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怒海归航-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南沿海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里通外国的奸人。

    跟倭寇海匪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沈老将军,可不会让一个来历不明的人轻易进门。儿子的话语刚落,便冷冷地问道:“这都是他说的?”

    “是的,但孩儿看来,他不像是说谎。”

    自太祖以来,大明的户籍制一直管得很严。如果那位不速之客真有所图,那伪装成什么人都可以,但唯独不能伪装成有功名身的读书人。毕竟很多事情是做不了假的,这样的身份很容易被拆穿。

    沈乾补充道:“他带来了紧急军情,和一个连圣上都要大吃一惊的消息。”

    “那为什么不去巡抚衙门?”

    “那我就不得而知了,但看起来他不但很仰慕你,而且还非常信任你。”

    沈老将军战功赫赫,但他那刚正不阿的秉性也得罪了许多人。

    万历十二年,当时才二十五岁的他就临危受命,以千总的身份镇守蓟镇要冲燕儿河。上任之后就碰上了一场硬仗:三千多鞑靼骑兵杀来,而那时他身边居然只有29人!这样的仗,貌似岳飞都没法打,危急时刻沈有容当机立断,带领29个勇士躲入要塞的“空心敌台”,用火器射杀鞑靼骑兵。

    整整一天的战斗,一个人射杀了七十个鞑靼骑兵。虽然有夸大嫌疑,但一个29人的军堡,血战一天挡住鞑靼骑兵却是不争的事实。结果一天的战斗后,沈有容重伤多处,立下战功,也因此名震全国。

    因为善于使用火器,因此被任命为辽东军队的火器教练,期间参加了李成梁讨伐鞑靼炒花部以及两次征讨女真叶赫部的战斗。攻打叶赫部的战斗,当时的叶赫部据城死守,明军多次强攻都被击退。后来沈有容现了敌人城墙的弱点,率领突击队硬冲,一举攻破敌人,立下破城头功,之后被荣升为千总。

    然而,会打仗不等于会做官!

    从一个小小的旗牌官,短短的几年内升任为千总,可谓是一帆风顺、前途无量。但他那眼里容不得沙子的秉性,让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喜的举动。

    然而,会打仗不等于会做官!

    攻打叶赫部的战斗,他深感明军战斗力低下,为国防大计,他上了一道奏折,提出了整顿军队战斗力的几条建议。可这道奏疏却摆明了要得罪人:说明军战斗力差,这不是嘲笑领导无能吗?

    连带着当初卓拔他的辽东总兵李成梁也一起得罪了。这个马蜂窝捅下来,虽然当时只是被申斥了一顿,但上市的“小鞋”很快就来了。

    次年,丰臣秀吉进犯朝鲜,李成梁干脆把他打到征东大军经略宋应昌身边做身保镖。这种活儿沈有容哪里做的了?干了没多长时间,就和宋大人处不来,后明军进入朝鲜的前夜,英勇善战的他居然以“母多病”为由,被打回安徽老家照料老母了。

    是金子总会亮,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大明。

    万历二十五年,他再次临危受命被任命为福建海坛把总。这是一个负责海坛水师训练的要职,可谓当地水师的“总教官”。但家闲了多年,他还是那副老脾气。上任头一天,眼看着身边将领庸碌无能,二话不说就要辞职,急的对他有着知遇之恩的金学曾一箩筐好话,才承诺他可以全权处理的情况下平复了肝火。

    当然,他也没让金学曾失望。之后的几个月里,他福建训练水师,装备,把一帮懒散的水兵,打造成了福建水师的精锐。

    再次出山后的沈有容,如同下山猛虎。

    虽然大规模的倭寇侵扰绝迹了,但也时常有小规模的倭寇流窜作案。对这帮人,他的态就一个字:杀。

    基本是走一路杀一路,碰上倭寇就不留活的,打起来不赶杀绝不算完。几乎每年都能砍一堆人头回来。疯狂的一次,他泉州碰上了倭寇,一路追杀,带兵边追边砍,一直追到兄弟部队把守的广东境内,直到把几十个倭寇全杀光,才提着鬼子头大摇大摆的回来。

    可这件事却又给他惹祸了,广东的将领自然不满。紧接着,就有人诬告他杀良冒功……总之,想看他笑话人不是一般的多。曾对他有过知遇之恩的戚继光、金学曾和朱运昌都西去,真要是上了人家当,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人已经找上门了,继续闭门谢客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沈老将军权衡了一番后,毅然说道:“大郎,你跑一趟巡抚衙门,见还是不见,请徐大人拿主意。”

    他坐镇的福建,可谓针扎不透、水泼不进,让一帮海商们连生意都没得做。这些年来,针对他的栽脏、嫁祸一直都没消停,总认为只要能扳倒他,跟西洋人的生意就能一帆风顺。

    姜还是老的辣,沈乾蓦地反应了过来,连连点头道:“是,父亲,我这就去见巡抚徐大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费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跟沈乾搭上关系的穆秀才,终于老管家阿福的带领下迈进了沈家大门。

    “晚生穆玉峤,见过沈大人。”

    见门边那位精神矍铄的花甲老人,不怒自威的上下打量着自己,穆秀才连忙快步上前,深深地作了一个揖,执晚辈之礼打起了招呼。

    沈老将军征战一生,阅人无数,看着穆秀才那副心无旁怠、坦坦荡荡地样子,很快便得出了一个结论:应该不是一个居心叵测的人!

    “无需多礼,”老将军摆了摆手,一边让开身体示意他进去,一边微笑着说道:“穆先生,你的经历大郎都跟老朽说了。大海莫测,其凶险不是常人所能了解的。你心系社稷,并能历千辛万苦的赶回来,实令人敬佩啊。”

    “老将军言重,晚生漂泊海外实属无奈,所谓叶落归根,既然有机会怎能不回来?”

    早就跟老将军交换过意见的福建巡抚徐学聚插了进来,似笑非笑地问道:“穆先生,大郎说你出生书香门第,祖上还曾出过一任太常寺卿。不知南京工部侍郎王若水王大人你有没有耳闻?据说他也是山东人。”

    突然杀出个程咬金,穆秀才很是意外,光顾着揣测他的身份,居然忘了该如何作答。老将军笑了笑,转身介绍道:“这位是福建巡抚徐大人。”

    穆秀才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再次作揖行礼,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见众人齐刷刷的紧盯着自己,并不卑不亢地笑道:“秉徐大人,王若水王大人晚生不但有所耳闻,而且关系还不一般。但是不是您所说的那位王大人,一时半会儿间晚生还真说不准。”

    老将军大手一挥,像指挥士兵冲锋般地催促道:“但说无妨,反正这里也没什么外人。”

    “因为晚上所知道的那位王大人,从未担任过南京工部侍郎。而是世宗嘉靖初年,官居南京祭酒、礼部侍郎,后历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唯独跟工部搭不上关系。”

    管历任过那么多职务,但那位王大人官场上却名声不显。而且早就仙去了,要不是家乡人,很难知道这些来龙去脉。但从另外一个角上来看,这也只能证明他是山东人。

    老奸巨猾的徐学聚,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猛拍了下桌子,连连摇头道:“看我这记性,居然把官职都搞错了。对了穆先生,你说你跟王大人的关系不一般,这倒把老夫搞得糊涂了,毕竟他已仙去多年。”

    “大人容秉。”

    令他们倍感意外的是,穆秀才突出从怀里掏出块质地一般的玉佩,双手颤抖着奉了上来,显然对他而言很重要。

    “王大人少师事陈献章,后与王守仁同时讲学,各立门户。他主讲‘随处体认天理’,认为‘吾之所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者也,故无内外;阳明之所谓心者,指腔子里而为言者也,故以吾之说为外’。

    ‘故善学者,必另动静一于敬’,强调以主敬为格物功夫。奈何家父一直为生济所迫,未能继承师祖的衣钵。但老大人却一视同仁,从未因此而苛责过家父。哪怕老大人仙去后,两家还像以前一样常来常往,甚至连晚生的婚姻大事,都是老大人生前指定的。”

    说到这里,穆秀才情不自禁地留下了两行热泪。

    “这么说,你是王家的东床快婿?”

    “嗯,”穆秀才哽咽道:“被佛郎机人俘获后,晚生近乎绝望了,生怕因此而耽误了王家千金的终身。”

    这下没错了!

    徐学聚立马站了起来,一边小心翼翼地把玉佩交还给他,一边不无感慨地叹道:“有情千里来相会,我看这句话要改一改了,西洋距大明岂止万里。老将军,真应了那句‘有情人终成眷属’啊!”

    沈老将军反而被搞糊涂了,禁不住地问道:“徐大人何出此言?”

    “御史陈大人您老是知道的,他就是王大人的得意门生。大郎一提到穆先生的经历,我立马就想到了他,要不也不会有此一问。”

    官场就那么大,相互之后都有点关系,有好的,也有坏的。管从渊源上来看徐学聚属东林党,而穆秀才属鲁党,但终归证实了他的身份。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穆玉峤将自己的经历及欧洲的所见所闻,简单地介绍了一遍。看着地图上的标注,听着他的介绍,福建的两位军政大佬彻底懵了。怎么也不敢相信盘踞一直盘踞吕宋,并没有像葡萄牙和尼德兰一样袭扰大明东南沿海的西班牙人,居然征服了那么大一片土地,并试图染指大明。

    而兴的尼德兰连省共和国,竟然拥有着几倍于西班牙的实力。它的船厂一天能造一艘“铁甲战舰”,驶往东方的船队与日俱增,光去年一年就派出了五十多支。可以想象,一旦让他们南洋和台湾站稳脚跟,整个东南沿海会陷入什么样的境地。

    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董南那个穆秀才的救命恩人,居然带领一帮海匪西洋打下了一块地盘,并通过联姻的方式,当上了一个叫乌尔比诺的国王。管他并不是,确切地说严格意义上不是,但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一东西方巨大差异的穆秀才,只能给董南封了一个国王。

    “西班牙菲律宾总督给他们国王的信件,就是这里被截获的。为此,大西洋公约付出了巨大伤亡,连正攻打台湾的那位舰队司令都身负重伤。”

    “攻打台湾,穆先生,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大人,欧洲并不像西洋传教士们所描述的那样铁板一块。相互之间也有战争,事实上几年来从未消停过。来大明传教的是天主教,除此之外还有教,而这两大教派下面又许多派别。”

    穆秀才顿了顿之后,抓起毛笔地图上画了画,继续说道:“由于选出了一个信仰上有分歧的国王,这个帝国已经四分五裂了,现正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战争。而其他信奉相同宗教的国家,也不可避免的卷入了进来。某种意义上而言,攻打台湾可使作为欧洲战争的延伸。”

    谈起正事,穆秀才再有没有之前那么的“多之乎者也”了。一口白话,简明扼要,像军人多过于像读书人,无意获得了沈老将军的好感。

    徐学聚则感觉有一些别扭,毕竟这样的交流方式,他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不过形势比人强,一帮茹毛饮血的西夷都把战场摆到台湾了,他这个隔海相望的福建巡抚能不急?

    说得口干舌燥的穆秀才刚停下,他便急不可耐地问道:“那打完之后呢?”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穆玉峤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由于国力的关系,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东印公司,与尼德兰东印公司、英国东印公司,以及盘踞吕宋和果阿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东印舰队不同,他们对占领台湾并没有兴趣,或者说对领土没有任何诉求。只是想以此为落脚点,赶走盘踞东方的其他白人。

    这听起来似乎很矛盾,但如果二位大人了解东方贸易,尤其香料贸易对欧洲的重要性,那就会明白他们想干什么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台湾属大明是毋庸置疑的。

    事实上沈老将军就有过一次跨海远征,一举歼灭了试图占据台湾的德川家族正规军。那感人的一幕,直到今天老将军仍记忆犹:台湾高山族原住民们扶老携幼,箪食壶浆,迎接大明水师的到来。

    一直台南率领乡亲们殊死抗击倭寇的台南高山族领袖大弥勒,是率领部众们犒劳朝廷大军,席间流泪说:“今终见王师,死无憾也!”

    那一天,饱经风雨的台湾姓,等待的太久了。那是为千千万万屈死倭寇屠刀下的台湾姓,酣畅淋漓报仇雪耻的一天。为这生生死死的一切,沈有容,管台南海战并不是一场大战,但历史有理由为他骄傲。

    毫无疑问,老将军是决不会坐山观虎斗的,想了想之后,突然问道:“穆先生,你急着见我,就是为了台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