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长燊老祖与旗云宗、玄火门两位元婴,如今联手,不知去了何处寻觅机缘。他们几人的踪迹,张世平可不知道!
一动不如一静,收敛了杂思后,张世平这才从竹林中缓步朝着谷中的院落走去,他推开轻掩的柴扉,走过了落满竹叶的院子,跨过低矮的门槛,走进了自己常年修行的茅屋里。那些饲养在虫室里的幻鬼蝗,张世平并没有去看。
如今二阶的幻鬼蝗还是太少了,不成气候,也就那虫卵卵液制成的玉膏对自己还有几分用处。从幻鬼蝗晋升二阶后,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面,这虫卵玉膏的配方经过张世平的几次改善,其中的魂毒毒性大了许多。只是碍于幻鬼蝗虫卵本身的缘故,这毒性再烈也就那么一回事而已。
张世平明白任凭自己再如何钻研改善,其毒性再烈也不会烈多少。除非是有幻鬼蝗破了禁,成就妖丹,晋升三阶异虫。到了那时候,虫卵中蕴含的魂毒,毒性定会再上一个台阶。
张世平也只能以养蛊的办法,养出一批二阶的幻鬼蝗,再让它们彼此厮杀,看能不能真的养出几只有资格引动天劫的幻鬼蝗。而喂养幻鬼蝗需要大量的灵骨,需要他不断地投入灵石,日复一日,短时间里面,张世平撑得住,但是若是几十年时间,那对于张世平可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要是单靠着宗门供奉,还有家族产业赚取的灵石,无异于杯水车薪,要是他自己没有别的进项,那定会影响到自身的修行。
回到屋中的张世平,盘坐在蒲团上,室中香炉中燃着凝神静心的香,烟极淡,一飘出,便散化开来,只留下那缕缕犹如荷花般的轻香。
在从通玄秘境中回来后,张世平本想着去沧古洋,看能不能找些灵物,供自身修行。但是中途又受了宗门老祖吩咐,去了残破秘境转了一圈,只得了一个不全的打坐静思之法,颇似西漠那边的法门,算不上什么收获。
要是再让他端看那佛影虚像一些时间,或许能悟出更多的东西,补全个七八分来,这才有点用处。只是这一切,都因为那头黑蛟的缘故,让他白跑了一趟,空欢喜了一场!
想到这里,张世平心中不悦了几分。奈何那头老蛟龙,实在是神通广大,自己惹不得那头被宠坏的幼蛟。
张世平深吸了一口气,叹了一声奈何,而后他从储物袋中拿出了一块四四方方的黑色石板,仔细端看了起来。
在半日之后,张世平方才看出了几分门道来。
第四百二十七章 冥窍石
石板所用的是一种名为冥窍石的奇石,这是空冥石的受蛮古气息影响,异变而成的一种奇石。
空冥石是锻造须弥纳芥子的法宝灵材,张世平一直想要的空间储物法宝,就是用这种奇石所制。
储物法宝之所以价格居高不下,其中有一半的原因是由于空冥石的缘故,物以稀为贵,更何况是变异后的冥窍石。
只是冥窍石在南州并不常见,绝大部分的冥窍石是高阶修士从蛮域里寻得,那里空间不如南州西漠等地稳定,时不时空间就会产生大大小小的裂缝。
在空间裂缝产生的瞬间,周围一些蕴含灵机的矿石受其影响,会有些许的可能,蜕变成为空冥石。
不过也有一些运气绝佳的低阶修士在东海、南海里偶得到空冥石。
因为那突兀出现在沧古洋上的殇雾,本身一部分就是那蛮古气息,若是所笼罩的地方里恰好有空冥石,自然有几率生成那冥窍石。
张世平轻摸着这黑色石板,上面纹络微凸,触感带着些许的冰凉,只是因为长时间没有蕴养的缘故,如今看起来灵性不足,与顽石无异。
他伸手在腰间的储物袋上一抹,一个黄梨木锦盒,悄无声息地落在他面前的石案上。
“啪嗒”一声,张世平打开盒子,盒子里面有一指来长的长条玉简,三层叠放,整整齐齐。张世平用手指一一指过去,最后从中拿出了一块略微发黄的玉简。
这些玉简是张世平经年的珍藏,一大部分是长燊老祖的馈赠,余下的是自己的收藏。
他将其贴在眉间,神念探入玉简中,仔仔细细查看了起来,反复比对了好几遍。
过了一小会儿的工夫,张世平才真正确认了这黑石果真是冥窍石。
只是这种能炼制成外丹奇物的宝贝,竟然被炼制成这般,着实可惜得很,而且这也不是正常的储物法宝,那老鬼在祭炼的时候,布下了诸般玄妙禁制,让这件法宝只能收纳海量的残魂怨魄所形成的阴邪之物,不似寻常的储物法宝一样,张世平叹了一口气。
同时张世平也叹服那元婴修士的大手笔,因为这种冥窍是除了制成法宝外,还另有妙用。
他要是能得到一块冥窍石,定然会千方百计收集与自身灵根属性相同的金丹妖丹,将冥窍石炼制成外丹,若是能成,那自身法力激增个几成不在话下。
这种外丹不算是修士真正意义上的第二金丹,就算是品质最佳的外丹,所储存的法力最多也只有金丹圆满的程度,无法再进一步,从而蜕变成第二元婴。
张世平眉眼半低地看着石板,心想道:“也是,要是这冥窍石能蜕变成第二元婴,哪怕只有一丝微乎其微的可能,它也不至于被那元婴老鬼炼制成压阵的储物法宝。”
不过若是有这一件以冥窍石所制成的储物法宝,内藏海量的残魂怨魄,遮掩了鬼气,那一切就说得通了。
因为混魂乌这种灵木,想要长成为四阶宝树,需要的不止是灵气,还要有海量的残魂怨魄,这样混魂乌木树心,才能有蕴养神魂的奇效。
张世平没有听说过冲灵山脉曾是一方鬼地冥土,那种能滋养出四阶混魂乌宝树的条件。
而若是有人暗中培育,那漫天的鬼气,是绝对躲不过玄远宗的监查。
他将锦盒收起,手中又一翻,几张流着灰银光泽的符纸,便飘然落下。
符纸一碰触到石板鬼纹,符箓化为缕缕灰银的流光,浸入石内。
随后张世平又接连拿出了青玉瓶,瓶身刻着密密麻麻的符纹,这玉瓶一拿出来,一层薄薄的冰霜就沿着张世平的手掌,直直覆上他小臂。
他拔掉平拍后,房间里突兀地传出了一声若有若无的呜呜声,张世平神色不变,这瓶子里装着的是以魂魄所炼制的灵魄液。
玉瓶半倾,一银灰色的流液无声无息地融入黑石中。
随着灵魄液的融入,黑石渐渐变得灵动起来,不再如顽石一般死气沉沉。
这一件堂堂元婴修士所用的法宝,还比不上他如今那炎陨塔、青霜剑,更让张世平感慨。
世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法宝也好,家族也罢,就算是传承了几千年的正阳宗,变故也在顷刻之间。
他虽然不知道这位元婴修士姓甚名谁,也不知道他为何落得个如此下场,但是如今他在自己的黑炎灼烧下,一切都烟消云散了。这件事张世平只会将其深藏在心底,这件
轮回转世之说,虚无缥缈,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修士不信命理之说,可当寿终命歹的时候,绝大部分的修士又寄托着希望来世。
在山洞时候,张世平就想让那元婴老鬼自散神魂,让他有个轮回的机会。
张世平本以为自己这边退一步,让那老鬼有个退路,他也可保全那株混魂乌宝树,对彼此各有好处。
哪成想那老鬼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让张世平既敬佩又恼怒,同时又心生一丝感慨。
若是自己到了这种地步,那么自己是否有他那般果敢,又或者苦苦哀求他人,放自己一条生路,以求那虚无的来世?他没有那种洒脱的胸襟,生死之间,如饮清酒。
张世平摇了摇头,也不去多想什么,只是轻笑了一声,人就是喜欢想的太多,其实根本就没有那个必要。
“咚咚咚……”
院子柴扉外,一位穿着青色布衣的少年,他轻敲了几下,就放下了手,脸上的神情有些惴惴不安。昨夜那萦绕在冲灵山脉上那浩瀚的气息,虽然只是匆匆一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再加上附近家族人员的匆匆搬离。
张添武知道这一定是因为山洞那鬼脸树的原因,他心中有些忐忑。
因此一夜过后,虽然老祖没有再找他,但是他想了想,还是从冲灵山赶回来翠竹谷。
过了半盏茶的工夫后,张世平方才撤去了阵法禁制,推门而出,一眼就看到了在院外的添武,满脸的心事都写在脸上。
只是这种样子,有五六分是装出来的,张世平一看就知道。这样也好,族里后辈太纯真了,可不是一件好事。
他一脸淡然地走了过去,到了张添武身边,没有停留,接着朝着竹林里走去,竹叶沙沙,清风徐来。
“孩子,陪老夫走一走吧。”张世平轻道。
第四百二十八章 无声绵绵
听到张世平的话后,张添武脸色一喜,快走几步跟在张世平后头,“老祖,昨天的事……”
“昨天你只是回家了,没有别的事情。”张世平神色不变地说道。那元婴老鬼的事情他不想让别人知道,不管别人怎么猜测,他自己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况且他也不知道那元婴老鬼到底是何身份?南州那么大,除了那些宗门元婴老祖与那些赫赫有名的家族元婴、散修高人外,余下的还不知道有多少的高阶修士。
这些人平时行事低调,与他们打交道的都是同阶修士,张世平区区一个金丹修士,没有前辈引荐,连见他们一面都不可得。
万一有人与这元婴老鬼有旧,寻着一些蛛丝马迹,那自己十有是要遭殃了。
或许玄远宗为了脸面,在这滨海城内能护得住他,但是这也只是一时而已。再说了这等高阶修士想要对付一个人,有的是手段,打打杀杀的手段太过粗糙,低阶修士哪能躲得过去?
张世平缓步徐行,在心中暗暗想着。
他也知道自己,半途入门的他,肯定无法与嫡传金丹相比,单单从秘境这事情里,他就能看得出来。
玄远宗五大秘境中,那玄远秘境他就去了一次,倒是通玄秘境去了几次,而余下的三处,他连在哪里都不知道。
“是,明白了。”张添武沉声应道,只是声音略显稚嫩。
张世平回过神来,顿了下步,接着翻手从储物袋中拿出一枚玉简,贴在眉心。
过了几个呼吸后,张世平转身将玉简递给了张添武,叮嘱道:
“你前些日子所吃的金果,名为魂傀果,能强健肉身,但那是以魂补魄,实在是得不偿失。这是凝神法门,你好生琢磨琢磨。这段时间就不要出谷了,稳固好根基,免得留下后患。”
玉简里的是张世平修行《换元术》百余年来的感悟,当然这里面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的内容,合适练气期修士修行。
功法太过高深的话,这孩子也看不懂,悟不透。而且修士练气筑基,自身无需有多高深的感悟,也不需要独树一帜去钻研什么奇门异法,按部就班就行了。
低阶修士见识不够,积累不足,连自身都不明了,又有何本事去开山做祖?
要知道如今南州所流传的五行练气功法? 在上古时期是玄远宗、水月渊、玄冥宫这等大门大派的低阶法门,只在门下弟子间传教? 一般是不会外传的。
只是在上古时期,灵寰界遭逢大变? 大乘修士尽皆消失无踪? 而在紧接下来的万载时光,天地灵气越发消退稀薄? 竟然只有寥寥几人破镜成为新的大乘修士? 不过在一段时间后,这几位新晋大乘也离开此界,不知去往何处?
自此以后? 灵寰界道法不盛,蛮荒气息渐生,缓缓将南州、西漠、北疆分隔开来,而东土又因为苍古洋的缘故? 各处修仙界沟通变得越来越少。
这种情况下? 那些大门大派倚仗着祖上福荫? 又有诸多秘境相助下? 这些宗门修士虽无法突破成为高阶修士,但是元婴、化神、洞虚依旧不少。
可是在这繁花似锦,烈油烹火的境况中,苦的是那些无根无底的散修,还有多如沙尘的凡人。
散修因为功法薄弱、灵气不显的缘故,突破成金丹、元婴期是愈发困难。
因而这些散修只要有机会加入宗门的,哪怕是外门弟子也有无数人蜂拥而上。
至于灵根资质实在是不堪入目的,不是在灵气稀薄的荒山野岭苦修,就是舍了妄想,入了凡俗享乐去了。
那段时间里,修仙界中望眼过去,不是这一派就是那一门,皆是宗门弟子。
随着时间推移,宗门占据了修仙界中近乎所有的灵山福地,可是这样一来,宗门之间疆域彼此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