀吉,也未将事情的真相告诉朝廷,酿成了严重后果,为日后的第二场战争埋下了祸根。”
“当时的兵部尚书石星,更是在知道了真相之后,居然是胆大包天,继续隐瞒,弄出了一个和谈的假象,使得朝廷真得以为,倭寇会退兵朝鲜,致使整场战争持续了七年之久。”
渐渐地,听着崇祯的这番言语,犹如是在追忆一般,刘鸿训已然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沈惟敬事件,绝对是震惊天下的一个外交耻辱,堂堂的大明王朝,居然被一个官员骗得团团转,堪称是史无前例了。
当所有人都以为,和谈成功,倭寇答应了大明的全部条件,撤兵朝鲜;从此与朝鲜修好,不得再犯;只册封而不得求贡。
然而,事实却是,丰臣秀吉提出的议和条件:迎娶大明公主为日本天皇后;发展勘合贸易;明、日两国武将永誓盟好;京城及四道归还朝鲜,另外四道割让给日本;朝鲜送一王子到日本,作为人质;交还所有的俘虏,包括朝鲜的二王子以及诸多官吏;朝鲜大臣,永誓不得背叛日本。
毫无疑问,先不说其他条件,暂且不论沈惟敬的弥天大谎,单单是第一条和第四条,就是在严重的挑衅大明的尊严和底限,绝不允许,也绝不会答应的事情。
皇明祖训有云: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
关于第一个条件,迎娶大明公主,作为日本的天皇后,自不必多言,虽是迎娶,但与和亲无异至于第四条,朝鲜虽是一个国家,但却是大明的藩属国,若是答应的话,与割地求和有什么区别
何况,丰臣秀吉提出议和条件,这本身就是在挑衅大明的尊严和国威
第四百八十七章 低声下气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弥天大谎,却骗过了所有人,正当万历皇帝还在夸耀自己的政绩,百官弹冠相庆之际,沈惟敬出使日本回来了,并带回了日本的使臣,进行最后的批准。
谎言终究是谎言,不管石星和沈惟敬圆的有多么的天衣无缝,都经不起事实的检验,都将会被戳破。
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丰臣秀吉,还被大明羞辱了一番,被封为日本天皇,自然是怒了,悍然发动发兵,而大明支援朝鲜的军队,大多数都已班师回朝,退出朝鲜。
显然,战事一起,所有的谎言都被戳破了。
无疑,万历皇帝就像被人狠狠地扇了一记耳光,丰臣秀吉的再次发难,再次挑起战端,更是使得万历皇帝、乃至于整个大明,都陷入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统统被严重打脸,朝鲜的形势也是急转直下,愈发的严峻。
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虽然过去了三十多年,即便是没有亲身经历,但刘鸿训也能够想象,当时的情况有多么严重,当时的神宗会有多愤怒。
“当然,刘尚书,这次与那次不同,朕相信,不会,也不可能再出现那样的事情,建奴虽然也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他们的官方语言,办公文字,都是咱们汉语汉字。”
“而且,不管是建奴那里,还是咱们大明,都有不少人通晓彼此的文字语言,根本就不可能再出现沈惟敬那样的弥天大谎,骗过了所有人。”
“所以,朕想要强调的是,在建奴与咱们议和的过程中,不希望看到任何的投机取巧,将朕的要求大打折扣,议和或许很重要,但却不能屈辱的议和,更不能在整个议和过程中,吃亏。”
“是,皇上,微臣明白”
这个时候,回应崇祯的同时,刘鸿训也听出了对方的潜台词,怎么谈都可以,但必须在朕的要求之上,还有就是,不管怎么谈判,大明只能占便宜,却不能吃亏。
国宾馆
不久之后,刘鸿训来就到了后金使臣的住处,与库尔缠和雅希禅相对而出,此刻,副使雅希禅的手里正拿着那份名单,而身为正使的库尔缠,脸色却是阴晴不定,很是难看,气氛尤为的压抑。
尽管心里早就翻起了惊天骇浪,怒意滔滔,但碍于大局,为了议和成功,库尔缠不得不按耐住心里的暴躁情绪,故作一副恭敬地神态,不得不低声下气地哀求道:“刘大人,你看,这这,这份名单,是不是有一些过了若是这样的话,等同于一下子杀光了我们后金的所有官员。”
尽管努力地让自己平静下来,但库尔缠还是被心里的滚滚怒意给影响了,转化为声音上的颤抖,说话的不利索,隐隐还带着哭腔。
“而且,刘大人,你们大明的皇帝也说了,之所以索要那些文官武将,而非是所有在后金为官为将的汉人,就是因为他们,背叛了大明,曾经是大明的文官武将。”
“刘大人,试问一下,若是换做贵国,一下子交出这么多的文官武将,贵国会答应吗”
“还有,这已经不是简单地杀个把人,交出个几十人,也已经不是动摇国本那么简单,而是破坏了后金的整体架构,使得所有的衙门都无法再运转下去。”
显然,作为一名女真族为数不多的文官,跟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多年,库尔缠更加明白这份名单的重要性,对于后金而言,将会意味着什么
交出名单上的这些人,对于后金而言,几乎是灭顶之灾。
这已经不仅仅是国耻那么简单,而是近乎于自我灭国,近乎于一种自残,让自己杀了自己,让自己斩去自己的臂膀
“呵呵库尔缠,话不能这样说嘛帐也不是这样算的嘛”
刘鸿训乐呵呵地一笑,打起了太极,一副风轻云淡、并不觉得有什么的样子,进而朗声说道:“俗话讲,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像这样的官员,放在任何一个国家,不管是什么时候,最不缺的就是这样的人。”
“而且,你们也不吃亏啊,虽然交出了这一百多人,但后金也获得了莫大的好处,可以和大明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依旧可以互市。”
“最为关键的是,作为补偿,大明可是做出了极大的让步,更是放宽了一些管制物品的限制,通过正常的经商渠道,你们后金就可以买到铜铁这些管制的东西,放在以往,在互市的时候,能够买到这些,可都是难以想象的。”
“别得不说,单单是铜铁这铜铁一项,据本官所知,可是你们后金最需要的物品,急需打造一些兵器,装备于军中,用于和林丹汗的作战。”
然而,库尔缠的神色并没有好多少,依旧是那么难看,很想指着刘鸿训的鼻子坡口大骂,nnnd,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兵器还有个屁用
面对你们大明的红夷大炮,各种火器,那些大刀长矛根本就是一根烧火棍,甚至于连烧火棍都不如,后金又不懂得那些火器的制作,以及相关工艺,即便能够买到再多的铜铁,也无法生产火器,渡过目前的危机。
“那个,刘大人,能不能通禀一下天朝皇上,买一些火器,给我们后金”
即便心里很想骂娘,库尔缠也不得不耐着性子,陪着笑地提出这个请求,更是低声下气地补充道:“如果只是这些,在下实在是不敢,也没有任何的底气,将贵国的这一要求回禀我们大汗啊”
这个时候,库尔缠也明白,知道火器的重要性,如果能够买到,对于后金而言,将会意味着什么
显然,如果有了大明的那些火器装备,后金完全可以渡过这次的难关,应对诸方之敌,不仅仅是可以击退林丹汗,驰援那些蒙古盟友,更是可以应对明军的威胁。
实在是,与明军的数次交锋之中,之所以频频失利,就是因为,大明的火器,打得他们没有脾气,升不起丝毫的抵抗感,几乎没有战胜的可能。
尤其是火箭,就好像割麦子一般,后金的骑兵一倒就是一大片,经过那么一两波的轰炸,侥幸残存之人,已经没有了多少,先不说军心如何,单单是那么一点兵力,又如何再进行冲锋
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气凌人
然而,出乎库尔缠的意料,刘鸿训的反应却是那么的平静,还是那副笑呵呵的模样,一副大家和气生财的架势,嘴里却是推诿道:“库尔缠,明人不说暗话,火器一事,关乎重大,莫说本官只是大明的礼部尚书,就是兵部尚书霍大人来了,恐怕也难以答复。”
“刘大人,你的意思是”库尔缠微微蹙眉。
“意思很简单,贵国要想购买到火器,必须先获得皇上的首肯。否则的话,谁敢答应此事亦或是谁敢将火器私自贩卖给你们这可是有着抄家灭族的危险,就不仅仅是丢官那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