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路行-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族传承了那么久,李家主脉的一些人也是知道这世上有一群人,掌握着凡人不敢想象的力量,还能够长生不老,被称为修仙者,也就是他们口中的仙人大老爷。

    李家家族里的族长和长老做梦都想要把自家家族变成那高高在上的修仙家族,就好像虞国中那几个名声不显的那些世家,有传言他们是修仙家族在世俗中的分家,他们不争不抢,但是一旦他们这些家族对于在某件事情上发声,对他们的建议,那虞国皇帝陛下都要慎重考虑,如果事情影响不是太大,那多半是会同意的。

    如此对比起来,那虞国什么庆元李家就过于可笑了。

    但是想要修行,第一步要有灵根,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李家每隔个几年时间,会去请正阳宗在城中堂口的修士过来帮忙测试家族中小孩子的灵根,而最近几年李家他们请的是长生观的仙人。

    由于请修仙者出手的代价不菲,每一次那庆元城李家都要付出一大批钱财,这样一个大家族也不免为之心痛。

    可是为什么这李家花了四百余年时间,还只是一个世俗世家,那有一个很大原因是世俗家族强干弱枝的治家理念。

    正阳宗修士或者长生观的修士过来测试灵根的时候,他们所测试的都是李家主脉的嫡系,一个支脉的人都没有。

    如果支脉里面出现了修仙者,那以后到底以谁为主?

    说到底终究是站在位置不一样,看待事情的态度就会明显的偏颇。

    可那些嫡系才多少人,哪有那么容易出现身怀灵根的孩子,不过几百年下来,倒也还测出几个身怀灵根的李家主脉弟子。

    这些弟子灵根都是三灵根乃至五灵根的中下等灵根,连一个双灵根的都没有,驻守在庆元城的正阳宗堂口修士自然没有兴趣去招收。

    这些灵根资质不佳的孩童,对于正阳宗或者别的宗门来说,那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与其花费大力气在世俗中寻找有资质的孩童,还不如直接在修仙界里招收。

    不过宗门为了不让宗门里面都是家族弟子或者散修,必须要从世俗中吸取新鲜的血液,所以宗门高阶修士对于世俗中上等资质的孩童更为欢喜。

    李家在世俗中势力不小,但是在修仙界中那是摸眼黑,这些李家弟子只能凭着自己去闯荡。可是这些人运气实在是不好,在修仙中栽了一个大跟头,连一个练气家族都没有建立起来。这些张世平不知道,也没有去打听。他进了城以后,街上车水马龙,店铺一间接着一间,张世平闭着眼睛,感受着他前面就在车马上的那团灵气。

    张世平嘴角带笑,看着城东,他发现刚才那团灵气就在东边方向。

    庆元城城东联芳街,张世平刚刚从李家那块联芳坊门走下,上面书写了李家从虞国开科取仕两百多年来,李家八个进士,二十三个举人。

    李老尚书几年前乞骸骨,想要回家养老,虞国那位二十三岁的皇帝陛下把老尚书的折子连续退了三次,直到第四次后,那位年轻的虞皇才依依不舍地准了老尚书的请求。

    如今李家在虞国朝堂上,那老尚书的门生弟子可不少。而老尚书的大儿子已经是礼部员外郎,三儿子是永恩郡郡守,可谓是恩荣不断。

    张世平没有直接从联芳街走进去,如此高门大户,就是官员从牌坊走过,都要下桥表示尊敬,一般的平民百姓倒是没有讲究那么多,但是他们也不会傻愣愣地走到李府门前,毕竟门口那两只大狮子可是凶的很。

    李府很大,张世平转头在四周绕了半圈,看四周无人,施展隐身术和羽化术,然后轻轻一跃,就到了府里面。

    张世平左看右看,他所在的地方前方有一座假山,还有一处水池子,水池中间有一座观水亭。

    亭中有个穿着蓝色衣服的小女孩,趴在栏杆上,手里向水中撒鱼食,欢声笑语,旁边的几个婢女很小心看着自家三小姐。

    在走廊上,有个婢女端着盘子过来,上面青花翠玉碗中盛放的黑乎乎的药汤,“三小姐,该吃药了。”

    “小莲,能不能不喝了?”那位三小姐皱着眉头,捏着鼻子,还接过药碗,很样子是服用了很多次,一口喝干了药汤,然后干呕了几下。

    另外一个婢女立马端来一碗温水给自家小姐漱口。

    那位端着药汤的黛青衣婢女小莲后退几步,端走了木盘,朝着厨房走去。张世平一看,也跟着上去,李府占地面积可不比长生观小,里面各种各样的院子很多,不知道布局的人,刚进来的时候,是绝对认不清楚路的。

    待到那位小莲在厨房放下木盘药碗,出门后,张世平放开神识,在四下无人的时候,他一闪身,那小莲人就昏迷了过去,张世平挑了一间没有人的房间,进去后才唤醒了这个十来岁的婢女。

    这位小莲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入眼的就是一张陌生的面孔,她刚想叫人,就对上了张世平的双眼,那双散发着幽幽青光的眼睛,一下子就把小莲给镇住,像是把她的魂魄都拉进来一样,人渐渐变得呆滞起来。

    原本伸出去想要把张世平推开的双手,这时候也无力的软下来,整个人眼睛闭上,呼吸变得非常的平缓。

    张世平口念着法诀,右手五指灵气汇聚,运转丹田里的法力,他把手掌按在这婢女头上,看样子和搜魂术差不多。

    这是手段极其柔和的催眠术,对于凡人,张世平没有平白无故就取人性命的爱好。

    张家在教导他们的时候就说过,修仙者相对凡人来说,最大的区别是修仙者掌握着强大的力量。一个修士最先要做的是要能控制自己,控制自身的力量,不能迷失了自我。

    不过半刻钟以后,张世平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脸色不好地离开,离开之前,他轻轻地在这婢女眉间点了一下,输入了一丝法力。

    半盏茶时间后,这婢女才缓缓醒过来,摸了摸自己酸痛的脖子,眼神中透露出几分疑惑,对于自己怎么在这房间内睡着了,什么都想不起来,不过她脸色突然一变,想着自己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匆忙忙推开门离去。

 第七十六章 两种模样

    那个三小姐的端药婢女小莲被张世平催眠以后,张世平虽然没有直接从她口中直接得知李府那位葛色衣裳的修士在哪里。

    因为张世平也只是将那人相貌衣着,形容给这个婢女听,这位婢女小莲不认识那人,但是根据那人的衣着描述,张世平从这婢女口中,得知了那人应该是李府府中的一位管事。

    这个答案让张世平不敢相信,因为一个练气六层的修仙者,怎么会在李府这样一个凡人家族里面当一个管事而已,张世平想都没想,就认为这只不过是那个葛衣修士的伪装罢了。

    张世平想询问那人到底是谁,人会在哪里?由于这小莲只不过一个婢女而已,对这些事情不清楚。

    毕竟李府那么大,单单管事就有好几个,有内院的管事,有外院的管事,还有分散在田庄商铺的大大小小管事更是有十几个,这个常年侍候深闺小姐的婢女小莲,不清楚也是正常的。

    不过张世平倒是从小莲口中得知李府中有关于修仙者的事情,其实也不能说是和修仙者有关,而是李府告老回乡的老太爷在几年前下令修建了一座谪仙院,里面有一座高楼,叫做观星楼。

    李老太爷很经常在这楼顶层焚香静心,打坐修炼。由于小莲服侍的这位三小姐很受李老太爷疼爱,因此这小莲也曾经多次跟着三小姐去谪仙院。

    一说到这里,那还在催眠状态当中的小莲脸上也有几分笑意,对自家小姐如此受疼爱,很是高兴,张世平不予置否,每个家族里面都有很多这样的忠仆。

    在李府中那年轻一辈的二十几个嫡系少爷小姐,也就只有三小姐和七少爷能够随意进出谪仙院,其他的那些少爷小姐可没有这待遇,至于庶出的那些就更不用说了。

    李府这样传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对于人伦礼仪的看重程度不亚于虞国皇室,庶出的子弟,有才能的最多也是掌管家族的一处生意而已,没有才能的,家族里每个月也就给他们几两银子,有种让其自生自灭的味道在。当然每个月有几两银子的生活,那可比一般的平民百姓过得好很多。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李府几百年传下来的种种人脉关系,家族秘密,那是绝对不会白白交给没有系统受过世家教育的子弟,除非家族实在是后继无人。

    对于李家这样的家族来说,出一两个败家子不怕,怕的是家族被一些自以为很有能力的人掌管,将家族带入深渊中,实际上这种有野心有实力,但是迷失在时局中认不清自我的家族家主,自认为一切尽在掌握的人,每朝每代都有。

    张世平离开那个婢女小莲后,他为了不让府中的人发现自己,小心地在院子里穿行了两盏茶的工夫。

    他站在一栋院子外面,远远的时候,他就可以看到院子中有一座六层楼高的四方楼,应该就是那个小莲口中所说的观星楼了。张世平在院子外面,轻念了好几句口诀,将自身的神识更为隐蔽地散发出去,神识像水波一样,层层侵入院子中。

    筑基期的神识查探的范围比练气期强了很多,全力施展开来,依照张世平的神识,足足有七八里地,足够他把李府全部查探一遍。

    但是这种做法简单粗暴,自然不如张世平他将自身神识有意识操控起来,手法细腻,更为隐蔽。他可不是过来示威追杀的,不用这样做。

    片刻过后,张世平收回神识,胸有成竹,走到这座院子大门前,门口有个门房,没有其他青壮在站守。这处庭院已经在府中,来来往往的都是李府的人,也不用普通军营一般严防死守。

    这院子大门牌匾上写着‘谪仙楼’三字,洒脱飘逸,真的颇有几分仙人那种遗世而独立的飘然之感,张世平一看,赞赏了几句,能够书写出这字的人,定是书法大家,张世平自愧不如。

    不过张世平也就感慨几句,他过来可是有正事要做的。

    ……

    观星楼。

    那个张世平清晨时分见过的那个葛衣修士,坐在观星楼六楼的蒲团上。

    房间中地板上有一副先天八卦图,图中有一尊雕刻精美绝伦的兽首丹炉,丹炉旁边放着两个杏黄色的蒲团,其中一个上面坐着的是那个葛衣修士,而另外一个蒲团上面,盘坐着的是个身穿青色长袍,头挽着道髻,一把白色拂尘横放在双手手心的白色长须老者。

    用肉眼咋一看,这个身穿青色长袍的老者仙风道骨,好一个高洁修士的形象,另外那个葛衣修士形象落了不止几分。

    这个老者就是李家那位告老回乡的老尚书,也就是李府的老太爷,自从李老太爷回来后,沉迷于修仙炼丹不能自已。

    这个练气六层的葛衣修士坐下片刻后,李老太爷闭着的眼睛微微睁开一条缝,语气空灵,“莫道友,长生观的事情可办妥了?”有一点高高在上的样子。

    这幅模样可完全不像他在花船上宴请那个阴柔男子那样卑微。

    这位葛衣修士微微弯腰说道:“李道友,事情已经全部办妥了。”

    “辛苦莫道友你了。”李老太爷对莫谷说道,语气中从空灵转变,带着几分体贴。

    李老太爷自小聪慧,科举考试一路下来,十八岁就中了进士,摘得榜眼,入朝当官,最后当上了虞国尚书十几年时间,在他几十年宦海浮沉,什么事情他都可以做到心平气和。

    但是唯独对于修仙一事,没有灵根的他,耿耿于怀。如今年老后,寿命不多,他更为怕死,才想着去修仙炼丹,以图长生。

    为了长生,他更不惜用童男童女和那个阴柔男子换取丹药。那修士的丹药确实有几分效用,李老太爷服用后,顿感自己年轻许多,如此一来他更加依赖丹药。

    至于那些童男童女去哪了,李老太爷活了几十年了,心里跟明镜似得,哪里不明白,只不过是难得糊涂。

    原本葛衣修士莫谷在前几年还不停地劝导李老太爷,李老太爷心里也有几分不忍,但是看到那阴柔男子的灵药妙用非凡后,他心里还想着莫谷是不是想要断绝他长生久视的道途。

    凭什么一个黔首百姓能够修仙长生,他这样一个世家显贵却只能是凡人一个,上天实在不公,这样一想,李老太爷心中更为不平衡。

    只不过还为了让莫谷为他办事,李老太爷没有讲出来,隐藏的很好。

    但是莫谷终究是一个修仙者,灵觉比凡人不知道敏锐了多少,他心中也是有几分明白,只不过李老太爷有恩与自己,他也只有好言相劝,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