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为关键的是,小册子里的有那么一条,让卢象升心动不已,再次眼前一亮,成立军事衙门,专门负责处理将士犯法的事情,也给于底层兵卒那么一个途径,可以举报上级贪污、渎职之类的,而不至于被秋后算账,不至于被人报复。

    这样的话,提高了军队的透明性,大大降低了那些将领的欺上瞒下,贪墨士兵的粮饷。

    心思百转千回之际,卢象升看完了小册子里的内容之后,望向崇祯之时,目光之中,情不自禁地带着愈发恭敬的崇拜之意,这样的军事改革,将会是功在当今,利在千秋,毫无疑问,又是皇上的一大手笔

    当然,这样的举措,无疑也强化了皇权。

    毕竟,随着哪个人或者将领,对于军队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不至于缺了他不可,只要有才能,任何人都能胜任,自然而然地,君主对于军权的掌控也就越强。

    这个时候,在卢象升炽热的目光之中,容不得他继续深想,崇祯再次开口了。

    “象升,看完了小册子之后,想必你也明白了朕的意图,让你到辽东推行新的军事改革,说白一点,就是在辽东搞一个军事改革试点,从而积累经验,以便以后将其推行全国,”

    “是,皇上,臣明白”

    听到卢象升满含诚恳的回答,崇祯露出满意之色,更是轻轻点了点头,满脸的赞许之色,似有所感一般,就好像想到到了什么,进而沉声说道:“象升啊,此次辽东,你的担子很重啊,不仅仅是这些。”

    闻听此言,卢象升的眉梢微微颤动了一下,满含期待之色,直直地看着崇祯,等待后面之语。

    “要想北方真正的稳定下来,不再受那些游牧民族的侵扰,大明就必须恢复原先的奴儿干都司,以及万能都司最初的职能,使得两者形成掎角之势,犹如两座大山,镇守于京师的西北和东北,将朝廷的防御纵深向北延长上千里”

    跟在崇祯的身边那么久,经常见面,耳提面命之下,卢象升早就习惯了崇祯的惊人之语,以及时不时地就冒出新的军事新名词,比如战略纵深之类的,并能够明白和理解。

第五百一十七章 升的太快

    这个时候,崇祯忽然停止了讲述,面露饶有兴致之色,笑吟吟地看着卢象升,意味深长地问道:“卢爱卿,你可知道,朕为何选你为辽东的都司之职”

    卢象升被崇祯问得一愣,这么突兀而无厘头的问题,问得是那么没来由,使得他有一些摸不着头脑,更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此刻,卢象升心中有一些不安,实在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自己升的也太快了,从一个从四品的大名府知府,一跃成为从二品的巡抚,可谓是连升四级

    现在又要被任命为辽东都司,这可是正二品的存在,几乎是仕途的顶峰,乃是大明的绝对重臣了。

    在整个大明历史之上,除了建国之初,还有中书省之时,有着正一品的宰相之职,废除宰相制之后,再无活着的正一品的官员,更没有这样的实缺。

    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也不是没有特殊的存在,比如掌管宗人府的宗人令,就是属于正一品的官阶,但却是没有实权,仅仅是为了方便管理皇室宗亲而已。

    所以说,在大明的朝堂之上,最高的官阶也就是从一品,但也多是虚衔,纯粹的为了加官和赠官,只是一种荣誉而已,并无实职。

    比如三孤少师、少傅和少保和太子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都是从一品的官职,有都与皇家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在大明的朝堂之上,实职的官阶,最高也就是正二品

    显然,不过是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一下子就达到了官职的顶峰,将会使得无数人的眼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高处不胜寒,年仅二十九岁,就有这样的高度,卢象升又怎能不紧张

    “皇上,臣不知”

    犹豫了半天,卢象升这才缓缓地吐出这句话,神色是那么的不自然,而崇祯就好像没有发现他的神色变化,依旧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古往今来,戍边,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是最不愿意述职的地方,不仅是因为边境的形势复杂,边将很难驾驭,主要还是在于那里的环境极为恶劣,常人很难忍受。”

    “尤其是像辽东,这样靠近极北的苦寒之地,环境更加的艰苦,更加的恶劣,自然而然地,带兵打仗,整肃军纪,也就更加的艰辛,作为主将,若是不能身先士卒,起着表率的作用,若是不能吃苦耐劳,恐怕很难带好军队,更不用说进行相应的军改了。”

    有着带兵经验,卢象升当然能够明白,并理解崇祯这番话的意思,主将身先士卒,和将士们同甘共苦,是同样的待遇,衣食住行一样,不搞特殊,很容易就能获得将士们的认可和尊重,同样也很难做到。

    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这一刻,卢象升也反应了过来,明白了崇祯的真实意图,为何这么的絮絮叨叨,近乎于婆婆妈妈,不厌其烦地说出这番话,意思就是让自己提早有一个心理准备,到了辽东之后,环境将会更加的艰苦。

    毫无疑问,以自己创建天雄军的那种做派,和将士们同吃同住,到辽东进行军改,不仅要考验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做好得罪人的准备,还有就是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

    “是,皇上,臣明白了”

    崇祯再次露出了赞赏之色,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望向卢象升之时,脸上布满期待之色,转而说道:“好了,象升,你先回去吧,将这个小册子拿着,带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崇祯顿了顿,看到卢象升的神色有一些不自然,就好像看出了他的心思一般,猜到了他的顾忌之处,崇祯微微一笑,进而安抚了起来。

    “象升,不要有任何的顾忌,朕的这种想法,只是一个大概,只是一个思路,具体的细节,还需要你自己拿主意,进而完善一下。”

    “而且,你也没有多少的时间了,过了这个冬天,明年开春之时,你就要走马上任,在辽东进行军事改革试点。”

    “是,皇上,臣先行告退了”

    看着卢象升离去的背影,消失在金色的暮色之中,崇祯有一些失神,而就在这个时候,始终都是闭口不言、站于不远处的冷晓磊,面露犹豫之色,似乎是藏着什么话,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皇上”

    “怎么了,小磊有什么事情吗”

    最终,在心里犹疑的过程中,冷晓磊还是开口了,听到崇祯的连连询问,看到对方转过来的神色是那么的温和,这才语速平缓地再次问道:“皇上,不知道您是否记得,准备对江南的那些士绅动手,将以往的那些税收全都征收上来的事情”

    “嗯,记得”

    崇祯条件反射一般的回应了一句,轻轻点头,神色依旧平静无比,进而又问道:“怎么了”

    “皇上,是这样的,如果进行相应的军事改革的话,虽然只是局限于辽东,但无法忽视的是,一定会对朝廷的其他军队产生影响,势必会影响到江南的军队稳定,难免会在军中引起一些恐慌情绪。”

    “而在这么一个档口,要是再强征回那些士绅的偷税漏税,如果其中的一些爱财如命之辈,与军中的勾结在一起的话,恐怕江南会出现”

    言虽尽,而意无穷。

    崇祯当然听出了冷晓磊的弦外之音,后面的未言之语,无非是兔子急了还咬人,事情一个一个来的好,可以减少许多的风险,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军中总会存在一些插科打诨之辈,没有才能,更缺少令将士们信服的威信,自然而然地,面对这种优胜劣汰的军事改革,什么承袭之类的都不管用,那些将领又怎么可能不急

    一旦两者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一个有钱有粮,一个有兵,即便不能祸乱于天下,也会使得江南动荡不已,出现局部区域的骚乱。

    “呵呵晓磊,放心吧,既然朕准备这样做,一定会做好万全的准备。”

    崇祯淡淡一笑,显得是那么的轻松,看向冷晓磊的目光,更是给人一种风轻云淡之感,一副十分自信的样子,有着充足的把握,进而又补充道:“别忘了,晓磊,对于那些江南士绅,咱们早就做了准备,莫要忘了朕的锦衣卫和东厂。”

第五百一十八章 辽东局势大变

    经这么一提醒,冷晓磊顿时就想了起来,锦衣卫和东厂的爪牙,早就是广布于天下,密切监视那些偷税漏税的江南士绅。恐怕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就皇上的眼中。

    “何况,随着大明日报每隔一段时间的报道,那些江南士绅早就处于风口浪尖上,沦为文人墨客口诛笔伐的对象,虽不是过街老鼠,但也是相差不多,恐怕他们稍有异动,锦衣卫和东厂还未动作,地方的百姓就会先行举报,将他们给抓了起来。”

    “而且,就算是他们勾结在一起,想要造反,但那些最底层的将士,恐怕还不愿意跟着他们干,恐怕他们刚一接头,刚想举兵,就被人举报了。”

    就在这个时候,随着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崇祯的话语戛然而止,两人的神情都是一愣,举目寻声望过去的过程中,大殿外传来锦衣卫指挥使洛养性那急切的声音,整个人也随之映入眼帘,快步走进了大殿之中。

    “报皇上,辽东传来紧急邸报”

    与此同时,崇祯正襟危坐了起来,再次恢复了属于帝王的那种不苟言笑之态,摆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等到洛养性来到近前,站稳之后,不等对方开口,这才询问道:“洛将军,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如此慌张”

    在这个过程中,冷晓磊非常的有颜色,看到洛养性快步走了进来,他也从上方走了下去,快步而行,来到洛养性的旁边,径直取过邸报,折身而去,双手将邸报递给了对方,随之又展辉了原位。

    作为崇祯的近臣,不管是洛养性,还是曹化淳等人,对于崇祯在东北的谋划,都是知道一些,虽谈不上详细清楚,但也是有所了解。

    因此,很快平复了呼吸的洛养性,整理好思绪之后,这才神色凝重的缓缓说道:“启禀皇上,根据锦衣卫在建州的东北密探来报,种种迹象表明,如今的后金,非常的不太平,有着分裂的可能,东北的局势发生了大变,渐渐脱离了朝廷的控制。”

    “尤其是东海女真族和西海女真,过去虽然被努尔哈赤收服,被编为八旗军,但近日以来,随着后金的处境越来越不好,众多盟友相继离去,两个大的部族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特别是东海女真族的各个部落,由于距离建州更远,被努尔哈赤吞并之时,保存的更加完整,因此,以东海女真族的表现最为显眼,最为肆无忌惮,皇太极已经很难再指挥得动。”

    “名义之上,虽然还在八旗的编制之中,虽然还是奉皇太极为汗,但实际之上,却已经脱离了出去,返回他们原本的聚居之地,皇太极根本就指挥不了,已经造成了既成事实,分离了出去。”

    崇祯还在阅览邸报的信息,但冷晓磊却是听得神色变了几变,同时心里深深地知道,洛养性回报的事情,带回来的这些消息,将会意味着什么

    东北很有可能发生大变,而形势将会脱离大明的控制之内,愈演愈烈,直至一发而不可收拾

    毫无疑问,逢此大变之后的后金,将会孱弱无比,皇太极的实力将会遭到重创,再也不是林丹汗的对手,再也挡不住对方的攻势,而林丹汗将会乘机壮大,吞并那些中小部族,进而将整个建州纳入他的势力范围。

    而这,是最糟糕的一种情况,也是大明最不愿意见到的一种情形。

    一念及此,冷晓磊侧头看向了崇祯,面露狐疑之色,心中暗想,对于这种突发情况,又是如此急迫,皇上将会如何处理呢

    毕竟,皇上不可能坐视林丹汗趁势壮大,吞并那些中小部族。

    当然,对于后金的困境,也并不是无解的难题,只要大明肯相助,皇上愿意卖给他们一批先进的火器,后金在东北的处境瞬间就会为之逆转,击退林丹汗,不在话下,更能平复东海女真和西海女真的叛乱。

    想到这些,冷晓磊立马摇了摇头,否定的这种可能,皇上绝不会答应先进的火器流落到他国,壮大皇太极的实力。

    这个时候,在两人的凝神注视之中,崇祯终于看完了邸报,神色也是凝重无比,看似在和两人说话,更像是在自言自语,表情有一些出神。

    “嗯朝廷虽然有天花源计划,早就想偷袭东海女真族和西海女真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