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琦恍然,这是不破不立。
  “南阳郡眼下处于各方势力兵锋所指之处,就算那里是龙兴之地,士族门阀林立,又能如何?门阀也挡不住混战,豪强也撑不过兵慌,只要南阳郡不断的有战事,府君又何愁不能施以军屯呢?”
  刘晔的话,刘琦心中大概明白了。
  有点类似于养寇自重的意味。
  只不过历史上的养寇自重,大多是下位之人养寇而用以应付上位之人。
  可如今,却反成了自己这上位者养寇,去用以制衡南阳郡的那些郡望了。
  刘琦伸手揉了揉自己的面庞,似是想让自己清醒一些,他思虑了许久之后,方才缓缓问出一个问题道:“可是这寇,我却应该去养谁呢?”
  刘晔拱手道:“这一点,就有赖于府君自己琢磨了……晔已经应了陆府君的征辟,即日便将前往舒城,短时间内恐怕是帮不上府君了。”
  刘琦闻言一楞,道:“子扬要走?”
  “是,府君难道忘了,当初刘晔曾与府君言之,愿留在淮地,为府君收揽本地人心,以便他日府君东征之时用。”
  刘琦矗立良久,幽幽地叹了口气:“荆州诸从事,皆属严君臂膀,另如南郡智谋之人,如蒯异度,蒯子柔,马伯常等人目下皆是以自家在南郡的利益为上,关键时刻与我刘氏分属不同,实不似子扬这般与我一样皆属宗室中人,可无话不谈,如今你走了,今后有事,又得是我一个人筹谋了。”
  刘晔笑道:“天下智谋者多矣,又何得仅有刘晔一人?府君有雄姿,日后麾下定能广聚智者,成就大业,届时还请府君为子扬留一栖身之地。”
  刘琦闻言开心的笑了:“子扬先生乃我同宗,自是与旁人不同,琦之治下永远都有子扬先生的安歇之地,荆州就是你的家,是你的避风港,欢迎先生随时西来。”
  刘晔长作一揖,道:“有府君这话,晔感激不尽……对了,其实以晔度之,当今中州之地,倒是有一家族颇多英才,若能征辟得其族中的一二人,于府君之业定大有裨益,只是对于此家族中人,还需谨慎拿捏。”
  刘琦拱手言道:“愿闻其详。”
  刘晔轻咳一声,道:“不知府君可知颍川荀氏?”
  刘琦笑了。
  对于颍川荀氏,他自然是知晓的。
  “略知一二,不甚其详,还请子扬细言之。”
  刘晔遂道:“论议州郡相党,人情比周,举荐、世官、名声,结朋党者,无左右于冀、幽两州士人,当年朝廷议三互法,也是有基于此两州者也。”
  “论控制乡里、聚族庄园、荫庇子孙,无外乎于南阳郡望。”
  “然论及家传经学,频繁交友,以师承而结清流党人,无外乎颍川士人,而颍川士族中,昔年自荀神君起,便是盛名遍于中州,三君中的陈蕃亦为其弟子,可谓经名盛极,后荀氏一族虽因党锢之事而有多起伏波折,但历经三代至今不倒,更兼善使手段,因而在颍川诸族中甚有贤名,若能得荀氏中人相辅,于府君定有裨益。”
  刘琦亦是点头道:“颍川荀氏自神君荀淑奠基,到荀爽位列三公登顶台阁,门第已成,不过就地域和关系上来看,他们似乎应会更倾向于汝南袁家。”
  刘晔笑道:“不错,但也只是倾向于汝南袁家,而非举全族之力助之,荀家都是聪明人,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广撒网方才可其族不衰,这才荀家人的行事手法……如今整个荀氏门中,只有八龙中的荀绲一支,其子荀彧、荀谌兄弟举本支族迁于冀州,然其荀氏其他宗支,眼下尚未有所动作。”
  刘琦闻言似有所悟,难怪历史上的荀氏一族人中,直到袁绍覆灭之前,还既有支持袁绍的,也有支持曹操的,更有在家赋闲不出的……直到曹操彻底统一北方后,全门诸支才尽归曹操治下,
  看来类似于荀家这种门第,在彻底能够看清楚群雄割据形势走向之前,永远不会将所有的门中资源都用在一家势力上。
  刘琦若有所悟,缓缓道:“依子扬之意,是想让我撬动颍川荀氏中除去荀谌和荀彧一脉的其他旁支?”
  “在下是有此意,不过能不能撬动,却也要看机会,也要看府君的手段,眼下在颍川荀氏中,司空慈明公病故于长安,八龙一辈人中,唯有慈明公一人位列三公高位,其人虽亡,但就实际而论,还是慈明公这一支在荀氏之中名望最盛,其子表、棐皆在颍川未曾出仕,若能得荀氏当中最盛的一脉相辅,则便有了与袁绍相争颍川士人的资本,还请府君明断。”
  刘琦笑道:“子扬临行舒城之前,却也给我出了一道好大的难题,不过也是为我指了一条明路,刘琦在此谢过子扬。”


第二百九十二章 黄祖的败绩
  根据刘晔对刘琦的分析,颍川荀氏一族中,已经举全族迁移北境,将宝压在袁绍身上的荀彧、荀谌兄弟,刘琦已经是无法招揽了。
  他现在的选择,最好的便是荀氏一门中荀爽一支的后人。
  虽然对于刘琦而言,还是荀彧的名气更大一些,但对方既然已经北上,便是注定与他无缘,他也只能望天兴叹,任其自去。
  刘晔在与刘琦畅谈一番之后,便向刘琦请辞离去,
  他响应陆康的号召,前往舒城任职去了。
  而刘琦则是继续驻兵在天柱山,一边招纳丹阳郡的山越家眷,一边开始将这些山越军细划分营,以求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他们融入到自己的治下。
  三万三千的军队,这可不是一个小数量。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节,从襄阳那边传来了重要的消息,
  汉都长安中,司空荀爽亡故后,朝廷以厚葬之礼为其铸高坟,并敕其侄孙荀攸在丧后可先行返回颍川,命荀氏诸子守孝,荀攸本人其后则可前往益州的蜀郡上任。
  得到了这个消息的刘琦,精神立时一震。
  他没想到刘晔在临行之前,刚刚与他阐明了关于颍川荀家的事,而长安那边竟是这么快也开始行动了。
  汉朝极为重视孝道,越大的官死了,这停尸祭奠的时间只怕就是越长,普通的氓头死了最少也要停尸七天,荀爽这种位级三公者亡故,怕是最少也要摆祭招魂满七七四十九日才可。
  丧葬之期如此长,一则是为了彰显身份,二则是为了已尽孝道,三则古代的交通工具较为落后,若有人亡,生活在外地的至亲以及好友若是得到消息才赶来吊丧,极为不便,近点的还好,远点的怕是都得嫌七七四十九日不够用呢。
  若是人的尸体不会腐烂,古人恨不能将尸身摆上一年。
  但是荀爽的尸体此刻已经在长安入土了,颍阴那边荀氏本宗主要是以拜祭英灵为主,没有尸身最为牵绊,想来这摆孝祭奠的时间肯定不会短,最少也得两三个月。
  这对于刘琦来说乃是一个跟荀氏搭关系的好机会。
  吊丧!
  虽然他没见过荀爽……但他可以借父之名!
  眼下他正愁没有和颍川荀氏打好关系的通路,如今荀爽死了,这岂不是正是一个和荀家建立联系的大好时机?
  毕竟刘表在雒阳离任前,荀爽也在雒阳,就算他俩不熟……但谁知道?
  不过山阳刘氏和颍川荀氏在地方家族的牵扯中,平日里确实并无往来,冒冒然的去吊丧,怕是多少也有点跌自己南阳郡守的身份。
  多少得有几个引路之人才是,才显得不会那么尴尬。
  至于为刘琦引荐去颍川吊丧之人,其实倒也并不难找。
  如今在荆州,被刘氏父子引之为五业从事的颍川人赵俨、杜袭、繁钦,边都是颍川郡内有名的士族。
  当初雒阳动乱,中原浩劫,此三人通财和计,共同前往荆州避难,被刘氏父子引为上宾,并请入长沙学宫,以为重用。
  历史上,这三个人也曾入荆州,但因为南郡本土的士族专横,几乎垄断了荆北所有的职位,再加上历史上的刘表并未能打下荆南,使得这些从北地迁移来的士子大多不能委以官职而展其才,
  最终这颍川三杰终究还是在建安年间回返北地,投入了曹操麾下。
  但如今情况不同了,荆州七郡已为刘氏父子所得,刘琦通过战乱肃清了当地弊政,山阳刘氏中人皆任郡守,整个荆南已是刘家父子的一言堂,这些北方士子都得以在荆南得到入仕的机会。
  因此这三人目下也已经融入到了刘氏父子麾下的团体中。
  刘琦写书信于刘磐,派人送往长沙,请赵俨,繁钦,杜袭三名颍川名士北上,随他一同前往颍阴县给荀爽吊丧。
  刘琦的书信送出去没多久,从汝南郡那边赶来了一个人,乃是刘琦目下所任的掾史李铮。
  李铮给刘琦带来了一个令他深感头痛的消息……
  “黄承先战败……已是被公孙越和张勋等人驱逐于阳安?”
  刘琦听了李铮的汇报,差点没气晕过去,
  他急忙令人拿汝南郡的皮图来,仔细的查看。
  “阳安县……阳安县……”
  刘琦在地图上认真的寻找了片刻,终于找到了阳安县的地址,
  再仔细一瞧,刘琦恨不能把皮图撕了。
  “这阳安县……距离南阳郡已是近在咫尺,再打,我黄叔父就得让公孙越给赶到荆州境内去了!他这让对方撵着跑的路程,可委实不是一点半点啊,少说得有百里了吧?”
  李铮一脸无奈:“百里……好像都有些说少了。”
  “先前夺下的战船呢?也丢了?”
  “那倒是没有,因为府君事先将战船皆分藏于船坞内,战船不曾被敌军缴获。”
  刘琦板着脸,皱眉看向李铮:“我临出汝南时,不是让承叔父联合谯县的许褚和朗陵县的李通么?公孙越虽然有一千战骑,但人数终归不甚多,只要联合这两方,凭城廓而战,当不会输,为何会造成这般结果?反被他驱逐出了安众?”
  听了刘琦提起李通和许褚,李铮的脸上露出了更加苦涩的表情。
  “属下奉府君之命,往来与黄府君与亿万,还有那许褚之间……唉,果如府君所言,那许褚欲寻仇于公孙越,但恐自身势力不济,故而不敢应战,倒是有意与我等联合,而亿万终归与我有同族之好,他居于朗陵,虽自成淮汝一霸,但朗动西向便是江夏,我弟也想寻个靠山,以荆州眼下在南境之势,亿万甚想与荆州联合,怎奈……黄府君他……”
  李铮的话虽然没有说的那么明白,但刘琦又怎么会听不明白其言下之意?
  毫无疑问,黄祖这是听调不听宣了,
  自己临行的时候让他与李通和许褚交好,但想来他是自持身份,在两名豪强那里摆足了架子,惹的人家腻烦,因而这联盟之事,怕是迟迟定不下来,最后反倒是被公孙越,张勋等人钻了空子。
  若不是黄祖和自己地位相等,且还是刘表的至交把持着江夏郡的大权,刘琦一定会谏言刘表把他换了……然后在派人弄死他。
  他先前还是看错了这个人,黄祖远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般好用。
  他和蔡瑁一样,地位太高,权柄太重,自主性太强。
  刘琦沉默了半晌后,突然吩咐道:“去将黄校尉、沙摩司马、张司马找来。”
  “唯。”
  少时,黄忠、张任、沙摩柯来到了帅帐,向刘琦问安。
  “豫州那边,还有几件事不曾办理妥当,我需率领五千人马北上汝南郡,黄校尉替我在天柱山,继续处理山越诸事,我带子义和文长去豫州一趟,办完即回。”
  黄忠拱手言道:“不知府君需要办的,是何大事?”
  刘琦遂将豫州境内诸事大致与他诉说了一遍。
  黄忠听了之后皱眉,道:“有文长在府君身边,更兼有江夏之军,阵势上倒也是不输于彼,但公孙越有一千骑兵,府君当多带弓卒以为策应才是。”
  “黄校尉放心,你只管在此带领大军看好山越,待我和黄府君归来之后,咱们自迁山越回返江夏郡,便可抽手往南阳去了。”
  ……
  当下,刘琦便带着五千兵将再奔汝南境而走。
  他这一次是要彻底的击溃公孙越的骑兵!
  对付骑兵,在平原上正面作战是肯定不行的,就算对方只有一千骑,正面对敌也足矣对己方产生巨大伤害,
  刘琦要广招盟友,对其施以策略。
  此番进入豫州境,刘琦请刘繇随自己一同前往,因为他知道,目下代表袁绍在豫州北部依旧还未走的兖州刺史刘岱,是刘繇的同胞兄弟。
  需得让刘繇想办法,将刘岱和鲍信也一并连纵到己方这边来,如此击溃公孙越的骑兵,便不是难事。


第二百九十三章 刘琦想要公孙越的战马
  时近年底,天气已是渐渐转凉了,整个大汉境内,围绕着二袁和刘氏宗亲的战争在各郡也已经逐渐临近尾声,各方目下都有偃旗息鼓之势。
  入冬渐寒对于哪一方势力而言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