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奈何,无论是王承恩,还是张彝宪,都掌握着莫大的权力,曹化淳根本不能对他们形成实质性的约束。
贾亦韬的脑海里浮现着这些念头,越想越满意,忍不住地继续深想,联想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稳住了身边的事情,使得自己不再处于危险之中,那么,接下来就该缓解外部的紧张形势,比如辽东的威胁,小冰河时期的到来,越来越严重,这些都亟待解决,或者做预防准备,应对更大、更严重的天灾人祸。
辽东有毛文龙牵制着黄猪皮,使得后金不敢进犯关内;小冰河的爆发期还要有两年,可以再等等。
因此,此刻摆在贾亦韬面前最为紧要、最为迫切的问题,还是钱
否则,没有钱,就无法派发军饷,致使士兵哗变;没有钱,就无法赈灾,应对陕西大旱。
一想到陕西的大旱,贾亦韬就联想到了百姓暴动,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直至后来的越来越严重。
所以,还有一个和弄钱同等重要的大事,摆在贾亦韬的面前,亟待解决,那就是陕西的主政官,陕西巡抚和三边总督,一个关乎陕西的民生,一个负责三边的军务,镇压民众叛乱。
刹那间,贾亦韬的眼前一亮,想到了两个最为合适的人选,孙传庭和洪承畴,就在自己的那本忠臣名将的花名册上。
呼
贾亦韬暗暗长呼了一口气,强压下心里蠢蠢欲动的想法,缓缓说道:“身为锦衣卫指挥使,东厂的厂公,洛养性,曹化淳,你们可是朕的耳朵和眼睛,一定要密切留意百官的动向,以及各地的藩王。尤其是后者,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即向朕汇报。”
“是,皇上,末将领命”
“是,皇上,奴才遵旨”
“好了,你们先下去吧。”
打发走二人之后,贾亦韬的目光在王承恩与张彝宪之间来回逡巡,最后停留在了张彝宪的身上,一脸的和煦之色,轻声问道:“彝宪,查抄魏忠贤和客氏,以及那些魏党余孽,那些财物运回来了没有”
张彝宪明显一愣,不明所以,尽管心中十分的疑惑和不解,但还是立即做出了反应,老老实实地躬身答道:“启禀皇上,魏忠贤的那四十辆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以及贵重物品,前天就押解回京城,与客氏和魏党余孽查抄而来的财物,封锁在了一起,就要一并上缴国库。”
“嗯那就好”
贾亦韬回应了一句,拉长了声音,更是露出满意之色,轻轻点头,转而说道:“除了京营之物以外,要上缴国库,其他的东西一并交给驸马巩永固处理,比如珍奇古玩字画,还有其他的贵重物品。”
张彝宪明显又楞了一下,面有迟疑之色,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张开口,只是唯唯唯诺诺的答道:“是,皇上,奴才遵旨。”
这时,贾亦韬又将目光投向了王承恩,刚想说些什么,却又将到嘴的话语给咽了回去,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要办之事,不在王承恩职责之人,而是身为太监总管曹化淳的分内之事。
“好了,你们两个也下去吧,朕要处理奏折了。”
“奴才告退”
王承恩与张彝宪躬身行礼,异口同声地回应了一句,随即就缓缓退出了出去,虽然两人低着脑袋,但还是掩饰不了他们脸上的那股古怪之色,两人明显扑捉到了贾亦韬刚刚的奇怪神情。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贾亦韬顺手就抄起了一本奏折,展读了起来,不看还好,一看之下,心中顿时为之一喜,忍不住地惊呼道:“哈哈真是想要什么,就来什么,正是需要一个人帮我赚钱的时候,作为皇家经商的代言人。”
第九章 山西八大奸商(求收藏求推荐)
不久之后,曹化淳再次被贾亦韬给叫了回来,前者狐疑的站在那里,素手而立,微微低着脑袋,不敢直视,而贾亦韬的手里却拿着一本奏折,在空中摇晃的同时,询问道:“曹化淳,黄山冤案真如奏折中所写的吗吴氏一族真的是冤枉的”
几乎是下意识的反应,幽幽的话语,使得曹化淳的心中就是一颤,紧张了一下,转瞬就反映了过来,敏感地扑捉到“冤案”二字,顿时心中略微放松了一些,但还是忐忑的回道:“启禀皇上,奴才敢以项上人头作保,黄山之案,确实是魏忠贤搞出来的冤假错案。”
刹那间,随着语速地稍稍放缓,曹化淳有一丝明悟,明白了皇上为何委以重任,让自己当上了太监总管。
很显然,自己是主办魏党一案的官员,皇上虽然现在没有立即收拾那些魏忠贤的朋党,却不代表就此放过,现在这个时候,时机太过敏感。
当然,皇上给予这么大的一个恩泽,其中不乏奖赏和鼓励的味道。
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之后,曹化淳愈发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判断,心里更加的放松了起来,为了使得自己的回答显得有理有据,进而又补充说明起来。
“皇上,根据奴才这段时间的深入调查,问询各方,魏忠贤之所以陷害吴养性,为得无非就是吴家的巨额财产,谋得是人家的钱财。”
“吴家,乃是徽州府有名的富商巨贾,由于几代人经商,经营盐、典、钱庄、珠宝、丝绸以及木材生意,积累了丰厚的家资,朝廷财政紧张之时,曾经两次向朝廷捐输,分别输金二十万两和三十万两,再加上一些因缘际会和恩怨纠葛,就使得魏忠贤盯上了吴家,视若一块肥肉。”
“而且,由于受到吴家冤案的波及,使得徽州府的许多商贩跟着遭殃,致使徽州府民怨沸腾,出现了一阵小规模的骚乱,百姓砸了当地的衙门。”
听着曹化淳的讲述,贾亦韬的心中一动,不禁有一番感慨,叹息道:“没想到,吴家还有一个家国情怀,那么的爱国,当朝廷财政拮据之时,出手就是二十万两白银,以作军饷之资,以便朝廷剿灭东南沿海的倭寇,忠心可嘉”
说到这里,贾亦韬的语气一顿,似乎想到了什么,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清廷的八大皇商,也就是大明王朝的山西八大奸商,勾结外敌,向皇太极贩卖军用重要物质,窥探关内情报,顿时就是恨得牙根痒痒,心里有了计较,一阵腹诽。
“真是不能比,同样是商人,一个忠君爱国,一个勾结外敌,好,既然我贾亦韬变为了崇祯皇帝,就不能让你这八大奸商继续逍遥法外,勾结外敌,危害社稷,侵蚀朝廷的根基。正好,抄了八大奸商家底,又是一笔惊人的财富,军饷也就有了。”
一念及此,贾亦韬不动声色,依旧如刚才一般,故作沉吟之色,点头的同时,继续说道:“嗯既然如此,冤枉了吴家,那就赶紧将人放了,恢复人家的清白,并予以表彰,还有,将魏忠贤贪墨他家的家财一并还回去。”
曹化淳的神色明显有一些不自然,有一些吞吞吐吐的样子,缓缓回道:“启禀皇上,有一些晚了,吴养性父子三人被杖毙于诏狱,妻子汪氏自缢而亡,其他涉案的十二人之中,只有吴用誉、吴逢元和吴邦宰三人得以幸存。”
这一刻,贾亦韬的心里有一些发酸,心情很是沉重,不仅是同情吴家人的不幸遭遇,遭到小人的陷害,更是对东厂和锦衣卫的深恶痛绝,更确切的来说,是反感于两机构的权力过大,可以任意地捉人、拿人,不需经过其他衙门的同意,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根本无权过问。
虽然贾亦韬格外想裁撤这两个特务机构,但心中又很不舍,对于平常百姓而言,两者或许是罪大恶极,让人深恶痛绝的权力机构,但相对而言,却又是皇帝手里的两柄利器,使用起来,格外的顺手。
因此,贾亦韬迟疑了,暂缓了裁撤两个机构的打算,不仅是因为他们使用起来极为顺手,更是因为,他们也是与内阁,也就是那些文臣集团,分庭抗礼和平衡的筹码。
呼
贾亦韬暗暗长吐了一口浊气,不再想是否裁撤东厂与锦衣卫的事情,而是神色一敛,再次翻开了那份奏折,快速浏览了起来,同时淡淡地说道:“曹化淳,明天一早,将吴家幸存的三人带到这里,朕要见一见他们。”
“是,皇上”
尽管心中疑惑不已,不解皇上见三个商人干什么,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回了一句,进而恭敬地继续说道:“如果皇上没有其他吩咐的话,那奴才先行告退了。”
“嗯,退下吧”
贾亦韬摆了摆手,示意曹化淳可以离去了。
片刻之后,贾亦韬稳了稳心神,平复了一下有一些起伏不定的情绪,神色为之一敛,从旁抽出了一张白纸,顺手又取过毛笔,开始搜肠刮肚起来,不断地翻找脑海里的一些记忆,一些历史研究成果,全都是关于清廷八大皇商的事情。
很快,贾亦韬似乎整理好了思绪,略微沉吟了一下,一副屏息凝神的样子,紧接着就是一阵奋笔疾书,动作更是一气呵成,山西八大奸商的名字顿时跃然于纸上,是那么的醒目。
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
无论是哪个朝代,汉奸永远都是人们憎恨的对象,他所带来的伤害与破坏力,远远胜过那些侵略者。
因为,如果没有汉奸的勾结和配合,以及出卖消息,刺探情报,侵略者的行动远没有那么的顺利;如果没有罕见的引导,侵略者的活动范围和行动速度,也要小很多。
所以,两国交战之时,尤为防范对方的奸细。
恍惚之间,贾亦韬不禁想起了锦衣卫与东厂,特务机构和间谍机构的代表,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贾亦韬当然了解两者的一些过往,正面的记载,明朝与后金、朝鲜交战之时,他们的谍报、特务功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刺探到了一些重要情报的同时,更是策反了对方的将领,临阵起义。
“嗯锦衣卫和东厂还不是一无是处,日后真正掌权之时,就不裁撤了,只需削减两者在国内的特权,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只有查探和抓捕的只能,却无审讯的权利,对外的只能不变,依旧如常,好,就这么办。”
心中这样想着,贾亦韬轻轻点头,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第十章 改革二十四衙门(上)
第二天,乾清宫
贾亦韬坐在龙椅之上,正在看着关于二十四衙门的资料,随着了解的深入,结合自己的历史知识,贾亦韬不禁有一些唏嘘,露出淡淡的意外之色,喃喃地自语道:“真是没有想到,明末的时候,已经有皇家店铺了,盈利嘛就是有一些惨不忍睹了。”
一语落罢,贾亦韬嘬着嘴,发出一阵同情的杂音,脑袋摇了摇,继续翻阅的同时,转而说道:“崇祯皇帝可真够蠢得,只知道缩衣节食,粗茶淡饭,以这样的方式减少宫廷的花销,节省出更多的银子,殊不知,这么做的眼光太过狭窄,缺少战略性眼光,根本就不能解决关键问题。”
“对于百姓而言,勤俭节约是美德,但是,作为一个帝王,这样是省不出钱的,唯有钱生钱,让这些机构能够盈利,才是最为明智的省钱方法,偌大的皇宫禁院,少说也得十万人,再怎么节省,那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说话之间,贾亦韬更是在一张纸上做起了笔记,圈圈画画,进行注释,嘴里还不忘念念有词,整个人也越来越兴奋起来,有着一股莫名的激动。
“嘿嘿别的暂且不说,就拿这十二监的尚膳监来讲吧,完全可以开一个皇家酒楼,除了三餐之时,其余时间留下一个大厨以外,其他的御厨完全可以弄到皇家酒楼之中,凭着他们的手艺,乃是来自于天下的名厨,皇家酒楼的生意绝对火爆,钱还不是如流水般哗哗而来”
“四司里的钟鼓司和混堂司,完全可以分别弄出来一个皇家戏剧社和皇家洗浴中心,凭着他们极为专业的高水准,伺候皇家的高水平,获利还不是滚滚而来。”
“还有宝钞司,既然掌管着制造粗细草纸,完全可以创办一个报社,发行报纸,只要附上几篇自己的文章,还有那些重臣的观点,一定可以热卖,再加上一些小广告,嘿嘿仅仅是广告费这一项”
说着说着,贾亦韬将自己逗笑了,忍不住地发出“嗤嗤”之声,双肩都在耸动,折服于自己的创举,可谓是化腐朽为神奇,除了一些重要机构,使得二十四衙门中的许多机构盈利了起来。
一旦改革实行,最起码,十二监、四司和八局的薪俸有了,这每年得为朝廷节省一笔多大的开支
何况,这还仅仅是最保守估计,按理来讲,除了这些开支,由二十四衙门所衍生而出的生意,盈利肯定还会有剩余,反哺朝廷的财政。
紧接着,贾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