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相比于奖学金的没有任何门槛,只要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就能获得一笔不少的奖学金,助学金要有一些条件限制,那就是,家境真得是贫困,具有乡里的证明。”

    “而且,如果有哪一科的成绩不及格,没有达到基本的分数线,将会被剥夺当年申请助学金的资格。”

    “嗯,皇上,微臣明白。”

    茅元仪点头答应,当即就明白了崇祯这样做的用意,所谓的的奖学金,就是奖励那些成绩优异的武举人,让他们再接再厉,更有干劲儿,而助学金就不一样了,是皇上体恤一些武举人的家境贫困,才无偿提供的银子。

    尤其是申请助学金的种种限制,不仅为了防止助学金被乱用,更是在激励那些申请助学金之人,更加刻苦的学习。

    当然,所谓的奖学金和助学金,虽然旨在帮助那些贫寒的武举人,减轻他们的家庭压力,其中不无收买和拉拢的意思,让那些武军人更加的忠心,更加对皇上效忠。

    而且,后者的用意更加的明显一点,占据着大部分原因。

    这也无可厚非,茅元仪明白这一点,想想也能够理解,只是笑着回应,替那些武举人表示感谢,并未点破其中的道道。

    这个时候,站在一旁的驸马巩永固,想得却不是这些,而是感叹崇祯的大手笔,暂且不论奖学金会有多少,单单是助学金,仅仅是办学之初,皇上每年就得拿出上万两银子。

    他也听说了,皇家军事学院录取的学子,不仅仅是这一次中第的武举人,还有那些拥有特殊武技和才华的习武之人,后者将会参加皇家军事学院的入学考试,从中择优而选。

    如此一来,皇家军事学院的第一期学员,最少也有数百人,其中还是以寒家子弟居多,需要的助学金的人也就越多。

    而助学金的多少,是根据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花销制定的,习武之人,不同于寻常百姓,更与读书人不同,他们的花销要更多,这样的话,皇上每年都要拿出数万两银子,资助那些人。

    何况,皇家军事学院又不只是召一批学生,每年都会有一次考试,录取新的学员,这样的话,皇上所需要掏出的银子,也就大幅度增加。

    一旦皇家军事学院踏入正轨,处于满员的状态,皇上每年少说也得自掏腰包十万两,作为助学金,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还未将奖学金算入其中。

    这一刻,当提出奖学金和助学金,这样收拢人心的措施之时,崇祯就意识到,自己每年都得自掏腰包,拿出一大笔银子。

    然而,崇祯的嘴角微微上扬,心中生出了一个新的主意,让皇家军事学院变成一个盈利机构,而不是单单的归本买卖。

    至于如何让皇家军事学院赚钱,又不影响他的教学质量,毕业学员的军事素质,崇祯的心里也早有了主意。

    就好像现代的一些学校,可以接收那些富家子弟入学,不过是,是高价购买入学资格。

    有所不同的是,凡是高价就读于皇家军事学院的那些学员,不会有任何的特权,和普通的学员一样,一旦连续两学期的考试不及格,亦或是一学期挂科数门,一样会被开除,驱逐出学院。

    如此一来,皇家军事学院的一些教学经费就有了着落,崇祯的经济负担也就小很多。

    当然,所谓的高价入学,并不是来者不拒呃,而是有着一定的名额限制。否则的话,皇家军事学,不仅教学质量会有所下降,也会影响他在世人眼里的那种崇高。

    毕竟,作为大明帝国的将帅摇篮,并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的

    崇祯暗暗点头,愈发坚定了这种想法,以贵族子弟养贫寒武举人,自己又能博得一个好名声。

    翰林院附近的一家酒楼之中,一个毫不起眼的包厢里,分别坐着三个人,呈三角之态,其中的两人都是一身翰林院庶吉士的装束,另一人就显得怪异的多,发髻高高竖起,身穿一袭青色道袍。

    两个是大明朝的国之娇子,一旦从翰林院毕业,实习结束,那将是朝廷栋梁的存在,而另一人却是化外之人的装束,如此格局,他们坐在一起,让人不管怎么看,都有一种怪异之感。

    “申甫兄,刘某以为,你何必舍本逐末,非要成为那些公卿大臣的幕僚呢何不参加此次的武举科考,博得一个功名”

    “是啊,申甫兄,金某也同意刘兄这一提议,成为那些公卿大臣的幕僚,还不如直接参加武举科考,博得一个功名,荣耀门楣,来的更好”

    “而且,即便是科考不中,以你的才能,可谓是文武全才,不仅身手了得,早年还跟随一高人,进入嵩山,学习兵法战策,深得八阵图之精髓,料想进入皇家军事学院,通过考试,应该是绰绰有余,不是什么难事儿才对。”

    

第一百八十七章 弃翰林院,转投皇家军事学院

    很显然,翰林院庶吉士刘之纶和金声的劝解与宽慰之言,并未有多大的效果,申甫依旧是愁云惨淡的模样,但一想到自己身上的盘缠所剩不多,刘老先生送的银子已经花的七七八八,心中就是一阵无奈,颇有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味道。

    “两位先生,话虽如此,在皇家军事学院内,凡是学员,皆是人人平等。可是,相比于那些名臣将相之后,我们这些出身于贫寒之人,没有背景,没有靠山,即便是顺利毕业,在军中又能谋得什么样的好职缺”

    “而且,如今的这几天,在下也有所耳闻,凡是进京参加科举的武举人,多是各道、府、州选出的武艺高超之人,经历过乡试与会试的重重选拔,再加上那些出身于豪门之人,有的世家子弟,他们的长辈或是在朝,或是在军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又如何与他们在武举科考中相争呢”

    申甫的态度是那么的消极而悲观,刘之纶与金声却是对视一眼,极为默契的轻轻点头,在这一瞬间,达成了某种共识,前者更是语重心长地说道:“申甫兄,实不相瞒,武举科考过后,我与金兄将会参加皇家军事学院的入学考试。”

    闻听此言,申甫心里就是一惊,满脸的震撼之色,一副难以相信的样子,忍不住地劝说道:“金先生、刘先生,切莫如此,千万不要冲动行事。”

    “翰林院可是朝廷的储材之地,文人墨客的向往之地,对于文臣,尤为重要。自英宗开始,就有那么一个不成文的惯例,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非翰林不能进内阁,尤其是内阁首辅,一般情况下,几乎都是庶吉士出身。”

    然而,随着申甫的劝说,刘之纶与金声没有一点改变主意的意思,神情反而愈发的坚定起来,后者更是朗声说道:“申甫兄,你可能误会了,我们二人之所以要进入皇家军事学院,放弃翰林院庶吉士的身份,并不是因为你的缘故,而是早就有了决断。”

    “两位先生,这是为何”申甫的神色微微一松,忍不住地问了一句,心里满是好奇,进入翰林院,那可是前途无量啊。

    “呵呵申甫兄,你可能还不知道进入皇家军事学院,将会意味着什么”

    刘之纶爽朗地一笑,说得颇为神秘,随之补充道:“实际上,当今的皇上,就是皇家军事学院的现任校长,学院提倡的观念,更加的务实,所教内容,全都是有着大使用价值。”

    “至于你所顾虑的那些,尽管放心,莫说是一方的大将,就算是当朝首辅,也影响不到皇家军事学院的教学内容,考核结果,以及毕业之后进入军队的一干事宜。”

    “而且,只要在学院中的成绩优异之人,实战考核达标者,毕业之后,绝不会缺少施展才能的机会,总之就是一句话,只要你有才能,就不用担心明珠会被蒙尘的机遇。”

    说到这里,刘之纶话语一顿,眸子里闪烁着点点光芒,眉宇间尽是兴奋之意,直直地看着申甫,极为强调地继续说道:“申甫兄,切莫忘了一点,只要顺利毕业,那可就是天子门生,将来不管是从政,还是进入军中,都会比别人的高许多,前途绝对是不可限量,绝非那些出身于翰林院的官员所能比。”

    一语惊醒梦中人,金声颇有被醍醐灌顶的感觉,整个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才意识到,进入皇家军事学院,顺利毕业之后,将会意味着什么

    在这个年代,格外重视一个人的门第与出身,只要具备两者之一,未来的仕途将会坦荡与顺利得多,所以,他申甫一入京城,才会那么的迫切,想要进入某个权贵的门庭,从而获得那稀薄的师徒之谊,以此提高个人的身份。

    哪个身份,能比天子门生来得尊贵

    刹那间,想到了这一点,申甫顿时激动了起来。

    不难想象,在这个遍布东林党与魏党的朝堂之上,未来,皇上当然会优先任用自己的门生,好与另外两党分庭抗礼,从而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

    这一刻,想通了这些的申甫,神情变得明亮起来,显得是那么神清气爽,对于进入皇家军事学院,不仅没有了丝毫的抵触情绪,愈发地期待起来。

    这个时候,放佛是不甘寂寞一般,不甘于人后,金声紧跟着说道:“申甫兄,你入京的时日尚短,对于京城的时局还不清楚,当今的皇上,不同于前几朝,隐隐间,颇为重视武将,仅目前的就形势而言,武将和文臣的地位不相上下。”

    “而且,相比于国子监,朝廷这样的官学,皇家军事学院的地位反而更高,不管是银钱的各项投入,还是教学的条件方面,亦或是师资配备,以及各种辅助设施,都远胜于后者,隐隐有超过翰林院之势,深得皇上的重视。”

    “不仅如此,兵部已经有消息传出来,在未来的某一天,凡是参将以及以上的军衔,要想获得,必须具有皇家军事学院的结业证书。否则,不管有多么大的功劳,即便是得到提拔,头衔上都要加上一个代字,而不是真正的总兵、副总兵和参将。”

    闻听此言,申甫暗暗倒吸了一口冷气,如果按照金声所讲,总兵和副总兵暂且不论,本就要获得皇上的直接任命,以后,那个总兵再想直接任命自己的属下为参将,再无可能。

    也就是说,朝廷,不对,应该是皇上,将会渐渐收拢兵权

    同样地,出身于皇家军事学院的将军,相比于其他将领,将会更加受到皇上的信任,并予以优先委以重任。

    一时间,申甫的心思愈发活络起来,愈发的激动与心情澎湃,更加的期待成为皇家军事学院的学员,一切的一切,随着了解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对于皇家军事学院抱着极大的期待。

    与金声和刘之纶不同,他申甫早年拜师学艺,师从嵩山一老道,习得兵法战阵,行军用兵之道,因此,格外向往于军旅生活,带兵打仗,叱咤于沙场之上,立下赫赫战功,博得一个美名扬,以帅才闻名于天下。

    就像岳飞、李靖、张良之辈

    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申甫神色一敛,询问道:“对了,两位先生,没有道、州、府等相关衙门的相关举荐,没有参见地方上的乡试与会试,并获得举荐的名额,在下也能参加京城武举科考吗”

    “这个当然”

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

    刘之纶与金声几乎是脱口而出,异口同声地回了一句,后者更是继续解释道:“这次的武举科考不同于以往,没有在会试和乡试获得武举人,一样可以参加,只要在初试脱颖而出,获得前一百名,就可以进入复试,参加后面的考试。”

    “与武举人不同的是,后者即便是在初试的成绩不理想,依旧可以参加后面的比赛,只要综合成绩达到标准,一样可以成为武进士,甚至是被点为武状元、榜眼、探花。”

    闻听此言,申甫激动而紧张的心情,这才真正的放下心来。

    武举科考终于拉开了帷幕,武试初试的这一天如期到来,只见,偌大的演武场四周人山人海,里三层外层,可谓是人满为怀,热闹的同时,异常的拥挤和紊乱。

    比试虽未开始,却已经达到了一种鼎沸的状态。

    呜呜呜

    咚咚咚

    伴随着一阵悠长的号角之声,鼓声阵阵,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又各有节奏,顿时将气氛推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围观的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伸长了脖子,一个个望向场中的那二十个擂台,每个都是四四方方,将近两米之高,数十平米的面积。

    嘈杂的氛围之中,掺杂着各种议论之声,话语里充满着兴奋与激动。

    “看啊,居然一下子摆出二十个擂台,照这架势,朝廷是想三天之内就完全初试,淘汰出去大部分习武之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