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他们二人的面,我又该如何回答?我再厉害,怕是也做不到两头不得罪吧?”
  “这个……确实。”张允闻言有些语塞。
  刘琦又道:“以袁术的心性,他抵达司隶后若是知晓我与袁绍暗同款曲,岂会罢休?万一他到时候驱兵封锁了南阳郡的路径,咱们又该如何返回荆州?”
  张允闻言,似有明悟:“那依照伯瑜的意思是?”
  “乘着我们眼下还未完全失信于袁术,而袁术又着急北上雒阳,咱们转兵南下,通过南阳境,返回南郡,袁术现在的心思全在袁绍身上,想来还顾忌不到我等……况且,我们若是不走,朝廷敕封的诏书,怕是也不会到来的。”
  “为何?”
  刘琦长叹口气,苦笑道:“人家董卓为什么要派人跟咱们谈判?不就是不希望咱们在这里继续搅局,赶紧滚回荆州吗?咱们若是还赖着不动,朝廷的旨意,需要何时才能讨得……现在什么事情,都不如将严君的荆州牧定下了重要。”
  张允恍然大悟,道:“如此,看来是不走不行了。”
  刘琦肯定的道:“不走不行。”
  张允心中颇感惋惜。
  他其实还真是有心,想见识一下袁绍,王匡,刘虞与公孙瓒等人是何等的风采。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怕是没有机会了。
  ……
  稍后,刘琦再度与诸位使者相见,大家又进行了一番详谈。
  经过刘琦昨夜一番暗箱操作,今日的议谈,变的是相当顺利。
  蔡邕不再反对贾龙索要刘焉三子,而李傕亦是着急回雒阳,向董卓禀明谈判诸事。
  至于贾诩,在这期间依旧是一言不发,但刘琦能感觉到,他似是偶尔在用余光偷偷的打量着自己。
  这样很好!
  种下了的种子,日后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不需急于一时。
  反正他就是真不发芽,对自己也不会有任何的损失。
  相叙片刻之后,三名使者遂准备告辞。
  离去之时,刘琦对李傕和蔡邕道:“烦劳二位使者,代某转禀与相国,就说琦近两日就要准备领兵还归南郡了,请相国能够遵照前言,保立雒阳朝堂,善待天子。”
  刘琦虽然知道自己说的这些都是废话,但他还是要说。
  面子工程还是要做到的,说了就比不说强。
  李傕面无愧色,很是肯定地道::“相国乃是信义之人,必不负公子所托也,大可放心。”
  蔡邕则是皱起了眉头:“公子这就要走?”
  很显然,他是担心刘琦先走了,回头他若是派人送那两万藏书去荆州,却该如何是好?
  两万卷书,岂能无人护送?
  刘琦道:“蔡中郎放心,我离开阳人后,会在鲁阳周遭寻妥帖之处安营,静等朝廷消息,再做处置。”
  蔡邕闻言这才放心。
  他知道,刘琦这是在给自己时间呢。
  回雒阳后,得赶快行事。
  随后,雒阳的三名使者辞别了刘琦,转回雒阳去向董卓复命了。
  ……
  李傕等人回到了雒阳之后,遂将这趟出使的个中详情向董卓做了一番汇报。
  董卓听完之后,即令李傕将荆州方面奏请爵位的奏疏和刘焉的谋反罪证留下,着他们三人各自回去休息。
  随后,董卓在自己的厅堂,一边仔细验看那些简牍,一边思虑对策。
  “荆州刘氏,倒也并不贪婪。”董卓慢悠悠地念叨道:“请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刘琦为南郡郡守,刘磐为长沙郡守……”
  念叨完后,董卓看向李儒,道:“卿觉得如何?”
  李儒点头道:“不过分,可予之。”
  董卓捋着自己的胡须,笑道:“一为州牧,一为湘江之西的郡守,一为汉江之地的郡守,虽然只有三位,却是南北纵横,将荆南荆北都囊括于其手了,刘景升倒是好手段……不愧是老夫一手扶持的,罢了,老夫便答应刘家父子。”
  李儒拱手应道:“相国英明。”
  两千石的郡守之位,本不当轻易予人,按照正常的流程,至少也要在举孝廉之后,历经中央内外的诸多要职后,方可委派。
  毕竟,汉朝这一百多个两千石的郡守之职,是与九卿同列的地方之长,各州士族中为两千石世家的,比起其他家族,无论是资源还是地位,都明显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那是一道世家望族和士族之间红色分界线。
  但如今,朝政为董卓掌,一切的规矩和条例,却是都该改改了。
  这两千石的流程,怕是不会再那般复杂。
  其实,这也是秩序将乱的征兆之一。
  董卓抿了抿嘴唇,道:“老夫虽然可答应刘氏父子这一牧二郡之职,然……有一个人的职务,老夫却得替他改改。”
  李儒奇道:“相国是不想敕刘表州牧?”
  “不,刘景升的州牧和镇南将军还是要给的,不然不足矣安抚荆州刘氏之心,不仅如此,老夫回头还要在刘表的山阳故籍划出一县予他做食邑,镇南将军都当了,好歹也得有个县侯的爵位搭配上才是吧?老夫替刘景升想的也够周到了,怕是他阿父都没老夫这般心细。”
  李儒闻言哈哈大笑。
  他非常了解董卓。
  相国如何会有这般好心,狠计怕是在后面。
  “刘琦的南郡郡守……嗯,有些屈才了,这小子率军北上,给老夫添了不少的麻烦,如何能予以以小郡?非得给他个大郡的两千石坐坐才是……不如改一字,如何?”
  李儒奇道:“相国想如何改一字?”
  “卿以为,若老夫将刘琦这请要的南郡郡守改为南阳郡守……哈哈哈,这两千石的南阳郡守,刘琦可当的么?”


第一百五十四章 汉室两大毒虫
  南阳郡,是光武帝的故乡,乃是大汉朝的龙兴之地,不论是人口,经济都可谓天下诸郡之最,在荆州七郡中,亦是最为紧要的地域之所在。
  董卓让刘琦当南阳郡守,按道理是对刘琦的恩宠,刘氏父子感激应还是来不及。
  但可惜,南阳郡眼下是袁术的基本盘,袁术用其为根据之所,并准备在以其为跳板,再去占据大汉人口数第二多的汝南郡(那里也是袁氏的故乡)。
  袁术欲凭此两郡之地,成为纵横南境的枭雄人物。
  而眼下,董卓却要将刘琦敕封为南阳郡守,那名义上,袁术在南阳郡就站不住脚了。
  这摆明了是在挑拨离间,有分化袁术和刘表之意。
  而在汉朝,什么事都要讲究个名正言顺,南阳郡守的位置若是被刘琦拿下了,再加上刘表成了州牧,袁术若继续留在南阳,便属不尊旨意,强占汉家疆土,有悖逆僭越之嫌。
  却是妙招。
  董卓虽然凶蛮,但他毕竟是从凉州边塞,借着军功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其中亦是多有凶险坎坷。
  他能得到今天的地位,不光是有天时,也因他确实有毒辣的眼光和战略意识,绝非寻常之人可比。
  李儒轻甩长袖,从两侧向着面前缓缓合实双手,真心实意的拜服道:“相国果然高见,儒深感钦佩。”
  董卓快慰一笑,随意的挥了挥手,又道:“只是这刘焉三子之事,却该如何行事?老夫暂时还未想清楚,烦劳文优替老夫筹谋一二。”
  李儒捋着须子,道:“刘焉谋反之事,不管真耶假耶,对相国而言,都是一件妙事,毕竟可乘此时机分化益州之势,令贾龙、任岐等辈与刘焉相抗,待相国入关中后,或可借此寻机入蜀,夺下西南半壁也说不定。”
  董卓豪横粗蛮的脸上,露出了赞同的表情。
  “不错,老夫也是这般思谋的,不过待兵入关中之后,老夫还要筹建郿邬,一时半刻腾不出手入蜀……老夫不动,就怕那贾龙和任岐,非刘焉敌手。”
  “相国所虑甚是。”李儒的表情也有些犹豫,缓缓开口:“若是不予贾龙刘焉三子,恐贾龙非是刘焉敌手,不久即为刘焉所灭……但若是予其三子,又唯恐……”
  董卓眯起眼睛,神色微动:“若是予其刘焉三子,又唯恐贾龙得势,若是他在老夫出手前将刘焉颠覆,亦非老夫之所愿也。”
  说罢,却见董卓郁闷的拍了怕桌案,道:“此事倒是颇为难办。”
  李儒沉默了少许之后,方问道:“另外两人且不论,只是刘焉三子中,有刘范为左署议郎,其为蔡中郎臂膀之人,若遣其为质,蔡中郎可能应否?”
  蔡邕毕竟是董卓麾下少有的士人名士,他的意见在李儒看来,还是非常重要的。
  “伯喈并无异议。”
  听到董卓这般回答,李儒方才放心了,他又思虑了一会,方道:“此事,末官来日再给相国一个答复,容相国允儒今夜细思之。”
  董卓见李儒又要细想,知道这是他的习惯,也不拦他,道:“好,那便有劳文优替老夫筹谋了,老夫等你的消息。”
  “诺。”
  ……
  离开了相府后,李儒便着一老叟将自己的辎车赶来,上车坐定后,遂吩咐道:“奔东城而走。”
  那老叟随即驾车,载在李儒前往雒阳城东。
  不多时,按李儒的要求,老叟驾车载着他来到了城东一舍前。
  李儒让老叟代自己前往拜门,并报上了自己的名号。
  不多时,院中有仆役出来,恭敬的请李儒入内。
  进了院后,舍内的主人便亲自出来迎接李儒。
  竟然是刚刚随李傕从刘琦军中返回的贾诩。
  “贾诩见过中郎。”
  “文和,未曾先予知会,冒昧登门,儒甚惭愧,实为事急尔。”
  听说李儒上门,贾诩心中本来是颇为反感的,他并不想见李儒。
  但李儒毕竟是董卓身边的心腹红人,他若是不主动找上自己,贾诩自然是可以疏远与他,但李儒若是主动找上自己,贾诩却不能不见。
  不见那是不给李儒面子,后果很严重。
  在董卓麾下诸人中,贾诩知晓唯有李儒多谋不在自己之下,更兼其心性狠毒,实在是最危险的人物。
  ……
  二人来到正堂,在一张低矮的案前坐于软塌上,贾诩命人备上觞壶,问道:“中郎突然莅至,令诩不胜惶恐,不知中郎此来,有何见教?”
  李儒并不着急把话引入正题。
  他只是四下打量着贾诩堂内的陈设,感慨道:“文和也是武威郡士族之家,先祖代代皆居朝中要职,谁想文和本人竟是这般的朴素之风。”
  贾诩淡淡道:“先辈荣光,诩未得传承,深愧于祖,故不敢奢靡。”
  李儒哈哈大笑,道:“君乃旷世之才,如何却做这般言语?只要贾君肯做,未必不能成就超过先祖之大事,以君之智谋眼界,他日便是位列三公,也并非不可能。”
  贾诩摇了摇头,道:“中郎过赞,诩不敢承此盛赞。”
  贾诩一向就是这么谦谨,李儒早就习惯,但对方的能耐和才华,李儒还是非常知晓的。
  贾诩不敢和李儒正面交涉,但李儒何尝又不忌惮贾诩?
  他心中知晓,如果贾诩有朝一日在董卓面前发挥其真才实学,他这个心腹谋主的位置,恐怕就要让位置出来了。
  李儒泯了一口水后,放下手中水觞,道:“今日相国与某,商议关于公等与荆州军议和之事,荆州人的条件,旁的倒是还好说,只是有一事难解,相国与某都颇为踌躇,儒犹豫再三无法决断,故特来寻文和解惑。”
  贾诩的语气非常的淡定,毫无波澜:“相国与中郎都无法参透之要事,贾某又如何能够谋算的出,中郎怕是问错人了吧。”
  虽然贾诩如此推诿,但李儒仿佛没有听见似的。
  他只是自顾自的继续道:“敕爵之事,相国是想代天子敕封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成武侯,刘琦和刘磐分别为南阳郡守与长沙郡守。”
  贾诩的眉头不为人察觉的轻轻一挑,但又迅速落下。
  二虎竞食,好毒的手段。
  “只是贾龙索要刘焉三子事,相国颇为不决,若不予以贾龙,恐其非刘焉对手,若予龙,又恐刘焉为其掣肘,日后非贾龙之敌,被其颠覆,这皆非相国所愿。”
  说到这,李傕将身子向前探了探,道:“文和乃高名之士,不知可否替相国一决?”
  贾诩依旧是道:“此事颇是难办,恐某亦难做出决断。”
  李儒露出一副惋惜的神色,道:“是么……那就罢了,不过我知文和前番去了选部,有意想调令郎出凉州,往弘农寻一吏职,只是一直未得其便,其实此事不是很难办的,若是由我举荐,定无不妥。”


第一百五十五章 毒士的本领
  听了李儒的话,贾诩心下微微跳动。
  凉州近些年来变乱越甚,羌民屡反,贼寇日盛,比起往昔更非久居之地,更有宋建在抱罕各地称王……
  根据贾诩的猜测,董卓一旦去了长安,关中三辅之地将会越发纷乱,大量的西北士人南迁乃是必然的。
  针对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